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地方政府的责任,推进绿色投资是新时代地方政府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通过阐述绿色投资内涵,构建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以江西为例分析地方政府的绿色投资现状及障碍,提出促进地方政府绿色投资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政府;绿色投资;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3-0049-03
一、绿色投资的内涵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各类矛盾和问题并存,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我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绿色发展要求。地方政府绿色投资问题的研究对解决各地区经济增长已经或即将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其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趋向平衡、构建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和绿色投融资体制。
绿色投资的产生基础是西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对绿色投资的深入研究,国外的学者又将其称为是社会责任投资、德行投资、伦理投资、绿钱等。在西方国家中,有极大部分的国家都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责任,J.Enekton(1998)提出了社会责任投资的标准为社会责任投资(SRI)的三重底线,即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三重盈余标准。Elena Doval,Oriana Negulescu(2014)则通过对8个可持续相关的驱动因素建立了一个绿色投资方法的模型,促进公司绿色投资从消极走向积极,坚持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带动公司绿色增长。孟耀、张启阳(2005)在绿色投资问题研究中指出,绿色投资是为了适应绿色GDP核算的需要,是直接以增加绿色GDP为目标的,利用绿色投资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国外的绿色投资研究主体更多针对的是企业,而国内绿色投资的主要参与者为政府。两者都致力于建设绿色投资制度,但是对其内涵及如何建立并未取得一个统一的说明。绿色投资研究的问题集中在环境产业投资与保护、生态与技术投资和社会责任投资等方面。在国内,政府履行着环境保护主要承担者的义务,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研究政府的绿色投资,是促进我国新型投资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绿色投资的探索,得出实现地方政府绿色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绿色投资关注人与生存环境友好和谐的融洽关系,主要包括污染治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投资。从广义上讲,绿色投资是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社会的投资活动。与传统的投资模式相比,在绿色投资模式中,投资者的目的不仅是追求资本的利益,更注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地方政府綠色投资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地方政府的本质特征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民主为基础、以法治为坚强后盾保障社会公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低、生态环境约束宽松、唯经济发展是从初期发展阶段特征就已经发生改变。新时代地区发展的要求充分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知识、科技和人才为主要支持的内涵式发展。
(一)地方政府的绿色投资现状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绿色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各地方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及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等活动。在各地区的绿色投资中,地方政府成为主要的出力者。多年发展以来,地方政府对绿色投资的发展有了相应的认识,在自然环境保护利用和生态保护环境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全国性的数据来看,2009—2017年,我国各省区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相比较上年而言,除了辽宁省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大幅下降的情况,其他各省区几乎都是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情况是,各省区的GDP增长呈现出了相对应的趋势,辽宁省在2016年相比上年降低了6 244.12亿元,下降幅度达到了22%。即便GDP增长的趋势有所放缓,但其他各省区仍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地方的财政收支一直处于支大于收的赤字状况,地方收支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总体上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现状。其中,相比其他省市而言,广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的收支展现得最为突出,财政收入在2017年分别达到了11 320.35、8 171.53和6 642.26亿元,2017年的财政支出分别为15 037.48、10 621.03和7 547.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由2009年的27%到2017年的5%,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同样是从2009年的22%到2017年的7%的减速增长。以江西省为例,GDP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10年23%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8%的增长速度,与我国现有国情相符。固定资产投资数量不断增长,未形成一个有序的增长状况,但总体而言保持着较好的增长趋势,2017年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1.89倍(如表1所示)。
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大的责任,指引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从江西省的城市基础建设数据来看,城市道路和环境绿化的投资建设不断增加,有利于促进地方生态环境的发展。公交车辆与公厕的数量呈现的趋势不够乐观,每万人拥有的公厕数量由2003年的1.98座降低为2017年1.95座,表明城市的环境发展受到影响。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03年的84.3%到2017年的95.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7.6%,江西省环境治理的标准不断提高,显现出地方政府对地方环境治理的能力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绿色投资的进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地方政府绿色投资的障碍分析
