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的未来主义倾向主要出现在21世纪,大批具有未来主义倾向的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渐渐涌现。未来主义的根源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需要秉持着理性的态度去分析以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领域;未来主义
引言
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主义倾向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种未来主义倾向相比于传统的未来建筑的发展,有着很明显的本质区别。这些作品的构思新颖,手法新奇,具有相当重要的艺术价值。新时期的未来建筑同我们的实际生活更为贴近,主要因为全球化以及信息化。
1.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
对于未来主义倾向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期。在1883年,有一位著名的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他曾经发表过一篇著名的论文,题目是《人类的过去和未來》。在这篇论文中,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提出了很多他关于未来的想法,他主张人类对于未来要进行不断地探索以及研究。过去,人们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观念,长期以来深受传统古老的思想影响,不敢去想想未来是什么样子或是关于未来的事情,即使他们明明晓得未来是存在的,但就是缺少去想象和了解未来的一些人。
到了1914年,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圣•埃利亚发表了《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他是这样认为的:“高大挺拔的混凝土、钢、玻璃构成的像机器一样造型的建筑通过各种跨接的桥梁、通道连接成一个庞大的整体,处处散发出机器的科技美感。”
直到1920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带给了人民应有的平等和自由,国家也开始实施计划,大力发展科技以及生产力。就在这个时候,前苏联的先锋派建筑师设计的莫斯科劳动宫的竞赛方案以及真理报大厦引起轰动,因为这项建筑的建成完全放弃了从前那些传统的建筑手法,采用了建筑行业里面的未来主义风格,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来看都是颇具特色的,也从此为建筑领域的未来主义思想开创了先锋。
1964年,哲学家彼得•库克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构想,就是在当时的建筑风格中进行城市化的插入,这一构想的提出在当时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这个构想中,他提出可以根据需求,对于不同功能的单元体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可以形成一个立体化的城市建筑。这一构想在当时可谓是空前绝后,新颖的设计和大胆的创新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这个构想新颖大胆,对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这个构想还是只能成为一个梦想。建筑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依赖着全世界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的社会。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强大和完善,计算机高效的计算能力已经可以帮助人们虚拟一些现实存在的或是自己想象的东西,进一步推动人们的思想以及文明迈向一个新的高峰。创意作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的地位举足轻重,通常一个新的概念才刚刚提出,便立刻在全球开花结果,速度之快超越我们想象。随着未来主义思想的不断延伸,建筑的风格也不断处于变化中。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也科学地设计出了大量相关软件来帮助建筑行业进行建筑设计,这些软件更加方便快速,对于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未来主义的表现形式
英国的一位建筑理论学家丹尼斯•夏普曾经说过:不同于其他风格的建筑,具有特定风格的建筑往往可以抽象成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往往依赖它的细节以及体型,片面的追求视效果才能够生存下来。未来主义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设计者将其设计的建筑设计成了大规模城市的雕塑,但是前提是以不合理的建筑物结构以及紊乱的功能作为代价。这种表现形式只是一味地去塑造建筑物的形体,盲目刻意地模仿某一种特定风格的“形”。另一种表现形式则是设计者以破坏建筑物本来的功能作为代价,对建筑物进行立体拼图,将各种琐碎的零件毫无规则的装饰在建筑物上,导致整个建筑的形象杂乱无章,失去了应有的理想效果。
3. 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主义倾向
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实质上反映了人类的一种进步性思维,人类自从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起就一直试图想象未来、解读未来,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同样在建筑领域内也是这样。
3.1对于未来建筑设计方向的预测
人类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人们对于未来拥有无限的遐想,每分每秒、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是这种对未来的憧憬以及预测,才有了不断推动人类对更美好的明天想象的动力。
直至21世纪,中国人口数量剧增,目前已达13亿,可是人类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人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拥挤,这就带给人们思考,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立更大化的空间供人类使用呢。一部分人认为,可以在建筑设计上面下一些功夫,例如像是改变形态,考虑建立一些椎体、球体、立方体以及飞碟体等形状的建筑,扩大居住面积,有效利用资源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生活空间。
3.2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规律
就中国来说,以前的建筑都是无非都是老式的四合院,建筑风格也单一无趣,在一些建筑的设计上更是缺乏去新鲜的样式以及建筑本身应该具有的立体感。然而,如今的建筑的风格新颖大胆,与传统的建筑设计风格大有不同,丰富、搞怪或是新颖的设计建筑也越来越常见,这种建筑设计风格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不断的探索以及追求,促进了未来主义建筑的崛起。未来的建筑设计的发展规律,想法更具有当代的创新,风格上更具有前沿的时尚。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建筑必定拥有无限美好的前景。
