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评讲的过程,是作文指导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作文的过程。在作文评讲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习作。
关键词:学生习作;评讲重点;修改作文;审题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236-02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依然处在“三无”状态,即有教无写,有写无评,有评无改。特别是作文评讲,是最容易被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忽视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在作文评讲中,只有充分运用学生的习作,作为评讲教学的优质资源,才能提高作文评讲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挖掘学生写作的潜能。本文结合自身实践从以下三方面论述在作文评讲中运用学生习作的重要性。
一、运用学生的习作,能准确地抓住评讲的重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过程。”[1]而学生的习作,往往表现出学生真实的思想、活跃的思维以及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但目前,我们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习作时,却發现学生作文不是偏离题意,就是内容单薄、语言枯涩等这样那样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当次作文普遍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因此我们教师抓住了这些问题,就是抓住了评讲的重点,在作文评讲中,做到有的放矢,作文评讲才有效果。例如:在一次以“心在焉”为题的学生习作中,学生写的议论文,普遍存在叙不具体、议不扣题的现象。于是,我就设计了“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点破关键词”为重点作文评讲教学,首先展示一位同学写的片段:成吉思汗怀着亚欧大陆统一的远大抱负,在目标的引领下,他取得了亚欧大陆的统一,建立起第一个跨洲的大帝国。周恩来从小怀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然后进行病因分析:这两个事例叙述不具体,议论说理不扣题、不深入,只是写了他们的目标及结果,在叙例、析例中根本没有点破关键词“在”。这样,在评讲中,教师不仅抓住了重点,而且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作文中发现问题,以及知道怎样解决问题。因此,作文评讲是离不开学生的习作,我们教师只要认真批阅学生作文,找出他们当次作文存在共性的问题,就能抓住评讲的重点。
二、运用学生的习作,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作文评讲不只是讲理论,更要指导学生修改当次写的作文,彻底解决问题,这样,作文评讲才能收到效果。例如:在评讲高一学生写以“成长”为题的作文时,发现很多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情节平铺直叙、感情缺乏真挚,于是,我就选用其中一位同学作文作为例文,他大概是这样写的:自己一直生活在农村,在初中时就很想拥有一台电脑,但家里没有这么多钱,一直不能实现。直到自己升上高一时,父亲才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当时自己很感动。其实,这位同学作文的选材很有现实意义,但在叙述中平淡,没有突出情节一波三折。为了更好地指导他进行修改,我设计了几个问题来让他思考:(1)开始时父亲为什么没有答应给“我”买?为什么要等到“我”升上高一?(2)父亲买电脑的钱是怎样得来的?“我”是怎样知道的?(3)“我”知道后,有什么感悟?(重点描写父亲和“我”的神情、语言、心理活动等)。20分钟后,很多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都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特别是这篇例文,这位同学写到自己知道父亲的钱得来不易时,细节描写非常感人。最后写到自己的感悟:做什么事情不能只顾自己,要学会考虑别人。所以我们教师在指出学生的作文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陷时,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同学的习作思考,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评析,因为学生有自己写作的体验,他们的意见往往更中肯,更有针对性,更有修改的可行性。
三、运用学生的习作,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审题立意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在审题方面增加难度。如果我们不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如何全面理解材料,如何把握题意的关键词,如何选择应试的角度等审题阶段的基本功,不愿意花时间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学生就不会写作。[2]因此,作文评讲,不只是简单介绍审题方法,更要让学生结合当次作文出现的审题失误进行评析,进行反思。这样学生才能记取教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审题能力。例如,学生曾写过一道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钟书先生学问做得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心在焉,则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孜孜以求,认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从学生的习作来看,很多学生写出了目标、坚持、不畏艰难等。这是由于他们轻视材料,没有全面理解材料。所以在评讲这道作文时,我并没有急于解读材料,而是用幻灯机投影两位学生所写的开头:学生甲:老人们经常教育孩子,做事情要专心,不能三心两意,这句话所反映的主题就是专注,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才能取得成功。学生乙:目标是茫茫黑夜中的灯塔,它使每一条船避开激流和礁石,安全地进入成功的海湾。只有制定远大的人生目标,我们才能成功。
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是哪一位学生写得符合题意。这样一比,很多学生很快认为学生甲写得符合题意。接着,我就请这两位学生说说当时使如何理解材料的,学生甲说:“是采用分层阅读,这段材料有三句,每一句都在说心在焉。就抓住了‘心在焉’这关键句进行理解。”而学生乙说:“只是随便找了这段材料中一个词语来作文。”最后我要求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当时审题的思路,进行反思、总结。这样用学生的习作作为例文,来总结如何理解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实际也是在训练学生审题立意。
作文评讲运用学生的习作,不仅让学生参与进来,而且让学生不断反思、完善自己的作文。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妙云.高考作文教程[J].语文月刊,2012.
