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席慕蓉: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一个孩童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到成长为少年,生活一点一滴的浸润,但是生活轨迹的不同,对生活的感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对生活的感受是苍白的,对生命的感受是浅薄的?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又该怎样引导和激发他们对生活产生真诚的热爱呢?
一、融入自然,感悟自然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美丽的。可是我们的孩子,在春天没有撒过种子,没有闻过家乡泥土的味道,怎会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夏日躲在空调房里频繁地打着虚拟的游戏,喝着冷饮,怎能体验到夏的热烈?秋日,不去农田不去牧场哪里又能体会到收获的快乐呢?抱着热水袋裹着电热毯的冬日,又怎能体会那份真正的清寂和洁净之美?
当我们的学生真正投身到大自然,才能从小草拔节的声息中慢慢体悟到生命的伟大与可贵,进而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否则我们这个社会的“李天一”“我爸是李刚”式的人物会越来越多。
二、乐对挫折,敬畏生命
近期在兰州军区总医院急诊科相继抢救了三个16岁左右轻身的少女。一个是由于跟父亲发生了口角,就吞下200片安宁片,还有两个是在23日傍晚相继跳楼的。三名女孩的相继自杀给整个社会造成很大的触动,也给我们整个教育界带来必要的反思。宝贵的生命,绚丽的青春,是什么使这些年轻人如此轻率地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与家长的沟通不顺,人际关系恶化,学习压力大,早恋问题等,这些都是诱因,而事实上,三个孩子心理素质偏低,又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个性上又追求完美,耐挫能力差这才是主要原因。罗曼·罗兰说过,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复返。这些孩子的生命列车还没经历足够的人生风景就迅速结束了,岂不哀哉!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句流行语是这样说的:“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干的事情,你要青春干吗?”我们很多孩子确实就过着这样的生活,甚至向往着这样的生活,那么要青春干吗呢,锦瑟流年,岁月蹉跎匆匆而过,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过最安逸的生活,这何尝对生命不是一种漠视,对生活不是一种亵渎,错过了人生最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生命的感悟就会浅薄。
鲁迅说过,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也即延长了人的生命。所以生命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质量,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正视生活的不如意和不完美,去接纳它,欣赏它才是当代中学生应有的姿态。
有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乱动,口里也经常有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常人看来,她已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和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不仅活下来,还考取了美国加州大学,并获得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抒发自己的情感。一次演讲会上,一个学生贸然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有过怨恨吗,怎样看待自己呢?”在场的人都在内心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是黄美廉没有不高兴的意思,她非常坦然地写下了这样几行字:我好可爱,我的腿很长很美。爸爸妈妈那么爱我。我会画画,我会写稿,我有一只可爱的猫……最后她用一句话作为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没有的。每次读这个故事,我们都会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所以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作为老师,既要做良师更要当益友,绝非只传授书本上的那么点东西,而“解”人生成长道路上的“惑”应该更为重要。带着他们一起读书,聆听他们内心的不圆满,给予鼓励和支持,让这些青少年以一种健康的蓬勃之姿,带着生命的激情,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三、学会交往,和谐生活
《尔雅》解释“谐”,和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老子、孔子、庄子都曾提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
如今,在新的世纪,我们更要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而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础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有这样几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影响一生的。
首先是亲子关系。父母给予了生命,教会了孩子们说话和行走,带他们到这个世界上,带他们融入这个社会里,养育了他们,也是他们的监护人。可是孩子本身也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伴随着他们的长大,世界观的形成,他们更需要精神的交流和良好的沟通,而不是溺爱抑或是放任不管。养育孩子就像放风筝,孩子可以飞得很高,家长只要拽住线就可以了。
接着就是师生关系。老师给了孩子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是老师给了他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他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相敬相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可遗憾的是,现在师生关系似乎并不怎么融洽,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对此都应做一点思考,我们的教师、家长、社会都应做一些反思,尽一点责任。
然后是同学关系。同学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宽容和友善。对待同学要像春天般的温暖,要看到同学的优点,宽容别人的缺点,没有人能够尽善尽美。平时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之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交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是朋友关系。有一句话最近很流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是选择和什么样人在一起。”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很重要,對待朋友的态度也很重要,真的朋友,是可以肝胆相照,互相促进的,而绝不是狐朋狗友,狼狈为奸。只有这样的朋友,才值得天长地久地相处,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和谐进步的关系。
总之,培养和教育一个孩子真诚和真心地去热爱这个我们社会,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觉非仅靠学校的力量。我们要家庭、学校、社会整体联动,带着孩子们回归到生活的本质,要学会放手,让他们亲自体验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生命的高低起伏。再也不能打着爱的幌子,将他们关在温室里,让他们成为冷漠和柔弱的代名词。所以,请放开我们的怀抱,让他们去接受这满世界的风风雨雨吧!
