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剧《觉醒年代》引发口碑效应,获得专家、观众的好评,这部电视剧有两个亮点,一是演活了历史人物,既符合历史事实,又个性鲜明,不管是“正派”陈独秀、李大钊,还是“顽固派”辜鸿铭,都有血有肉;二是剧情紧凑、高潮迭起,呈现了北洋政府内部的“斗法”和精英知识分子之间的立场、选择之争。可以说,这部剧清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社会和政治背景,也生动展现了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与普通民众“觉醒”的过程,是一部有政治意识和艺术表现力的重大主题创作剧。
一、历史正剧创作的三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是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介,电视剧也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用影像呈现的雅俗共赏的作品,电视剧的文化功能是传播面广、容易被观众接受。在不同时代,出现了一批具有轰动效应和文化标识意义的电视剧精品,如《渴望》(1990)、《雍正王朝》(1997)、《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亮剑》(2005)、《恰同学少年》(2007)、《闯关东》(2008)、《人间正道是沧桑》(2009)等。好的电视剧能产生时代的情感共鸣,也能形成特定的文化认同,如《激情燃烧的岁月》让观众看到革命年代的浪漫一面,《恰同学少年》则感受到新青年们的风华正茂和理想主义魅力。《觉醒年代》也是如此,实现了真实性与艺术性、历史性与政治性、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相统一,这也是历史正剧创作需要处理好的三组关系。
一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觉醒年代》是一部党史正剧,真实性是第一位的,情节、人物设定都要符合基本的历史事实。但历史剧不是文献专题片,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要从主题创作、艺术表现等方面适应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电视剧毕竟是大众文化,适当的演绎、改写也是正常的,要艺术化地再现历史。这部剧最吸引人的是几个关键人物的塑造,如陈独秀、李大钊还有青年毛泽东,都抓住了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包括陈独秀与两个儿子从对抗到和解,都容易让观众走进历史人物,以及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周旋于不同的政治势力、对相左立场的知识分子也兼容并包,表现了高超、灵活的管理能力。历史真实与艺术演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化的手段能更好地实现历史剧的传播效果。
二是历史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相比历史演绎和历史戏说,正剧是中国电视剧制作的特色。在现代文化中,历史剧是一类特别重要的现代戏剧类型,用话剧的方式参与社会、政治讨论,这种剧兴起于国家救亡的抗战时期,如文学家郭沫若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屈原》《虎符》《孔雀胆》、50年代创作的《蔡文姬》等都是历史剧的代表作。历史剧并非只是对历史人物、事实进行呈现,而是携带着特定的历史观和政治态度,因此,历史剧的底色是政治剧。《觉醒年代》的可贵之处是一种具有政治意识的历史叙述,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脉络打通,凸显了五四作为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意义。五四运动的价值不仅是旧文化转型为新文化,更是孕育了20世纪中国文化革命、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地基。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再到上海石库门和嘉兴红船的中共一大召开,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逻辑。
三是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主题创作是一种政治传播,与经济效益不是矛盾关系,如果收视率或票房不好,显然就没有实现宣传效果。在数字媒体时代,传播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电影、电视等媒体变成了传统媒体,平台媒体、流媒体成为主流,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也使得观众进入分众化、圈层化的状态。这就需要除了用好电视这一文化阵地之外,要善于利用“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腾讯)、B站、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2021年春节期间,《觉醒年代》在央视频、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播放时,深受广大青年网民喜欢,出现了“催更”现象。还有的网友把剧中人物和桥段制成短视频,这都使得这部主题创作剧实现了双重“破圈”,一是破除了主旋律电视剧有口碑没收视率的“圈”,尤其是借助流媒体收获青年观众的认同,二是青年观众关于这部剧的弹幕、表情包和短视频等评论方式又让这部剧在文化舆论领域出圈,引起广泛讨论。这些都说明这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与当下的时代主题产生了互动和共情效应。
二、三重觉醒
