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24日晚,魏巍同志去世了。
我知道魏老当然是很早了,由于他那篇著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但那时的“知道”,是仅仅由于这篇大作所产生的影响,如同知道某位名人一样。比较真切地知道他,还是近些年的事。由于所学专业的缘故,我知道魏老还经常有作品问世,也读过他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章,为他的文章激动过,感叹过。
然而我与魏老却素未谋面。魏老是大作家,自己一个无名小卒,拿不出像样的作品就教于魏老驾前;魏老又是一个革命家,自己于革命无大贡献,这是无论怎样也没有脸面去见魏老的!
魏老逝世后,自发前往其家中灵堂吊唁的素不相识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得排队等候。追悼会上人也是非常多,很拥挤,当然多是自发前来的。这是听说的。我也从网上看到了那“盛况”,还有人打出了横幅:“最可爱的人永垂不朽,最可恨的人虽生犹死。”追悼会我没有去参加,觉得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好好学习他老人家才是正经事。为什么一篇不太长的通讯能够教育和感动几代人?为什么他的辞世会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前来拜祭?对我这样一个与魏老素无交往的人来说,只有从他老人家的作品中寻找答案了。
打开一个红皮小册子,其中有魏老当时从朝鲜战场寄回国内的十几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当然在内,这是我前些年为教育孩子买的,买来自己也没看。现在重读,仍然为其中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而震撼。把那十多篇通讯一一细细读过,眼泪也一再流下。既为其中所真实记载的志愿军战士的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怀所感动,也为魏老那真挚的感情所感动。这些作品丝毫没有华丽的辞藻,然而时隔半个多世纪,斗转星移,政治和社会环境、气氛都改变了,它们却仍然具有这样穿透时空的强烈的震撼力。这就是伟大的作品!这作品能够在当时一炮打响,“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号能够迅速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并传之久远,是丝毫不足怪的。
魏老对于“最可爱的人”,感情一直是那样真挚。在随后的岁月中,他的心一直牵挂着“最可爱的人”,同这些红高粱般淳朴可爱的人们保持着联系,帮助着他们、关怀着他们。作为一个军旅作家,他也一直关心着一代一代“最可爱的人”。这里边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其后,他潜心几十年撰写的战争三部曲也都是描写“最可爱的人”的,《东方》还获得了中国文学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作为回报,一代一代“最可爱的人”也深切地怀念他。自发前去吊唁他的,就有很多“最可爱的人”的代表。他一生歌颂“最可爱的人”,哺育了无数“最可爱的人”,自己也因此成为了“最可爱的人”。
这些通讯,按魏老自己的话说,是从心里跳出来的。这大概也是文学创作的真谛。如果心中无物,当然什么也“跳”不出来。如果心中没有装着对我们战士的爱,没有对于侵略者的恨,没有对于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深刻理解,《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文字是“跳”不出来的。魏老在解放前就已经是一位军旅诗人和作家,一个坚强的八路军和解放军战士。他参加过多次战斗。长期艰苦的斗争生活和勤奋的思索,使他了解人民战士,了解革命战争,了解什么是大写的“人”。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曾三次入朝,亲赴战斗第一线进行采访,在全新的战争环境下了解、理解我们可爱的志愿军战士。《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样从心里“跳”出来的。这就是深入群众、深入生活。2000年5月,80岁的魏老自述其创作历程和成长经历。他说,从17岁跑到延安寻求真理开始,自己就是沿着为工农兵服务的路线,与革命斗争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路线走过来的。我们的作家和诗人只有用共产主义思想才能引导人民前进。我们的旗帜是共产主义,我们的方向和目标是共产主义。不管经过多少艰难曲折,我们都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的能力不管大小,只要紧密地结合现实,深入群众,紧紧地联系群众,时刻关心人民的命运,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斗,并且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教育人民,这就尽到了一个作家的职责。诚哉斯言!这是他能够从心里“跳”出好文字、“跳”出时代最强音的秘诀!是他的作品能够传之久远、为群众所喜爱、所感动的秘诀!是他的作品的灵魂所系!是他能够得到广大群众自发吊唁的原因。反观时下一些文艺作品(如果还能称得起是文艺作品的话),“跳”出来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呢?多角恋爱、杯水波澜、拿肉麻当趣味、视腐朽为神奇、英雄人物褪色、反面角色描红,等等。至于“用下身写作”,也早已经屡见不鲜了。这些一时热闹、只为赚人眼球和金钱的东西还能够指望流传个哪怕一年半载吗?
