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造才能叫艺术家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国松在美术创作史上,是一位水墨艺术的革新人物;在艺术批评史上,是一位现代水墨的推动人和践行者;在文化交流上,是两岸当代文化同根同源竟合发展的杰出代表。
  "创新与融合"是刘国松艺术的灵魂。在传统面前,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新派”,但革新的目的并非在于对传统的破坏,而是提出积极的主张并创造新的建树。他认为一个中国现代画家,不仅应该传承传统的水墨画,还应该要向前推动发展,并且主张借鉴西方现代绘画以改造中国传统水墨,使其成为一种新的风格。
  年高八旬的刘国松至今仍在持续创作,他以过人的精力与创作热情,不断地思索、探寻、深入到前人未曾到达的艺术境界。他著名的"太空画"系列、"西藏"系列、"九寨沟"系列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革新,开拓出中国水墨艺术承继与发展的崭新道路。
  
  得知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先生在大陆筹备展览,特与之联系,提出采访意向,刘国松先生欣然应允,并相约在上海见面。2011年1月2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刘国松先生在上海张江的寓所,刘国松先生及夫人黎模华女士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同行的还有刘国松先生助理王国宪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台湾留学生邱慧君博士。前日上海刚下完一场小雪,天气微寒但空气特别湿润清新……
  
  时间:2011年1月21日
  地点:上海浦东刘国松工作室
  受访人:刘国松
  采访人:陈瑞
  
  一进客厅,看到墙上挂着一个巨大的画框
  
  SHMJ:这个框里原先有画么?
  刘国松:有的,刚拿下来送北京了,这次展览要展出这一幅。
  SHMJ:好大啊,得有5米高吧?
  刘国松:差不多,这幅我画了好长时间。
  SHMJ:您这次来大陆主要就是为了做展览?
  刘国松:主要是准备我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
  SHMJ:展览是什么时间开始?
  刘国松:3月20号下午两点。
  SHMJ:刘国松先生,您在台湾生活这么多年,听您讲话还是北方口音啊,您是哪里人?
  刘国松:我是山东人。
  王国宪:刘先生出生在蚌埠。
  刘国松:我祖籍是山东青州,但是出生在安徽蚌埠。因为我的父亲是军人,跟着军队到处调动,一岁就离开了蚌埠。后来在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
  SHMJ:您这房子买几年了?
  刘国松:八年了,当时这边还比较偏。
  SHMJ:为什么会在大陆买房子?
  刘国松:当时就想如果陈水扁再当选的话,我就搬这边来,你看都装修好了。
  SHMJ:您那会经常来这边么?
  刘国松:嗯,住过一段时间,也画了一批画。
  边说边聊,我们一起来到三楼的画室
  SHMJ:在台湾的画室也是这种格局么?
  刘国松:差不多,在台湾的画室也是在地上画。
  SHMJ:地上也铺的毛毡啊?
  刘国松:我都在地上画。
  SHMJ:这组柜子也蛮好的,很实用。
  刘国松:专门找木匠定做的,装画用的,用起来比较方便。这两张画是从北京的展览筛选下来的。
  刘国松指着墙上的两幅画
  SHMJ:听说有一种纸是以您的名字命名的。
  刘国松:对,我拿给你看,就是这种纸。
  SHMJ:就是您画作中把纸筋抽下来的那种纸。
  刘国松:对,你看这种纸在灯下照,有好多长纤维。
  邱慧君:原来我们用的这种纸都是从您这里来的。
  刘国松:我为什么会弄这种纸呢?因为当时我想对“文人画”进行革命,就做了好多实验。后来我就想,传统国画里的线条都是黑的,都是用笔画的,如果用白线条的话,那不就拓宽了国画表现的领域了嘛?我参观过造纸厂,它是把树皮进行腐蚀,但也有一些筋腐蚀不烂。如果我把这些老筋做在纸上,画完之后再把筋撕掉,白线不就出来了么。所以你看这画中的白线,就是纸筋的关系。
