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蛋鸡肝脏损伤主要是因为饲料营养价值投入不平衡,机体内营养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肝脏出现脂肪性病变、出血的非传染性疾病。随着鸡养殖产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产蛋鸡肝脏损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常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国内养殖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养殖场内产蛋鸡肝脏损伤一旦发生将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文主要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了产蛋鸡肝脏损伤的发病原因和防治对策。
关键词:产蛋鸡肝脏损伤;发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68
0 引言
导致产蛋鸡肝脏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数与养殖场的饲料营养价值控制不当或营养过剩有很大关系,另外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也会导致肝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在集约化规模化蛋鸡养殖产业发展中,很多养殖户为了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蛋鸡产蛋,会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能量饲料,大量能量饲料进入鸡体内后,导致鸡体能量堆积,个体肥大,在鸡的肝脏系统中蓄积大量的脂肪物质,如果这些脂肪物质不能在短时间内被消化代谢,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而在蛋鸡养殖中,如果饲料营养价值不足,尤其是蛋白质投入不足,会影响到肝脏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正常代谢,尤其是饲料中的胆碱、维生素、氨基酸会参与到脂蛋白或运载脂肪辅助因子的合成代谢,这些营养元素投入不足,会导致鸡肝脏功能衰弱,最终导致脂肪堆积,引起肝脏损伤。
1 发病经过
2018年5月12日某规模化养殖场养殖的22周龄的蛋鸡突然出现发病,表现为产蛋率下降,鸡群中有个别鸡突然死亡,产蛋鸡生长到29周龄后,发病率与死亡率逐步升高。整个鸡群的产蛋率维持为50%左右,较正常水平下降了20%。发病初始阶段,患病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较轻微,养殖户重视程度不高,随后病情加重传播。等到病情严重后,养殖户才采取措施将患病鸡单独隔离养殖。据调查,养殖场整体卫生环境较差,饲养密度较大,饲料中能量饲料投入标准较高,养殖场的产蛋鸡个体普遍较肥,超重严重。未发病的鸡采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并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养殖场的患病鸡在临死前鸡冠肿大,呈现鲜红色,身体发育良好。养殖场的病死鸡多出现在傍晚或午后,在鸡舍中正常采食后突然死亡,特别是养殖场内部多种应激因素刺激下,死亡率显著升高。
2 临床症状
通过对养殖场的发病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检查,发现大部分未发病鸡群的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饮食饮水。但养殖场有个别产蛋鸡不表现出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死亡,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鸡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精神状态逐渐变差,患病鸡胸腹部蓄积大量脂肪,下垂严重[1]。由于患病鸡个体较大,影响到正常行走正常采食,经常卧地不起,鸡冠失去血色,呈现苍白色,头颈向前伸直,做吞咽呼吸动作,强迫患病鸡站立,行走时左右摇摆,经常性的倒地痉挛而死。
3 病理学变化
将濒临死亡的鸡处死,可以发现所有病死鸡个体体重超标,尤其是胸腹部皮下存在大量脂肪,解剖后发现肝脏存在明显的脂肪病变,肝脏肿大明显,边缘钝圆,颜色呈现土黄色或深黄色,用手触摸病变肝脏组织,能感到明显的油腻感[2]。病死鸡肝脏存在明显充血和炎症病变,在肝脏周围存在很多凝血块,肠系膜表面也会凝集大量脂肪,虽然卵巢发育良好,并在卵巢中发现成熟的卵泡。将养殖场体重较大的未发病的鸡处死后解剖,同样可以发现上述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轻度或中度脂肪堆积,胸腹部皮下脂肪也存在大量沉积[3]。根据整体的发病情况和典型的脏器病理变化,可以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怀疑是因为养殖户能量饲料投入充足,蛋白质饲料投入不足引起的肝脏损伤。
4 实验室诊断
在无菌条件下收集病变脏器组织,使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学检查,没有发现染色的致病菌,在培养基上也没有出现致病菌生长。采集患病鸡的新鲜血液,常规方法分离得到血清,进行马利克氏病病毒和安卡拉病毒血清学检测,没有发现上述2种病毒的阳性血清。由此可以排除某些细菌和马利克氏病病毒,安卡拉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损伤综合症。结合养殖场能量饲料投入超标,蛋白质投入不足,各种微量元素投入不足的情况,最终可以判定因为能量饲料投入过量导致机体脂肪堆积严重引发的肝脏损伤。
5 治疗
