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从同心县县城出发一路向西,车子行驶17公里就到了同德移民村。远远望去,红瓦白墙,油漆大门,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被一条宽敞的道路连接起来。谁又能想到,3年前这些移民还居住在山大沟深的地方,是生态移民圆了他们的梦。
座座新营展新颜
移民许正海原籍是同心县王团乡甘草掌村,说起在老家过的日子,他满是感慨。甘草掌是个贫瘠的地方,那儿不但吃水难、出行难,而且看病难、孩子上学难,移民搬迁让他全家过上了新的生活。现在他在外面打工,一年收入2万多元,妻子除了养牛,还可以在家门口的枸杞园打工,半年也能收入1万多元。贫困离这一家人渐行渐远。
同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39.8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3.7万人,占85.6%,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全县目前仍有贫困人口2.6万户9.44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3.2%。多年来,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同心县先后启动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退耕还林、秦巴项目等一系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受自然条件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这里的群众仍然靠天吃饭,没有全部脱贫。2007年,同心县审时度势,从土地、水源、资金筹措、群众意愿、产业培植、实践经验6个方面进行反复论证,提出了“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战略,先后移民2.7万户11.4万人。
同德村是同心县“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县内生态移民村,投资2.3亿元,其中自治区投资1.7亿元,县财政配套0.6亿元。2012年7月开工,共计搬迁入住3个乡镇移民群众1379户6132人。
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德村注重培育后续产业发展,形成了有机枸杞种植、龙头企业加工、庭院养殖、劳务输出、光伏扶贫、农村电商“六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让每户移民都有致富项目。2013年,同心县争取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帮扶资金3100万元,种植有机枸杞7100亩,引进润德庄园枸杞有限公司,按照“67889”的标准进行产业流转,使移民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务工。
每年4月到10月,同德村都有1000多人在枸杞园务工,连片的枸杞园里人头攒动,采摘、修剪、施肥、打药……在枸杞园务工的同德村村民人均年收入7000元左右。目前有机枸杞深加工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枸杞芽茶、枸杞酵素、枸杞干果将陆续上市,延长了产业链,也给移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德村还累计整合投入养殖业资金1800万元,帮助群众发展牛羊养殖,目前建成标准化养殖棚圈1400座,牛存栏560头,羊存栏4500只。全村每年外出务工人数300人以上,收入达到450万元。同心县引进的投资8585万元的光伏扶贫项目惠及移民,实施装机规模10万千瓦,2015年9月并网发电,每年每户可获得500元的租金收入。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已建成。目前,移民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前的2000元左右增加到2015年的4655元。同德村正朝着“村庄美、生活美、心情美”的目标进发。
幸福移民的贴心人
在8年时间里,同心县先后有11万多人搬出大山,开始了新的生活。这都与一位移民工作的热心人是分不开的,他就是同心县原移民办主任、现任同心县扶贫办主任马希丰。
要实施好移民这项强县富民工程,必须有一位真心为民的实干家去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大家把目光投到了长期在基层工作、熟悉农村情况的马希丰身上。大家认为,马希丰不但工作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而且勇于开拓创新,工作有魄力,能干事,也能干成事,是比较理想的人选。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马希丰,1982年从部队退伍后,先后在固海扬水工程同心指挥部、原同心县下流水乡政府、原同心县城关乡政府等单位工作,2008年4月任同心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生态移民办主任。同心县的沟沟壑壑,到处都留有马希丰的足迹。
提起马希丰,人们都会说,他是移民群众和贫困户的贴心人,是实干家。走进同心县,随便到哪一个移民村,在田间地头,或在村头巷尾,都能听到搬进新居的回汉群众对马希丰发自内心的称赞。
生态移民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难度很大。马希丰不怕困难,他几乎天天都深入乡村,走家串户,不厌其烦,推心置腹地与农民交谈,设身处地地与群众算账对比,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8年来,马希丰跑遍了全县所有的自然村,哪里有问题、哪里矛盾最突出,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群众意见不统一,他的声音就在哪里响起。