  SHMJ:这种纸有点像皮纸,不过这种纸的纸筋都是在表面的,而且很长很粗。
  刘国松:我对纸的挑选很多,什么样的都试。其中有种日本糊灯笼的纸,上面有小纸筋,纹路特别细。有一天我从外面回到画室,见一张未画完的画被风吹到了地上,突然发现画的反面有好多线,亮的不得了,很好看。原来是那小纸筋把墨挡住了。我把这种纸上的画,拿反面当正面看,但总觉得别扭,笔触不清,用笔太多太重又看不见纸筋。纸筋在纸的里面,正反面画都难以把握。我想,如果纸筋在纸的表层,可以撕掉就好了。于是跑纸厂找人实验生产。这种纸以前没有过,也没名字,纸厂的人就说干脆叫“刘国松纸”吧。
  SHMJ:那这个您得注册专利。
  刘国松:哈哈,我去纸厂定做这种纸不但不给我专利费,还不给我便宜,虽然我一次定了两千张。
  SHMJ:这种纸非常厚,不容易撕烂。
  刘国松:而且你看这画,纸筋都是在反面的,正面的颜色都是透过来的。
  SHMJ:都是在有纸筋的那面画,然后展示的是另一面。
  刘国松:从有纸筋的那面画,纸筋就把墨挡住了。
  SHMJ:您是反其道而行之。
  刘国松:而且有的地方用墨浓,有的地方用墨淡,透过来的墨也就有深有浅。
  SHMJ:这样层次就出来了。
  刘国松:不光有层次感,而且这种方法画雪山特别好。因为雪山上的雪不是那么清楚,有的白点给人一种正在下雪的感觉。
  SHMJ:您能给我们做下示范么?
  刘国松:好的,没问题。
  刘国松:衣服要脱掉,鞋子也要脱掉。
  说着,刘国松先生已经站在“画案”上。
  SHMJ:您这是“解衣盘礴”。
  刘国松:哈哈,我今天的袜子还不够红,平时画画都穿大红的袜子。
  SHMJ:为什么要穿红袜子?
  黎模华:有高人指点。
  刘国松:哈哈,你看,画画时,我会根据纸筋分布的疏密来构图,在有纸筋的这一面画画的笔法基本上都是抽象的,但是反过来之后,可以表现雪山。
  SHMJ:所以您画画时心中要有一种“反图像”。
  刘国松:那当然喽,会想很长时间,主要是看纸筋的分布,哪些要保留,哪些要撕掉。
  SHMJ:线条的走向很像山脊,直接就形成了一种明暗对比。
  刘国松: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SHMJ:画画时根据纸筋分布的疏密来构图,那就有很大的随意性。
  刘国松:我反对“胸有成竹”,讲求“画若布弈”。画画应该像下棋一样随机应变,如果胸有成竹的画,那就跟一个不会下棋的人下棋一样,会没有兴趣。
  SHMJ:没有挑战性。
  刘国松:对,都已经知道自己会画成什么样了,还有什么意思。
  SHMJ:不过郑板桥也讲过: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呀。
  刘国松:他讲的是文人画的那套理论,文人画讲求模仿,心中之竹都是古人的,画来画去都是那几个样子。传统的中国画展进去,就那几种风格。现代的中国画展进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琳琅满目。台湾有个阳明山,从中学旅行就去那儿,到了大学还去那儿,阳明山哪里有块石头,有个水塘,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再去哪儿还有没有兴趣?所以旅行总希望到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因此立体派画家勃拉克曾经说过:“每一次创作都是一个未知的旅程。”如果还没去就知道那儿有什么东西,意思就不大了。
  黎模华:但是人家有回忆。我小时候去中山陵,现在就特别怀念。
  刘国松:是啊,他们就是回忆太多了。把黄公望捧得那么高,模仿一次有一次,旧地重游是吧?
  SHMJ:这也是一个学习传统的过程。
  刘国松:就算达到了古人的高度又怎样?没有意义。
  SHMJ:这里还有没有您其他风格的作品?
  刘国松:我找找看。这幅画是宣纸的,我用另外一种技法做的肌理,是把两张宣纸叠在一起,然后用水喷湿,这样有的地方就黏在一起了,有的地方有空气就没有黏起来。空气、气泡。把颜色撒上去时,颜色就留出来了,会出现很多的肌理。等干的时候才能揭开。再根据肌理的分布染色。
  SHMJ:您的太空画始于何时?