1.产业结构不合理。绿色投资由于其本身的三重效益特性,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地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以江西省为例,江西及周边的省份区域,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较高。现阶段,产业结构差异十分明显,改善该现象是地方政府绿色投资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2.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薄弱,不利于引导绿色投资的发展。公众的消费能够引导生产的发展,然而由于公众对许多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绿色产品的价格通常比非绿色产品价格更高,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相对薄弱,导致产品的买卖受到阻碍,影响绿色投资发展。地方政府对绿色投资的认识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对于绿色投资的认识仍存在误区,认为经济增长的速度、财政收入的增加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忽视绿色投资建设。
3.地方绿色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绿色投资法治体系缺乏重要的支撑依据,绿色投资得不到更好地监管和治理。目前具有法律强制性要求的只有《清洁生产促进法》,其他更多的仅仅是与绿色投资相关的指导性建议。健全的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是我国绿色投资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地方政府发挥其积极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4.技术因素及融资障碍。在绿色投资的发展中,对于技术的需求有着较高的要求,高新技术是改变传统产业的重要切入点,发展绿色技术是实现绿色投资高效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各地区对绿色技术的投入有着明显的差异。绿色投资需要的资金量巨大,由于绿色投资的产出与现有的产出相比,成本更高,收益更低,对于除政府外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够大,进而与政府共同合作实现绿色投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融资受限。
三、促进地方政府绿色投资发展的措施
第一,建立绿色投资制度。建立健全绿色投资体制机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系统完整的绿色投资制度体系。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政府对地区发展的实验先导,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自然资源利用的保护方案。建立和完善绿色投资考核体系,对绿色投资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考核,全面评价绿色投资效率,完善绿色投资考核制度。
第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制定循环经济的配套法律。制定配套的循环经济法律是完善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措施,从而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循环经济立法首先需要一部基本的法律保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出发,统一社会循环经济行动的发展。实现立法方面的保障,既是实现绿色投资法律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社会整体的需求。
第三,实施绿色投资的财政政策,健全税费征收制度。一是对与绿色投资有关的项目采取增加补贴、贷款以及税收减免的政策。二是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调控者角色的作用,在污染者和绿色投资者之间进行平衡。政府根据污染收费大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理制定排污收费的标准,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的排放,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下的标准会使生产者放弃排放污染,达到避免污染环境的目的。
第四,制定绿色GDP指标体系,完善地方政府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绿色GDP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和经济环境指标三类。生态环境指标要涉及自然資源的开采率、利用率、恢复率等,社会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城市环境优化率、农村环境优化率、受教育率等,经济环境指标主要涉及城市化率、失业率、投入产出率等。建立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对绿色投资效益进行公开、公正的评定,不仅使人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绿色投资、绿色投资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而且可以引导公众进行正确的绿色投资。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须遵循以下科学指导原则:全面兼顾的原则、多方位的原则、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先进性的原则、科学性的原则。为指导绿色投资的顺利进行,绿色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根据上述原则,地方政府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指标(如表2所示)。
第五,完善地方政府绿色投融资体系。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绿色投融资体系。地方政府资金有限,能够进行绿色投资的资本是十分缺乏的。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区域的管理者,收到的财政拨款和财政税收收入等需要分散到各个领域的投资与管理中去,而实际中能够真正投进绿色投资的部分仅是投资需求的小部分。银行信贷、绿色基金、民间投资等是绿色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通过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充分利用这些资金来源,使其在绿色投资中发挥主要作用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海峰,孙涛,姚望.建立绿色投资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5,(8):27-28.
[2] 黄和平,胡晴,乔学忠.基于绿色GDP和生态足迹的江西省生态效率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学报,2018,(15).
[3] 赖德胜,尹恒,蔡宁.政府的绿色投资[J].经济研究参考,2011,(1):26-39.
[4] 孟耀,张启阳.循环经济发展中绿色投资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11):21-25.
[5] 马晋文.能源经济效率、能源环境效率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7.
[6] 张红霞.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 Elena Doval,Oriana Negulescu.A Model of Green Investments Approach[J].Procedia Economics& Finance,2014,(15):847-852.
[8] Steven Schueth.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3):189-194.
