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相约去自杀
悲剧的发生没有任何预兆。
5月31日早晨,槐花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帮妈妈打猪草,又把院子里的鸡喂好,这才匆匆忙忙吃早饭。槐花爸爸从去年开始就在城里的搬家公司打工,家里只有妈妈和槐花一起生活。槐花虽然才上小学五年级,但她却很懂事,每天都早早起来帮妈妈做家务。临走时她平静地对妈妈说她去上学了。可是,让妈妈没想到的是,槐花这一走就没有再回来。
噩耗传来已经是下午。当时槐花妈正准备做晚饭,槐花快放学回来了。“槐花妈,听说你家槐花和几个孩子一起跳水自杀了,你快去看看吧!”邻居王婶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
槐花妈愣在那里,她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槐花早晨去上学的时候还好好的啊!等她一脚高一脚低地跑到离家不远的出事地点时,岸上已经躺着两个水淋淋的女孩儿。槐花妈冲过去看,都不是自己家的槐花。她认识这两个女孩,一个叫王琴,一个叫王娇,都和槐花一个班。她疯了一样去拉她们,问王槐花在哪里。王琴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她又去拉王娇,王娇只是哭,不说话。
槐花妈不会水,她哭着求岸边的人赶紧下去救人。旁边的人安慰她说已经有几个男人下去救人了,让她别着急。可是她怎么能不着急呢?
揪心的两个小时过去了,槐花和另外一个女孩王玲玲被打捞上来,可是已经没有了呼吸。槐花脸色青紫,嘴唇发乌,眼睛睁得大大的,槐花妈扑上去,大哭起来。她怎么也没想到,早晨还帮自己打猪草的女儿,现在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她想帮女儿合上双眼,但合了几次都没有合上。
王琴和王娇得救了,王槐花和王玲玲却失去了生命。这起发生在某省的悲剧,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和她们一起自杀的,还有一个叫王雅莉的女孩儿,因为害怕,中途放弃自杀。当时,她曾经下跪求另外4个女孩儿不要去自杀了,可是她们不听,还说她是胆小鬼、叛徒。没办法,王雅莉只好跑回村里向大人求救。那天下雨路滑,从大河沟跑回家需要20多分钟。
然而,为时已晚,就在六一儿童节前夕,两个花季少女失去了生命。妈妈在槐花的裤兜里发现了遗书,但是字迹模糊,什么也看不清。王玲的遗书后来在书包里发现了,她写道:“爸爸,我对不起你。我的死都是他们害的,他们伤我的心又伤害我的自尊,我受不了了才死的,我死后你也不要伤心,因为我是去见妈妈了。爸爸你不要再喝酒了,要保重身体。还有,你一定要为我讨回公道。”被救活的王琴之前也写了遗书:“我恨他们,都是他们害了我!你们一定要为我报仇!”。
两年多过去了。当记者再次追访这五个家庭时,当年的王雅莉不肯接受采访,她母亲说王雅莉已经转学了,如今在远房叔叔家寄读,不想再和过去的同学联系,不愿再想起过去的事。另外两个得救的女孩王琴和王娇虽然接受了采访,但她们的描述支离破碎,尤其是不愿意描述自杀那天的情景。王娇说:“当时槐花和玲玲被捞上来时就躺在我身边,这两年来我总是想起槐花瞪大的眼睛,晚上都睡不着觉,有时要吃安眠药才能睡觉。”王琴说:“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她们俩站在我身边。”
二、自杀前24小时发生了什么
五个花季少女集体相约去自杀,是什么让她们毅然选择放弃生命?在她们自杀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天早晨,槐花和往常一样跟妈妈再见去上学。刚刚走到村口不远,就遇上了同班同学张亮和张刚。这是最让槐花害怕的事,可越是害怕的事情越是要发生。她最不愿意碰到这两个人。因为五年级刚刚开学时,张亮和他的几个哥们儿张刚、张铁、张峰就缠上了槐花和班里另外几个女生王琴、王娇、王玲玲、王雅莉。他们给几个女生写信,要她们永远和他们在一起。几个女生都特别讨厌班里这几个男生,因为他们在村里很霸道,经常纠缠女生。
