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凸显。针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心理教育工作,完善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更高质量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凸出此类院校的特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高职院校
一、前言
据相关调查报告,大学生心理健康合格率不断降低,目前各大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方面的困惑,各高校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将关注的焦点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率也要低于同级的普通高校学生,因为他们入学成绩一般低于高中毕业生的整体水平,这让他们走进高职院校时也带着失落感和无可奈何的心理。怎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这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这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各职高院校一般都侧重于专业技能、政治思想教育、障碍咨询等方面,而忽视了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进行发展辅导,长此以往,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也不够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其任务、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够,对其特点和规律缺少调查和研究。
(二)师资力量差。在当前现状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不能满足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与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相适应,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健全的原因之一。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强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所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经过系统、规范的训练,从业要求很高。大体来说,现在高职院校大多心理健康教师只经过短期培训便仓促上岗,不能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专业水平也良莠不齐。
(三)课程不合理,教材不科学。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被纳入整体教学体系。教材不规范、统一,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也不统一,实用性和针对性缺乏,且没有突出高职特色。教学内容偏向理论,而心理防卫、心理调适、心理技能训练等实践较少。教材和教学内容没有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相结合,尤其没有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要求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
三、应对方法
(一)完善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被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应切实被纳入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体系。教材、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应统一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的、任务应该被明确。在高职大学生心理课程上,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组织教育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向高职大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理论,也应加强网络、课内、校内和校外等方面的实践教学。
(二)思政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各大高职院校应统筹全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列入学校督导评估范畴和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体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素质”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所必须的教育,思想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有所关联,一个人只有形成了对社会、人生的正确认识,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加强师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应在“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中,坚持师生结合、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原则。应严格控制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上岗资格,实行心理咨询师职业的统一鉴定,而后持证上岗,心理健康教育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应壮大教师队伍,提升兼职人员的素质,同时应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等人员的相关专业培训。
(四)结合高职特色。增强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必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有针对性地围绕着“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环节应根据章节内容不同、课内与课外结合来设计,建立有特色的教学实践模式,在课程中突出“实”。教学时间的调整应结合实训、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方式应根据学生实习实训特点,坚持心理教育活动与心理知识的传授相结合、坚持大学生生活实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相结合,不断地研究与实践,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的理论教学相融合。
四、结语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历史短,心理健康教育也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切实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对促进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树立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米慧艳,王松琦,柳海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8(2).
[3]林玉琼.对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4]唐慧敏.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04(1).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高职院校
一、前言
据相关调查报告,大学生心理健康合格率不断降低,目前各大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方面的困惑,各高校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将关注的焦点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率也要低于同级的普通高校学生,因为他们入学成绩一般低于高中毕业生的整体水平,这让他们走进高职院校时也带着失落感和无可奈何的心理。怎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这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这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各职高院校一般都侧重于专业技能、政治思想教育、障碍咨询等方面,而忽视了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进行发展辅导,长此以往,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也不够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其任务、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够,对其特点和规律缺少调查和研究。
(二)师资力量差。在当前现状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不能满足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与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相适应,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健全的原因之一。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强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所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经过系统、规范的训练,从业要求很高。大体来说,现在高职院校大多心理健康教师只经过短期培训便仓促上岗,不能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专业水平也良莠不齐。
(三)课程不合理,教材不科学。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被纳入整体教学体系。教材不规范、统一,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也不统一,实用性和针对性缺乏,且没有突出高职特色。教学内容偏向理论,而心理防卫、心理调适、心理技能训练等实践较少。教材和教学内容没有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相结合,尤其没有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要求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
三、应对方法
(一)完善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被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应切实被纳入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体系。教材、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应统一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的、任务应该被明确。在高职大学生心理课程上,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组织教育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向高职大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理论,也应加强网络、课内、校内和校外等方面的实践教学。
(二)思政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各大高职院校应统筹全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列入学校督导评估范畴和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体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素质”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所必须的教育,思想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有所关联,一个人只有形成了对社会、人生的正确认识,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加强师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应在“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中,坚持师生结合、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原则。应严格控制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上岗资格,实行心理咨询师职业的统一鉴定,而后持证上岗,心理健康教育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应壮大教师队伍,提升兼职人员的素质,同时应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等人员的相关专业培训。
(四)结合高职特色。增强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必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有针对性地围绕着“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环节应根据章节内容不同、课内与课外结合来设计,建立有特色的教学实践模式,在课程中突出“实”。教学时间的调整应结合实训、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方式应根据学生实习实训特点,坚持心理教育活动与心理知识的传授相结合、坚持大学生生活实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相结合,不断地研究与实践,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的理论教学相融合。
四、结语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历史短,心理健康教育也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切实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对促进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树立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米慧艳,王松琦,柳海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8(2).
[3]林玉琼.对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4]唐慧敏.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04(1).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