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幔枝构造多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理论"在花市金矿的找矿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在花市金矿和宽城县尖保山金矿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花市金矿发现拆离滑脱带型金矿五条;横张断裂型金矿一条;反向铲状断裂控制金矿二条。这一理论在马兰峪复背斜的两翼找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幔枝构造多级演化及成矿作用 兴隆县花市金矿
[中图分类号] Q969.26+3.[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83-2
1引言
2001年至2006年“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在“幔枝构造多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理论”的指导下对冀东地区西起兴隆县花市,东至宽城县汤道河,长约150km,宽约240km的区域内进行了地质矿产调查、普查工作。系统收集了区内的地物化遥资料,分析研究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运用新的成矿理论,总结了成矿规律。对花市金矿、尖保山金矿进行了工程验证,查明矿体规模及空间展布;对区内资源潜力做出评价。通过工作对花市金矿与幔枝构造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2成矿地质背景
区域上花市金矿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得背斜内的遵化穹褶束和宽城凹褶束的结合部位。南部遵化穹褶束内地层为太古界结晶基底,北部宽城凹褶束内地层为中元古界沉积岩,二者呈不整合和断层接触。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新太古界片麻岩及中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石英砂砾岩。
太古界岩性为遵化岩群,主要为一套深变质的紫苏麻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冀东变质铁矿和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该套地层中。
常州沟组底部为含砾石英砂岩;中部为长石石英砂岩;顶部为含小砾石细砂岩。
2.2构造
(1)区域上深部构造发育,有三组大的断层控制着区内地质单元的展布密云—喜峰口大断裂在矿区的南部通过,总体走向近东西,平面舒缓波状产出,本断裂为长期继承性活活动,对中—晚元古代的沉积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对有关期次的岩浆活动的导、控作用明显,中元古代、古生代岩体沿断裂旁侧侵入。
桑园—平坊大断裂位于构造单元的北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
冷口—北戴河大断裂在区域东南部马兰峪复背斜南翼通过,走向南东,倾向北东。
由于马兰峪复背斜核地幔热柱构造的长期抬升,致使其两翼的沉积地层以不整合面为主拆离带,不断向南北两个方向拆离滑脱,在沉积地层中分布着一系列顺层产出的次级拆离滑脱带构造;同时,由于拆离滑脱的不均一性,在沉积地层中发育了一些近南北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横张断裂。在不整合面以下的结晶基底中发育一组与主拆离带走向近平行的反向铲状断裂构造。这些横张断裂和拆离带构造以及反向铲状断裂是导矿、控矿、容矿的构造,为成矿物质的运移、富集成矿提供了通道和空间。
(2)矿区内断层构造分为三组
北北西向、北西向断层:矿区内见有五条,编号为F1~F5,这一级断层平行于主拆离带,其中F1、F3、F4断层在主拆离带之上。倾向230°—250°,倾角80°,性质为逆断层。
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矿区范围内共出露四条,编号为F6、F7、F9、F10,其中F9地表出露近千米, 走向20°—30°倾向北西,倾角60°—70°,性质为逆断层。
近东西向断裂:矿区出露两条,其中F8断裂出露长度350m,走向100°,倾向南西,倾角80°,性质为正断层。