可是,女生们的拒绝并不管用,张亮依然不断地在路上拦截几个女生,有时还在班里说些让女生脸红的话。就在事发前一天,5月30日下午的课间,张亮和张刚还围在王玲玲的课桌前,嬉皮笑脸地说,“你和张峰配!”王玲玲虽然才小学五年级,个头儿已经快1米6了,她的脸一下子红了,面红耳赤地说:“谁要和他配,那还不如死掉!”张亮说:“你死了也得和他配,我们不会放过你的!”王玲玲气得哭起来。
同桌王槐花和坐在她后面的王琴都过来安慰她。张亮他们不依不饶,又对王槐花、王琴说:“你们俩也别想跑掉,你们都得给我们做老婆!”放学后,他们在校门不远处拦住了王槐花和王琴,张亮给了王琴一耳光,又揪住王槐花的胳膊反扭着,直到王槐花求饶。可是,槐花国家并没有告诉妈妈。她知道妈妈已经很辛苦了,她不愿意把学校里的不愉快告诉妈妈。而爸爸又一直打工在外,都两年没有回家了。
再说,告诉妈妈也是没用的。刚开学时,那几个男生骚扰她,她回家曾经哭过。妈妈还生气地去找过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也很无奈,只是摊开手说:“他们这几个孩子都是有人养没人教。父母全不在身边,找都找不到。”另外几个女生的家长也去找过老师,甚至找过校长,可是老师和校长都说没法儿管张亮等几个孩子,他们父母不在身边,联系不上。张亮的父母甚至一两年都不回家,他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又聋又瞎,还需要张亮照顾。所以,即使找了家长也根本没用,而且,每次找了老师之后,她们都会受到更大的报复。
后来,槐花再也不肯对妈妈讲这些事了。可是,就在这个早晨、她偏偏又和他们在路上相遇。张亮和张刚看见槐花就围了上来。他们说:“你们是跑不了的!就算上了中学也不会放过你们!”说着还在王槐花的后背上敲了一拳。
忍着痛来到学校,槐花把早晨发生的事情告诉王玲玲。王玲玲说刚才在路上张铁也打过她。两个女孩儿商量了半天,依然想不出好办法。中午,王玲玲回家吃饭,槐花在学校里吃饭。下午,王玲玲来到学校,她掏出书包里的酒给槐花看。是白酒,王玲玲用矿泉水瓶子从家里偷偷装出来的。放学后,王玲玲把槐花叫到教室后面的小树林中,要和槐花一起喝酒。刚开始,槐花不肯喝,王玲玲说:“咱们喝了酒说不定能想出办法来,就算想不出办法来,也能让心情轻松。我爸经常在家喝酒,喝着喝着就睡着了!”后来,王玲玲还去喊来了另外几个女生,王娇和王雅莉又去买了几瓶啤酒来,大家围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喝着酒商量对策。到后来,她们只是说着、喝着、哭着,都想不出好办法来对付这几个男生。
“咱们去死吧!死了就什么都解脱了!”王玲玲哭着说。王玲玲是几个女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她的母亲就是前年喝农药自杀的。王玲玲的爸爸外出打工,和另外一个女人住在一起。这件事被王玲玲的妈妈发现后,她喝了农药解脱了,却留下了孤苦伶仃的王玲玲。王玲玲的爸爸后来回到乡里,带着王玲玲生活,一直借酒浇愁,经常喝得烂醉如泥。
王玲玲的话得到了其余4个女孩子的响应。她们喝完了白酒和啤酒,摇摇晃晃地向大河沟走去。大河沟离村子不远,水很深,是原来修公路留下的大坑,慢慢积水就变成了河沟。 河沟的岸很陡峭,几乎成90度直角。来到河沟边,看着深深的积水,王雅莉害怕了,她说:“我不想跳了,我怕死了变成水鬼。你们也别跳了,听说跳河死的人将来都会变成水鬼。”大家都笑她是胆小鬼。王玲玲说:“早死早超生!”另外几个女生也跟着附和道:“你说话怎么能反悔呢?咱们不是好姐妹吗?好姐妹就要同甘苦共患难!”“你是胆小鬼,滚回去吧,我们自己跳!”
王雅莉走后,几个女生商量着从哪里跳下去。王娇后来说:“当时我也不想死了,水那么深!槐花似乎也后悔了,她还跪在地上求我们别死了。可是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大家都怕当叛徒,就一起手拉手跳下去了。那时什么也没想,就好像魂儿已经不在了一样!”
三、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悲剧发生后、人们自然将目光集中到了两份遗书上。王玲玲和王琴都在遗书中提到了“他们”,把自杀归于“他们害的”。“他们”究竟是谁?