[责任编辑 晨 丹]
收稿日期:2020-09-07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课题课题资助部分成果(2018BBA208847)
作者简介:胡敏(1996-),女,江西南昌人,学生,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关键词:地方政府;绿色投资;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3-0049-03
一、绿色投资的内涵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各类矛盾和问题并存,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我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绿色发展要求。地方政府绿色投资问题的研究对解决各地区经济增长已经或即将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其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趋向平衡、构建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和绿色投融资体制。
绿色投资的产生基础是西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对绿色投资的深入研究,国外的学者又将其称为是社会责任投资、德行投资、伦理投资、绿钱等。在西方国家中,有极大部分的国家都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责任,J.Enekton(1998)提出了社会责任投资的标准为社会责任投资(SRI)的三重底线,即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三重盈余标准。Elena Doval,Oriana Negulescu(2014)则通过对8个可持续相关的驱动因素建立了一个绿色投资方法的模型,促进公司绿色投资从消极走向积极,坚持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带动公司绿色增长。孟耀、张启阳(2005)在绿色投资问题研究中指出,绿色投资是为了适应绿色GDP核算的需要,是直接以增加绿色GDP为目标的,利用绿色投资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国外的绿色投资研究主体更多针对的是企业,而国内绿色投资的主要参与者为政府。两者都致力于建设绿色投资制度,但是对其内涵及如何建立并未取得一个统一的说明。绿色投资研究的问题集中在环境产业投资与保护、生态与技术投资和社会责任投资等方面。在国内,政府履行着环境保护主要承担者的义务,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研究政府的绿色投资,是促进我国新型投资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绿色投资的探索,得出实现地方政府绿色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绿色投资关注人与生存环境友好和谐的融洽关系,主要包括污染治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投资。从广义上讲,绿色投资是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社会的投资活动。与传统的投资模式相比,在绿色投资模式中,投资者的目的不仅是追求资本的利益,更注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地方政府綠色投资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地方政府的本质特征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民主为基础、以法治为坚强后盾保障社会公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低、生态环境约束宽松、唯经济发展是从初期发展阶段特征就已经发生改变。新时代地区发展的要求充分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知识、科技和人才为主要支持的内涵式发展。
(一)地方政府的绿色投资现状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绿色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各地方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及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等活动。在各地区的绿色投资中,地方政府成为主要的出力者。多年发展以来,地方政府对绿色投资的发展有了相应的认识,在自然环境保护利用和生态保护环境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全国性的数据来看,2009—2017年,我国各省区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相比较上年而言,除了辽宁省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大幅下降的情况,其他各省区几乎都是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情况是,各省区的GDP增长呈现出了相对应的趋势,辽宁省在2016年相比上年降低了6 244.12亿元,下降幅度达到了22%。即便GDP增长的趋势有所放缓,但其他各省区仍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地方的财政收支一直处于支大于收的赤字状况,地方收支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总体上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现状。其中,相比其他省市而言,广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的收支展现得最为突出,财政收入在2017年分别达到了11 320.35、8 171.53和6 642.26亿元,2017年的财政支出分别为15 037.48、10 621.03和7 547.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由2009年的27%到2017年的5%,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同样是从2009年的22%到2017年的7%的减速增长。以江西省为例,GDP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10年23%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8%的增长速度,与我国现有国情相符。固定资产投资数量不断增长,未形成一个有序的增长状况,但总体而言保持着较好的增长趋势,2017年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1.89倍(如表1所示)。
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大的责任,指引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从江西省的城市基础建设数据来看,城市道路和环境绿化的投资建设不断增加,有利于促进地方生态环境的发展。公交车辆与公厕的数量呈现的趋势不够乐观,每万人拥有的公厕数量由2003年的1.98座降低为2017年1.95座,表明城市的环境发展受到影响。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03年的84.3%到2017年的95.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7.6%,江西省环境治理的标准不断提高,显现出地方政府对地方环境治理的能力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绿色投资的进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地方政府绿色投资的障碍分析