紧紧地联系群众,时刻关心人民的命运,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斗,并且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教育人民——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要求一个文艺家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后者在和平时期也仍然是需要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战斗中前进的,而战斗就会有牺牲。没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大概也是假的。真正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是少数,现在也不例外。而少数,就意味着要准备遭罪。魏老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是近些年思想理论界的焦点人物。圈子里的人都是知道的。他苦读马列原著,坚持把文学跟整个民族的命运和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中国与世界,写了很多政论文章,中国文联出版社业已结集出版,取名《新语丝》。这些文章的主旨,仍然是为广大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鼓与呼。其中一如既往地饱含着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他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没有哀哀怨怨。他是战士,他在战斗。他深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深信他所宣誓的主义终将胜利。他遭了一些罪,但他很坦然,因为这些文章得到了群众的共鸣。我想,这大概是群众如潮般自发吊唁他的原因了。
“关心”人民的人很多。早些年我就亲身遇到过一个在扶贫工作中自掏腰包50元而感动得老乡流泪,同时又为自己的事迹未被及时广泛报道而大为光火的副厅级领导。那种一面想出各种阴损招数、以各种歪理邪说祸害群众,一面又假惺惺安抚群众的领导我也见过。这是伪善,跟地主让长工吃点好饭差不多,当然与魏老所说的“关心人民的命运”是两回事。
以别的什么“家”的身份关注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及未来的人也很多,其中不乏“老革命”。他们早年宣誓过跟魏老相同的主义,但现在他们却说这个主义不对了,应当抛弃。对于这类人,魏老当然是不齿的,并与这些人做着斗争。这斗争,使人们认识了很多人,了解了很多事,知道了很多真理。
我们姑且不论其中的理论问题,把它们留给专门家们去研究。单就魏老在同这些人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决不投降的傲骨,和坚信主义的“顽固”,就是足以让人敬仰的。折服于魏老“硬骨头”的人格魅力,这可能也是群众自发吊唁他的原因。
魏老去世了,也许有人高兴了。有的在承认魏老还算是个好人的同时,说属于魏巍他们那一代人的时代已经无可奈何地过去了,让今天的年轻读者去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会产生隔膜。有的说他经过“文革”的打击仍然不像有的“老革命”那样“觉悟”,仍然不承认“普世价值”,仍然“食古不化”,仍然是“可怜一生的固执”。有的颇为兴奋,说“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这里有劝降的味道,还有劝降不成的懊恼和无奈。这也算是从另一方面对魏老的赞美吧!因为对手的咒骂更能彰显出魏老的价值。
魏老,你看大家都在纪念您呢,您走好!
我知道魏老当然是很早了,由于他那篇著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但那时的“知道”,是仅仅由于这篇大作所产生的影响,如同知道某位名人一样。比较真切地知道他,还是近些年的事。由于所学专业的缘故,我知道魏老还经常有作品问世,也读过他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章,为他的文章激动过,感叹过。
然而我与魏老却素未谋面。魏老是大作家,自己一个无名小卒,拿不出像样的作品就教于魏老驾前;魏老又是一个革命家,自己于革命无大贡献,这是无论怎样也没有脸面去见魏老的!
魏老逝世后,自发前往其家中灵堂吊唁的素不相识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得排队等候。追悼会上人也是非常多,很拥挤,当然多是自发前来的。这是听说的。我也从网上看到了那“盛况”,还有人打出了横幅:“最可爱的人永垂不朽,最可恨的人虽生犹死。”追悼会我没有去参加,觉得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好好学习他老人家才是正经事。为什么一篇不太长的通讯能够教育和感动几代人?为什么他的辞世会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前来拜祭?对我这样一个与魏老素无交往的人来说,只有从他老人家的作品中寻找答案了。
打开一个红皮小册子,其中有魏老当时从朝鲜战场寄回国内的十几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当然在内,这是我前些年为教育孩子买的,买来自己也没看。现在重读,仍然为其中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而震撼。把那十多篇通讯一一细细读过,眼泪也一再流下。既为其中所真实记载的志愿军战士的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怀所感动,也为魏老那真挚的感情所感动。这些作品丝毫没有华丽的辞藻,然而时隔半个多世纪,斗转星移,政治和社会环境、气氛都改变了,它们却仍然具有这样穿透时空的强烈的震撼力。这就是伟大的作品!这作品能够在当时一炮打响,“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号能够迅速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并传之久远,是丝毫不足怪的。
魏老对于“最可爱的人”,感情一直是那样真挚。在随后的岁月中,他的心一直牵挂着“最可爱的人”,同这些红高粱般淳朴可爱的人们保持着联系,帮助着他们、关怀着他们。作为一个军旅作家,他也一直关心着一代一代“最可爱的人”。这里边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其后,他潜心几十年撰写的战争三部曲也都是描写“最可爱的人”的,《东方》还获得了中国文学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作为回报,一代一代“最可爱的人”也深切地怀念他。自发前去吊唁他的,就有很多“最可爱的人”的代表。他一生歌颂“最可爱的人”,哺育了无数“最可爱的人”,自己也因此成为了“最可爱的人”。
