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东君》与先秦救日制度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歌·东君》一诗是研究楚地风俗和先秦祭祀礼仪的重要诗歌,历代注释家对于《东君》的主旨都有不同理解。本文试在梳理前代各家之说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东君》所展现的仪式与文献材料进行对比,考索《东君》背后的祭祀制度,并揭示《东君》更为恰切的诗旨。
  关键词:东君;日食;救日制度
  


  一、《九歌·东君》诗旨旧说判断
  《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风俗和祭祀礼仪而改编的配乐诗歌,其中所涉及的部分祭祀之礼,古人释之模糊,今人犹多聚讼,《东君》就是一例。目前关于《东君》的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1)祭祀日神说。以东君为日神的说法自王逸《楚辞章句》[]始古无异辞,至宋代洪兴祖、朱熹等亦大多执此观点。洪兴祖《补注》:“《广雅》曰:朱明,耀灵。东君,日也。《汉书·郊祀志》有东君。”朱熹《集注》:“今按,此日神也。《礼》曰:天子朝日于东门之外。又曰:王宫祭日也。”目前学术界一般公认此说。不过,在日神说的前提下,关于此诗反映的具体祭祀制度,历代学者止于迎神送神之仪式,而鲜有人探究其祭祀的背景和具体仪式。且文本依据不足,故而此说并不完善,以致后人尚存疑惑。
  (2)祭祀句芒说。此说以清人王闿运为代表。其《楚辞释》说:“东君,句芒之神。旧以为礼日,文中言云蔽日则非。”[]这是根据诗中“灵之来兮蔽日”一句,认为如果是祭祀日神与“蔽日”相矛盾,故而否定王逸观点,而以东方之神句芒为祭祀对象。此说依“灵之来兮蔽日”一句得出结论未免草率,而对于这句的理解历来争执不一,故而仍显证据不足。
  (3)祭祀朝霞之神说。此说由龚维英提出[]。他认为“杳冥冥兮以东行”一句是言晚霞,如果按照日神来解释难免夹杂不清。而“暾指太阳,而东君(吾)则相当曙神一一黎明(朝霞)之神。太阳自他的宿处扶桑把光射出,唤醒了霞神东君,黎明到来,新的一天开始。”此说虽可以解释“吾”的分配,却并不能具体阐释其他角色的分配,这种分析难免失之武断。由于古代文献少有对于“朝霞之神”的祭祀活动,此说无法解释诗中诸多活动的背景。
  (4)祭祀虹霓神并且毁灭日神说。此说以李茂荪为代表[]。此说也是根据“灵之来兮蔽日”而否定祀日,并根据“举长矢兮射天狼”而得出“《九歌》中的东君应是远古初民所祀奉的虹霓神——作为与日神对抗的雨虹之神——在后代典籍里又演化为作为射日神的”。因而他认为《东君》其辞不是对太阳神的礼赞,而是对它的诅咒和毁灭。这是没有正确理解“举长矢兮射天狼”一句而造成的误解。
  (5)祭祀月神说。此说以罗义群为代表[]。他根据“青云衣兮白霓裳”为月神服饰,与苗族的祀月习俗相对应,认为东君是月神。其与苗族习俗的对照,则是臆测多于证据。
  (6)祭祀雷神说。此说以王从仁为代表[]。他根据《东君》一诗在《九歌》中的位置排在第七并不靠前,否定祀日说。进而根据“交鼓”、“蔽日”等诗句判断东君是雷神。如是雷神,诗中并未见雨。只根据鼓声,又难以锁定在雷神身上,因而仍显证据不足。
  (7)救日仪式说。这种说法以张树国为代表[]。他首先认定该诗是祭祀日神的,进而又发现了其祭祀的背景和出现在其中的角色分配。认为“吾”“余”都是指日御羲和,而全诗则是在日食发生的情况下,进行的救日活动。我认为张树国先生的推测基本是正确的。
  既然《九歌》保留了楚地的祭祀制度,探究其祭祀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张树国先生采用比较文化学的方法,结合神话民俗及古代天文星占学的知识进行一番科学考察,初步认为《东君》与楚国的日食攘救活动密切相关。古人认为日食是可怕的天象灾异,所谓“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非常严重的凶事。所以面对日食的来临,要进行“救日”的活动。而《东君》正是描写了救日的仪式,不过张树国先生的文章中古代天文学的知识运用虽为完备,但文献资料的证明略显不足。如欲再论《东君》诗旨,当从文本与文献入手相互参证。
  二、《东君》礼仪制度与文本的考察
  (一)声音——伐鼓与“交鼓”
  《东君》说:“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绝不仅是一般意义的祭祀歌舞仪式,而是一种救日制度的反映。对于救日制度最早的文献上的描写是《尚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这是夏代一次发生在季秋朔日的日食。日月会至房宿时发生日食,此时目盲的乐官击鼓作乐,啬夫驾车而驰,庶人奔跑。到了西周,依然有专门的人负责救日仪式。《周礼·地官·鼓人》言“救日月,则诏王鼓”[]与《周礼·夏官·太仆》言“凡军旅、田役,赞王鼓;救日月,亦如之”[],这里的“鼓人”、“太仆”就是负责救日击鼓的人。日食来临后,鼓人诏告于王击鼓,太仆帮助完成击鼓之事。这个鼓不是一般的鼓,而是“雷鼓”,是专门祭天神所用。《周礼·地官·鼓人》云:“以雷鼓鼓神祀。”郑玄注曰:“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祀天神也。”