1.产业结构不合理。绿色投资由于其本身的三重效益特性,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地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以江西省为例,江西及周边的省份区域,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较高。现阶段,产业结构差异十分明显,改善该现象是地方政府绿色投资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2.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薄弱,不利于引导绿色投资的发展。公众的消费能够引导生产的发展,然而由于公众对许多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绿色产品的价格通常比非绿色产品价格更高,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相对薄弱,导致产品的买卖受到阻碍,影响绿色投资发展。地方政府对绿色投资的认识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对于绿色投资的认识仍存在误区,认为经济增长的速度、财政收入的增加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忽视绿色投资建设。
3.地方绿色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绿色投资法治体系缺乏重要的支撑依据,绿色投资得不到更好地监管和治理。目前具有法律强制性要求的只有《清洁生产促进法》,其他更多的仅仅是与绿色投资相关的指导性建议。健全的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是我国绿色投资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地方政府发挥其积极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4.技术因素及融资障碍。在绿色投资的发展中,对于技术的需求有着较高的要求,高新技术是改变传统产业的重要切入点,发展绿色技术是实现绿色投资高效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各地区对绿色技术的投入有着明显的差异。绿色投资需要的资金量巨大,由于绿色投资的产出与现有的产出相比,成本更高,收益更低,对于除政府外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够大,进而与政府共同合作实现绿色投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融资受限。
三、促进地方政府绿色投资发展的措施
第一,建立绿色投资制度。建立健全绿色投资体制机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系统完整的绿色投资制度体系。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政府对地区发展的实验先导,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自然资源利用的保护方案。建立和完善绿色投资考核体系,对绿色投资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考核,全面评价绿色投资效率,完善绿色投资考核制度。
第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制定循环经济的配套法律。制定配套的循环经济法律是完善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措施,从而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循环经济立法首先需要一部基本的法律保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出发,统一社会循环经济行动的发展。实现立法方面的保障,既是实现绿色投资法律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社会整体的需求。
第三,实施绿色投资的财政政策,健全税费征收制度。一是对与绿色投资有关的项目采取增加补贴、贷款以及税收减免的政策。二是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调控者角色的作用,在污染者和绿色投资者之间进行平衡。政府根据污染收费大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理制定排污收费的标准,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的排放,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下的标准会使生产者放弃排放污染,达到避免污染环境的目的。
第四,制定绿色GDP指标体系,完善地方政府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绿色GDP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和经济环境指标三类。生态环境指标要涉及自然資源的开采率、利用率、恢复率等,社会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城市环境优化率、农村环境优化率、受教育率等,经济环境指标主要涉及城市化率、失业率、投入产出率等。建立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对绿色投资效益进行公开、公正的评定,不仅使人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绿色投资、绿色投资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而且可以引导公众进行正确的绿色投资。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须遵循以下科学指导原则:全面兼顾的原则、多方位的原则、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先进性的原则、科学性的原则。为指导绿色投资的顺利进行,绿色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根据上述原则,地方政府绿色投资效益评价体系指标(如表2所示)。
第五,完善地方政府绿色投融资体系。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绿色投融资体系。地方政府资金有限,能够进行绿色投资的资本是十分缺乏的。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区域的管理者,收到的财政拨款和财政税收收入等需要分散到各个领域的投资与管理中去,而实际中能够真正投进绿色投资的部分仅是投资需求的小部分。银行信贷、绿色基金、民间投资等是绿色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通过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充分利用这些资金来源,使其在绿色投资中发挥主要作用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海峰,孙涛,姚望.建立绿色投资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5,(8):27-28.
[2] 黄和平,胡晴,乔学忠.基于绿色GDP和生态足迹的江西省生态效率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学报,2018,(15).
[3] 赖德胜,尹恒,蔡宁.政府的绿色投资[J].经济研究参考,2011,(1):26-39.
[4] 孟耀,张启阳.循环经济发展中绿色投资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11):21-25.
[5] 马晋文.能源经济效率、能源环境效率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7.
[6] 张红霞.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 Elena Doval,Oriana Negulescu.A Model of Green Investments Approach[J].Procedia Economics& Finance,2014,(15):847-852.
[8] Steven Schueth.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3):189-194.
[责任编辑 晨 丹]
收稿日期:2020-09-07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课题课题资助部分成果(2018BBA208847)
作者简介:胡敏(1996-),女,江西南昌人,学生,从事财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