珍传家风,燃为一片红烛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yu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对开明和王渺一家庭来说,不仅是优美的旋律,它还唱出了全家几代人对教育事业的痴情,对珍传家风的骄傲……
  
  奇妙之家,老师们济济一堂
  这天,我们一大家人聚会,老老小小饭后围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欣赏着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忽然电话铃声响起,婆婆刘清华起身拿起话筒。听对方说找王老师,婆婆笑问:“不知你找哪位王老师?”我们听着,也笑了。
  这个有趣片段,常在我家上演。因为家里远不止一位王老师。
  我的公公王观苍是王老师,原常州市三中副校长。我的二伯,常州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巍一是王老师。我的先生王渺一之前是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体育王老师。还有小姑王舒一,是二十四中的数学王老师。四位王老师之外,加上婆婆刘清华、妯娌和我,全家共有七位老师。
  再往前追溯,王氏家庭的教师队伍更庞大。先生的爷爷王荫清,在上世纪30年代,跟随刘海粟大师习画,成为其弟子。新中国成立前,为了让子孙和乡邻的孩子有书念,他变卖了家中的田产、房产,创办了武进鸣凰小学。后来,他成为常州师范的美术教师,也是常州教育界的知名前辈。
  在爷爷“读书求知,尊师重教”的家风熏染下,先生的二伯父成为天津大学的数学教授,二姑成长为合肥工业大学的数学教授,小姑是华中理工大学的物理教授。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嫁入这个家庭。我就读于解放路小学时的数学老师,变为了我的婆婆。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经济不怎么发达,知识分子的待遇也相对较差,更别提什么欢度教师节、人人都尊崇老师的概念。一家人过得十分清贫,但精神生活富足充盈。家中小辈,始终秉承上一代流传下来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努力精进专业,修炼品格,成为一支支跳动着耀眼光芒的红烛,为孩子们的成长发热、闪光。
  最享受的生活,育人不辍
  我的先生王渺一是69届初中毕业生,由下放的农场走入常州师范,读了两年体育专业,然后去了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任教。那时,教师不吃香,体育老师更不被看好,但先生并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付诸了更多努力。
  通过5年苦读,他由一名中师生转身成为上海体育学院的本科生。通过几十年扎根岗位,挥洒汗水,他由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成长为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常州市首批中学正教授、常州市教科院的专职体育教研员。
  2013年退休至今,先生尚在教科院发挥余热。时间再紧,读书不停;工作再忙,笔耕不辍,这是他最享受的生活状态。
  之所以能在任务重、压力大的行业做出成绩,是因为先生早锻炼出一颗耐得住清苦、乐于奉献的心。从他记事起,就习惯了父亲的早出晚归。他自己在省常中做了35年教师,也是每天清晨六点、晨曦初露,就来到运动场,组织学生早锻炼,直到夜幕降落,才结束一天的课外体育活动、教学训练的辅导工作。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他天天与学生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身汗水,一身尘土。
  体育教学可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地随便放松玩玩。先生购买了大量书刊,一直在摸索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记得一年暑假,我父亲来看望我们,见我先生冒着酷暑,整理着一千多张体育教学方法卡片,不无赞赏地说:“一个学体育的能如此做学问,今后定有成就。”
  实践起来,他也毫不含糊。记得体操类项目,因身高体重原因,他比较吃力,为了能熟练漂亮地做好杠上、垫上动作,他花费许多精力时间,专门到市少体校体操房练习单、双杠、跳马等体操技术,逐步攻克难关。
  而我本人,1972年高中毕业后,就留在母校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任教。整整 37个春秋,我深深爱上了这片润养新生的沃土。我先后带过省招班、县招班、教改班……见识过各类性格、气质的孩子,与他们共度了一段段难忘时光。
  2009年退休后,我又受命,到省常中教育集团的戚墅堰实验中学,带合作班,目前还在常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带国际班。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但我更想成为学生们的导游。我希望,在我的努力下,不只是修剪掉孩子们的坏习惯、小毛病,更要带着他们畅游知识的海洋、领略万物的美妙,引领他们倾听内心的声音、放眼世界的广阔。
  美好使命,将手中“红烛”传承
  2004年,我的儿子大学毕业。他学的是非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就业门径相对较宽。从他的各项素质、专业条件来看,做公务员成为首选。
  可是经过集体商议,全家人都希望他能将手中“红烛”传承下去,像他的父辈、祖辈、曾祖辈一样,读书育人。儿子思考再三,堂、表兄妹们有的出国,有的学医,也只有自己能接棒了。带着这份使命感,他欣然来到常州开放大学,当起了计算机老师。儿媳最初是江苏电视台少儿频道美编,受我们家庭的影响,回到常州,成了一名中学美术老师。
  就目前来看,教师职业受人尊敬,待遇也算不菲。但探看历史长河,便会知晓,形成并坚守“读书求知,尊师重教”的红烛家风非常不易。