贾公彦疏曰:“谓日月食时,鼓人诏告于王击鼓,声大异以救之……祭日月与天神同用雷鼓,则此救日月亦宜用雷鼓。”[]指出了救日的工具——雷鼓。到了春秋时期,救日制度更加完备。《毂梁传·庄公二十五年》传文曰:“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大夫击门,士击坼,充其阳也”[]也就是在日食的时候天子诸侯伐鼓陈兵,大夫和士各自击有声之物。救日仪式自夏至春秋,细节稍有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击鼓。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日食是阴气侵袭了太阳,而“凡有声皆阳事以压阴气”[],所以要鸣鼓责阴。因此救日仪式中最重要的并且一直延续的活动就是伐鼓。“交,对击鼓也”[],就是相对伐鼓的意思。在《东君》中,显见伐鼓之礼,而诸如“緪瑟”、“萧钟”、“瑶簴”、“鸣篪”、“吹竽”等一系列活动莫不有声,是以起到压制阴气的作用。   (二)服饰——百官降物与“白霓裳”
  《东君》说:“青云衣兮白霓裳”,历来解释为东君以青云为衣,以白霓为裳。但对这种比喻的深层次原因却没有探究。诗人以浪漫的手法来展现祭祀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是有内涵的。《周礼·考工记》云:“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是以知青、赤、白、黄、黑都是当时的正色。而青衣白裳,就是当时祭祀时的服装颜色。日出东方,向东而祭,是以着青衣。至于白裳,就特别表明了其救日的目的。《周礼·司服》云:“大札、大荒、大灾,素服”[]。日食属于大灾,是以着素服。而《左传·昭公十七年》的传文记载更加清晰:“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一旦日月星运行有异,那么百官就会脱下盛装换上素服,天子不食盛馔,离开正寝躲避日食发生的时辰,乐官奏鼓,巫祝用币祭祀,史官献辞。孔颖达正义引《近世仪》注曰:“日食则击鼓于大社……百官白服作本司”[],《东君》中形象化了的“白霓裳”即此“白服”之谓也。
  (三)语言——祝祷币号与“展诗应律”
  《东君》说“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是祭祀活动中一项重要的仪式。在救日仪式中,也同样有需要展诗应律。《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於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表明日食来临人们两大重要举措:用币于社、伐鼓于朝。所谓“用币于社”,是指在土神庙用币祭祀,所谓“伐鼓于朝”,是指在朝堂上击鼓。根据《周礼·大祝》:“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五曰攻……辨六号……六曰币号。”[]可知“击鼓”“用币”的仪式,是需要大祝辅助完成的,而大祝在完成时就会有祷祝与辞责。所谓“谓为有灾变,号呼告神以求福”[]。前面讲“思灵保兮贤姱”,“灵,谓巫也。”[]这里巫祝的出现就是为了祷祝。之所以要思“贤姱”,是因为日食来临一般被视为君主德行有差,此时交鼓思贤,也是自责的形式。凡有仪式必有舞蹈,而念念有辞的一定是祷告之诗。这一点不仅可以从《诗经》中的雅颂看出,到了汉代,董仲舒救日时,祝曰:“昭昭大明,歼灭无光,奈何以阴侵阳,以卑侵尊!”[],四言的形式,就是继承了先秦诗歌的特点。所以说展诗应律和救日活动的祝祷币号是一致的。
  (四)工具——枉矢射阴与“射天狼”
  关于“举长矢兮射天狼”一句,争讼最多。古人多解释为“天狼星”。王逸注曰:“天狼,星名,以喻贪残。日为王者,王者受命,必诛贪残,故日举长矢,射天狼,言君当诛恶也。”[]即便此说可通,也只是引申出的意思。作为祭祀日神的仪式,这一环节最初恐怕不会和政治扯上联系。洪兴祖注引《晋书·天文志》“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认为“射天狼”是灭秦之意,更有附会之嫌。这些解释对后人影响很大,但大多却忽略了其本义。其实天狼就是古人认为侵日的野兽,日食的制造者,而射天狼就是古已有之的救日礼仪。救日仪式中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射。《周礼·庭氏》说“庭氏掌射国中之夭鸟。若不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射之。若神也,则以大阴之弓,与枉矢射之。”郑司农云:“救日之弓、救月之矢,谓日月食所作弓矢。”郑玄谓:“日月之食,阴阳相胜之变也,于日食则射太阴,月食则射太阳。”又谓“救日以枉矢,则救月以恒矢可知也。”[]是以知日食发生时,会用专门的“枉矢”用以射阴救日。根据《周礼·司弓矢》篇的记载,“枉矢”箭尾带火,是一种状如流星,行时有光的箭[]。箭尾带火,也是和阴相抗。这一救日的仪式在后世诗文中也可窥见一斑,如明吴承恩《二郎搜山图歌》“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清黄遵宪《再述》诗:“寇来直指齐云观,兵起谁张救日弓。”说明“射”和击鼓一样是救日的礼仪之一。
