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校创新“农学结合”培训模式的索解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zy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目前成人学校在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培训工程过程中,面对“校企合作”所处的窘境和“农学结合”转型的焦虑,应从“校村合作”“对接乡土”“学用相长”三个方面加以突破。
  关键词:农民 培训 路径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和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农学结合模式”。这里所说的“农学结合”,在某种意义上是农民在种庄稼时伴有的学习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产生活学习化、学习生产生活化。对处于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一线的成人学校来说,担当好这一任务践行者是应尽的义务。笔者就怎样更好地推行实施这一模式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稍作探讨。
  一、架构一个场域:夯实“校村合作”支撑点
  目前成人学校在推进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供职于乡村企业的小众社群来说,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对那些非乡村企业的、占农村劳动力70%以上的大众社群(包括那些离土不离村的工匠人员、店铺人员、营销人员、外出务工 等“双色”人员和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失能人员等),“校企合作”难以体现出他的短板和盲区。面对该类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成教中心的通例是以镇域为单位、以成人学校为教育培训地,通过多种宣传媒介从全镇四面八方、千家万户中“海招”学员,由于参学者之间在年龄范围、接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路程近远、身体条件等诸多相异性,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培训师之间难免会出现某种距离和陌生感,导致学员难集中,到课率低,代学的、打退堂鼓的时有发生,叫好不叫座。一般一个60多人班,最终能留下的学员最多三分之一,充其量只能在开班和结业两个节点上秀一下场,如此状况表面看来似乎是学员们不配合,实质上反映了在其背后“校企合作”模式面临的新挑战。
  介于此,笔者建议启动“校村合作”模式,虽然与“校企合作”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在教育培训的指向上、体系上、组织方式上却有其截然不同之处,它是对“农学结合”的另一种突围,与“校企合作”构成“农学结合”两个拳头,两者可以并行也可交叉进行。“校村合作”是一种以村域组织为主力、以成教中心教学为主导、以合作融入为主线,以前面所说的大众社群为主体,充分利用村干部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知晓农户的优势,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融入村农业和村经济发展总体任务之中。成人学校先通过“看、问、谈、访”等方式,收集全镇各村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和生产生活信息,然后分期分批分别与村委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商定办班课目,计划安排办班时间,制订学员奖补办法等事宜。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名义,由村干部推荐联系学员,收集学员报名材料,力求村干部置身于培训的各个环节。实践证明,依托于村委会对教育培训点的造势、蓄势、运势,适应农村的特点,能催生出一个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三位一体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
  二、跃动一种脉搏:对接“乡土气息”优学度
  启动“校村合作”,虽然为其展开“农学结合”架构一个场域,解决了学员难集中的首难现象,但在其培训的每一堂课上,如何让所讲内容悦心悦目悦耳,有若干种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从来自学员的各种谈论中不难看出其最具代表的声音:一是学习时间(特指集中学习时间)如何安排;二是学习内容怎样呈现。面对第一类声音,或许成人学校教师会有一种陋见,认为很多农民在家种地,时间比较充裕。其实未必尽然,现在的农民不再是单一的农田劳作,想要腾出一天半日用来专门学习可谓实为不易。这就要求学习时间应依据24节气以及村民生产生活时空为参照系。做到以农闲时期为主时序,以农忙时期为辅时序;以分散学习为主时段,以集中学习为辅时段;以减轻学习负担(应知、心理层面)为主时效,以调剂学习阶段为辅时效。面对第二类声音,介于学员特征是多数处于年龄偏大最怕记、底子薄弱最怕读的“双怕”情形,如何勾勒出可行性指数高,对接力强的培训方法,这已成为成人学校培训机构无法绕过的一道坎。为了能跨过这道坎,对成人学校来说,应以田间地头为第一课堂,立足于乡村眼光和乡土的手法,以温暖形态来呈现学习内容,做到:寓学于境,如创业类的种植养殖大户、园艺大棚、菜篮子工程、开店办厂、经商等,采取现场观摩,结拜师徒来呈现;寓学于图,如技能操作类的服装、纺织、针织工艺与设备、科学种田等采取示图或视频来呈现;寓学于体验,如实用技术类的烹饪、插花、刺绣、手工编织、布艺、消防、家政、计算机操作采取体验来呈现;寓学于景,如政策法规类的社保、交通、计生、维权、环保、禁烧秸秆等采取模拟角色、虚拟情景来呈现;寓学于娱,如文化文明宣传类的礼仪、保健、青少年与网络、娱乐休闲棋牌等以联欢会、比赛、回展、乡土教材来呈现。用以上“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的学习样式支撑学员,会使它如同一股来自田野的清新之风。