该文是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转型下学生生活素养的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2013/02/692。(责编 张敬亚)
一个孩童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到成长为少年,生活一点一滴的浸润,但是生活轨迹的不同,对生活的感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对生活的感受是苍白的,对生命的感受是浅薄的?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又该怎样引导和激发他们对生活产生真诚的热爱呢?
一、融入自然,感悟自然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美丽的。可是我们的孩子,在春天没有撒过种子,没有闻过家乡泥土的味道,怎会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夏日躲在空调房里频繁地打着虚拟的游戏,喝着冷饮,怎能体验到夏的热烈?秋日,不去农田不去牧场哪里又能体会到收获的快乐呢?抱着热水袋裹着电热毯的冬日,又怎能体会那份真正的清寂和洁净之美?
当我们的学生真正投身到大自然,才能从小草拔节的声息中慢慢体悟到生命的伟大与可贵,进而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否则我们这个社会的“李天一”“我爸是李刚”式的人物会越来越多。
二、乐对挫折,敬畏生命
近期在兰州军区总医院急诊科相继抢救了三个16岁左右轻身的少女。一个是由于跟父亲发生了口角,就吞下200片安宁片,还有两个是在23日傍晚相继跳楼的。三名女孩的相继自杀给整个社会造成很大的触动,也给我们整个教育界带来必要的反思。宝贵的生命,绚丽的青春,是什么使这些年轻人如此轻率地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与家长的沟通不顺,人际关系恶化,学习压力大,早恋问题等,这些都是诱因,而事实上,三个孩子心理素质偏低,又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个性上又追求完美,耐挫能力差这才是主要原因。罗曼·罗兰说过,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复返。这些孩子的生命列车还没经历足够的人生风景就迅速结束了,岂不哀哉!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句流行语是这样说的:“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干的事情,你要青春干吗?”我们很多孩子确实就过着这样的生活,甚至向往着这样的生活,那么要青春干吗呢,锦瑟流年,岁月蹉跎匆匆而过,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过最安逸的生活,这何尝对生命不是一种漠视,对生活不是一种亵渎,错过了人生最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生命的感悟就会浅薄。
鲁迅说过,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也即延长了人的生命。所以生命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质量,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正视生活的不如意和不完美,去接纳它,欣赏它才是当代中学生应有的姿态。
有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乱动,口里也经常有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常人看来,她已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和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不仅活下来,还考取了美国加州大学,并获得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抒发自己的情感。一次演讲会上,一个学生贸然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有过怨恨吗,怎样看待自己呢?”在场的人都在内心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是黄美廉没有不高兴的意思,她非常坦然地写下了这样几行字:我好可爱,我的腿很长很美。爸爸妈妈那么爱我。我会画画,我会写稿,我有一只可爱的猫……最后她用一句话作为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没有的。每次读这个故事,我们都会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所以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作为老师,既要做良师更要当益友,绝非只传授书本上的那么点东西,而“解”人生成长道路上的“惑”应该更为重要。带着他们一起读书,聆听他们内心的不圆满,给予鼓励和支持,让这些青少年以一种健康的蓬勃之姿,带着生命的激情,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三、学会交往,和谐生活
《尔雅》解释“谐”,和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老子、孔子、庄子都曾提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
如今,在新的世纪,我们更要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而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础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有这样几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影响一生的。
首先是亲子关系。父母给予了生命,教会了孩子们说话和行走,带他们到这个世界上,带他们融入这个社会里,养育了他们,也是他们的监护人。可是孩子本身也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伴随着他们的长大,世界观的形成,他们更需要精神的交流和良好的沟通,而不是溺爱抑或是放任不管。养育孩子就像放风筝,孩子可以飞得很高,家长只要拽住线就可以了。
接着就是师生关系。老师给了孩子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是老师给了他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他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相敬相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可遗憾的是,现在师生关系似乎并不怎么融洽,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对此都应做一点思考,我们的教师、家长、社会都应做一些反思,尽一点责任。
然后是同学关系。同学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宽容和友善。对待同学要像春天般的温暖,要看到同学的优点,宽容别人的缺点,没有人能够尽善尽美。平时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之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交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是朋友关系。有一句话最近很流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是选择和什么样人在一起。”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很重要,對待朋友的态度也很重要,真的朋友,是可以肝胆相照,互相促进的,而绝不是狐朋狗友,狼狈为奸。只有这样的朋友,才值得天长地久地相处,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和谐进步的关系。
总之,培养和教育一个孩子真诚和真心地去热爱这个我们社会,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觉非仅靠学校的力量。我们要家庭、学校、社会整体联动,带着孩子们回归到生活的本质,要学会放手,让他们亲自体验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生命的高低起伏。再也不能打着爱的幌子,将他们关在温室里,让他们成为冷漠和柔弱的代名词。所以,请放开我们的怀抱,让他们去接受这满世界的风风雨雨吧!
该文是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转型下学生生活素养的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2013/02/692。(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