关键词:学生习作;评讲重点;修改作文;审题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236-02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依然处在“三无”状态,即有教无写,有写无评,有评无改。特别是作文评讲,是最容易被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忽视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在作文评讲中,只有充分运用学生的习作,作为评讲教学的优质资源,才能提高作文评讲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挖掘学生写作的潜能。本文结合自身实践从以下三方面论述在作文评讲中运用学生习作的重要性。
一、运用学生的习作,能准确地抓住评讲的重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过程。”[1]而学生的习作,往往表现出学生真实的思想、活跃的思维以及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但目前,我们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习作时,却發现学生作文不是偏离题意,就是内容单薄、语言枯涩等这样那样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当次作文普遍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因此我们教师抓住了这些问题,就是抓住了评讲的重点,在作文评讲中,做到有的放矢,作文评讲才有效果。例如:在一次以“心在焉”为题的学生习作中,学生写的议论文,普遍存在叙不具体、议不扣题的现象。于是,我就设计了“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点破关键词”为重点作文评讲教学,首先展示一位同学写的片段:成吉思汗怀着亚欧大陆统一的远大抱负,在目标的引领下,他取得了亚欧大陆的统一,建立起第一个跨洲的大帝国。周恩来从小怀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然后进行病因分析:这两个事例叙述不具体,议论说理不扣题、不深入,只是写了他们的目标及结果,在叙例、析例中根本没有点破关键词“在”。这样,在评讲中,教师不仅抓住了重点,而且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作文中发现问题,以及知道怎样解决问题。因此,作文评讲是离不开学生的习作,我们教师只要认真批阅学生作文,找出他们当次作文存在共性的问题,就能抓住评讲的重点。
二、运用学生的习作,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作文评讲不只是讲理论,更要指导学生修改当次写的作文,彻底解决问题,这样,作文评讲才能收到效果。例如:在评讲高一学生写以“成长”为题的作文时,发现很多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情节平铺直叙、感情缺乏真挚,于是,我就选用其中一位同学作文作为例文,他大概是这样写的:自己一直生活在农村,在初中时就很想拥有一台电脑,但家里没有这么多钱,一直不能实现。直到自己升上高一时,父亲才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当时自己很感动。其实,这位同学作文的选材很有现实意义,但在叙述中平淡,没有突出情节一波三折。为了更好地指导他进行修改,我设计了几个问题来让他思考:(1)开始时父亲为什么没有答应给“我”买?为什么要等到“我”升上高一?(2)父亲买电脑的钱是怎样得来的?“我”是怎样知道的?(3)“我”知道后,有什么感悟?(重点描写父亲和“我”的神情、语言、心理活动等)。20分钟后,很多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都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修改。特别是这篇例文,这位同学写到自己知道父亲的钱得来不易时,细节描写非常感人。最后写到自己的感悟:做什么事情不能只顾自己,要学会考虑别人。所以我们教师在指出学生的作文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陷时,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同学的习作思考,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评析,因为学生有自己写作的体验,他们的意见往往更中肯,更有针对性,更有修改的可行性。
三、运用学生的习作,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审题立意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在审题方面增加难度。如果我们不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如何全面理解材料,如何把握题意的关键词,如何选择应试的角度等审题阶段的基本功,不愿意花时间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学生就不会写作。[2]因此,作文评讲,不只是简单介绍审题方法,更要让学生结合当次作文出现的审题失误进行评析,进行反思。这样学生才能记取教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审题能力。例如,学生曾写过一道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钟书先生学问做得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心在焉,则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孜孜以求,认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从学生的习作来看,很多学生写出了目标、坚持、不畏艰难等。这是由于他们轻视材料,没有全面理解材料。所以在评讲这道作文时,我并没有急于解读材料,而是用幻灯机投影两位学生所写的开头:学生甲:老人们经常教育孩子,做事情要专心,不能三心两意,这句话所反映的主题就是专注,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才能取得成功。学生乙:目标是茫茫黑夜中的灯塔,它使每一条船避开激流和礁石,安全地进入成功的海湾。只有制定远大的人生目标,我们才能成功。
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是哪一位学生写得符合题意。这样一比,很多学生很快认为学生甲写得符合题意。接着,我就请这两位学生说说当时使如何理解材料的,学生甲说:“是采用分层阅读,这段材料有三句,每一句都在说心在焉。就抓住了‘心在焉’这关键句进行理解。”而学生乙说:“只是随便找了这段材料中一个词语来作文。”最后我要求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当时审题的思路,进行反思、总结。这样用学生的习作作为例文,来总结如何理解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实际也是在训练学生审题立意。
作文评讲运用学生的习作,不仅让学生参与进来,而且让学生不断反思、完善自己的作文。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妙云.高考作文教程[J].语文月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