  记得在文革时期,先生的爷爷作为当时最高级别的中学二级教师,且兼任常州市美协主席,遭遇了抄家、批斗的政治风波,所有画作被一把火烧尽,一生心血之作,一张未能留下。我的公公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上世纪50年代时,家里孩子多,教师工资又微薄,时常要借钱买米。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商海大潮诱人投身,教师队伍中有人转岗,有人下海。而我们家庭中的教师们遭遇困顿、挫折,依旧甘于寂寞,甘受清贫,始终坚持读书进修,钻研教育事业,只为小心呵护手中“红烛”之光,令其代代相传。
  我们是一个普通家庭,既无拔萃的名人,也无感人的大事,有的只是一群无名教师,以及充满优雅、温馨书香的家庭氛围。有一次,饭桌上小孙儿奇怪发问:“怎么爷爷爸爸都叫王老师啊?”一边的儿媳戏谑:“你也想当王老师么?那就要像爷爷爸爸一样,学很多很多知识,怕不怕辛苦?”小孙儿神气满满,“当然不怕。”我欣慰地笑了,家风熏染,或许孙儿会变成我们家的第五代“王老师”吧。
  (常州市妇联供稿)
  (编辑 赵莹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有梦想的女性值得尊重,无论坚守岗位还是守护家庭,无论经历风雨还是用心生活……她们因梦想而努力,因梦想而美丽。斑斓的梦想,折射出彩虹般绚丽的人生。  浦口妇联联合区委宣传部,开展“寻访最美女性”活动,寻访“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类典型,旨在发掘各领域平凡而又闪光的女性形象,描述女性“四自”精神,讲好核心价值观故事,激励广大妇女为加快建设国家级江北新区做出积极贡献。    1、红色——巾帼建功  女性的强
期刊
当一个女人穿上一件有灵魂的旗袍,这世界会发生什么?石榴用她的青春和热情,做了一个有关旗袍的实验,并且记录下了许多有关旗袍的私家故事。  365天,为旗袍下一个全新定义    2014年2月,正在美国布朗大学读艺术史专业的石榴和来自二十多个国度的艺术家们一起赴曼谷参加画展。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石榴和来自土耳其的舞蹈家一起表演了开场舞。因为来不及换衣服,她在高开叉的旗袍下面搭了一条瑜伽裤,没想到意外
期刊
生命最初的疼痛,莫过于不被父母看见。这样的痛伴随了李雪许多年,也促使她从物理学转向心理学,成长为一名儿童心理专家。最痛的时候,她曾形神分离、万念俱灰,但她选择了勇敢面对心魔,最终战胜了恐惧。走出痛苦后,她又广种莲花,帮助更多人完成了自我救赎。  直面心魔,看见自己    婴儿期的李雪饱受母亲的忽视。除了喂奶,母亲几乎同她没有任何肢体接触。无论哭还是笑,她都难以与母亲发生同频共振。而这一切,都是因为
期刊
一场告别带来巨大人生转变    曾丽在海外留学后,曾在一家国际性富豪名人俱乐部工作,做中国场地的公关大使,服务的客户包括希尔顿等跨国公司。她也在一些跨国咨询机构担任过高管。近十年的工作中,她深耕于生活方式、消费升级的研究。  2014年年初,曾丽和未婚夫准备在美国、中国举办两场婚礼。通过网络,美国的场地很快敲定。国内可供选择的场地信息很少,基本都是传统宴会厅。曾丽用了两个月,还没找定地方。  这样
期刊
董亚芳很幸运。与绝大多数人相反,还未找到此生意义之前,她便明了自己擅长什么。  她曾想摆脱天赋道路,却被无法言明的各种力量推动,一步步走到今天——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天赋其才华,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1965年,董亚芳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蜀山“东坡书院”旁。蜀山拥有一种独特矿产,紫砂泥。在这里,从北宋起,一代代艺人、宗师精心打磨着紫砂壶。  记忆中,董亚芳最熟悉的,是父
期刊
美国有一家网上剃须刀公司,名叫DSC,从成立到现在,不靠明星代言,不靠线下渠道,上线第一天就获取了5000个包月会员,成立5年,就拥有320万名用户。最近,该公司被联合利华以10亿美元收购。    一把剃须刀如何在互联网上5年卖了10亿美元,从而成为剃须刀行业领头品牌吉列最担心的对手?  说来有趣,DSC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个喜剧演员,名叫杜宾。虽然在舞台上经常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但杜宾也有烦恼。比如,
期刊
2016年7月,24岁的网红胡娜得到真格基金和“罗辑思维”450万元的融资,公司估值3000万元。这个1992年出生的巨蟹座少女,有着怎样非红不可的理由?  网络原住民的乡愁    2013年3月14日,白色情人节。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大三学生胡娜陪母亲逛超市。琳琅的商品市场,到处贴着打折销售的促销广告牌。此时,一个灵感在胡娜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是夜,她写了一篇小文《我心中的10%先生》,并配发手绘
期刊
你不必跟别人一样,做你自己就好  2009年的圣诞节刚过,远在美国华盛顿的海勒·加纳和老公汤姆·克恩斯接到了来自中国广东东莞孤儿院打来的电话——排队四年,他们终于等到了领养一个健康中国孤儿的好消息。海勒和老公马不停蹄地赶往中国。来之前,他们已为即将收养的女儿取好了名字——艾丽尔。    海勒是一名注册护士,汤姆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名普通职员,两人不能生育。在广东东莞,他们终于见到了艾丽尔,可四个月大
期刊
前年春天,同事为我介绍了一个男友,他叫李胜,公务员。相处不到两个月,李胜情意绵绵地说:“我们都租房子住,既然在相爱,何不省下一部分房租,干脆住一处算了。”正热恋中,我没多思考,第二天便办了退房手续,搬到李胜那儿了。  起初过得很开心。虽然他挺会“撒娇”,喜欢讨要关心,可我也时常被他的一些行动感动着。    一次,我身体不舒服,下班觉得很累,他就主动进厨房做晚饭。那顿饭他足足做了两个小时,饭半生不熟
期刊
41年前,她带着母亲和智障姐姐出嫁。41年来,她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母亲和姐姐一个温暖的家。她用努力和坚持,撑起了一个家。    她叫姚其同,今年64岁,家住泰州市海陵区城北街道东街社区。  嫁妆就是智障姐姐和母亲  姚其同姐妹四人。大姐于1981年因故离世,留下两个女儿;三姐有语言和行动障碍;二姐因某种原因不能顾及大家庭。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残疾的三姐以及大姐留下的两个女儿的重担就落在了姚其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