“觉醒”是这部剧的名字,也是理解这段“建党伟业”的关键。从晚清以来,关于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偏见和隐喻,就是把中国比喻为一头沉睡的狮子,中国人也是昏睡的人,因此,“唤醒中国”成为晚清到民初很多精英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而接受现代教育或者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也被认为是率先“醒”来的人,他们有责任唤醒更多的人。这也是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书写的“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与“从昏睡入死灭”的“熟睡的人们”的原型故事。觉醒是一种从不清醒到幡然醒悟的启蒙过程,是一种获得自觉和自主意识的主体状态。电视剧以觉醒为时代主题,把握住了“觉醒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通过自身的觉醒唤起民众觉醒的过程,如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青年李大钊写下了《厌世心与自觉心》来回应陈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可见探索“自觉心”已经成为那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剧中呈现了三重觉醒,分别是文化的觉醒、社会的觉醒和政治的觉醒,这三重觉醒深刻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
首先,是文化的觉醒。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但并没有改变文化和社会结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以文化的名义,通过新文化来传播新知。电视剧前半部分聚焦于知识分子群体、《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学来展现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自1905年废除科举之后,传统士绅逐渐完成从书生、士大夫到现代专业、职业知识分子的转型,知识分子在20世纪历史中除了承担专业职能,还介入社会和政治领域。觉醒年代凸显了知识分子的两种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一是媒体人,这体现在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杂志本身是晚清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媒介,也是文化、思想动员和公共舆论的载体,这就形成了以杂志为载体不同立场的知识分子群落,通过创办杂志和报刊来进行社会与政治传播,剧中呈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北大师生创办思想“自媒体”,形成思想共振的效果;二是大学老师,当时的北京大学不只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声,也让大学成为生产新思想和培育新青年的空间,这使得北大的校史与国史、党史产生密切关系。这种新式知识分子、新媒体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形成了20世纪中国革命与变革的新模式,比20世纪60年代欧美世界的反文化运动早了近半个世纪。 其次,是社会的觉醒。电视剧除了展示北大校园里新派知识分子与旧派文人以及北洋政府内保守派与革新派的权谋斗争,还呈现了被《新青年》影响的青年学生逐渐从思想、文化启蒙走向社会实践、从校园的象牙塔走向社会空间,并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过程。这体现在剧中几个桥段,一是陈延年、陈乔年由信仰无政府主义到进行互助社的试验;二是邓中夏、毛泽东、赵世炎等青年学生在李大钊的带领下深入工人棚户区调研,并组织平民教育演讲团和创办工人夜校;三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不公平待遇,新文化運动的同仁与青年学生们、工人阶级等一起发动和参与五四运动,用政治评论和示威游行的方式对内给北洋政府施加压力,对外传播中国民众的声音。这些都是从思想争辩走向社会领域的实践,是一种用行动来唤醒民众的社会斗争模式。在20世纪历史中,正是陈独秀们所召唤的一代又一代新青年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变革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是接受现代、精英教育的专业知识分子,也是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为了理想敢于牺牲小我的社会主体。电视剧中用闪回的方式呈现了从无政府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在大革命中献身的镜头,如此年轻,又如此悲壮,引起了青年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第三,是政治的觉醒。从文化觉醒到社会觉醒已经显示了新文化、新思想改造社会的能量,但这种改造依然无法改变军阀政府对中国的统治及其外部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干预。这就是电视剧的后半部分,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苏联十月革命的启发之下逐渐走向政治革命的过程,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觉醒和成熟。《觉醒年代》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叙事线就是展现陈独秀的思想变化,他从创办《新青年》杂志时主张20年不谈政治,到五四运动时号召学生和民众公开与投降派斗争,积极介入政治事务,写下《研究室与监狱》的文章来鼓励进步学生,再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积极参与创办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更加严酷的政党政治的斗争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陈独秀与李大钊在天津海河边看到成千上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流离失所的难民,通过与流民的对话,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深刻关系,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的政治初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成长过程,从后设的眼光看还会遇到更多生死存亡的曲折和艰难时刻,包括长征胜利、武装夺取政权、打赢朝鲜战争、实施改革开放等等,每一步都是巨大的考验。“觉醒”作为第一步,为以后的历史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接受这种思想的新青年们和把思想与人民结合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这些是改变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内在动力。