北东向构造及北西向构造均成组出现,且北西向构造被北东向构造错断,显示二者的先后关系。
2.3岩浆岩
2.3.1 区域上岩浆岩主要沿大断裂构造呈串珠状分布
按形成时代区内有太古代都山花岗岩体(γ1)、中元古代沙厂环斑花岗岩(γ2)、晚古生代华力西旋廻孤山子辉长岩(ψ43)、中生代早侏罗世燕山旋迴汤道河、王坪石闪长岩体(δ52)、中侏罗世燕山旋廻峪耳崖花岗岩(γ52)、雾灵山斑状正长岩(πξ52)、寿王坟石英闪长岩(ηο52)、蛇盘兔斑状花岗岩(πγ52)、晚侏罗世燕山旋廻棒锤崖辉长岩(υ52)、麻地、高家店、青山口花岗岩体(γ52)等。
脉岩主要有花岗斑岩脉、石英斑岩脉、正长斑岩脉、闪长岩脉、煌斑岩脉、辉绿岩脉等。其中煌斑岩脉在复背斜南翼的迁安新房子一带已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这些岩体往往是多期侵入的杂岩体,它反映了本区多性质岩浆活动的长期性、复杂性、多旋迴性,这些岩浆活动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尤其是中、晚侏罗世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体对成矿有利。
据1/20万重磁异常特点,结合地质特征,推断花市~汉儿庄一带地下有一个规模巨大的花岗岩体,为一幔枝构造,麻地、王坪石、茅山、前分水岭、罗文峪等花岗岩体是大岩体在地表出露的次一级的岩枝,它们在深部连为一体。对后期成矿极为有利,同时也说明该区剥蚀较浅,金矿体的保存条件较好。
伴随着冀东幔枝构造的多期活化,马兰峪复背斜从古生代陆核形成以后,尤其中生代以来,多期次、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广泛长期的区域变质作用,使本区域一直处于抬升的过程中;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沿拆离带构造、横引断裂构造和反向铲状断裂构造多次贯入,有用组份富集形成矿体。花市金矿表现为五次热液贯入,分别为(1)早期厚大及网脉状石英脉期;(2)早期硅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期;(3)晚期硅化、高岭土化期;(4)石英脉贯入期;(5)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的充填交代期。
3矿体特征
3.1上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中的硅化蚀变岩型金矿
3.1.1矿化带及矿体
该区共圈出6条矿化带,它们集中分布于F1断层以西,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Ⅴ、Ⅵ,矿化带特征见表1。 Ⅰ、Ⅱ、Ⅲ、Ⅳ、Ⅴ矿化带受次级拆离滑脱带构造控制,Ⅵ号矿化带受横引断裂控制。
3.1.2围岩蚀变
矿体赋存围岩为中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一段含砾石英砂岩,围岩蚀变以高岭土化为主。金属矿化以黄铁矿化为主,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及闪锌矿化密切相关。
3.1.3矿石类型及矿物成分
矿石类型为硅化破碎蚀变岩型,矿石结构为粒状变晶结构、碎裂结构;构造为块状、角砾状、条带状、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偶见自然金。黄铁矿以细粒浸染状为主,少量呈立方体晶型,局部出现团块状黄铁矿。
3.1.4矿化富集特征
(1)含金矿层为黄铁矿化石英脉+蚀变岩。在含矿层中好有方铅矿、闪锌矿出现,金品位有增高趋势。
(2)石英脉两侧为高岭土化、绢云母化蚀变并含有浸染体、团块状黄铁矿时,金品位增高。
(3)黄铁矿颗粒越细,晶型号不完整,且有压碎呈黑色粉末状黄铁矿较多时,金品位增高。
3.1.5矿化阶段
(1)早期厚大及网脉状石英脉,不含硫化物,不含金。
(2)早期硅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少量闪锌矿、黄铜矿,其中黄铁矿呈碎裂状、中细粒状,该阶段为金元素主要富集阶段。
(3)晚期硅化、高岭土化伴生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晶型较好,呈中细粒状,含金一般。
(4)脉石英的贯入,伴生粗粒状立方体黄铁矿,晶型较好,含金偏低。
(5)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少量黄铁矿的充填交代,其中的石英脉呈角砾状被硫化物胶结。硫化物无明显碎裂现象,含金偏低。