生态移民建设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矛盾,在马希丰的努力工作下一一化解。移民群众的观念转变了,思想包袱放下了,实现了由等政府、靠政府向积极主动配合政府转变,由被动移民向主动移民转变。迁出区群众在遭遇连年大旱,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还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上缴建房、土地补偿等自筹款。迁入区群众也有着很高的觉悟,主动让出土地,统一开发,以实际行动配合支持生态移民工作。
马希丰从事移民工作以来,把移民工程看成最大的扶贫工程。几年来,他穿着和农民工一样的衣服,吃着与他们一样的饭菜,脸晒黑了,身体消瘦了,为全县干部树立起了好榜样。或许有人认为搞生态移民有项目、有资金,是一个“肥缺”,但在马希丰看来,任何岗位都没有“肥”“瘦”之分,即使是真的“肥缺”,也要造福于民,不能“肥”了自己。马希丰每次去银川都是来去匆匆,有时从工地直接到银川,满身泥土,办完事立即返回。出差开会从不住大饭店,偶尔回不去就在小宾馆凑合住一晚。之前,他对司机说:“晚上睡几个小时,花那么多的钱划不来。”每次出门之前,他总是安顿司机买些馍带上,从不请客也从不吃请。他经管的资金数十亿元,自己每天都在下乡,但从未报销过一分钱的下乡费。 2012年4月,马希丰的妻子检查出患有“透明细胞癌”,这让马希丰感到十分揪心。但他没有因此停下工作,还是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就是陪妻子外出看病期间,还天天和单位同事通电话,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相关工作。2012年11月20日,他的爱妻走了,他把失去爱妻的悲痛转化为力量,送完爱妻第3天,他又出现在移民村。
8年多的辛勤工作,马希丰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如今,一个个崭新的移民新村呈现在人们面前,马希丰别提有多高兴了。截至目前,同心县县内共建设20个移民村,建设移民安置房18322套,搬迁安置移民18322户75602人;组织实施县外搬迁安置移民9074户38683人,县内外共计搬迁安置移民2.7万户11.4万人。移民不仅圆了山区群众祖祖辈辈梦寐以求走出大山的梦想,而且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他们搬进了新家园,住在了新农村,喝上了黄河水,走上了致富路。
马希丰参加工作以来,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和记功60余次。2012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干部下基层”栏目连续6期播出了《老马的移民日记》,报道了马希丰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5年10月马希丰获得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同年12月获得宁夏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井然有序话管理
下马关镇南安村离同心县城100余公里,8年前,田老庄乡、张家塬乡两个辖区的10多个行政村5800多人搬迁到了这个村庄。虽然村子很大,但管理得秩序井然。一条笔直的硬化路两边整齐排放着垃圾箱,“村民公约”醒目地张贴在信息栏里。南安村党支部副书记锁亚明说:“我们每年进行‘优秀家庭、好媳妇、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这些人成为全村争相学习的榜样。”南安村生产发展了,生活宽裕了,乡风文明了,村容整洁了,在管理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移民村的新典范。
同心县结合移民村实际,创新组织设置,在行政村设置上,坚持分类设置的原则,进行了科学设置。河西镇同富村是1912年建的移民村,与老移民中心村进行了整合。同德村单独成立了行政村,设立为纯移民村。移民稳定居住后,进行属地管理,由迁入区直接管理。目前,同富村已经选举产生移民村“两委”班子,同德村也成立了临时管理班子。
同时,加强移民村班子建设,为移民村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县直部门、乡镇选派了2名科级干部到移民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指导、帮助村“两委”班子或临时管理班子开展工作。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会管理。制定了《生态移民村“民主议政日”制度》《生态移民村民主理财制度》《生态移民村党组织负责人联系宗教界人士制度》等6项制度,并制版上墙。对两个移民村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系统建立、信息采集录入、人员培训、设备场所配备等“四到位”,确保了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逐步将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实现了移民村服务管理向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和办公自动化等新型社会管理模式迈进。
与此同时,同心县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移民。同德村、同富村共建成两所移民村学校,建设幼儿园两所。移民搬迁入住后,及时配套完善学校各项教学设施,整合教育资源,配齐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确保移民村学生享受与城镇学生同等的教育。建设了两处卫生室,按照村级卫生室的标准,结合移民村实际,配备了相关医疗设备、药品,配备医疗卫生人员,切实方便了移民就医,实现了移民群众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建设村级活动场所两所,文化广场两处,配套了健身器材、标准化篮球场等设施。在移民村设立了巡回法庭和警务室、司法调解室,公安派出所、乡镇司法所、乡村治安防范组织等,经常深入移民村,摸排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在移民村都规划预留了清真寺建设用地,及时组织移民群众通过协商,成立了寺管会,统战宗教部门全程参与移民村阿訇的选聘工作,确保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