这些通讯,按魏老自己的话说,是从心里跳出来的。这大概也是文学创作的真谛。如果心中无物,当然什么也“跳”不出来。如果心中没有装着对我们战士的爱,没有对于侵略者的恨,没有对于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深刻理解,《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文字是“跳”不出来的。魏老在解放前就已经是一位军旅诗人和作家,一个坚强的八路军和解放军战士。他参加过多次战斗。长期艰苦的斗争生活和勤奋的思索,使他了解人民战士,了解革命战争,了解什么是大写的“人”。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曾三次入朝,亲赴战斗第一线进行采访,在全新的战争环境下了解、理解我们可爱的志愿军战士。《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样从心里“跳”出来的。这就是深入群众、深入生活。2000年5月,80岁的魏老自述其创作历程和成长经历。他说,从17岁跑到延安寻求真理开始,自己就是沿着为工农兵服务的路线,与革命斗争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路线走过来的。我们的作家和诗人只有用共产主义思想才能引导人民前进。我们的旗帜是共产主义,我们的方向和目标是共产主义。不管经过多少艰难曲折,我们都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的能力不管大小,只要紧密地结合现实,深入群众,紧紧地联系群众,时刻关心人民的命运,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斗,并且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教育人民,这就尽到了一个作家的职责。诚哉斯言!这是他能够从心里“跳”出好文字、“跳”出时代最强音的秘诀!是他的作品能够传之久远、为群众所喜爱、所感动的秘诀!是他的作品的灵魂所系!是他能够得到广大群众自发吊唁的原因。反观时下一些文艺作品(如果还能称得起是文艺作品的话),“跳”出来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呢?多角恋爱、杯水波澜、拿肉麻当趣味、视腐朽为神奇、英雄人物褪色、反面角色描红,等等。至于“用下身写作”,也早已经屡见不鲜了。这些一时热闹、只为赚人眼球和金钱的东西还能够指望流传个哪怕一年半载吗?
紧紧地联系群众,时刻关心人民的命运,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斗,并且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教育人民——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要求一个文艺家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后者在和平时期也仍然是需要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战斗中前进的,而战斗就会有牺牲。没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大概也是假的。真正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是少数,现在也不例外。而少数,就意味着要准备遭罪。魏老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是近些年思想理论界的焦点人物。圈子里的人都是知道的。他苦读马列原著,坚持把文学跟整个民族的命运和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中国与世界,写了很多政论文章,中国文联出版社业已结集出版,取名《新语丝》。这些文章的主旨,仍然是为广大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鼓与呼。其中一如既往地饱含着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他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没有哀哀怨怨。他是战士,他在战斗。他深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深信他所宣誓的主义终将胜利。他遭了一些罪,但他很坦然,因为这些文章得到了群众的共鸣。我想,这大概是群众如潮般自发吊唁他的原因了。
“关心”人民的人很多。早些年我就亲身遇到过一个在扶贫工作中自掏腰包50元而感动得老乡流泪,同时又为自己的事迹未被及时广泛报道而大为光火的副厅级领导。那种一面想出各种阴损招数、以各种歪理邪说祸害群众,一面又假惺惺安抚群众的领导我也见过。这是伪善,跟地主让长工吃点好饭差不多,当然与魏老所说的“关心人民的命运”是两回事。
以别的什么“家”的身份关注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及未来的人也很多,其中不乏“老革命”。他们早年宣誓过跟魏老相同的主义,但现在他们却说这个主义不对了,应当抛弃。对于这类人,魏老当然是不齿的,并与这些人做着斗争。这斗争,使人们认识了很多人,了解了很多事,知道了很多真理。
我们姑且不论其中的理论问题,把它们留给专门家们去研究。单就魏老在同这些人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决不投降的傲骨,和坚信主义的“顽固”,就是足以让人敬仰的。折服于魏老“硬骨头”的人格魅力,这可能也是群众自发吊唁他的原因。
魏老去世了,也许有人高兴了。有的在承认魏老还算是个好人的同时,说属于魏巍他们那一代人的时代已经无可奈何地过去了,让今天的年轻读者去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会产生隔膜。有的说他经过“文革”的打击仍然不像有的“老革命”那样“觉悟”,仍然不承认“普世价值”,仍然“食古不化”,仍然是“可怜一生的固执”。有的颇为兴奋,说“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这里有劝降的味道,还有劝降不成的懊恼和无奈。这也算是从另一方面对魏老的赞美吧!因为对手的咒骂更能彰显出魏老的价值。
魏老,你看大家都在纪念您呢,您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