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和由此推动的现代教育向前发展的新理论、新构想,简述了未来的《工程制图》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理论,以适应未来《工程制图》教学。
【关键词】单元模块;信息资料库;智慧共享;过程能动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平民化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挑战及新型教育理论给现代教育的巨大冲击,无不促使我们重新定位当今时代的文化教育。作为基础课的《工程制图》,必须顺应高科技术的发展,着眼未来、满足未来高技术竞争对人才的需求,在战略上应该准确定位,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术,实现有同步教育向超前教育的大转变。笔者仅就整个的《工程制图》课教学过程所可能采取的一些创造性举措谈谈自己的观点,以抛砖引玉,望予参考。
一、单元模块化——积木式教学
模块(Chunk)这个词借助于建筑上的配件组装之后形成的一座建筑物。事先做好各种形状,操作者按自身的需要搭配,就十分容易的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房子。
同样,课程模块亦即课程软件的分类,由学生与教员共同选择搭配进行学习。
所谓单元模块是指把与某一部分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信息、方法、手段、对策融合在一起知识体。它是未来教育所采用的基本形式。
(一)单元模块的结构
未来的《工程制图》教学力求以实用性为目标,以服务社会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采用革新的教法,摆脱“教材+讲稿+三角板+黑板+粉笔”的旧教学模式。由《工程制图》教研室的专家小组及骨干教师,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及社会所需人才的知识方向,在保留原版教材主旨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符合社会和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和配套光盘。
整个课程由六至十个模块单元组成(根据各个学校的《工程制图》课教学特点来分),都配有文字资料和配套光盘。每个模块都遵循“教法学法研讨”、“创新知识共享”、 “经典内容解析”、”模型库”,“内容质量评估”、“单元计划修改”、“课后作业跟踪”、“试题库及评估系统”等基本格式。
这些模块的内容包括:为自己的单元模块计划查找资料、创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创建学生网站,以及创建教师演示文稿或网站、整合单元计划、评价单元计划及创建单元计划实施时间表等。每一个模块独立成章,但又互相关联,以保持教材的系统性,每位教师可以都必须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及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整合成各个模块,最终制作出一个有效利用先进技术的并与《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相符合的完整的单元模块。主讲教师利用这些模块,根据每个专业对《工程制图》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有选择的教学,各个主讲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有关模块,共同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彻底改善讨论少、纯灌输似的教学模式。
反思我们目前的《工程制图》教学,即使已经在一些章节进行了实践创新,也试图构建一些教学模块,但是大多只是一些独立的个体,没能很好地融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整体。因此, 怎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起易于学习、易于传递的教学资源模块,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社会与院校的网络内的高速、高效流动资源共享,实现远程异地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单元模块化教学正是适应这一需求产生的教学模式。
(二)单元模块的优点
这种单元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确能给人以启示。同样的教学,每位教员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选择不同单元计划的权利,特别是学员,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经历、经验选择不同模块单元。同时另一方面,对主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不仅熟知本课程教学的真谛,熟悉电脑知识、驾权电脑软件,而且还必须精通机械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模块教学的威力。
当然,在模块化教学中,主讲教师则要充分发挥组织者、支持者、促进者等角色的作用,如:组织学员研讨、交流;提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技术支持;鼓励学员课程独立探索与相互评价、完成模块的要求,促进学员的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模块教学,也帮助学科教师“扩展创造思维,从而达到让学生们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束缚的目的”,“使教员们知道如何把计算机技术结合现代高科技术和现代社会竞争的特点应用到他们所教的课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业的成就及有效性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二、信息资料库——备课新理念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员来说,写教案、备课是很平常的事,但要想真正上好每一门课都是要煞费苦心,想尽办法,尽可能查找更多的资料,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但是我们许多学校所采用的手段、信息资料的来源还比较陈旧落后,没有形成先进的备课理念(或许由于许多的条件的限制),自觉地通过多种现代化途径搜索资料,建自己的教学信息资料库。
在未来《工程制图》备课中,除了传统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外,工程制图课科教员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校园网,或INTER网)中通过搜索引擎便捷地检索到大量信息资料和收集下载自己所需的单元信息材料,特别是一些实际工程中的实践资料,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资料及国家的新标准。使网络真正成为超越时空界限的教学研讨“工作室”。