  刘国松:1969年.开始是画月亮,对圆形感兴趣,后来月亮成了我的招牌。直到1973年后我才甩掉画面上的圆形。
  快到中午了,刘国松的大女儿接我们去用午餐,一同乘车来到位于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91层的柏悦酒店。刘国松兴致勃勃的在玻璃幕墙前留影,身后就是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
  邱慧君:坐您旁边跟您合个影
  刘国松:往里坐进去吧,因为我左边耳朵听不见。
  SHMJ:您耳朵是怎么回事?
  刘国松:我这个耳朵是去西藏弄得。
  SHMJ:刘国松先生,是哪一年去的西藏。
  刘国松:我们第一次去西藏是1988年。去之前没有任何准备,到了之后头痛得要命,那时候我就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紧箍咒”,所以除了拉萨哪都没去。后来太太生病了,没办法才和西藏美协联系,请他们帮忙。
  SHMJ:后来都很顺利吧?
  刘国松:后来就好了,他们还请我到西藏大学去做讲座。第二次去西藏,我特别想看珠穆朗玛峰。当时西藏美协主席韩书力陪我去的,到了定日他就停了,让两个年轻画家陪我过去,告诉我如果看不到就马上回来,如果看到了呆个半小时就够了。我过去一见到珠峰太漂亮了,一看就看了3个小时。珠峰在云间一会儿进去,一会儿出来,变化万千,后来回到定日,我太太看到我的脸肿的很大,她还开玩笑说知道我九十岁时是什么样子了。
  SHMJ:哈哈,黎老师真幽默,不过第一次去就看到珠峰运气是相当好。
  刘国松:是。结果我离开拉萨飞机一落到成都,左边耳朵就听不见了。当时到医院住了一个疗程也没有治好。后来到香港找医生治也不行。在台湾治了半年也没治好。当时耳朵听不见,很想治好,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心情都很坏。
  SHMJ:当时是哪一年?
  刘国松:是2000年。后来忽然之间我想通了,我说上苍对我还不错啊,还给我留了一个耳朵,我有一个耳朵听的见就好了嘛。凡是好听的就用右耳,不好听的就用左耳。
  大家都被刘国松先生的幽默达观所感染,大笑起来。
  刘国松:结果我这一想通了,也就不再去治了。心情也好了,又画起画来了。
  SHMJ:刚才看您那本画册里也有珠穆朗玛峰的画,是在西藏画的么?
  刘国松:不是写生,是后来根据自己的感觉画的。不像西方的纯写生。西方的理念被引进中国后,有了“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样的观点,还有李可染后来的写生作品,都受到西方的影响。我基本上不写生,有时候找些照片看,但是我画画的时候从来不把照片拿出来。
  邱慧君:都在自己的印象中,通过自己过滤过的。
  刘国松:我以前写生,发现拘束很大,心中的感觉反而画不出来。后来干脆就不写生了,自己的东西反而容易出来。
  SHMJ:正应了“外事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
  刘国松:本来打算以后再去西藏,往东边走走,耳朵一坏,不敢去了,怕另一个耳朵也聋了。西藏真的很令我感动。九寨沟也是,甚至比西藏更令我感动。九寨沟的风景太美了,那种颜色根本画不出来,很怪,但怪的很美。每个海子的颜色都不一样。我用了我的所有技法都画不出来,最后想到了在建筑系教书时学生用的描图纸。
  SHMJ:您大学毕业后一直是在建筑系教书?
  刘国松:是,当时台湾所有的美术系都不敢请我教书,因为当时大部分都是传统一路,最后被挤到建筑系教书,就只教素描和水彩画。
  SHMJ:您和吴冠中先生的经历有点相似。
  刘国松:是的,他最后到工艺美院教学。有一次我到学生教室,看到了学生描图的纸是半透明的,台湾叫做描图纸,大陆好像叫做硫酸纸。我就拿这种纸一试,还真成了,然后拿宣纸拓平,看上去和宣纸的效果一样,好多朋友都问我,都猜不出来。
  邱慧君:这样很好玩。
  刘国松:是很好玩,我太太以前还说我怎么能说好玩呢,这样让人觉得你画画不正经,不严肃。
  SHMJ:实验水墨就是要多实验。刘国松先生我看您身体精神都蛮好的,胃口也很好,不忌口。
  刘国松:我不但不忌口,比他们都吃的多。不过这次我来上海画画,一称体重,掉了三公斤,刚开始我还问我女儿我裤子怎么老往下掉。
  大家又哄堂大笑起来
  SHMJ:您现在还在带学生么?