他们,就是前面说的张亮、张刚、张铁、张峰。
张亮,12岁。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奶奶生活。已经75岁的奶奶耳朵聋了,眼睛也看不见。每天,他要自己打理生活,还要照顾奶奶。
张刚,13岁。爸爸在外地打工,刚开始他和妈妈一起生活。后来妈妈在外村有了相好的,就改嫁了。他只好跟着姑姑一起生活,寄住在姑姑家里,和表弟表妹挤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
张铁,13岁。爸爸、妈妈也在外地打工,爸爸在建筑工地干活,妈妈给建筑工人们做饭。张铁和弟弟一起留在家里。妈妈有时回来看看,呆不上一两天就走。爸妈不在时,张铁就是家长。他要管弟弟的吃喝和上学。妈妈留下的钱不够用,他就去抢去偷。
张峰,12岁,爸爸在外地打工,他和妈妈、妹妹一起生活。张峰的爸爸在城里给一个建筑公司当包工头,家里经济条件在村里算是比较优越的。张峰妈妈虽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根本不管孩子,经常找人回家打麻将到通宵。
毫无疑问,4个孩子都是“留守少年”。所谓“留守少年”,就是那些父母外出打工而自己被留在家里的孩子。他们有的犹如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常年与母亲或者父亲一方一起生活,有的被寄托在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家;有的甚至如同孤儿一样自己生活。据村民们说,村里这样的孩子有十几个,他们都是“有人养,没人教”的,不好好学习,成立了“降龙伏虎帮”,经常在村里村外聚众闹事儿,专门欺负女生,给女生写情书,围攻和骚扰女生。有时,他们还去抢钱,专抢那些家庭条件好、父母没有外出打工的孩子。而对和他们同样境遇的留守少年,他们却互相帮助,谁被人欺负了,大家一起去打架。
记者还没走到张峰家门口,张峰的妈妈已经站在门口破口大骂了:“呸!睡不着觉赖枕头哦?那几个孩子的死怪我们啊?我家张峰是乖娃儿,从来不惹事儿。”据邻居们说,张峰的妈妈最“护犊子”,张峰在外面打架滋事儿,对方找到家里,总是被张峰妈妈骂出门。
记者又来到张刚的姑姑家。张刚的姑姑冷漠地说:“这事儿我管不了,我一没看见当时的情况,二又不是他的真正监护人,你们找他妈去l这孩子调皮,经常在学校里闯祸,一年到头都有人来告状。可是我不能打他也不能骂他,我都不敢说重了。一说重了他就要离家出走,那样他爸回来我怎么交代啊!”
张亮的奶奶什么也听不见,根本没办法采访。无奈,记者只好火力转向4个男孩子。
几经周折,张亮和张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开始,张亮还梗着脖子,涨红着脸,对记者的提问不理不睬。后来,当记者问起他想不想爸爸妈妈时,张亮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眼泪几乎涌出了眼眶。可是,他很快将眼泪憋了回去,说:“我不想他们,我恨他们!他们出去几年都不回来,把奶奶扔给我照顾,他们算什么爹妈?就我妈回来一趟,晚上还去姥姥家住,没两天就走了。虽然他们经常寄钱回来,可是我还是恨他们!”当张铁听到记者的问话,他哭了起来:“我没有爸妈,我和弟弟就是孤儿。我的心里恨着就想出去打架,看见谁和他们的爸妈在一起,第二天我就想打谁。我也不能得罪张亮他们,他们都是我朋友,经常罩着我……上课我也不能集中精力听课,老是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怎么也坐不住。”
采访似乎陷入了僵局,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是那4个经常惹是生非的“留守少年”吗?他们的生活似乎缺少了很多正常儿童应该拥有的东西。尤其是亲情的缺失,使他们本身已成为受害者。在他们最需要温暖和亲情的时候,他们的家庭却残缺不全。
是那些不管教他们的父母吗?他们缺少教育子女的知识,没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没有给孩子树立好的生活榜样,没有关爱孩子的心灵成长。可是,他们自己却承受着生活压力的挤压,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们也要忍受思念子女的苦痛。
是那些没有尽到责任的老师吗?很多乡村教师根本不懂得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也无暇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他们自己的家庭往往也要面临着同样的留守环境。有些乡村教师,甚至几个月拿不到工资,他们的心理压力已经到了极限。
是那几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孩子吗?生命如此珍贵,而她们却轻言放弃,为了一些同学之间的矛盾就选择自杀,这样的行为的确让父母老师痛心。可是,谁对她们进行过生命教育呢?谁教给她们如何面对矛盾呢?谁又帮助她们走好青春之路呢?5个集体自杀的孩子也都生活在留守家庭里,她们的情感世界又何尝不是荒漠?
到底是谁杀了她们?!