一、历史正剧创作的三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是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介,电视剧也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用影像呈现的雅俗共赏的作品,电视剧的文化功能是传播面广、容易被观众接受。在不同时代,出现了一批具有轰动效应和文化标识意义的电视剧精品,如《渴望》(1990)、《雍正王朝》(1997)、《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亮剑》(2005)、《恰同学少年》(2007)、《闯关东》(2008)、《人间正道是沧桑》(2009)等。好的电视剧能产生时代的情感共鸣,也能形成特定的文化认同,如《激情燃烧的岁月》让观众看到革命年代的浪漫一面,《恰同学少年》则感受到新青年们的风华正茂和理想主义魅力。《觉醒年代》也是如此,实现了真实性与艺术性、历史性与政治性、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相统一,这也是历史正剧创作需要处理好的三组关系。
一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觉醒年代》是一部党史正剧,真实性是第一位的,情节、人物设定都要符合基本的历史事实。但历史剧不是文献专题片,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要从主题创作、艺术表现等方面适应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电视剧毕竟是大众文化,适当的演绎、改写也是正常的,要艺术化地再现历史。这部剧最吸引人的是几个关键人物的塑造,如陈独秀、李大钊还有青年毛泽东,都抓住了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包括陈独秀与两个儿子从对抗到和解,都容易让观众走进历史人物,以及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周旋于不同的政治势力、对相左立场的知识分子也兼容并包,表现了高超、灵活的管理能力。历史真实与艺术演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化的手段能更好地实现历史剧的传播效果。
二是历史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相比历史演绎和历史戏说,正剧是中国电视剧制作的特色。在现代文化中,历史剧是一类特别重要的现代戏剧类型,用话剧的方式参与社会、政治讨论,这种剧兴起于国家救亡的抗战时期,如文学家郭沫若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屈原》《虎符》《孔雀胆》、50年代创作的《蔡文姬》等都是历史剧的代表作。历史剧并非只是对历史人物、事实进行呈现,而是携带着特定的历史观和政治态度,因此,历史剧的底色是政治剧。《觉醒年代》的可贵之处是一种具有政治意识的历史叙述,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脉络打通,凸显了五四作为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意义。五四运动的价值不仅是旧文化转型为新文化,更是孕育了20世纪中国文化革命、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地基。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再到上海石库门和嘉兴红船的中共一大召开,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逻辑。
三是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主题创作是一种政治传播,与经济效益不是矛盾关系,如果收视率或票房不好,显然就没有实现宣传效果。在数字媒体时代,传播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电影、电视等媒体变成了传统媒体,平台媒体、流媒体成为主流,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也使得观众进入分众化、圈层化的状态。这就需要除了用好电视这一文化阵地之外,要善于利用“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腾讯)、B站、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2021年春节期间,《觉醒年代》在央视频、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播放时,深受广大青年网民喜欢,出现了“催更”现象。还有的网友把剧中人物和桥段制成短视频,这都使得这部主题创作剧实现了双重“破圈”,一是破除了主旋律电视剧有口碑没收视率的“圈”,尤其是借助流媒体收获青年观众的认同,二是青年观众关于这部剧的弹幕、表情包和短视频等评论方式又让这部剧在文化舆论领域出圈,引起广泛讨论。这些都说明这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与当下的时代主题产生了互动和共情效应。
二、三重觉醒
“觉醒”是这部剧的名字,也是理解这段“建党伟业”的关键。从晚清以来,关于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偏见和隐喻,就是把中国比喻为一头沉睡的狮子,中国人也是昏睡的人,因此,“唤醒中国”成为晚清到民初很多精英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而接受现代教育或者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也被认为是率先“醒”来的人,他们有责任唤醒更多的人。这也是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书写的“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与“从昏睡入死灭”的“熟睡的人们”的原型故事。觉醒是一种从不清醒到幡然醒悟的启蒙过程,是一种获得自觉和自主意识的主体状态。电视剧以觉醒为时代主题,把握住了“觉醒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通过自身的觉醒唤起民众觉醒的过程,如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青年李大钊写下了《厌世心与自觉心》来回应陈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可见探索“自觉心”已经成为那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剧中呈现了三重觉醒,分别是文化的觉醒、社会的觉醒和政治的觉醒,这三重觉醒深刻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