3.1.6 矿床成因
矿体主要由石英脉及蚀变砂砾岩组成,多呈透镜状、似层状、串珠状出现,产状除Ⅵ矿体外均与围岩一致,沿层间次级拆离滑脱带产出,局部有斜交现象。虽然围岩这为常州沟组一段地层,具一定的层控特点,但总体上为次级拆离带构造控制的热液成因矿床。
3.2太古代片麻岩中的硅化蚀变岩型金矿
该类型金矿化带构四条,编号为Ⅶ、Ⅷ、Ⅸ、Ⅹ,特征见表2。
Ⅶ矿体控矿构造为主拆离带;Ⅷ矿体受反向铲状断裂控制;Ⅸ、Ⅹ矿体为变质岩中的构造控矿。
3.2.1矿化围岩蚀变、矿石类型及矿物成分
矿体赋存于太古界角闪斜长片麻岩中,蚀变以硅化为主,可见高岭土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
矿石类型为硅化蚀变岩型,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高岭石等,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偶见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结构为粒状变晶结构、细粒结构、碎裂结构;构造为块状、浸染状构造。
3.2.2矿化富集特征
含金矿脉为黄铁矿化石英脉+蚀变岩,黄铁矿为细粒浸染状;石英为烟色,破碎强烈地段含金品位高,若黄铁矿呈晶型完好,石英呈乳白色,破碎程度低,则金品位低;矿石中见方铅矿化,金品位高。
3.2.3 矿床成因
矿体主要由石英脉及蚀变片麻岩组成,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或呈小角度斜交。硅化带两侧围岩中有蚀变现象,局部可达工业品位。矿体多沿构造裂隙分布,因此矿床成因为热液型。
4结束语
马兰峪口复背斜的两翼有大约700km2;北翼现已发现了宽城县峪耳崖大型金矿一处、唐杖子金矿、山家湾子金矿、花市金矿、尖保山金矿、白庙子金矿小型金矿五处;蘑菇峪铜、铅、锌矿、高板河硫铁矿等。南翼有清河沿金矿、二拨子东沟金矿、新房子金矿、采桑峪金矿、六柱坪金矿等。运用新的成矿理论重新认识和分析、研究这些金矿能够大幅度扩大金矿的远景和资源量。同时在冀西、冀北等具备类似地质条件的区域上寻找类似的金矿床和其它热液型矿床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1985年.
[2]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河北省兴隆且-宽城县汤道河一带资源调查评价报告2003年.
[3]牛树银等.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
[关键词]幔枝构造多级演化及成矿作用 兴隆县花市金矿
[中图分类号] Q969.26+3.[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83-2
1引言
2001年至2006年“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在“幔枝构造多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理论”的指导下对冀东地区西起兴隆县花市,东至宽城县汤道河,长约150km,宽约240km的区域内进行了地质矿产调查、普查工作。系统收集了区内的地物化遥资料,分析研究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运用新的成矿理论,总结了成矿规律。对花市金矿、尖保山金矿进行了工程验证,查明矿体规模及空间展布;对区内资源潜力做出评价。通过工作对花市金矿与幔枝构造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2成矿地质背景
区域上花市金矿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得背斜内的遵化穹褶束和宽城凹褶束的结合部位。南部遵化穹褶束内地层为太古界结晶基底,北部宽城凹褶束内地层为中元古界沉积岩,二者呈不整合和断层接触。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新太古界片麻岩及中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石英砂砾岩。
太古界岩性为遵化岩群,主要为一套深变质的紫苏麻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冀东变质铁矿和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该套地层中。