  三、分享一份红利:拓宽“学用相长”受益面
  如果说“农学结合”阵地问题和学习路径得到有效解决,接下来就得探讨怎样实现其终极指向——学用相长。目前从村民教育培训状态来看,那种只“用”不“学”、重“学”轻“用”倾向固然算不上盛行,但还有两大症结阻碍着学用结合推进。
  其一是在对待“用”字问题上存在两类极端观点:一是把学用神化,认为凡参学者就应能产生一夜暴富、一哄而上(上项目)、立竿见影效应;另一是把学用魔化,认为学习对村民来说既无利可图,也无现实作用,充其量属于伪学、伪用。实际上上述两类极端观点都是不合适的,应看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学用结合效应存在,让学员能体会到一定程度上“成人之美”和“呈美于人”相帮,这就是“学用结合”真谛所在。
  其二是评价是否有用问题上,往往以实体、客体、有形的“用”样为镜子,忽视了对学员在一般意义上用法层面上的认可。为此,应根据不同情形的学员、不同的客体,建议学员采取不同的用法:如对新手上路的学员,以“循蹈法”而用之;对已有一定职场基础的学员,以“嫁接法”而用之;对条件暂不具备的学员,以“受雇法”而用之;对某方面是能手(营农大户)的学员,以“辐射法”而用之;对现有项目遇有竞争挑战的学员,以“二次开发法”而用之;对于有某个地方有优势的学员(如资金、技术、管理、人力、公关)以“入股(会、社)法”而用之。以上所列学用相长的用例,应视其具体情况灵活择取一种或多种用法,但要注意每一种用法形迹都要经过磨合期。
  总之只要引导参培学员坚持从身边的先进“土专家”“田秀才”学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必将会给家庭致富、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增添一份红利。
  (作者单位:如东县袁庄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从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几点措施,分析探讨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技能型人才强则实业强,实业强则国强,这是国际通则。  技能立国,实业强国。技能型人才是保障实体企业生产系统正常运转和设计后产品质量最关键、最核心的力量。当前的中国,高技能人才缺口一再拉大与纯学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一再提升之间的矛盾,不仅频频冲击着时下的教育体制,更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作为制造业大区和工业经济强区,杭州市萧山区首当其冲。  “要创建技师学院!”萧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一锤定音。以技师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高职院校多数学生素质较差,高职教育的对象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进行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汽车液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使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对
自我效能感对健美操运动员的学习心理及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教练员和学生都应当有意识地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从而不断改善训练的效果。
摘 要:本文对技工学校德育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认为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对学生的思想感染力,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德育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渠道多元化和便捷化,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削弱,课堂教学遇到挑战。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
价格卡特尔作为与市场竞争相伴而生的社会现象已出现在许多行业中,它是对竞争危害最大的卡特尔,它严重限制了市场的竞争机制并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一直是各国反垄断法规制的
摘 要: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生,年龄偏小而且学习能力较差,在中职院校接受的是正规的专业技能教育和训练,德育普遍被忽视。中职学生出现的违规、违纪甚至是违法犯罪现象不在少数,只有创新德育模式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院校 德育 创新 研究  中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招收的是初中学生或有初中学历的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