  刘国松:我已经退休了,后来台湾师范大学又请我做讲座教授,每年去做两次讲座。
  
  用完午餐,我们又乘车来到了刘国松先生大女儿位于浦西的寓所,与之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
  SHMJ:这次展览是新作展还是回顾展?
  刘国松:是回顾展的性质。
  SHMJ:这次展览有什么不同?
  刘国松:作品的跨度超过六十年,最早的一幅画是1949年高中一年级画的。包括我今年的三张新作。这次展览的九寨沟系列比较多,以前展览九寨沟系列的比较少。
  SHMJ:您在内地办过不少展览了吧。
  刘国松:对。最早是1983年,在中国美术馆。
  SHMJ:那快三十年了。
  刘国松:我回大陆正好三十年了,1981第一次回大陆。
  SHMJ:当时是什么原因回国?
  刘国松:中国画研究院成立的时候,当时的院长李可染老师给我发了邀请函。
  SHMJ:李可染老师是江苏徐州人。
  刘国松:对,朱德群老师是徐州萧县人,后来划到了安徽省。朱德群是我的老师。我当时特别贪玩,有一次他批评了我,我就反省自己,后来学习特别用功。朱德群老师还送给我一个油画箱,他是我的第一个恩师。我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到法国去了,没看到我毕业。
  SHMJ:朱德群老师什么时候到法国的。
  刘国松:我大二的时候。
  SHMJ:您绘画是从什么时候启蒙的?
  刘国松:初二的时候,我们流浪到武汉,上下学路过一家裱画店,每天都进去看。后来有位裱画师傅看我喜欢画,要介绍老师给我,但我说交不起学费啊,他就送了我纸笔,指导我画画,但他本身不会画,只是看的多一些。
  SHMJ:那什么时候才开始专业训练的?
  刘国松:初三的时候我考上了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当时的美术老师是国立艺专毕业的。初三的毕业展览,老师让我画国画,画好了老师帮我全部裱起来,我心里很高兴。而且展览对我的画评价是最好的,当时就立志做个画家。后来徐蚌会战,大陆叫淮海战役,1949年我们就到了台湾,到台湾师范学院附中上高一。高二以同等学力考上了台湾师大,就遇上了朱德群。
  SHMJ:您大学之前一直学的是国画,后来为什么转向油画?
  刘国松:一年级的时候,有个老师说“一切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印象很深。后来我发现国画不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国画是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就跟作假一样,然后我就反省。当时也受到西方野兽派、立体派的影响,就下定决心全盘西化。毕业的时候我水彩画变成了第一,国画变成了第三。为什么画水彩呢,因为当时没钱买油画颜料和画布,所以只能用水彩代替。
  SHMJ:那时候比较穷。
  刘国松:是,而且我是一个非常叛逆的学生,当时黄君璧是我们系主任。他教我们国画,我当时全盘西化,不听他的课,还讲国画根本没有希望、没前途。毕业时我是第一,按规定应该留校做助教,结果把我分配到图书馆画统计图表,我就很不愿意,心想还不如到中学做老师。当时廖继春对我很好,推荐我到台南成大建筑系做助教,后来又到中原理工学院建筑系做讲师。
  SHMJ:然后就一直在建筑系。
  刘国松:因为美术系没人要我……
  SHMJ:溥心畲先生有没有教过您?
  刘国松:教过。二年级是林玉山教,三年级是黄君璧,四年级是溥心畲。记得四年级同学都画溥先生风格,只有一个人还画黄君璧,溥先生给了他高分,以示没有门户之见。我们不喜欢黄先生的画,对溥先生这么做还很生气,那时候年轻。
  SHMJ:当时为什么会想成立“五月画会”?