当然,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最重要的还是人类的生态环境。换句话说,人们在大肆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同时,千外不能忽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多注意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毕竟,未来建筑领域的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还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
4. 建筑师对未来建筑设计的构想
建筑设计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建筑师是个关键因素,在建筑的设计过程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建筑师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空间的拥挤问题,而且还能够在环境上很大程度地改善生态系统环境。如今,建筑师不仅仅要更随时代的脚步更新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而且还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并且利用自己前沿的思想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的发展。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个人所生活中的生存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的土地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就使得一些建筑师大胆想象,向其他方向去拓展空间,例如在空中,或者是在大海上建造建筑,因为海洋面积很大,足足占了地球表面的70%,而且,海洋中拥有丰富的资源,可用于居住人类的采摘。所以说,对于人类的生活走向海洋生态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全球环境恶化,气候变暖,根据一些科学家的预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有可能直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就会上升一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用来生存的土地会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对于一些新资源的开发也是未来建筑师们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的难题。
5.结束语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未来主义的出现,无非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以及转折。未来主义倾向不仅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基了基础,而且还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的进步和发展。为了使建筑行业能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需要深刻贯彻这种未来主义理念,认真思考,融会贯通,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多利恩•萨根.未来简史[M].梁圆圆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2] 任军.未来建筑的历史[J].建筑师,2008(9).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领域;未来主义
引言
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主义倾向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种未来主义倾向相比于传统的未来建筑的发展,有着很明显的本质区别。这些作品的构思新颖,手法新奇,具有相当重要的艺术价值。新时期的未来建筑同我们的实际生活更为贴近,主要因为全球化以及信息化。
1.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
对于未来主义倾向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期。在1883年,有一位著名的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他曾经发表过一篇著名的论文,题目是《人类的过去和未來》。在这篇论文中,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提出了很多他关于未来的想法,他主张人类对于未来要进行不断地探索以及研究。过去,人们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观念,长期以来深受传统古老的思想影响,不敢去想想未来是什么样子或是关于未来的事情,即使他们明明晓得未来是存在的,但就是缺少去想象和了解未来的一些人。
到了1914年,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圣•埃利亚发表了《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他是这样认为的:“高大挺拔的混凝土、钢、玻璃构成的像机器一样造型的建筑通过各种跨接的桥梁、通道连接成一个庞大的整体,处处散发出机器的科技美感。”
直到1920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带给了人民应有的平等和自由,国家也开始实施计划,大力发展科技以及生产力。就在这个时候,前苏联的先锋派建筑师设计的莫斯科劳动宫的竞赛方案以及真理报大厦引起轰动,因为这项建筑的建成完全放弃了从前那些传统的建筑手法,采用了建筑行业里面的未来主义风格,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来看都是颇具特色的,也从此为建筑领域的未来主义思想开创了先锋。
1964年,哲学家彼得•库克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构想,就是在当时的建筑风格中进行城市化的插入,这一构想的提出在当时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这个构想中,他提出可以根据需求,对于不同功能的单元体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可以形成一个立体化的城市建筑。这一构想在当时可谓是空前绝后,新颖的设计和大胆的创新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这个构想新颖大胆,对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这个构想还是只能成为一个梦想。建筑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依赖着全世界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的社会。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强大和完善,计算机高效的计算能力已经可以帮助人们虚拟一些现实存在的或是自己想象的东西,进一步推动人们的思想以及文明迈向一个新的高峰。创意作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的地位举足轻重,通常一个新的概念才刚刚提出,便立刻在全球开花结果,速度之快超越我们想象。随着未来主义思想的不断延伸,建筑的风格也不断处于变化中。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也科学地设计出了大量相关软件来帮助建筑行业进行建筑设计,这些软件更加方便快速,对于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未来主义的表现形式
