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利用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经济出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之后,汕头的产业结构进人调整阶段,出现了以民营中小企业为经济主力军的趋势,在外贸方面也是如此,研究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作深入地分析,提出提升其出口竞争力、促使汕头经济发展走出低谷、摆脱困境的决策依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笔者采用自制问卷的抽样调查法,结合实地考察、现场访谈和文献资料等方法。问卷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规模状况、人力资源概况、出口市场和外销渠道状况、行业竞争状况和宏观环境状况等六方面的内容,共有24个选择问题以及26个填空问题。同时按照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选择研究对象,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市统计年鉴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归人小企业。
一、存在的问题
L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的规模状况是影响其出口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被调查的42家企业看,规模普遍较小,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下的占61.9%;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占57.2%;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占38.09%户从汕头市整个工业行业的规模看,也大都属于中小型工业企业,以2003年为统计年份,在全市7799家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占0.05%,中型企业占0.73%,小型企业占99.22%,可见中小企业是汕头市工业企业的主体。如汕头市的潮南区,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小,但除了少数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其他多为小企业或者家庭作坊,效益不高;总户数不少,但有特色上规模的企业不多。出口方面,虽然国家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但大部分小企业因为实力弱,未能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影响了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2.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对此,笔者对4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见表1)。由于人才资源缺乏,在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产品的质量监控方面缺乏必要的人才,影响了企业经营方案的制定、产品质量和花色款式的更新,从而影响了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销路。
3.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在所调查的42家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中,高档商品仅占14.29%,而中档商品占61.90%,低档商品也占14.29%,9%。明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大都是中、低档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从出口商品采用的商标(品牌)来看,采用自己商标生产的占52.38%,但采用定牌生产的尚有28.57%,说明中小企业逐步重视创立自己的品牌,注意利用自己的商标开发国外市场,但利用他人名牌商标生产的比例还比较大,这作为产品商标尚未出名、借用名牌商标打入国际市场是必要的,但要注意苦练内功,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扩大自己商标的知名度。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是引进技术或模仿他人技术生产的,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且由于受经验、技术、人才的制约,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4.产品出口市场较单一,外销渠道较狭窄。分析企业的出口市场和销售渠道,对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被调查的42家企业中,其出口市场及营销渠道见表2。
如表2可知,汕头市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等地区,出口市场较狭窄,未能较好地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这使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直接制约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出口方式中,自营出口占47.62%,委托出口占25.87%,这是因为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中小企业自营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笔者在调查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尚有相当多的企业不重视出口市场的开拓,有的不敢自营出口,也没有在开拓国外市场上下功夫;销售渠道也比较狭窄,主要靠自己寻找客户(占42.85%),通过中间商或华商网络出口的只占38.1%,说明企业在出口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中间商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利用汕头地区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
5.企业的治理结构还不尽合理,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汕头市的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在笔者调查的42家企业中,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占23.81%,而且大部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企业,总经理就是业主本人,尚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业主委托他人管理、合伙业主协商决策以及由业主管理的占33.33%,以上这些企业的治理结构都偏向于集权式管理。在笔者走访的12家企业中,60%以上的企业主承认他们的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式企业。也就是说,虽然不少中小企业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制的形式,但家族制的实质并未改变。
6.外贸宏观环境有待改善,出口的商务成本还比较高。外贸宏观环境包括外贸政策法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税收、通关、检验检疫以及外贸主管部门的信息发布等因素,表3是被调查企业的宏’观环境调查统计表。
如表3所示,外贸部门在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方面还缺位,因此,外贸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经常提供产品的供求信息以及咨询服务。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商务成本比较高。首先,土地价格高。调查发现,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几乎所有企业都认为能否获得便利和便宜的土地使用权,是制约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信息成本较高。由于汕头市的信息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中小企业获得信息的代价较之广东其他地区更高,影响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再次,商务费用比较大。所有这些,都影响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强化中小企业集群,增强行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汕头市的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规模经济,为了获取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活动必须向一定区域聚集以增强区域粘性,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汕头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但目前,汕头市的多数集群组织还处于自发阶段,为了增强行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中小企业集群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发挥政府部门和私人服务机构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集群朝着分工协作的网络化方向发展。