  刘国松:我们大一、大二、大三去看全省美展,看到每年的作品都一样的。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学油画的想去参展,我画的是立体派,结果只有郭东荣一个人入选了,他画的是印象派。我们很生气,因为觉得我们画的比印象派新啊。后来就有人告诉我们,说你们永远得不到奖,因为都是评审委员的学生轮流得奖。大学第五年到中学实习,我们几个就准备自己办展览。1956年的暑假,我们在学校的教室里举办了展览,叫“四人联合画展”。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好评。
  SHMJ:最后被逼得自己办展览了。
  刘国松:是,研讨会的时候我就建议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画会,每年搞一次。因为我们当时对巴黎的五月沙龙展很崇拜,所以我们自己的画会就叫“五月画会”。当时我们也很天真很幼稚,就想在台湾成立一个巴黎五月沙龙的分会。而且我们画会的英文名字就是Salon May。
  SHMJ:那这个展览有点像库尔贝,没入选官方沙龙就自己举办落选沙龙。
  刘国松:有点这个意思。
  SHMJ:而且“五月画会”的出现对台湾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具有领导性的。
  刘国松:五月画会一展出,就掀起了台湾的当代艺术运动的浪潮,东方画会接着就在1957年的11月进行了展览,接着成立了二三十个画会。
  SHMJ:所以台湾的五六十年代被称为“画会年代。
  刘国松:是,成立了许多画会。
  SHMJ:当时您还是全盘西化的观点,后来又怎么转入中国画的创作呢?
  刘国松:我从野兽派、立体派然后一直学习到抽象表现派,后来就发现抽象表现派的作品都是受中国书法的影响,那为什么我们自己的艺术没有对中国书法进行反映呢?又看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13世纪初画的。西方的文艺复兴还没开始,还在中世纪。再看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出现的时候,才勉强和梁楷相提并论。不管是在绘画技法上、绘画表现上、绘画的形式上,都才走到半抽象。中国画走到了半抽象就没有再往前发展,中西艺术的发展应该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从写实到写意最后到抽象,走到抽象才走到绘画的本身。
  SHMJ:东西方的艺术都是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有这样的可比性么?
  刘国松:东西方艺术差异的形成是受宗教的影响,西方的宗教说,世间万物是上帝的创造,上帝的创造都是完美的,无缺的,如果改变对上帝的创造,就是对上帝的不敬,所以西方一直画的写实。东方是多神教,对文化的影响相对分散,但是儒家思想和老庄思想对画家的影响非常大。出于对政权服务的原因,初期也有一些写实的作品,是做宣传用。“画写物外形,要写形不改”讲的就是写实精神。后来受老庄思想影响,开始慢慢变得不写实。书上记载,唐朝就有泼墨画,但没有作品留下来。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十分重要,这说明我们13世纪就开始有半抽象的作品出现。文人一进入画坛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就是中道思想,中道思想反映到绘画上就是既不写实,也不抽象,一直是半抽象状态,一直维持到我们“革命”之前,但后人的作品都没有超过梁楷。石涛、八大、齐白石等等都没有超过梁楷。抽象画之前的绘画都是说明性的,被利用的。甚至文人画,也是要表现诗境,是被文学所控制利用的。这是我当时的想法。中国画为什么没有走到抽象,就是被文人画限制住了。
  SHMJ:但是您早期的抽象画还是有很多文学性的标题,比如“空山雨霁”。
  刘国松:这是一个过程。
  SHMJ:对文人画您有什么看法?
  刘国松:文人画家标榜无名利心,不真实。人除非年龄大了,无自信了,才可能把名利看得淡薄了。人没有名利心,不可能活下去。孔子都喜欢别人给他带高帽,何况别人。谁不希望得到人家的尊敬?这是人性。标榜清高、去人欲,就把人的本性抹杀了,那是违心之论。人只有到了老年,才会那样,年轻人不可能没有名利之心。不应当不择手段的去争名夺利,但完全去掉名利心也不应该。
  SHMJ:那对新文人画您怎么看?
  刘国松:新文人画在传统里面变了那么一点,也许在传统观念上看他们很新,但站在整个绘画史上看,仍做的太少。现代需要的不是这个,而是一个整个新传统的建立。
  SHMJ:您觉得中国古代有真正的抽象概念么?
  刘国松:我觉得中国是抽象的民族,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看中国最早的艺术,比如陶器上的纹饰,都是抽象的。而古埃及、古希腊的艺术都是写实性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中国的戏剧,舞台的布置、动作都是抽象的,西方的都是实景。中国人喜欢石头,就是因为喜欢抽象的物态,比如太湖石。
  SHMJ:太湖石也承载了中国古代的文人精神啊?