当记者走出同德村、南安村,村民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仍然清晰地留在脑海中。新生活、新梦想。梦,其实并不遥远,在移民村,村民们的美好梦想已成真。
座座新营展新颜
移民许正海原籍是同心县王团乡甘草掌村,说起在老家过的日子,他满是感慨。甘草掌是个贫瘠的地方,那儿不但吃水难、出行难,而且看病难、孩子上学难,移民搬迁让他全家过上了新的生活。现在他在外面打工,一年收入2万多元,妻子除了养牛,还可以在家门口的枸杞园打工,半年也能收入1万多元。贫困离这一家人渐行渐远。
同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39.8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3.7万人,占85.6%,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全县目前仍有贫困人口2.6万户9.44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3.2%。多年来,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同心县先后启动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退耕还林、秦巴项目等一系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受自然条件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这里的群众仍然靠天吃饭,没有全部脱贫。2007年,同心县审时度势,从土地、水源、资金筹措、群众意愿、产业培植、实践经验6个方面进行反复论证,提出了“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战略,先后移民2.7万户11.4万人。
同德村是同心县“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县内生态移民村,投资2.3亿元,其中自治区投资1.7亿元,县财政配套0.6亿元。2012年7月开工,共计搬迁入住3个乡镇移民群众1379户6132人。
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德村注重培育后续产业发展,形成了有机枸杞种植、龙头企业加工、庭院养殖、劳务输出、光伏扶贫、农村电商“六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让每户移民都有致富项目。2013年,同心县争取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帮扶资金3100万元,种植有机枸杞7100亩,引进润德庄园枸杞有限公司,按照“67889”的标准进行产业流转,使移民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务工。
每年4月到10月,同德村都有1000多人在枸杞园务工,连片的枸杞园里人头攒动,采摘、修剪、施肥、打药……在枸杞园务工的同德村村民人均年收入7000元左右。目前有机枸杞深加工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枸杞芽茶、枸杞酵素、枸杞干果将陆续上市,延长了产业链,也给移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德村还累计整合投入养殖业资金1800万元,帮助群众发展牛羊养殖,目前建成标准化养殖棚圈1400座,牛存栏560头,羊存栏4500只。全村每年外出务工人数300人以上,收入达到450万元。同心县引进的投资8585万元的光伏扶贫项目惠及移民,实施装机规模10万千瓦,2015年9月并网发电,每年每户可获得500元的租金收入。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已建成。目前,移民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前的2000元左右增加到2015年的4655元。同德村正朝着“村庄美、生活美、心情美”的目标进发。
幸福移民的贴心人
在8年时间里,同心县先后有11万多人搬出大山,开始了新的生活。这都与一位移民工作的热心人是分不开的,他就是同心县原移民办主任、现任同心县扶贫办主任马希丰。
要实施好移民这项强县富民工程,必须有一位真心为民的实干家去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大家把目光投到了长期在基层工作、熟悉农村情况的马希丰身上。大家认为,马希丰不但工作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而且勇于开拓创新,工作有魄力,能干事,也能干成事,是比较理想的人选。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马希丰,1982年从部队退伍后,先后在固海扬水工程同心指挥部、原同心县下流水乡政府、原同心县城关乡政府等单位工作,2008年4月任同心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生态移民办主任。同心县的沟沟壑壑,到处都留有马希丰的足迹。
提起马希丰,人们都会说,他是移民群众和贫困户的贴心人,是实干家。走进同心县,随便到哪一个移民村,在田间地头,或在村头巷尾,都能听到搬进新居的回汉群众对马希丰发自内心的称赞。
生态移民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难度很大。马希丰不怕困难,他几乎天天都深入乡村,走家串户,不厌其烦,推心置腹地与农民交谈,设身处地地与群众算账对比,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8年来,马希丰跑遍了全县所有的自然村,哪里有问题、哪里矛盾最突出,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群众意见不统一,他的声音就在哪里响起。
生态移民建设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矛盾,在马希丰的努力工作下一一化解。移民群众的观念转变了,思想包袱放下了,实现了由等政府、靠政府向积极主动配合政府转变,由被动移民向主动移民转变。迁出区群众在遭遇连年大旱,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还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上缴建房、土地补偿等自筹款。迁入区群众也有着很高的觉悟,主动让出土地,统一开发,以实际行动配合支持生态移民工作。
