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不会挂念那些忘了世界的人。
——题记
初三,意味着拼搏、努力与奋斗,这决定了在这一年里,我们的生活必然是忙碌的、充实的。每天朝六晚十,学习时间长达十六小时,同学们充分利用排队打饭的时间、跑操的时间,甚至是睡觉的时间学习,没有人浪费光阴,没有人敢松懈。
吃饭跑着去,回寝室也跑着回。
课间十分钟,周围的同学清一色地埋头。自习课上只听得到笔尖在纸上磨擦发出的“沙沙”声。
越来越难的课程,越來越重的学业,所有人握紧了拳头,咬紧牙关,不给自己任何喘气的时间。
可是,忙碌的生活中,你看过早晨山边的朝霞吗?你留意过小道旁栀子的清香吗?你注意过车窗上映着霓虹灯的雨滴吗?你发现过天空中云朵微笑的样子吗?
没有。
日出时,我已经背了很久的书,我忽略那朵栀子给我的礼物,我也没有发觉云朵给我留下的善意。
有时,我也想停下脚步,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有时,我也想放下书本,听雨打落叶,看水花在地面跳出一支优美的圆舞曲;有时,我也想放松紧张的肩背,望望窗外的蓝天绿树,尽管思绪已经和一道刁钻的几何图形证明题拼得你死我活;有时,我也想放下手中的笔,采一枝腊梅,让幽香溢满书房,掀起窗帘就悠然望见南山……
有时,我也想和世界一见钟情。
我想张开双臂,给世界一个拥抱;我想抬头暖阳、低头春草;我想踩碎了迷茫走过时光……
海棠春睡,梅惹落花,悠悠一抹斜阳。净手焚香,且将新火试新茶。
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等着我,我会用汗水和泪水搭一座小桥,走向诗意的彼岸。
是鸟鸣悠长,是天光大亮,是羽化后的高墙,从草地嫩芽的萌发到东方山谷的万丈红光;从池塘里荷叶边滴落的露珠到万里江河不息地流淌,都让我知道,生活明媚,万物可爱,人间值得,未来可期。
未来,我一定可以和世界一见钟情。
【评 语】首先,这个题目让人眼前一亮。有一个好的题目,等于有一个好的立意,等于一篇作文成功了一半。
诗意的题目之下,却从初三生活的艰辛着笔,如此紧张忙碌的日常,与诗意无关,与浪漫无关。
笔锋一转,一个“可是”加一连串的问句,仿佛让孩子从书本中抬起头来,把视线投向不曾关注的自然世界。“没有”一词,结构上承上启下,凸显素日生活的机械单调,也引发下文忽略的理由;单独成段,显得洗练而颇有韵味。
因此下文不管“我也想停下脚步”还是“我也想和世界一见钟情”就变得顺理成章,歌词、诗文、佳句,突然从记忆的缺口涌出,那些渴望由来已久,一经疏导,便成风景,借由一场考试、一个别致的文题摇曳生姿。
回过头来看题记。题记或呼应文题,或点明主旨,或烘托心境,但此文题记反向而行,值得细品。世界是主体,它不挂念忘记它的人。那文前的“我”是不是那个忘了世界的人呢?文后那个想和世界一见钟情的“我”,是不是从此就会被世界挂念了呢?真是意味深长,含蓄隽永。
(讲评教师 杨 莉)
——题记
初三,意味着拼搏、努力与奋斗,这决定了在这一年里,我们的生活必然是忙碌的、充实的。每天朝六晚十,学习时间长达十六小时,同学们充分利用排队打饭的时间、跑操的时间,甚至是睡觉的时间学习,没有人浪费光阴,没有人敢松懈。
吃饭跑着去,回寝室也跑着回。
课间十分钟,周围的同学清一色地埋头。自习课上只听得到笔尖在纸上磨擦发出的“沙沙”声。
越来越难的课程,越來越重的学业,所有人握紧了拳头,咬紧牙关,不给自己任何喘气的时间。
可是,忙碌的生活中,你看过早晨山边的朝霞吗?你留意过小道旁栀子的清香吗?你注意过车窗上映着霓虹灯的雨滴吗?你发现过天空中云朵微笑的样子吗?
没有。
日出时,我已经背了很久的书,我忽略那朵栀子给我的礼物,我也没有发觉云朵给我留下的善意。
有时,我也想停下脚步,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有时,我也想放下书本,听雨打落叶,看水花在地面跳出一支优美的圆舞曲;有时,我也想放松紧张的肩背,望望窗外的蓝天绿树,尽管思绪已经和一道刁钻的几何图形证明题拼得你死我活;有时,我也想放下手中的笔,采一枝腊梅,让幽香溢满书房,掀起窗帘就悠然望见南山……
有时,我也想和世界一见钟情。
我想张开双臂,给世界一个拥抱;我想抬头暖阳、低头春草;我想踩碎了迷茫走过时光……
海棠春睡,梅惹落花,悠悠一抹斜阳。净手焚香,且将新火试新茶。
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等着我,我会用汗水和泪水搭一座小桥,走向诗意的彼岸。
是鸟鸣悠长,是天光大亮,是羽化后的高墙,从草地嫩芽的萌发到东方山谷的万丈红光;从池塘里荷叶边滴落的露珠到万里江河不息地流淌,都让我知道,生活明媚,万物可爱,人间值得,未来可期。
未来,我一定可以和世界一见钟情。
【评 语】首先,这个题目让人眼前一亮。有一个好的题目,等于有一个好的立意,等于一篇作文成功了一半。
诗意的题目之下,却从初三生活的艰辛着笔,如此紧张忙碌的日常,与诗意无关,与浪漫无关。
笔锋一转,一个“可是”加一连串的问句,仿佛让孩子从书本中抬起头来,把视线投向不曾关注的自然世界。“没有”一词,结构上承上启下,凸显素日生活的机械单调,也引发下文忽略的理由;单独成段,显得洗练而颇有韵味。
因此下文不管“我也想停下脚步”还是“我也想和世界一见钟情”就变得顺理成章,歌词、诗文、佳句,突然从记忆的缺口涌出,那些渴望由来已久,一经疏导,便成风景,借由一场考试、一个别致的文题摇曳生姿。
回过头来看题记。题记或呼应文题,或点明主旨,或烘托心境,但此文题记反向而行,值得细品。世界是主体,它不挂念忘记它的人。那文前的“我”是不是那个忘了世界的人呢?文后那个想和世界一见钟情的“我”,是不是从此就会被世界挂念了呢?真是意味深长,含蓄隽永。
(讲评教师 杨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