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物所惑:济慈颂歌中的复魅叙事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l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复魅”的角度看,英国诗人济慈的生态敏感主要体现在他对万物平等的体认,对万物无限性和神秘性的感知以及对万物活力抱有的孩童般的欣喜.在济慈著名的三首颂歌中,“迷魅”既是极力表达的主题,也是结构性叙事策略:《夜莺颂》里,说话人(或诗人)先是变得麻木,继而随着夜莺的歌声,迷魅在跨越时空的“广阔户外”中,最后惆怅地回到现实;《希腊古瓮颂》里,说话人先是对着古瓮表达好奇和思考,随即陷入古瓮悠远而神秘的过去,与古瓮合二为一;《秋颂》里,说话人一开始即被立体而动感的秋所迷魅,追随动感十足的秋的脚步,聆听其美妙的音乐,一直到诗歌结束.济慈的复魅叙事在当今“后人类中心”时代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其他文献
2001年以前西藏冈底斯斑岩铜钼多金属成矿带未列入国家重要成矿区带,而随后的成矿、找矿理论认识和方法创新,致使该带找矿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新发现与评价了驱龙、甲玛、朱诺、雄村、努日、冲江、邦浦、蒙亚啊、洞中松多、查个勒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仅探明的铜资源量就超过5 600万吨,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铜多金属勘查开发基地;新发现的矿床主要分布在南部拉萨地体及弧背断隆带,空间上的分布表现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