常州沟组底部为含砾石英砂岩;中部为长石石英砂岩;顶部为含小砾石细砂岩。
2.2构造
(1)区域上深部构造发育,有三组大的断层控制着区内地质单元的展布密云—喜峰口大断裂在矿区的南部通过,总体走向近东西,平面舒缓波状产出,本断裂为长期继承性活活动,对中—晚元古代的沉积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对有关期次的岩浆活动的导、控作用明显,中元古代、古生代岩体沿断裂旁侧侵入。
桑园—平坊大断裂位于构造单元的北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
冷口—北戴河大断裂在区域东南部马兰峪复背斜南翼通过,走向南东,倾向北东。
由于马兰峪复背斜核地幔热柱构造的长期抬升,致使其两翼的沉积地层以不整合面为主拆离带,不断向南北两个方向拆离滑脱,在沉积地层中分布着一系列顺层产出的次级拆离滑脱带构造;同时,由于拆离滑脱的不均一性,在沉积地层中发育了一些近南北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横张断裂。在不整合面以下的结晶基底中发育一组与主拆离带走向近平行的反向铲状断裂构造。这些横张断裂和拆离带构造以及反向铲状断裂是导矿、控矿、容矿的构造,为成矿物质的运移、富集成矿提供了通道和空间。
(2)矿区内断层构造分为三组
北北西向、北西向断层:矿区内见有五条,编号为F1~F5,这一级断层平行于主拆离带,其中F1、F3、F4断层在主拆离带之上。倾向230°—250°,倾角80°,性质为逆断层。
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矿区范围内共出露四条,编号为F6、F7、F9、F10,其中F9地表出露近千米, 走向20°—30°倾向北西,倾角60°—70°,性质为逆断层。
近东西向断裂:矿区出露两条,其中F8断裂出露长度350m,走向100°,倾向南西,倾角80°,性质为正断层。
北东向构造及北西向构造均成组出现,且北西向构造被北东向构造错断,显示二者的先后关系。
2.3岩浆岩
2.3.1 区域上岩浆岩主要沿大断裂构造呈串珠状分布
按形成时代区内有太古代都山花岗岩体(γ1)、中元古代沙厂环斑花岗岩(γ2)、晚古生代华力西旋廻孤山子辉长岩(ψ43)、中生代早侏罗世燕山旋迴汤道河、王坪石闪长岩体(δ52)、中侏罗世燕山旋廻峪耳崖花岗岩(γ52)、雾灵山斑状正长岩(πξ52)、寿王坟石英闪长岩(ηο52)、蛇盘兔斑状花岗岩(πγ52)、晚侏罗世燕山旋廻棒锤崖辉长岩(υ52)、麻地、高家店、青山口花岗岩体(γ52)等。
脉岩主要有花岗斑岩脉、石英斑岩脉、正长斑岩脉、闪长岩脉、煌斑岩脉、辉绿岩脉等。其中煌斑岩脉在复背斜南翼的迁安新房子一带已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这些岩体往往是多期侵入的杂岩体,它反映了本区多性质岩浆活动的长期性、复杂性、多旋迴性,这些岩浆活动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尤其是中、晚侏罗世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体对成矿有利。
据1/20万重磁异常特点,结合地质特征,推断花市~汉儿庄一带地下有一个规模巨大的花岗岩体,为一幔枝构造,麻地、王坪石、茅山、前分水岭、罗文峪等花岗岩体是大岩体在地表出露的次一级的岩枝,它们在深部连为一体。对后期成矿极为有利,同时也说明该区剥蚀较浅,金矿体的保存条件较好。
伴随着冀东幔枝构造的多期活化,马兰峪复背斜从古生代陆核形成以后,尤其中生代以来,多期次、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广泛长期的区域变质作用,使本区域一直处于抬升的过程中;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沿拆离带构造、横引断裂构造和反向铲状断裂构造多次贯入,有用组份富集形成矿体。花市金矿表现为五次热液贯入,分别为(1)早期厚大及网脉状石英脉期;(2)早期硅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期;(3)晚期硅化、高岭土化期;(4)石英脉贯入期;(5)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的充填交代期。
3矿体特征
3.1上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中的硅化蚀变岩型金矿
3.1.1矿化带及矿体