信息资料库为教师的备课带来了一些崭新的理念。使教员感到要备好课,撰写好教案,必须建立自己的学科、专业资料库,要学会从校园网或互联网上下载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备课资料。这些资料既可以是文字材料,同时也包括可用于多媒体教学的大量丰富多彩的图形、动画、影像,以及生动活泼的声音、音效、音乐等。教师把资料库建在自己的计算机中,给自己的教学资料库以单元模块为主题分好类,并在自己的单元模块中设置与学员共享。同时,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使教师能及时把握本学科发展的脉络,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当然,制作信息资料库也必须立足自己教学,特别是《工程制图》的实际,根据学科及课程重点和难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可制作成三维动画、平面动画、图片图画及实物资料录像,并配上相应的语音效果,课件设计应采用框架结构、交互似对象响应和超级连接,便于学员前后连接、浏览检索、自主学习;习题库应题材广泛、数量多,能覆盖课程全部内容,达到“提示——自学——自检——答题”效果。做好后一并整合到信息资料库。 三、智慧共享化——合作新概念
所谓智慧共享教学法,就是尽快使教师和学生熟悉起来,能够互相帮助,进行合作式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未来的《工程制图》课教育必须十分注重这种教学法的运用,因此注重合作与资料共享是工程制图教学的又一重要特征,它改变以往仅仅课后辅导的单一方法。所以,必须将“结对共享”和“教法研讨”两项活动被安排在每一模块的学习中。“结对共享”是通过随机排对、扑克抽签、自由组合或其他一些方法,随机或者按一定规则、标准的两两组合,学生们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进行交流、切磋、帮助。“教法研讨”是让学生讨论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将要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特点。每个学生都按严格的要求创设规范的文件夹,且设置共享,并在每一模块学习完成后,按要求到教员指定的上机位置进行实践。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需要参考其他学员的学习成果,使用其他学员的支持材料以及搜寻到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加强合作,创造更多的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在电脑中设置知识共享,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进步。虽然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还需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但是,它确实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很具有创造性,特别适用于对形象、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工程制图》课教学。
四、过程能动化——作业新创造
在未来的《工程制图》课教学中,学员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建立一个与教学大纲国家标准相符的单元模块计划、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范例及多媒体评价工具、学生网站范例及网站评价工具、单元计划支持材料,并不断修改、完善、补充,最终获得一个融入技术的可用于课堂的教学产品。
每个单元模块都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几项任务,要求学生去展开学习。同时,因为是学生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并展开实现目标的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自主学习行动,非常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学生能针对面临的课程及社会实际问题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其次,基于上述评价信息形成学习需求,并确定满足这些需求的适当知识对象;第三,形成和执行学习计划,以满足自己知识的需要;最后,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并评价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和解决问题的目标。
因此,一种新的作业方式在未来制图课中将采用——过程能动式。学生每天在学习、探索知识的时候,每一点进步,每完成一个作业,甚至每下载一幅图片,一段文字,一个动画,都是为今后完成课程作业和将来需要做准备。当整个的学习内容结束的时候,我们整个的教学学习任务也完成了,整个的学习注重的是过程学习,而不是仅仅凭课程终了时的一次考试来决定。这种学习活动确实是一种崭新的作业观念,也是一种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好办法。一旦我们采用了这种教学形式,再加上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技术支持,学生的负担将会得到减轻,这不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真正学习到将来的职业需要的知识。
由于设备、技术、资金、教员,尤其是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未来《工程制图》课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模式,目前在我们还很难一下子全面推广实施,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忽视蕴含其中的一些崭新的教育理念和火花。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教育新理论,一旦被广大从事《工程制图》教育的人们所认同,《工程制图》的伟大变革也随之而来 。
参考文献:
[1] 吴旭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5).
[2] 申纪云.创造性教学原理与方法[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
[3] 王春秀,李福来.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1).
