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模式的智能气油田试点建设实践与成效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西北油田采油三厂信息化、自动化基础较好,又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田,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整体设计,将其设定为智能油气田试点建设单位之一.通过探索数据湖建设、丰富完善石化智云、沉淀一批可复用的业务组件,建设支撑业务的智能化应用,形成了“数据+平台+应用”的应用建设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开发生产、安全环保、综合研究等智能化水平,并助力整个油田的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我国石油勘探开发逐步迈进低渗透、深层超深层、非常规页岩、深水等复杂地层状况领域,钻井施工能否安全高效进行依旧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与此同时溢流的第一时间发现是预防钻井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之一.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智能钻进技术已成为当下热题,大数据驱动下的溢流监测也是当下钻井安全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与大数据相结合的溢流监测预警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在钻井安全相关方面的发展需要结合大数据,在大数据驱动下进行实时的溢流监测预警,实现钻进安全与高新技术、
缅甸C&Y油田经过战争的破坏和百年的开采,产量大幅下滑,为了提高产量,很多井都需要重新射孔.因地层能量亏空,射孔时液面难以判断,因此引入液面监测装置应用于老井的射孔,该装置能应用于WCP射孔中,准确判断液面深度,防止炸枪、井喷等事故的发生;也能配合TCP射孔,确定出最佳液面进行负压射孔,清除地层污染;也能应用在WCP射孔中,确定最佳射孔液量,降低投产后的试油时间,节约资源.
红外线和热传导的检测方式是录井检测CO2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钻井系统的整体环境影响,导致录井中的CO2检测不准或者直接检测不到.本篇文章结合地层中的CO2形成原因以及来源,对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相关经验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LNG储罐气顶升作业是LNG储罐项目中的一个重大工程节点,按照惯例,气顶升之前先进行罐壁环梁第一层预应力灌浆和张拉作业,从而保证罐壁环梁的安全性和密闭性.我国相当一部分LNG储罐项目位于北方地区,如果气顶升时正值冬季,将无法进行预应力灌浆,导致气顶升无法进行.为验证不张拉预应力进行气顶升作业的安全性,以北方某20万方LNG储罐项目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气顶升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验证了LNG储罐的安全性和密闭性,可以为各项目不张拉气顶升作业提供技术依据,从而提前完成气顶升作业并降低成本.
近些年以来,吴起油田王洼子油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区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勘探开发的风险和难度.本文主要对吴起油田王洼子油区开发方案调整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此促进王洼子油区的持续稳产发展.
LNG集液池用于收集事故工况下泄漏的LNG,是保证LNG接收站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LNG和水接触会发生爆沸,因而需要设置排液系统将集液池内的雨水及时排除.本文以某LNG接收站项目为例,对LNG集液池排液系统进行研究,对排液泵参数、管道参数、排液泵类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城Pemex石油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发生泄漏,并导致9次爆炸.笔者对此次事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并加以整理及分析计算,针对事故的第一次爆炸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钻完井作业中,井筒的清洁与否影响着后续作业的质量,现有一种新型刮管器采用环形刮刀与内部旋转的芯轴分离,环形刮刀可以上下或旋转刮削套管内壁上滞留的杂质,芯轴可以高速旋转对环空流体进行扰动,提高完井液携带杂质效果.新型刮管器极限操作参数取决于芯轴性能,通过对芯轴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芯轴的极限抗拉抗压和抗扭值,同时得到芯轴在三种工况下的危险区域,为刮管器的合理使用和芯轴的定期检修探伤提供理论参考.
在固井作业过程中,水泥环胶结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井口的环空带压,从而对井筒安全性产生影响,破坏井筒完整性.为探究固井水泥环在不同的土质条件下胶结强度和密封性的变化,本文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土质环境与固井水泥环胶结强度、密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套管尺寸增大会使在胶结面处发生气窜需要的气压增加;套管尺寸相同时,气密性最好的黏土,互层土次之,砂土的气密性最差,胶结强度也有类似的规律.
LNG是一种清洁能源,有关机构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LNG接收站是保障LNG进口的关键.合理、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对于接收站各项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LNG接收站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管材选择进行了总结介绍,同时也提出了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以期对今后的LNG接收站给排水设计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