  刘国松:这是文人赋予它的,不是它自身的。像亨利•摩尔雕塑中的洞也是从中国的太湖石转变过去的。中国的抽象美学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是因为文人的中道思想,限制了中国画的发展。所以我开始画抽象水墨的时候,西方现代艺术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催化剂。
  SHMJ:为什么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这么迅猛,而中国水墨停滞不前?
  刘国松:西方现代艺术走这么快,是受到日本的浮世绘影响。巴黎世界博览会,日本拿了好多浮世绘在会场卖,印象派画家一看就不得了。大惊。发现二度空间的表现比三度空间的表现更有艺术品质。而且更接近艺术的本质。忽然间就觉醒了,于是就开始变形,产生了后印象派。印象派又叫外光派,不承认有纯黑和纯白。梵高第一次使用纯黑的线条。印象派的笔触都是一笔一笔挞上去,梵高的线条开始走动了。
  SHMJ:有流动感。
  刘国松:流动的长线条。
  SHMJ:有点像国画中的长披麻皴。
  刘国松:对,都是从东方学去的。野兽派也是中国绘画的方法,先勾一个轮廓,再涂颜色,而且涂得颜色是平的。抽象表现主义也是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比如克莱因在白布上画黑线条。传统的油画如果有留白画布就是未完成,这被认为是一大创造,这和白宣纸上的书法很相似。
  SHMJ:但是克莱茵的作品是具有现代性,而中国书法还是传统艺术的范畴。
  刘国松:我晓得,他只是借用了中国书法的形式,把它变成绘画作品,是用绘画的观念来画线条。因为中国的书法不管怎样抽象,脑中还有那个字。这个与宣传也有关系。当年有个法国的女画家来台湾办展览,我问她法国的艺术这么深厚,为什么会画抽象水墨?她说她以前是搞装置艺术的,最后发现她搞装置艺术是因为媒体的宣传,而且一直被媒体牵着走,搞到最后发现自己的作品不光没有了个性,连人性都没有了。在最苦恼的时候,看到了石涛的画语录,觉得那才是最人性,于是下定决心学习中国艺术,在四川美院留学,一待就是七年。
  SHMJ:您觉得还是中国艺术更人性。
  刘国松:是的,所以我一直劝年轻画家,全盘西化作为一个过程可以,然后再回到水墨画上来,会改掉许多的传统恶习。也可以从传统中冲出来,但是比较难。
  SHMJ:中国现代水墨的发展无非两条路,一条“鉴古兴今”,一条“借洋兴中”。
  刘国松:我有一个观点:先求异,再求好。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是让你把各家各派临摹个遍,说是打基础,基础打得越宽,将来盖得越高。我把这种教育叫做先求好,再求异。我就发现,基础打的越宽,越难出来。这种思想是种落伍的思想,受“为学应为金字塔”理论的影响。这是通才教育的思想,专业教育不能用这样的思想。你看现在的摩天大楼哪个地基这么大?但都可以比金字塔高。现在的专业教育是求精、求深、求专,而不求宽。摩天大楼的基础是往地下扎啊,地基扎多深,它将来就可以盖多高。这是专业教育。所以我就提取了“先求异,再求好”。国内的美术教育,中学就临摹、大学还临摹、到了研究生还临摹。这样一出手都是别人的东西。
  SHMJ:笔笔都是古人。
  刘国松:李可染不是说“要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打进去要用很大的力量,打出来就需要很大的勇气了。当一个人有了很熟练的传统技巧的时候,他怎么可能舍得丢掉这种技巧?如果要丢掉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反而之前学西画的转学国画容易出来,因为他没有包袱。当然还需要传统的东西,但不是去临摹,而是看。如果只用西方的观念画水墨也不行。
  SHMJ:那我们向西方学什么?