该区共圈出6条矿化带,它们集中分布于F1断层以西,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Ⅴ、Ⅵ,矿化带特征见表1。 Ⅰ、Ⅱ、Ⅲ、Ⅳ、Ⅴ矿化带受次级拆离滑脱带构造控制,Ⅵ号矿化带受横引断裂控制。
3.1.2围岩蚀变
矿体赋存围岩为中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一段含砾石英砂岩,围岩蚀变以高岭土化为主。金属矿化以黄铁矿化为主,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及闪锌矿化密切相关。
3.1.3矿石类型及矿物成分
矿石类型为硅化破碎蚀变岩型,矿石结构为粒状变晶结构、碎裂结构;构造为块状、角砾状、条带状、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偶见自然金。黄铁矿以细粒浸染状为主,少量呈立方体晶型,局部出现团块状黄铁矿。
3.1.4矿化富集特征
(1)含金矿层为黄铁矿化石英脉+蚀变岩。在含矿层中好有方铅矿、闪锌矿出现,金品位有增高趋势。
(2)石英脉两侧为高岭土化、绢云母化蚀变并含有浸染体、团块状黄铁矿时,金品位增高。
(3)黄铁矿颗粒越细,晶型号不完整,且有压碎呈黑色粉末状黄铁矿较多时,金品位增高。
3.1.5矿化阶段
(1)早期厚大及网脉状石英脉,不含硫化物,不含金。
(2)早期硅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少量闪锌矿、黄铜矿,其中黄铁矿呈碎裂状、中细粒状,该阶段为金元素主要富集阶段。
(3)晚期硅化、高岭土化伴生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晶型较好,呈中细粒状,含金一般。
(4)脉石英的贯入,伴生粗粒状立方体黄铁矿,晶型较好,含金偏低。
(5)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少量黄铁矿的充填交代,其中的石英脉呈角砾状被硫化物胶结。硫化物无明显碎裂现象,含金偏低。
3.1.6 矿床成因
矿体主要由石英脉及蚀变砂砾岩组成,多呈透镜状、似层状、串珠状出现,产状除Ⅵ矿体外均与围岩一致,沿层间次级拆离滑脱带产出,局部有斜交现象。虽然围岩这为常州沟组一段地层,具一定的层控特点,但总体上为次级拆离带构造控制的热液成因矿床。
3.2太古代片麻岩中的硅化蚀变岩型金矿
该类型金矿化带构四条,编号为Ⅶ、Ⅷ、Ⅸ、Ⅹ,特征见表2。
Ⅶ矿体控矿构造为主拆离带;Ⅷ矿体受反向铲状断裂控制;Ⅸ、Ⅹ矿体为变质岩中的构造控矿。
3.2.1矿化围岩蚀变、矿石类型及矿物成分
矿体赋存于太古界角闪斜长片麻岩中,蚀变以硅化为主,可见高岭土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
矿石类型为硅化蚀变岩型,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高岭石等,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偶见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结构为粒状变晶结构、细粒结构、碎裂结构;构造为块状、浸染状构造。
3.2.2矿化富集特征
含金矿脉为黄铁矿化石英脉+蚀变岩,黄铁矿为细粒浸染状;石英为烟色,破碎强烈地段含金品位高,若黄铁矿呈晶型完好,石英呈乳白色,破碎程度低,则金品位低;矿石中见方铅矿化,金品位高。
3.2.3 矿床成因
矿体主要由石英脉及蚀变片麻岩组成,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或呈小角度斜交。硅化带两侧围岩中有蚀变现象,局部可达工业品位。矿体多沿构造裂隙分布,因此矿床成因为热液型。
4结束语
马兰峪口复背斜的两翼有大约700km2;北翼现已发现了宽城县峪耳崖大型金矿一处、唐杖子金矿、山家湾子金矿、花市金矿、尖保山金矿、白庙子金矿小型金矿五处;蘑菇峪铜、铅、锌矿、高板河硫铁矿等。南翼有清河沿金矿、二拨子东沟金矿、新房子金矿、采桑峪金矿、六柱坪金矿等。运用新的成矿理论重新认识和分析、研究这些金矿能够大幅度扩大金矿的远景和资源量。同时在冀西、冀北等具备类似地质条件的区域上寻找类似的金矿床和其它热液型矿床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1985年.
[2]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河北省兴隆且-宽城县汤道河一带资源调查评价报告2003年.
[3]牛树银等.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