2.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于中小企业所在的行业集中,进入障碍比较低,各家企业的产品趋于同质,相互竞争非常激烈。中小企业必须在产品的质量、性能、款式、外观等方面有突出优点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有效地适应和引导消费需求,这是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差异性”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产生。汕头市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大胆使用人才;除了在技术创新上要依靠广大科技人员之外,还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于各种创新活动。要紧紧抓住消费者和国外市场的需求,确立技术创新的技术路线和重点领域。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不断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深化中小企业制度变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开发人才资源。汕头市的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相当多的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式企业。政府要从制度和政策供给上给予民营中小企业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要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的保护,研究并公布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企业治理结构评价体系,指导中小企业正确选择和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治理模式和监督机制。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强调以人为本,创造平等轻松和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增进企业内部领导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之间的沟通,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此外,汕头市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源缺乏,严重制约着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以战略眼光解决好聚才、选才和育才问题,构筑中小企业的人才工程。
4.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目前,“以量取胜”,低质低价,仍是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主要增长方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较小。因此,必须尽快转变目前以数量型经济增长为基础的低质低价的出口竞争方式,认真贯彻以质取胜战略,从根本上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为此,必须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1)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出口商品质量意识;(2)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出口商品质量;(3)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出口商品质量;(4)积极推行国际标准化,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标准;(5)切实贯彻《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充分发挥商检部门的监督保证作用;(6)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
5.帮助企业降低商务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成本竞争,当前汕头市企业的商务成本与珠三角等地区相比明显偏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商务成本,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体应做到:(1)进一步减地价、水价、电价,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2)降低企业信息成本。政府应重视信息服务,要及时公布WT0成员国的相关经贸信息,提供给企业或组织资助,鼓励中介组织开展服务,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3)降低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商务费用。要进一步简化出口登记备案手续以及通关手续,大力推行“一站式”审批,提高办事效率,杜绝各种不合理的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拉赞助现象,严厉查处对企业“卡”、“要”等不法行为,真正为企业服务。
6.利用华商网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汕头作为中国的著名侨乡,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潮商以及华人社团在汕头的外贸出口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我们应积极发挥侨乡优势,加强与潮人社团以及华商的联系与沟通,为中小企业牵线搭桥,利用他们的商业网络,进一步拓展汕货的出口空间。为此,企业应狠抓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华商与我合作经营的积极性;同时,企业要遵循商业准则,切忌为谋私利而伤害华商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华商,才能利用华商网络扩大出口。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和其它国际性专业展销会,积极推动汕头的企业“走出去”,主动到国外开拓市场。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多到海外投资或采用合作方式,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笔者采用自制问卷的抽样调查法,结合实地考察、现场访谈和文献资料等方法。问卷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规模状况、人力资源概况、出口市场和外销渠道状况、行业竞争状况和宏观环境状况等六方面的内容,共有24个选择问题以及26个填空问题。同时按照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选择研究对象,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市统计年鉴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归人小企业。
一、存在的问题
L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的规模状况是影响其出口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被调查的42家企业看,规模普遍较小,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下的占61.9%;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占57.2%;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占38.09%户从汕头市整个工业行业的规模看,也大都属于中小型工业企业,以2003年为统计年份,在全市7799家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占0.05%,中型企业占0.73%,小型企业占99.22%,可见中小企业是汕头市工业企业的主体。如汕头市的潮南区,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小,但除了少数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其他多为小企业或者家庭作坊,效益不高;总户数不少,但有特色上规模的企业不多。出口方面,虽然国家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但大部分小企业因为实力弱,未能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影响了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2.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对此,笔者对4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见表1)。由于人才资源缺乏,在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产品的质量监控方面缺乏必要的人才,影响了企业经营方案的制定、产品质量和花色款式的更新,从而影响了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销路。
3.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在所调查的42家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中,高档商品仅占14.29%,而中档商品占61.90%,低档商品也占14.29%,9%。明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大都是中、低档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从出口商品采用的商标(品牌)来看,采用自己商标生产的占52.38%,但采用定牌生产的尚有28.57%,说明中小企业逐步重视创立自己的品牌,注意利用自己的商标开发国外市场,但利用他人名牌商标生产的比例还比较大,这作为产品商标尚未出名、借用名牌商标打入国际市场是必要的,但要注意苦练内功,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扩大自己商标的知名度。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是引进技术或模仿他人技术生产的,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且由于受经验、技术、人才的制约,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4.产品出口市场较单一,外销渠道较狭窄。分析企业的出口市场和销售渠道,对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被调查的42家企业中,其出口市场及营销渠道见表2。