[4]李斐.“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
【关键词】单元模块;信息资料库;智慧共享;过程能动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平民化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挑战及新型教育理论给现代教育的巨大冲击,无不促使我们重新定位当今时代的文化教育。作为基础课的《工程制图》,必须顺应高科技术的发展,着眼未来、满足未来高技术竞争对人才的需求,在战略上应该准确定位,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术,实现有同步教育向超前教育的大转变。笔者仅就整个的《工程制图》课教学过程所可能采取的一些创造性举措谈谈自己的观点,以抛砖引玉,望予参考。
一、单元模块化——积木式教学
模块(Chunk)这个词借助于建筑上的配件组装之后形成的一座建筑物。事先做好各种形状,操作者按自身的需要搭配,就十分容易的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房子。
同样,课程模块亦即课程软件的分类,由学生与教员共同选择搭配进行学习。
所谓单元模块是指把与某一部分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信息、方法、手段、对策融合在一起知识体。它是未来教育所采用的基本形式。
(一)单元模块的结构
未来的《工程制图》教学力求以实用性为目标,以服务社会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采用革新的教法,摆脱“教材+讲稿+三角板+黑板+粉笔”的旧教学模式。由《工程制图》教研室的专家小组及骨干教师,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及社会所需人才的知识方向,在保留原版教材主旨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符合社会和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和配套光盘。
整个课程由六至十个模块单元组成(根据各个学校的《工程制图》课教学特点来分),都配有文字资料和配套光盘。每个模块都遵循“教法学法研讨”、“创新知识共享”、 “经典内容解析”、”模型库”,“内容质量评估”、“单元计划修改”、“课后作业跟踪”、“试题库及评估系统”等基本格式。
这些模块的内容包括:为自己的单元模块计划查找资料、创建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创建学生网站,以及创建教师演示文稿或网站、整合单元计划、评价单元计划及创建单元计划实施时间表等。每一个模块独立成章,但又互相关联,以保持教材的系统性,每位教师可以都必须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及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整合成各个模块,最终制作出一个有效利用先进技术的并与《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相符合的完整的单元模块。主讲教师利用这些模块,根据每个专业对《工程制图》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有选择的教学,各个主讲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有关模块,共同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彻底改善讨论少、纯灌输似的教学模式。
反思我们目前的《工程制图》教学,即使已经在一些章节进行了实践创新,也试图构建一些教学模块,但是大多只是一些独立的个体,没能很好地融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整体。因此, 怎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起易于学习、易于传递的教学资源模块,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社会与院校的网络内的高速、高效流动资源共享,实现远程异地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单元模块化教学正是适应这一需求产生的教学模式。
(二)单元模块的优点
这种单元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确能给人以启示。同样的教学,每位教员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选择不同单元计划的权利,特别是学员,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经历、经验选择不同模块单元。同时另一方面,对主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不仅熟知本课程教学的真谛,熟悉电脑知识、驾权电脑软件,而且还必须精通机械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模块教学的威力。
当然,在模块化教学中,主讲教师则要充分发挥组织者、支持者、促进者等角色的作用,如:组织学员研讨、交流;提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技术支持;鼓励学员课程独立探索与相互评价、完成模块的要求,促进学员的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模块教学,也帮助学科教师“扩展创造思维,从而达到让学生们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束缚的目的”,“使教员们知道如何把计算机技术结合现代高科技术和现代社会竞争的特点应用到他们所教的课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业的成就及有效性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二、信息资料库——备课新理念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员来说,写教案、备课是很平常的事,但要想真正上好每一门课都是要煞费苦心,想尽办法,尽可能查找更多的资料,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但是我们许多学校所采用的手段、信息资料的来源还比较陈旧落后,没有形成先进的备课理念(或许由于许多的条件的限制),自觉地通过多种现代化途径搜索资料,建自己的教学信息资料库。
在未来《工程制图》备课中,除了传统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外,工程制图课科教员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校园网,或INTER网)中通过搜索引擎便捷地检索到大量信息资料和收集下载自己所需的单元信息材料,特别是一些实际工程中的实践资料,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资料及国家的新标准。使网络真正成为超越时空界限的教学研讨“工作室”。