  而此处所言射天狼,则是因为天狼吞日的传说。古人认为日食是猛兽侵袭太阳所致。狼性主侵略,虽然《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但侵略太阳的却不可能是一颗天狼星。所以古人没有射星的必要,只能是因为误认为真的有猛兽侵袭太阳,才会去射那个猛兽——天狼。其实对于天狼吞日的传说,直到唐代还被引用。唐朝诗人孟迟《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一诗:“譬如天之有日蚀,使我昏沈犹不明。人家敲镜救不得,光阴却属贪狼星。”李娇《奉和杜员外息从教阅》曰:“云区坠日羽,星苑毙天狼。”可见“射天狼”就是救日仪式之一。
  (五)“灵之来兮蔽日”
  关于“灵之来兮蔽日”,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有人不解既然是祭祀日神,为什么还会蔽日?于是有学者据此否定祭日神一说。如清人王闿运据此在《楚辞释》提出:“东君,句芒之神。旧以为礼日,则非。”这实在是由于不知祭日实质而产生的误解。学者陈伯华将蔽日释为日神受祭后感到满意而隐藏起来,更是不通。[]如果真是如此,应该是“日蔽”,何来“蔽日”一说?其实如果说用前面的诗句来揭示救日仪式尚显不足的话,这一句就直接点明了日食。所谓“蔽日”,就是日食的过程。先秦时期,人们很早就已经能够提前预测日食的到来了。董作宾在《殷历谱·交食谱》中就记载了对尚未发生的日食的卜辞记录[],人们大概预测到某一天是日食,于是提前准备救日。在救日仪式进行中的时候,日食到来了,所以叫“灵之来兮蔽日”。依此论,则祭祀日神和“蔽日”就不冲突了。因为救日本身就是针对蔽日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东君》所描述的应是救日仪式无疑。只不过,《东君》全诗用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叙述,使整个救日仪式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但是我们在看挖掘这首诗的文化内涵时,却不能仅作艺术形象想,而是要根据文本和先秦资料来判断其表现实质。至于屈原作《东君》一篇,与其根据“天狼”喻指秦国的解释,来判定其抵御外敌的决心,不如说就诗言诗,从日食入手。古人认为日食到来,往往因为君主德行有亏。所以“天狼”作为侵阳的象征,喻指楚王身边的奸臣佞人,似乎更加合理。因此,本文认为,屈原在《东君》中所要表达的是借救日以示与贼臣作斗争之意,明为“救日”,心在“救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积极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文化产业链视角下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产品;国民经济;市场经济;产业链;策略    一、产业链的概述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产业越来越趋于模块化生产,这样就促进了产业的社会分工。而产业的社会分工可以极大
期刊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水平逐渐得到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不在局限于企业市场营销与开拓,更加重视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如何发挥政工在交通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方法,也成为了交通企业管理事项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交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关注的一个发展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发挥政工在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温室的发展。但温室有反季节性的特点,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要求越来越高,催生了智能温控系统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PLC为基础的智能温控系统的基本理论,并重点探讨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PLC;智能温控系统;软件设计;硬件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温室种植成为种植业的一项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地
期刊