  刘国松:学它的创造的精神,它的突破的精神。我就是这样,然后再回归到中国传统的精神。“先求异,再求好”的观点我做过一个实验,当时在香港中文大学做系主任,二年级的油画课,学生基本上没有油画基础,第一堂课我给他们放了100张照相写实主义的幻灯片,学生兴致很高。然后让他们回去定做一个10号的油画框,自己拍一卷幻灯片,自己喜欢什么就拍什么,然后从中选一张最喜欢的。上课的时候用幻灯机把幻灯片打到画框上,然后就教他们怎么调颜色。最后都画得非常好。第二学期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征集作品,我帮他们选了五张,结果五个人全部入选,一个人还得了大奖,把那些海外硕士都比下去了。
  SHMJ:当时照相写实主义是最流行的。
  刘国松:对,反而外面的硕士还没有学到这个技法。
  SHMJ:这种技法还没有进入学院教育。
  刘国松:技法在于本身的重复练习,而不在于素描的练习、各个流派的临摹。幻灯机打上去,你画四年素描也不一定有那么准。这就把“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个观点推翻了。所以我就鼓励学生探索一种自己的技巧,然后重复练习,这样自己的风格慢慢就出来了。因为新的技巧是新的风格的另外一面,所以新的技巧一定会出来新的风格。
  SHMJ:技巧决定风格。
  刘国松:对,你看这学了不到一年的油画的学生,就拿了香港双年展的大奖。这个是在油画课上做的实验。水墨画我也做过实验,教二年级的现代水墨课,我就叫他们把笔先收起来,然后用笔之外的任何东西画出线条来,并不是模仿笔的线条,而是笔画不出来的线条。那批学生有好多人现在都很有声望。
  SHMJ:1961年突然从油画转到了抽象水墨,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刘国松:1959年,我就感觉跟着西方走是不对的,当时已经到抽象表现派了,我就想再往后怎么办呢?还要等到西方再创造新的派别的时候我再跟着走么?
  SHMJ:那永远得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
  刘国松:就算我创造新的形势也不可能得到世界的承认,因为台湾当时的艺术环境还是很孤立,做出来别人也不知道。而中国的艺术这么深厚,难道就要让中国艺术死在我们这一代么?就想让中国艺术起死回生,发扬光大。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觉得我们这一代应该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做些事情,而且觉得水墨这种材料还是很有特点的,外国没有。
  SHMJ:水墨是中国特有的。
  刘国松:对,但我又不能再画传统的那一套,所以就提出了中国水墨的现代化。我觉得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两类人创造的,科学家创造物质文明,艺术家创造精神文明。艺术包括美术、音乐、文学等等。科学家是现有一个想法,然后到实验室去证明他的想法,这样才有所发明,有发明才能叫科学家。艺术家也一样,要先有感觉、先有想法、先有表现的欲望,然后再表现出来,再做实验,实验表现的方法,有创造才能叫艺术家。
  SHMJ:科学家的思维模式偏理性,艺术家的思维模式偏感性。
  刘国松:不管是理性思维还是感性思维,都要实验,都要创造。艺术家没有创造,只能重复别人的。
  SHMJ:您现在快八十岁了,有没有想过要“变法”?
  刘国松:其实我一直再变。科学研究一个人创造力最旺盛的时间段是20到45岁,而中国画传统讲究要到“衰年”才变,到那个时候还有多少创造力呢?齐白石又有多少创造呢?他比梁楷又怎样?西方的学者认为梁楷那个时代是古代中国最高的时代。
  SHMJ:国画界对元朝比较推崇。
  刘国松:黄宾虹认为是元朝,他说:“唐画如麴,宋画如酒,元画如醇,元代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近,加水愈多,近日之画已有水无酒,故淡而无味。”他推崇元朝因为他是文人画。说老实话文人是外行,文人是做官的、写文章、写书法的。绘画只是文人的一种休闲活动,他们反对专业,我是提倡专业。
  SHMJ:但不能忽略中国的传统文化。
  刘国松:是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要学习。我曾经写文章说过,一个画家要先把自己的定位找到。
  SHMJ:得找到自己的坐标。
  刘国松:对,坐标是一条竖线一条横线的交叉点。竖线就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横线就是西方的影响。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不是宋元的环境。
  SHMJ:1971年之后“五月画会”就没有活动了,是解散了吗?什么原因?
  刘国松:没有解散,是没有活动了。1975年还在美国展览过,只是不在台湾活动了,因为那时我在香港教书。
  SHMJ:您去香港教书是什么时间?