应将养殖场未发病的鸡群和发病鸡群单独隔离养殖,同时引导养殖户立即更改饲料配方,降低能量饲料的投入量,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投喂量。同时在整个鸡群的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和多维素,每100kg饲料分别添加120g和25g。同时在饲料中添加10.15%的蛋氨酸,每100kg饲料添加饲料级的亚西酸钠100g,同时增加维生素B12和肌醇。由于养殖场整个鸡群的体重超标比较严重,在更改饲料配方后,应该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在初期应该限制产蛋鸡的饲料采食。每天饲料投喂量维持在原有饲料配方的80%左右,然后结合整个蛋鸡体重的变化情况,对养殖场饲料的同位情况做出科学调整。通过采用上述手段进行连续2周的針对性预防治疗,养殖场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3周后死亡停止,鸡群的体重逐步下降到正常水平,产蛋率逐步回升,1月后回访养殖场的产蛋率恢复到75%以上,养殖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6 预防
产蛋鸡肝脏损伤和养殖场的饲养管理营养管理有很大联系,在日常养殖中,应该引导养殖户按照蛋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需求,科学搭配上述2种饲料,满足机体营养所需。要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饲养模式,让其充分认识到蛋鸡肝脏损伤造成的严重损失。蛋鸡进入产蛋中后期后应该严格控制好饲料的营养水平,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投入的充足。养殖户应该秉持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不要随便在饲料中添加各种能量饲料,当发现机体重严重超标,肝脏破裂导致鸡群出现零星死亡时,应该在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促进体内脂肪快速代谢。做好鸡群饲养管理工作,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是防范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养殖场应该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机制,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减少多种应激因素刺激。整个育雏期间应该密切观察鸡群体重变化情况,当整个鸡群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5%以上,就应该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重点控制能量饲料的投喂,保证鸡群健康生长。
7 结束语
在现代产蛋鸡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中,蛋鸡肝脏损伤是很容易发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和养殖场的营养管理、环境管理、鸡品种遗传、药物使用、疾病、饲养管理和应激因素有密切联系。在产蛋鸡生产中应该密切观察鸡群的采食情况与代谢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封锁,做好饲料营养调整工作,保证机体脂肪代谢平衡,降低鸡肝脏损伤的发病率,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宋东磊.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率低的原因与处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5):128-129.
[2]魏星,何东伟,张艳平.产蛋鸡肝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18,39(4):26.
[3]聂明权,郭兴国,李慧姝.大肠杆菌引起肝脏损伤的诊治体会[J].养殖技术顾问,2008(7):120.
作者简介:贺显昆(1970-),汉族,重庆人,专科。
关键词:产蛋鸡肝脏损伤;发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68
0 引言
导致产蛋鸡肝脏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数与养殖场的饲料营养价值控制不当或营养过剩有很大关系,另外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也会导致肝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在集约化规模化蛋鸡养殖产业发展中,很多养殖户为了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蛋鸡产蛋,会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能量饲料,大量能量饲料进入鸡体内后,导致鸡体能量堆积,个体肥大,在鸡的肝脏系统中蓄积大量的脂肪物质,如果这些脂肪物质不能在短时间内被消化代谢,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而在蛋鸡养殖中,如果饲料营养价值不足,尤其是蛋白质投入不足,会影响到肝脏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正常代谢,尤其是饲料中的胆碱、维生素、氨基酸会参与到脂蛋白或运载脂肪辅助因子的合成代谢,这些营养元素投入不足,会导致鸡肝脏功能衰弱,最终导致脂肪堆积,引起肝脏损伤。
1 发病经过
2018年5月12日某规模化养殖场养殖的22周龄的蛋鸡突然出现发病,表现为产蛋率下降,鸡群中有个别鸡突然死亡,产蛋鸡生长到29周龄后,发病率与死亡率逐步升高。整个鸡群的产蛋率维持为50%左右,较正常水平下降了20%。发病初始阶段,患病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较轻微,养殖户重视程度不高,随后病情加重传播。等到病情严重后,养殖户才采取措施将患病鸡单独隔离养殖。据调查,养殖场整体卫生环境较差,饲养密度较大,饲料中能量饲料投入标准较高,养殖场的产蛋鸡个体普遍较肥,超重严重。未发病的鸡采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并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养殖场的患病鸡在临死前鸡冠肿大,呈现鲜红色,身体发育良好。养殖场的病死鸡多出现在傍晚或午后,在鸡舍中正常采食后突然死亡,特别是养殖场内部多种应激因素刺激下,死亡率显著升高。
2 临床症状