首先,是文化的觉醒。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但并没有改变文化和社会结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以文化的名义,通过新文化来传播新知。电视剧前半部分聚焦于知识分子群体、《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学来展现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自1905年废除科举之后,传统士绅逐渐完成从书生、士大夫到现代专业、职业知识分子的转型,知识分子在20世纪历史中除了承担专业职能,还介入社会和政治领域。觉醒年代凸显了知识分子的两种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一是媒体人,这体现在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杂志本身是晚清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媒介,也是文化、思想动员和公共舆论的载体,这就形成了以杂志为载体不同立场的知识分子群落,通过创办杂志和报刊来进行社会与政治传播,剧中呈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北大师生创办思想“自媒体”,形成思想共振的效果;二是大学老师,当时的北京大学不只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声,也让大学成为生产新思想和培育新青年的空间,这使得北大的校史与国史、党史产生密切关系。这种新式知识分子、新媒体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形成了20世纪中国革命与变革的新模式,比20世纪60年代欧美世界的反文化运动早了近半个世纪。 其次,是社会的觉醒。电视剧除了展示北大校园里新派知识分子与旧派文人以及北洋政府内保守派与革新派的权谋斗争,还呈现了被《新青年》影响的青年学生逐渐从思想、文化启蒙走向社会实践、从校园的象牙塔走向社会空间,并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过程。这体现在剧中几个桥段,一是陈延年、陈乔年由信仰无政府主义到进行互助社的试验;二是邓中夏、毛泽东、赵世炎等青年学生在李大钊的带领下深入工人棚户区调研,并组织平民教育演讲团和创办工人夜校;三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不公平待遇,新文化運动的同仁与青年学生们、工人阶级等一起发动和参与五四运动,用政治评论和示威游行的方式对内给北洋政府施加压力,对外传播中国民众的声音。这些都是从思想争辩走向社会领域的实践,是一种用行动来唤醒民众的社会斗争模式。在20世纪历史中,正是陈独秀们所召唤的一代又一代新青年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变革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是接受现代、精英教育的专业知识分子,也是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为了理想敢于牺牲小我的社会主体。电视剧中用闪回的方式呈现了从无政府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在大革命中献身的镜头,如此年轻,又如此悲壮,引起了青年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第三,是政治的觉醒。从文化觉醒到社会觉醒已经显示了新文化、新思想改造社会的能量,但这种改造依然无法改变军阀政府对中国的统治及其外部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干预。这就是电视剧的后半部分,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苏联十月革命的启发之下逐渐走向政治革命的过程,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觉醒和成熟。《觉醒年代》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叙事线就是展现陈独秀的思想变化,他从创办《新青年》杂志时主张20年不谈政治,到五四运动时号召学生和民众公开与投降派斗争,积极介入政治事务,写下《研究室与监狱》的文章来鼓励进步学生,再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积极参与创办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更加严酷的政党政治的斗争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陈独秀与李大钊在天津海河边看到成千上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流离失所的难民,通过与流民的对话,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深刻关系,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的政治初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成长过程,从后设的眼光看还会遇到更多生死存亡的曲折和艰难时刻,包括长征胜利、武装夺取政权、打赢朝鲜战争、实施改革开放等等,每一步都是巨大的考验。“觉醒”作为第一步,为以后的历史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接受这种思想的新青年们和把思想与人民结合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这些是改变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