  刘国松:1971年去的,到1992年退休,在香港生活了21年。
  SHMJ:当时为什么会去香港呢?
  刘国松:是因为香港中文大学邀请我过去。李铸晋是我的恩人,1971年他经过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找他说,艺术系这么多年没有任何表现,董事会想取消艺术系,但考虑到香港就这么一个艺术系,取消了可惜,不如改革。就请李铸晋推荐一个人,他一下就想到了我。
  SHMJ:他认为您是改革派。
  刘国松:1971年5月忽然接到香港中文大学教务长的电话,希望我7月去做访问讲师,它是英国的制度,助教、副讲师、讲师、高级讲师。我考虑了两天,就决定去。第一在台湾我在建筑系,去香港是艺术系,在建筑系英雄无用武之地。第二我还想接我母亲到香港团聚,那还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三,待遇也好。
  黎模华:待遇是台湾的四倍多,孩子上学也免费,还有房屋津贴,旅行补助……待遇非常好。
  刘国松:第一年做访问讲师主要是看我这个人。
  SHMJ:主要是考察。
  刘国松:对,第二年就正式聘任我做系主任,然后就进行改革,从一年级新生开始,一级一级改革。
  SHMJ:香港本土水墨画界也有吕寿琨、王无邪等人。
  刘国松:对,吕寿琨是搞新水墨画的,我搞的是现代水墨。他是从传统向外突破,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在台湾的时候和他经常通信,我们是很好的朋友,1960年国内大饥荒的时候我往国内寄钱、油、糖给我母亲,都是他从香港帮我转寄,很感激他。我也帮他在台湾办展览、帮他写文章介绍他。
  SHMJ:香港的环境很好,没有政治压力,也很国际化,经济比较发的。
  刘国松:是的,香港没有政治干扰,又是东西文化的交融地。
  SHMJ:您觉得中国画发展的前景如何?
  刘国松:我是觉得前景蛮光明的。
  SHMJ:抽象走完了往哪儿走呢?
  刘国松:我后来的思想就有所改变,后来认为美术史的发展是这样的:从写实经过写意再到抽象概念的自由表现,而不是抽象画。画家一定要经过抽象的洗礼。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确保钢筋工程与总体进度同步及保证钢筋的质量,项目中全部钢筋加工与制作,往往常安排在施工现场进行,采取机械焊接、制作,人工绑扎等方式开展。本文主要对钢筋工程的施工重点进行分析,供广大同行学习交流。  【关键词】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he steel ba
期刊
【摘要】本文对黄河下游地区县级节水灌溉工程的现状以及發展意义和必要性作了简要分析,对常见的节水灌溉措施作了粗略介绍,并提出了实施好节水灌溉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关键词】节水灌溉;类型;保障措施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
期刊
【摘要】本文对某县渠道衬砌工作的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对当前渠道衬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办法。  【关键词】渠道衬砌;问题;建议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nal lining work in a county, briefly analyz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口增长,建筑向高层及超高层化发展,建筑越来越高,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稳定性要求就越高,需要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结构施工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opulation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
期刊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风险是不容易预料的,毫无疑问,风险的发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或大或小的损失。必须的是采取相应措施,合理规避风险,是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应该竭力去做的。笔者长期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总结一点心得与读者共飨。  【关键词】公路工程;风险;分析  【Abstract】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system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材料检测则是整个工程的关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材料检测工作,加强检测手段,不断提高检测水平,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重要性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society pu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严格的管控,实施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项目利润的最大实现的同时,保证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管理;策略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保障公路运输通畅的基础,公路养护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现代公路养护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公路破损后的修复,更多的是通过对路面清洁、周边环境保护、边坡植被养护、公路排水系统的疏通等工作预防公路破损的发生。文中就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公路养护;预防性公路养护
期刊
【摘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确保了渠道清淤、毛渠砌护、沟道干净、整洁、美观。同时对所有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养护、生产淤地坝水毁豁口进行维修加固,坝面整修顺直,确保山水不出沟及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  【Abstract】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ampaign to ensure that the chann
期刊
【摘要】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是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规划主要是由政府进行统一的统筹管理,对城乡的经济建设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统一的部署,在城乡规划中有明确的规定,务必要将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使其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环境上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规划所涉及到的范围极广,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文化建设都有着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