摘要:衣领结构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其结构原理也不尽相同。然而无论何种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设计出美观合体的衣领。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法。就技术应用角度而言,重点是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结构设计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正是服装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衣领;结构设计;领侧水平夹角;应用    在上衣结构设计中,衣领的结构设计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衣领的结构设计与处理,除了符合服装
期刊
摘要:从2009年到2020年,我国将修建4万公里铁路,铁路建设总投资将达到五万亿元。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铁路施工建设是铁路工程管理重点思考的内容。因此,本文对我国的铁路工程管理现状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铁路工程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铁路工程;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铁路建设成本在铁路运输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铁路建设规模大、成本高,尤其是多数情况下时间紧,任务艰巨,目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对国家和社会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内容,接着就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展开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
期刊
摘要:水墨艺术是中国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和感悟能力。现代平面设计源于西方,是属于流行艺术。中国水墨艺术正在脱离原有的传统模式,也在朝着设计的方向发展,而现代平面设计慢慢地扩大了自己的设计范围,不断渗透、水墨元素于其中。本文分析研究水墨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墨艺术;平面设计;创造创新    水墨艺术作为国画中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以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老龄化大潮,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案例,对我国养老居住环境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养老居住环境;设计要点;设计措施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较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相应养老设施的建设并不完善,由此可
期刊
陈 莹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新历史主义的领袖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提出了“颠覆”与“抑制”概念。以”颠覆”与“抑制”为切入点,分析伊丽莎白·乔利《井》中女主人公海斯特·哈珀在试图颠覆异性恋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向三者关系的同时,受到了代表男权社会异性恋价值观的“入侵者”的抑制,从而反映了挑战男权社会异性恋价值观的艰难。  关键
期刊
摘要:沟通是社会交际的基本技能,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是和谐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组织活动的核心,是组织管理的基石和动力,是民营企业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开展企业文化的基本功,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法宝。人际沟通是21世纪任何社会组织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如果能重视人际沟通的作用,能有效地利用好人际沟通,建设好企业人际沟通文化,无疑将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