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多维性质及其实践逻辑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具有实践性质、认识特性、交往特质和文化属性。正确认识教学的这些基本特性,有助于挖掘教学的完整内涵,释放教学的多重过程和多种意义。
  关键词:教学;性质;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99-02
  走进今日之课堂,教师用上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了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但热闹背后却是师生表情冷漠,举手投足如同操练,连笑容也变得职业化了。这样的课堂可谓波澜不惊,少有高潮,学生中规中矩,如同样板。一言以蔽之,课堂里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失了活力。何以至此?从根源上讲,乃是我们在教学的基本认识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长期以来,人们把课堂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把教学活动的性质又锁定在“特殊的认识活动”范围。人们常常认为,课堂不过是一个教学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不是动态生成的,而是事先预设的、静态的文化知识,课堂也就变成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特殊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教师命令支配的管理模式和学生绝对服从的课堂文化,从而使人们对课堂生活失去了完整的认识与理解,课堂也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终极价值的依托,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与关照。课堂也因此失去了其核心的生长性质,课堂变得单调,缺乏应有的活力。这意味着,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必须突破单纯的哲学认识论视野,在多重视角下重新审视教学的多重性质和完整内涵,以释放教学的多种过程和多重意义。
  一、教学的实践性质
  马克思在综合、批判前人实践学说之后建立了辩证科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在他看来,实践是人类根本的社会存在方式;实践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它首先是一种“感性活动”,“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它不仅包括人的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还包括人的精神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创造了和创造着自然界的外部世界和人的内部世界。如果说教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那么,实践则是这种认识活动的基本存在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归宿。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运动过程,认识的获得往往需要通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不断循环;实践是检验认识成果的最终标准。如此看来,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然而,实践中的教学往往单纯强调学生内部的认识活动,遵循一个从认识到认识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失去了“实践”这一可靠的基础,而且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无从培养。针对这种状况,新课程将“实践”、“活动”范畴重新引入教学,重新恢复教学的实践性质,其目的是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克服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分裂状况。
  二、教学的认识特性
  必须承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作为文化传承过程主要是一个(一种)认识过程,即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尽管教学还涉及实践、交往和情意等方面的活动,还承担着发展学生能力和品德等多方面的任务,但这些活动和任务都是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来实现的。诚然,教学活动既包括感性的实践活动和理性的认识活动,又包括内部的情意活动和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其中,认识活动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教学认识活动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选择加工过了的人类文明精华成果从而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它既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有自身独特个性和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它是在教师领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认识,是具有发展价值和以发展为宗旨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包含认知过程,同时又远远超出认知过程,它有系统全面的心理机制,更有具体复杂的社会机制。
  三、教学的交往特质
  教学活动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知识的一种相互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在这种特殊的知识建构活动中,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这就是教学的交往特质。教学活动的交往特质,集中表现在学生所具有的群体意识、规则意识、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具有人际交往的需要、意识和能力;能积极参与群体的学习活动,与群体成员相互协作,根据集体需要自觉承担和转换自己的角色。实际上,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教学活动中大量地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多种多样的交往形式。没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往,教学活动就无法发生。因此,交往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是学生发展的必须条件。如果说认识活动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认识,那么,交往活动就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动力。而且,教学中的交往活动还直接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或者说,交往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在机制。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就是突破了狭隘的认识论视野,将“交往”范畴引入教学领域,强调教学不仅是一种实践基础上的特殊认识活动,而且也是师生以课程为中介而展开的一种多向交往、交流、合作过程。即是说,教学不仅要为学生的认识提供认知和智力方面的帮助,而且要为学生的认识提供人际关系的支持。
  四、教学的文化属性
  从文化学的角度,教学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延续和传递,即学习者内化社会文化的过程,因而具有文化性。我们过去很注重从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学科角度认识和研究教学,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教学的社会属性与交往特质进行了一些探讨,而对教学的文化属性理解不够。自然地,我们更多地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和“工具性”,轻视或者忽视了教学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由此产生了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尴尬局面。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就是强调教学的文化属性,主张挖掘课程教材的文化内涵,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学的文化属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1)任何教学都摆脱不了特定社会文化的制约,也必定承担着保存、传承、创新社会文化的任务,因而我们可以从教学与外部社会文化的关系的角度,理解教学的文化基础及文化功能。(2)由于课程教材本身与文化的特殊关联,以及教学所承载的文化使命,我们又可以从教学本身的文化属性的角度,理解教学所蕴涵的文化意蕴;(3)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过长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积淀,会形成一种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和接受的群体观念和行为模式,因而我们还可以从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群体文化样态,探讨教与学的不同文化模式。
  强调教学的文化属性,就是要倡导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索的现代教学文化,使学生以文化的主体形态进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理解文化、建构文化,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文化理解和文化主体身份的社会文化活动。对教师而言,准确、深入地挖掘课程教材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作者简介:李玲,女,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教师,教育学学士。
其他文献
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研究生大类平台课程是保障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在“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大类平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整
近日,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CMAHRPS)建设与评估座谈会暨江苏省中医院CMAHRPS评估在江苏南京启动。会议系统总结了前一阶段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平台建设的经验和成效,深入
2018年12月10-22日,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与中加肉牛产业合作联盟合作,组织来自北京、内蒙古、重庆、宁夏等国内6家知名肉牛企业的高管,实地考察了阿根廷肉牛业各个产业链环
文章主要阐述了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职业文化四大要素层面的特征,为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提供了重要指导
课题组人员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对吉林大学农学部在校研究生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从人生取向、道德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职业价值取向等四个维度分析了吉林大学农学部农学
文章从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的紧密联系出发,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规划相结合的理念。分析了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论证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