马希丰从事移民工作以来,把移民工程看成最大的扶贫工程。几年来,他穿着和农民工一样的衣服,吃着与他们一样的饭菜,脸晒黑了,身体消瘦了,为全县干部树立起了好榜样。或许有人认为搞生态移民有项目、有资金,是一个“肥缺”,但在马希丰看来,任何岗位都没有“肥”“瘦”之分,即使是真的“肥缺”,也要造福于民,不能“肥”了自己。马希丰每次去银川都是来去匆匆,有时从工地直接到银川,满身泥土,办完事立即返回。出差开会从不住大饭店,偶尔回不去就在小宾馆凑合住一晚。之前,他对司机说:“晚上睡几个小时,花那么多的钱划不来。”每次出门之前,他总是安顿司机买些馍带上,从不请客也从不吃请。他经管的资金数十亿元,自己每天都在下乡,但从未报销过一分钱的下乡费。 2012年4月,马希丰的妻子检查出患有“透明细胞癌”,这让马希丰感到十分揪心。但他没有因此停下工作,还是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就是陪妻子外出看病期间,还天天和单位同事通电话,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相关工作。2012年11月20日,他的爱妻走了,他把失去爱妻的悲痛转化为力量,送完爱妻第3天,他又出现在移民村。
8年多的辛勤工作,马希丰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如今,一个个崭新的移民新村呈现在人们面前,马希丰别提有多高兴了。截至目前,同心县县内共建设20个移民村,建设移民安置房18322套,搬迁安置移民18322户75602人;组织实施县外搬迁安置移民9074户38683人,县内外共计搬迁安置移民2.7万户11.4万人。移民不仅圆了山区群众祖祖辈辈梦寐以求走出大山的梦想,而且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他们搬进了新家园,住在了新农村,喝上了黄河水,走上了致富路。
马希丰参加工作以来,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和记功60余次。2012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干部下基层”栏目连续6期播出了《老马的移民日记》,报道了马希丰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5年10月马希丰获得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同年12月获得宁夏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井然有序话管理
下马关镇南安村离同心县城100余公里,8年前,田老庄乡、张家塬乡两个辖区的10多个行政村5800多人搬迁到了这个村庄。虽然村子很大,但管理得秩序井然。一条笔直的硬化路两边整齐排放着垃圾箱,“村民公约”醒目地张贴在信息栏里。南安村党支部副书记锁亚明说:“我们每年进行‘优秀家庭、好媳妇、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这些人成为全村争相学习的榜样。”南安村生产发展了,生活宽裕了,乡风文明了,村容整洁了,在管理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移民村的新典范。
同心县结合移民村实际,创新组织设置,在行政村设置上,坚持分类设置的原则,进行了科学设置。河西镇同富村是1912年建的移民村,与老移民中心村进行了整合。同德村单独成立了行政村,设立为纯移民村。移民稳定居住后,进行属地管理,由迁入区直接管理。目前,同富村已经选举产生移民村“两委”班子,同德村也成立了临时管理班子。
同时,加强移民村班子建设,为移民村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县直部门、乡镇选派了2名科级干部到移民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指导、帮助村“两委”班子或临时管理班子开展工作。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会管理。制定了《生态移民村“民主议政日”制度》《生态移民村民主理财制度》《生态移民村党组织负责人联系宗教界人士制度》等6项制度,并制版上墙。对两个移民村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系统建立、信息采集录入、人员培训、设备场所配备等“四到位”,确保了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逐步将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实现了移民村服务管理向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和办公自动化等新型社会管理模式迈进。
与此同时,同心县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移民。同德村、同富村共建成两所移民村学校,建设幼儿园两所。移民搬迁入住后,及时配套完善学校各项教学设施,整合教育资源,配齐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确保移民村学生享受与城镇学生同等的教育。建设了两处卫生室,按照村级卫生室的标准,结合移民村实际,配备了相关医疗设备、药品,配备医疗卫生人员,切实方便了移民就医,实现了移民群众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建设村级活动场所两所,文化广场两处,配套了健身器材、标准化篮球场等设施。在移民村设立了巡回法庭和警务室、司法调解室,公安派出所、乡镇司法所、乡村治安防范组织等,经常深入移民村,摸排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在移民村都规划预留了清真寺建设用地,及时组织移民群众通过协商,成立了寺管会,统战宗教部门全程参与移民村阿訇的选聘工作,确保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
当记者走出同德村、南安村,村民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仍然清晰地留在脑海中。新生活、新梦想。梦,其实并不遥远,在移民村,村民们的美好梦想已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