通过对养殖场的发病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检查,发现大部分未发病鸡群的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饮食饮水。但养殖场有个别产蛋鸡不表现出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死亡,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鸡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精神状态逐渐变差,患病鸡胸腹部蓄积大量脂肪,下垂严重[1]。由于患病鸡个体较大,影响到正常行走正常采食,经常卧地不起,鸡冠失去血色,呈现苍白色,头颈向前伸直,做吞咽呼吸动作,强迫患病鸡站立,行走时左右摇摆,经常性的倒地痉挛而死。
3 病理学变化
将濒临死亡的鸡处死,可以发现所有病死鸡个体体重超标,尤其是胸腹部皮下存在大量脂肪,解剖后发现肝脏存在明显的脂肪病变,肝脏肿大明显,边缘钝圆,颜色呈现土黄色或深黄色,用手触摸病变肝脏组织,能感到明显的油腻感[2]。病死鸡肝脏存在明显充血和炎症病变,在肝脏周围存在很多凝血块,肠系膜表面也会凝集大量脂肪,虽然卵巢发育良好,并在卵巢中发现成熟的卵泡。将养殖场体重较大的未发病的鸡处死后解剖,同样可以发现上述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轻度或中度脂肪堆积,胸腹部皮下脂肪也存在大量沉积[3]。根据整体的发病情况和典型的脏器病理变化,可以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怀疑是因为养殖户能量饲料投入充足,蛋白质饲料投入不足引起的肝脏损伤。
4 实验室诊断
在无菌条件下收集病变脏器组织,使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学检查,没有发现染色的致病菌,在培养基上也没有出现致病菌生长。采集患病鸡的新鲜血液,常规方法分离得到血清,进行马利克氏病病毒和安卡拉病毒血清学检测,没有发现上述2种病毒的阳性血清。由此可以排除某些细菌和马利克氏病病毒,安卡拉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损伤综合症。结合养殖场能量饲料投入超标,蛋白质投入不足,各种微量元素投入不足的情况,最终可以判定因为能量饲料投入过量导致机体脂肪堆积严重引发的肝脏损伤。
5 治疗
应将养殖场未发病的鸡群和发病鸡群单独隔离养殖,同时引导养殖户立即更改饲料配方,降低能量饲料的投入量,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投喂量。同时在整个鸡群的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和多维素,每100kg饲料分别添加120g和25g。同时在饲料中添加10.15%的蛋氨酸,每100kg饲料添加饲料级的亚西酸钠100g,同时增加维生素B12和肌醇。由于养殖场整个鸡群的体重超标比较严重,在更改饲料配方后,应该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在初期应该限制产蛋鸡的饲料采食。每天饲料投喂量维持在原有饲料配方的80%左右,然后结合整个蛋鸡体重的变化情况,对养殖场饲料的同位情况做出科学调整。通过采用上述手段进行连续2周的針对性预防治疗,养殖场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3周后死亡停止,鸡群的体重逐步下降到正常水平,产蛋率逐步回升,1月后回访养殖场的产蛋率恢复到75%以上,养殖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6 预防
产蛋鸡肝脏损伤和养殖场的饲养管理营养管理有很大联系,在日常养殖中,应该引导养殖户按照蛋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需求,科学搭配上述2种饲料,满足机体营养所需。要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饲养模式,让其充分认识到蛋鸡肝脏损伤造成的严重损失。蛋鸡进入产蛋中后期后应该严格控制好饲料的营养水平,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投入的充足。养殖户应该秉持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不要随便在饲料中添加各种能量饲料,当发现机体重严重超标,肝脏破裂导致鸡群出现零星死亡时,应该在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促进体内脂肪快速代谢。做好鸡群饲养管理工作,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是防范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养殖场应该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机制,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减少多种应激因素刺激。整个育雏期间应该密切观察鸡群体重变化情况,当整个鸡群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5%以上,就应该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重点控制能量饲料的投喂,保证鸡群健康生长。
7 结束语
在现代产蛋鸡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中,蛋鸡肝脏损伤是很容易发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和养殖场的营养管理、环境管理、鸡品种遗传、药物使用、疾病、饲养管理和应激因素有密切联系。在产蛋鸡生产中应该密切观察鸡群的采食情况与代谢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封锁,做好饲料营养调整工作,保证机体脂肪代谢平衡,降低鸡肝脏损伤的发病率,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宋东磊.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率低的原因与处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5):128-129.
[2]魏星,何东伟,张艳平.产蛋鸡肝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18,39(4):26.
[3]聂明权,郭兴国,李慧姝.大肠杆菌引起肝脏损伤的诊治体会[J].养殖技术顾问,2008(7):120.
作者简介:贺显昆(1970-),汉族,重庆人,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