如表2可知,汕头市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等地区,出口市场较狭窄,未能较好地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这使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直接制约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出口方式中,自营出口占47.62%,委托出口占25.87%,这是因为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中小企业自营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笔者在调查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尚有相当多的企业不重视出口市场的开拓,有的不敢自营出口,也没有在开拓国外市场上下功夫;销售渠道也比较狭窄,主要靠自己寻找客户(占42.85%),通过中间商或华商网络出口的只占38.1%,说明企业在出口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中间商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利用汕头地区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
5.企业的治理结构还不尽合理,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汕头市的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在笔者调查的42家企业中,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占23.81%,而且大部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企业,总经理就是业主本人,尚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业主委托他人管理、合伙业主协商决策以及由业主管理的占33.33%,以上这些企业的治理结构都偏向于集权式管理。在笔者走访的12家企业中,60%以上的企业主承认他们的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式企业。也就是说,虽然不少中小企业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制的形式,但家族制的实质并未改变。
6.外贸宏观环境有待改善,出口的商务成本还比较高。外贸宏观环境包括外贸政策法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税收、通关、检验检疫以及外贸主管部门的信息发布等因素,表3是被调查企业的宏’观环境调查统计表。
如表3所示,外贸部门在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方面还缺位,因此,外贸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经常提供产品的供求信息以及咨询服务。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商务成本比较高。首先,土地价格高。调查发现,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几乎所有企业都认为能否获得便利和便宜的土地使用权,是制约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信息成本较高。由于汕头市的信息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中小企业获得信息的代价较之广东其他地区更高,影响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再次,商务费用比较大。所有这些,都影响了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强化中小企业集群,增强行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汕头市的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规模经济,为了获取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活动必须向一定区域聚集以增强区域粘性,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汕头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但目前,汕头市的多数集群组织还处于自发阶段,为了增强行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中小企业集群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发挥政府部门和私人服务机构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集群朝着分工协作的网络化方向发展。
2.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于中小企业所在的行业集中,进入障碍比较低,各家企业的产品趋于同质,相互竞争非常激烈。中小企业必须在产品的质量、性能、款式、外观等方面有突出优点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有效地适应和引导消费需求,这是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差异性”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产生。汕头市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大胆使用人才;除了在技术创新上要依靠广大科技人员之外,还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于各种创新活动。要紧紧抓住消费者和国外市场的需求,确立技术创新的技术路线和重点领域。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不断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深化中小企业制度变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开发人才资源。汕头市的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相当多的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式企业。政府要从制度和政策供给上给予民营中小企业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要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的保护,研究并公布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企业治理结构评价体系,指导中小企业正确选择和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治理模式和监督机制。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强调以人为本,创造平等轻松和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增进企业内部领导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之间的沟通,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此外,汕头市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源缺乏,严重制约着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以战略眼光解决好聚才、选才和育才问题,构筑中小企业的人才工程。
4.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目前,“以量取胜”,低质低价,仍是汕头市中小企业出口的主要增长方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较小。因此,必须尽快转变目前以数量型经济增长为基础的低质低价的出口竞争方式,认真贯彻以质取胜战略,从根本上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为此,必须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1)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出口商品质量意识;(2)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出口商品质量;(3)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出口商品质量;(4)积极推行国际标准化,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标准;(5)切实贯彻《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充分发挥商检部门的监督保证作用;(6)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
5.帮助企业降低商务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成本竞争,当前汕头市企业的商务成本与珠三角等地区相比明显偏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商务成本,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体应做到:(1)进一步减地价、水价、电价,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2)降低企业信息成本。政府应重视信息服务,要及时公布WT0成员国的相关经贸信息,提供给企业或组织资助,鼓励中介组织开展服务,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3)降低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商务费用。要进一步简化出口登记备案手续以及通关手续,大力推行“一站式”审批,提高办事效率,杜绝各种不合理的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拉赞助现象,严厉查处对企业“卡”、“要”等不法行为,真正为企业服务。
6.利用华商网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汕头作为中国的著名侨乡,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潮商以及华人社团在汕头的外贸出口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我们应积极发挥侨乡优势,加强与潮人社团以及华商的联系与沟通,为中小企业牵线搭桥,利用他们的商业网络,进一步拓展汕货的出口空间。为此,企业应狠抓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华商与我合作经营的积极性;同时,企业要遵循商业准则,切忌为谋私利而伤害华商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华商,才能利用华商网络扩大出口。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和其它国际性专业展销会,积极推动汕头的企业“走出去”,主动到国外开拓市场。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多到海外投资或采用合作方式,就地生产,就地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