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派艺术家凡·杜斯堡的建筑实践及启示

来源 :住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pjk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梳理了风格派艺术家凡·杜斯堡的建筑创作历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其分别是:“装饰艺术设计”(1917~1919年)、“色彩解决方案”(1919~1923年)、“可塑性的建筑”(1923~1925年)、“新客观主义”(1926~1931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风格派建筑师展”上的三件作品以及凡·杜斯堡工作室-住宅进行解析.文章揭示了凡·杜斯堡对现代建筑理念与设计方法的贡献,指出“可塑的建筑观”对现当代建筑创作的启示性.
其他文献
东京的住房市场呈现房价收入比与租金收入比双低的特征,住房与租房的可支付性均较高.东京一直通过一定比例的自持住宅、市场化租赁住房以及公共住宅的联动供给促进住房与租房市场的均衡发展,东京无疑是高密度地区解决住房可支付性问题可借鉴的典范.基于此,本文梳理并总结了二战后至今东京租赁住房发展历程,认为总体呈现两大特征:从重视数量供给向质量供给转变、从政府主导供给向市场主导供给转变.进而,本文提出东京住房与租房均衡化发展的主要策略:放松土地管制确保居住用地供给,精准供应匹配备类居住需求,金融与税收刺激市场参与,制度改
目前我国恰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航,明确将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中央经济会议把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作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把租赁放到了特别重要的战略位置.2021年两会多次提及“租赁住房”,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北京市集体土地租赁住房(以下简称:集租房)建设和运营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组建北京市租赁住房建设运营平台进一步推进北京市房屋租赁市场系统化、高效化发展的可行性,以期为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