英国的一位建筑理论学家丹尼斯•夏普曾经说过:不同于其他风格的建筑,具有特定风格的建筑往往可以抽象成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往往依赖它的细节以及体型,片面的追求视效果才能够生存下来。未来主义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设计者将其设计的建筑设计成了大规模城市的雕塑,但是前提是以不合理的建筑物结构以及紊乱的功能作为代价。这种表现形式只是一味地去塑造建筑物的形体,盲目刻意地模仿某一种特定风格的“形”。另一种表现形式则是设计者以破坏建筑物本来的功能作为代价,对建筑物进行立体拼图,将各种琐碎的零件毫无规则的装饰在建筑物上,导致整个建筑的形象杂乱无章,失去了应有的理想效果。
3. 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主义倾向
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实质上反映了人类的一种进步性思维,人类自从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起就一直试图想象未来、解读未来,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同样在建筑领域内也是这样。
3.1对于未来建筑设计方向的预测
人类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人们对于未来拥有无限的遐想,每分每秒、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是这种对未来的憧憬以及预测,才有了不断推动人类对更美好的明天想象的动力。
直至21世纪,中国人口数量剧增,目前已达13亿,可是人类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人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拥挤,这就带给人们思考,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立更大化的空间供人类使用呢。一部分人认为,可以在建筑设计上面下一些功夫,例如像是改变形态,考虑建立一些椎体、球体、立方体以及飞碟体等形状的建筑,扩大居住面积,有效利用资源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生活空间。
3.2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规律
就中国来说,以前的建筑都是无非都是老式的四合院,建筑风格也单一无趣,在一些建筑的设计上更是缺乏去新鲜的样式以及建筑本身应该具有的立体感。然而,如今的建筑的风格新颖大胆,与传统的建筑设计风格大有不同,丰富、搞怪或是新颖的设计建筑也越来越常见,这种建筑设计风格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不断的探索以及追求,促进了未来主义建筑的崛起。未来的建筑设计的发展规律,想法更具有当代的创新,风格上更具有前沿的时尚。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建筑必定拥有无限美好的前景。
当然,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最重要的还是人类的生态环境。换句话说,人们在大肆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同时,千外不能忽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多注意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毕竟,未来建筑领域的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还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
4. 建筑师对未来建筑设计的构想
建筑设计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建筑师是个关键因素,在建筑的设计过程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建筑师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空间的拥挤问题,而且还能够在环境上很大程度地改善生态系统环境。如今,建筑师不仅仅要更随时代的脚步更新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而且还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并且利用自己前沿的思想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的发展。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个人所生活中的生存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的土地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就使得一些建筑师大胆想象,向其他方向去拓展空间,例如在空中,或者是在大海上建造建筑,因为海洋面积很大,足足占了地球表面的70%,而且,海洋中拥有丰富的资源,可用于居住人类的采摘。所以说,对于人类的生活走向海洋生态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全球环境恶化,气候变暖,根据一些科学家的预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有可能直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就会上升一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用来生存的土地会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对于一些新资源的开发也是未来建筑师们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的难题。
5.结束语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未来主义的出现,无非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以及转折。未来主义倾向不仅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基了基础,而且还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的进步和发展。为了使建筑行业能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需要深刻贯彻这种未来主义理念,认真思考,融会贯通,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多利恩•萨根.未来简史[M].梁圆圆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2] 任军.未来建筑的历史[J].建筑师,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