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2017央广与零点调查公司在《直通北上广》节目中发布:北上广三地公众对子女出国留学的态度越发积极,近八成(78.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愿意送子女出国留学,较2016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至于在哪一个教育阶段送子女出国留学的问题上,国外本科教育和高中教育越来越受到北上广三地公众的青睐。数据显示,在愿意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受访者当中,希望在大学本科阶段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达到46.2%,希望在高中阶段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为34.2%,较2016年均略有提高;而希望在更高学历时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出现下降,从2016年的8.5%降至5.9%。
以上调查与大家在这三个城市中的感受相吻合,即出国的越来越普遍,出国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当然,在实际抉择时,究竟是否有近八成市民愿意送孩子出去,又另当别论。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拿得出那份钱的,即使拿得出,出去划不划算也是要再仔细掂量的。
在我看来,目前出国留学存有“三个误区和一个困惑”:第一个误区是出国让小孩在国外经商锻炼,好像把他扔到一个陌生环境就锻炼他了,让国外培养他成长。不少少年留学生在人家里Homestay,半年都进不了一次城,老外接收中国小孩也变成了一门生意,哪来的培养你成长呢?如果小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实际上并没有培养他完整的性格,甚至会形成性格孤僻的倾向。我曾听到一个奇葩故事,说祖国这边的老妈每天早晨还要打越洋电话去叫大洋彼岸的孩子起床,把这边的习惯带到了美国去。
第二个误区是让国外的大学去教育他,以为国外的大学都好。实际上很多基础教育,国内的教育并不差,国外大学也并不是多好。国外大学经历有一半是参加各种社团,如果小孩内向,这样的大学经验与上网上大学有何区别呢?而且,如果孩子将来回来,本土朋友圈都没有,海外朋友圈没几个,即便有,回国以后往往都用不上,那出国受的是哪门子教育呢?
第三个误区是以为出国留学一定能够有好的回报。错!出国留学回来基本工资只有四五千元,如果按在孩子身上投入200万来算,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呢?
我的“一个困惑”就是:希望小孩出国学有所成,希望他有出息能留下来。但有时又希望他没有出息能回到父母身边。如果小孩有出息能留在了国外,那你为别的国家输送了一个人才。反之,如果他没出息回来了,可以守在你身边了,那又何苦送出去呢?
一次,我在清华同学群里发感慨,说清华终于坐实了它当初的名称:留美预科学校。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年同学毕业后出去了一半,今天,剩下的一半正将下一代送往赴美留学的路上。
有一天,和美国回来的老同学聊起孩子,感慨如果孩子(在美国)真留下来,估计一年怕是见不着一两次喽。老同学笑我道:“你以为我们在美国不是一年和孩子见一两次吗?”
所以啊,还是上面我那句话对:孩子没出息不行,孩子太出息了也不行。有出息,就走得远远的。没出息吧,回来守在你身边,那倒是消停了。
留學报告称,现在每年出国的学生达54万之多,近年回来的越来越多,超过了八成。我算了笔账,如果每个家庭为此投入了200万,那就是一笔1万亿的天量海外投资啊!嗯,送子女出国留学或许是中国人对外投资中最大的盲目投资吧。但愿我说错了。
(花烛摘自《中国新闻周刊》图/点点)
至于在哪一个教育阶段送子女出国留学的问题上,国外本科教育和高中教育越来越受到北上广三地公众的青睐。数据显示,在愿意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受访者当中,希望在大学本科阶段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达到46.2%,希望在高中阶段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为34.2%,较2016年均略有提高;而希望在更高学历时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出现下降,从2016年的8.5%降至5.9%。
以上调查与大家在这三个城市中的感受相吻合,即出国的越来越普遍,出国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当然,在实际抉择时,究竟是否有近八成市民愿意送孩子出去,又另当别论。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拿得出那份钱的,即使拿得出,出去划不划算也是要再仔细掂量的。
在我看来,目前出国留学存有“三个误区和一个困惑”:第一个误区是出国让小孩在国外经商锻炼,好像把他扔到一个陌生环境就锻炼他了,让国外培养他成长。不少少年留学生在人家里Homestay,半年都进不了一次城,老外接收中国小孩也变成了一门生意,哪来的培养你成长呢?如果小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实际上并没有培养他完整的性格,甚至会形成性格孤僻的倾向。我曾听到一个奇葩故事,说祖国这边的老妈每天早晨还要打越洋电话去叫大洋彼岸的孩子起床,把这边的习惯带到了美国去。
第二个误区是让国外的大学去教育他,以为国外的大学都好。实际上很多基础教育,国内的教育并不差,国外大学也并不是多好。国外大学经历有一半是参加各种社团,如果小孩内向,这样的大学经验与上网上大学有何区别呢?而且,如果孩子将来回来,本土朋友圈都没有,海外朋友圈没几个,即便有,回国以后往往都用不上,那出国受的是哪门子教育呢?
第三个误区是以为出国留学一定能够有好的回报。错!出国留学回来基本工资只有四五千元,如果按在孩子身上投入200万来算,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呢?
我的“一个困惑”就是:希望小孩出国学有所成,希望他有出息能留下来。但有时又希望他没有出息能回到父母身边。如果小孩有出息能留在了国外,那你为别的国家输送了一个人才。反之,如果他没出息回来了,可以守在你身边了,那又何苦送出去呢?
一次,我在清华同学群里发感慨,说清华终于坐实了它当初的名称:留美预科学校。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年同学毕业后出去了一半,今天,剩下的一半正将下一代送往赴美留学的路上。
有一天,和美国回来的老同学聊起孩子,感慨如果孩子(在美国)真留下来,估计一年怕是见不着一两次喽。老同学笑我道:“你以为我们在美国不是一年和孩子见一两次吗?”
所以啊,还是上面我那句话对:孩子没出息不行,孩子太出息了也不行。有出息,就走得远远的。没出息吧,回来守在你身边,那倒是消停了。
留學报告称,现在每年出国的学生达54万之多,近年回来的越来越多,超过了八成。我算了笔账,如果每个家庭为此投入了200万,那就是一笔1万亿的天量海外投资啊!嗯,送子女出国留学或许是中国人对外投资中最大的盲目投资吧。但愿我说错了。
(花烛摘自《中国新闻周刊》图/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