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美育,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具有不可缺少的积极作用。把美育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新方式的又一途径。
[关键词]教学方式 美育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作者简介]王美荣(1968-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識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53-02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就是其中之一。为此,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那么,把美育教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又一探索。
一、美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我国现代卓越的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凡是学校的所有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作为高校德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不例外。
1.美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培养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美育是通过各种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培养大学生认识和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丑观,以达到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者在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美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美育的特性可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硬性说教的枯燥和抽象。其特性如下:(1)情感性。也就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由情感波及理智,它是一种情操上的陶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侧重于晓之以理,强调以理服人。由于美育的情感性特点,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性内容通过感性教育,激发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认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2)独创性。生活中的人都有一种好奇心和创造欲,美育正可以激发这欲望。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融合这一特性,就可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才智,体会创造的乐趣,从中受到教育。(3)愉悦性。美育是一种愉快教育,因为审美是一种非常愉快的活动,是人们心甘情愿、非常乐意接受的事。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在形象、意义深刻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道德的教育。(4)形象性。美育用一种令人动情的悦耳、悦目的综合形象,诉诸人们的感情,影响人们的行为。这种教育是非常愉快的,心甘情愿的,乐而忘返的。把美育的这一特征融合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中,就可以减少或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化、抽象化的不足,使教育者在美的形象的感染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二、将美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
正因为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分的,因此就有必要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当中,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1.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上。(1)发挥教师的职业美、人格美。教师的职业美包括仪态美和语言美。仪态美是指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肢体语言,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在外观形象上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一些教师受制于电教控制台,大大影响了肢体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语言美是指教师在教学当中把握好声音的艺术性,让学生在语言的诱导下自觉地接受教育。教师在课堂中很好地运用语言,把上课当成一门艺术,把讲课当做特殊的演讲,对学生的吸引力会更大,更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人格美是指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而且要“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理论业务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展现美。首先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手段,已在许多高校普遍采用。它具有容量大、视觉冲击感强的特点,可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和感染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其次利用影视、音乐。影视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其直接的视听传播功能和动人的银幕形象日益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将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富于感性,也最容易打动人。各种健康向上的音乐通过动人的音乐语言,可以使人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产生感情共鸣,使人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净化、升华,鼓励人们能以美的音乐语言唤起追求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心灵最强的震撼。
总之,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以强烈的情感触动学生心灵的最深处,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培育人的最终目的。
2.把美育引入到社会实践中。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意见》中讲到“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实践中,更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如组织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使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到新农村中去感受美,使学生因欣赏到自然美而更热爱自然;因感受到社会美而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发展,拒绝社会丑恶。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调查,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感受、去体会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组织学生去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去感觉革命烈士的人格美。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关心老人,到儿童福利院帮助孩子,到智障学校做义工,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这些都能使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美,使学生通过这种亲身的体会,更能将自身融入社会之中,增强社会道德感、使命感,从而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素质。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美育,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具有不可缺少的积极作用。要积极探索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2005-02-07.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顾明远,季啸风,曹余章.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徐世鼎,刘涛.从美育角度谈学校的德育工作[J].教育探索,2006(9).
[关键词]教学方式 美育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作者简介]王美荣(1968-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識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53-02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就是其中之一。为此,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那么,把美育教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又一探索。
一、美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我国现代卓越的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凡是学校的所有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作为高校德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不例外。
1.美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培养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美育是通过各种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培养大学生认识和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丑观,以达到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者在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美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美育的特性可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硬性说教的枯燥和抽象。其特性如下:(1)情感性。也就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由情感波及理智,它是一种情操上的陶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侧重于晓之以理,强调以理服人。由于美育的情感性特点,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性内容通过感性教育,激发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认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2)独创性。生活中的人都有一种好奇心和创造欲,美育正可以激发这欲望。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融合这一特性,就可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才智,体会创造的乐趣,从中受到教育。(3)愉悦性。美育是一种愉快教育,因为审美是一种非常愉快的活动,是人们心甘情愿、非常乐意接受的事。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在形象、意义深刻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道德的教育。(4)形象性。美育用一种令人动情的悦耳、悦目的综合形象,诉诸人们的感情,影响人们的行为。这种教育是非常愉快的,心甘情愿的,乐而忘返的。把美育的这一特征融合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中,就可以减少或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化、抽象化的不足,使教育者在美的形象的感染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二、将美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
正因为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分的,因此就有必要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当中,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1.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上。(1)发挥教师的职业美、人格美。教师的职业美包括仪态美和语言美。仪态美是指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肢体语言,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在外观形象上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一些教师受制于电教控制台,大大影响了肢体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语言美是指教师在教学当中把握好声音的艺术性,让学生在语言的诱导下自觉地接受教育。教师在课堂中很好地运用语言,把上课当成一门艺术,把讲课当做特殊的演讲,对学生的吸引力会更大,更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人格美是指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而且要“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理论业务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展现美。首先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手段,已在许多高校普遍采用。它具有容量大、视觉冲击感强的特点,可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和感染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其次利用影视、音乐。影视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其直接的视听传播功能和动人的银幕形象日益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将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富于感性,也最容易打动人。各种健康向上的音乐通过动人的音乐语言,可以使人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产生感情共鸣,使人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净化、升华,鼓励人们能以美的音乐语言唤起追求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心灵最强的震撼。
总之,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以强烈的情感触动学生心灵的最深处,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培育人的最终目的。
2.把美育引入到社会实践中。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意见》中讲到“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实践中,更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如组织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使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到新农村中去感受美,使学生因欣赏到自然美而更热爱自然;因感受到社会美而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发展,拒绝社会丑恶。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调查,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感受、去体会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组织学生去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去感觉革命烈士的人格美。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关心老人,到儿童福利院帮助孩子,到智障学校做义工,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这些都能使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美,使学生通过这种亲身的体会,更能将自身融入社会之中,增强社会道德感、使命感,从而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素质。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美育,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具有不可缺少的积极作用。要积极探索把美育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2005-02-07.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顾明远,季啸风,曹余章.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徐世鼎,刘涛.从美育角度谈学校的德育工作[J].教育探索,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