信息资料库为教师的备课带来了一些崭新的理念。使教员感到要备好课,撰写好教案,必须建立自己的学科、专业资料库,要学会从校园网或互联网上下载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备课资料。这些资料既可以是文字材料,同时也包括可用于多媒体教学的大量丰富多彩的图形、动画、影像,以及生动活泼的声音、音效、音乐等。教师把资料库建在自己的计算机中,给自己的教学资料库以单元模块为主题分好类,并在自己的单元模块中设置与学员共享。同时,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使教师能及时把握本学科发展的脉络,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当然,制作信息资料库也必须立足自己教学,特别是《工程制图》的实际,根据学科及课程重点和难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可制作成三维动画、平面动画、图片图画及实物资料录像,并配上相应的语音效果,课件设计应采用框架结构、交互似对象响应和超级连接,便于学员前后连接、浏览检索、自主学习;习题库应题材广泛、数量多,能覆盖课程全部内容,达到“提示——自学——自检——答题”效果。做好后一并整合到信息资料库。 三、智慧共享化——合作新概念
所谓智慧共享教学法,就是尽快使教师和学生熟悉起来,能够互相帮助,进行合作式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未来的《工程制图》课教育必须十分注重这种教学法的运用,因此注重合作与资料共享是工程制图教学的又一重要特征,它改变以往仅仅课后辅导的单一方法。所以,必须将“结对共享”和“教法研讨”两项活动被安排在每一模块的学习中。“结对共享”是通过随机排对、扑克抽签、自由组合或其他一些方法,随机或者按一定规则、标准的两两组合,学生们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进行交流、切磋、帮助。“教法研讨”是让学生讨论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将要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和专业特点。每个学生都按严格的要求创设规范的文件夹,且设置共享,并在每一模块学习完成后,按要求到教员指定的上机位置进行实践。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需要参考其他学员的学习成果,使用其他学员的支持材料以及搜寻到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加强合作,创造更多的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在电脑中设置知识共享,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进步。虽然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还需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但是,它确实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很具有创造性,特别适用于对形象、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工程制图》课教学。
四、过程能动化——作业新创造
在未来的《工程制图》课教学中,学员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建立一个与教学大纲国家标准相符的单元模块计划、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范例及多媒体评价工具、学生网站范例及网站评价工具、单元计划支持材料,并不断修改、完善、补充,最终获得一个融入技术的可用于课堂的教学产品。
每个单元模块都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几项任务,要求学生去展开学习。同时,因为是学生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并展开实现目标的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自主学习行动,非常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学生能针对面临的课程及社会实际问题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其次,基于上述评价信息形成学习需求,并确定满足这些需求的适当知识对象;第三,形成和执行学习计划,以满足自己知识的需要;最后,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并评价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和解决问题的目标。
因此,一种新的作业方式在未来制图课中将采用——过程能动式。学生每天在学习、探索知识的时候,每一点进步,每完成一个作业,甚至每下载一幅图片,一段文字,一个动画,都是为今后完成课程作业和将来需要做准备。当整个的学习内容结束的时候,我们整个的教学学习任务也完成了,整个的学习注重的是过程学习,而不是仅仅凭课程终了时的一次考试来决定。这种学习活动确实是一种崭新的作业观念,也是一种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好办法。一旦我们采用了这种教学形式,再加上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技术支持,学生的负担将会得到减轻,这不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真正学习到将来的职业需要的知识。
由于设备、技术、资金、教员,尤其是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未来《工程制图》课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模式,目前在我们还很难一下子全面推广实施,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忽视蕴含其中的一些崭新的教育理念和火花。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教育新理论,一旦被广大从事《工程制图》教育的人们所认同,《工程制图》的伟大变革也随之而来 。
参考文献:
[1] 吴旭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5).
[2] 申纪云.创造性教学原理与方法[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
[3] 王春秀,李福来.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1).
[4]李斐.“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