四、没有尾声的尾声
像王槐花、张亮这样的留守儿童,全国有2000万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主要劳动力都来到城市打工,因此,留下了这些与父母分离的孩子,他们要么仿佛生活在单亲家庭,要么双亲均不在家。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往往被忽视,有的孩子变得孤苦无依,有的孩子变得冷漠无情,有的孩子去偷窃打架,一些女孩子甚至在城乡结合部的洗浴中心,歌舞中心做了做台小姐。
在家里,这些孩子亲情缺失,形同孤儿,在他们的身心最需要父母抚慰时,却得不到帮助。
在学校里,这些孩子也得不到温暖。老师管不了也不敢管,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课堂上乱得一锅粥。一位女教师说:“我家男人也在外面打工,出去总是比留在村里种田强。村里30多户人家,只有3家还有壮年男人在家。一家的男人腿有残疾,一家就是王玲玲的爸爸,本来在外地打工,后来老婆自杀他才回来了;还有一家的男人的老婆瘫痪在床,他在家里没外出打工。村里的孩子不好管,有时我们批评了孩子,家长就找上门来吵架,还说‘我的孩子不杀人不放火就行了’,我们也不爱多惹事儿。”
槐花逝去了,王玲玲逝去了……文章落笔之际,恰值又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当全国的儿童欢度节目时,槐花的妈妈却来到槐花小小的坟头上。那上面已经有杂草长出来了,槐花妈细心地除着杂草,把一早就做好的馒头和鸡肉摆在坟前。阵阵清风吹过,远处飘来槐花香,槐花妈低声的呜咽也夹杂在其中,久久,久久……
(为保护当事人本文中的人名均为化名)
悲剧的发生没有任何预兆。
5月31日早晨,槐花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帮妈妈打猪草,又把院子里的鸡喂好,这才匆匆忙忙吃早饭。槐花爸爸从去年开始就在城里的搬家公司打工,家里只有妈妈和槐花一起生活。槐花虽然才上小学五年级,但她却很懂事,每天都早早起来帮妈妈做家务。临走时她平静地对妈妈说她去上学了。可是,让妈妈没想到的是,槐花这一走就没有再回来。
噩耗传来已经是下午。当时槐花妈正准备做晚饭,槐花快放学回来了。“槐花妈,听说你家槐花和几个孩子一起跳水自杀了,你快去看看吧!”邻居王婶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
槐花妈愣在那里,她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槐花早晨去上学的时候还好好的啊!等她一脚高一脚低地跑到离家不远的出事地点时,岸上已经躺着两个水淋淋的女孩儿。槐花妈冲过去看,都不是自己家的槐花。她认识这两个女孩,一个叫王琴,一个叫王娇,都和槐花一个班。她疯了一样去拉她们,问王槐花在哪里。王琴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她又去拉王娇,王娇只是哭,不说话。
槐花妈不会水,她哭着求岸边的人赶紧下去救人。旁边的人安慰她说已经有几个男人下去救人了,让她别着急。可是她怎么能不着急呢?
揪心的两个小时过去了,槐花和另外一个女孩王玲玲被打捞上来,可是已经没有了呼吸。槐花脸色青紫,嘴唇发乌,眼睛睁得大大的,槐花妈扑上去,大哭起来。她怎么也没想到,早晨还帮自己打猪草的女儿,现在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她想帮女儿合上双眼,但合了几次都没有合上。
王琴和王娇得救了,王槐花和王玲玲却失去了生命。这起发生在某省的悲剧,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和她们一起自杀的,还有一个叫王雅莉的女孩儿,因为害怕,中途放弃自杀。当时,她曾经下跪求另外4个女孩儿不要去自杀了,可是她们不听,还说她是胆小鬼、叛徒。没办法,王雅莉只好跑回村里向大人求救。那天下雨路滑,从大河沟跑回家需要20多分钟。
然而,为时已晚,就在六一儿童节前夕,两个花季少女失去了生命。妈妈在槐花的裤兜里发现了遗书,但是字迹模糊,什么也看不清。王玲的遗书后来在书包里发现了,她写道:“爸爸,我对不起你。我的死都是他们害的,他们伤我的心又伤害我的自尊,我受不了了才死的,我死后你也不要伤心,因为我是去见妈妈了。爸爸你不要再喝酒了,要保重身体。还有,你一定要为我讨回公道。”被救活的王琴之前也写了遗书:“我恨他们,都是他们害了我!你们一定要为我报仇!”。
两年多过去了。当记者再次追访这五个家庭时,当年的王雅莉不肯接受采访,她母亲说王雅莉已经转学了,如今在远房叔叔家寄读,不想再和过去的同学联系,不愿再想起过去的事。另外两个得救的女孩王琴和王娇虽然接受了采访,但她们的描述支离破碎,尤其是不愿意描述自杀那天的情景。王娇说:“当时槐花和玲玲被捞上来时就躺在我身边,这两年来我总是想起槐花瞪大的眼睛,晚上都睡不着觉,有时要吃安眠药才能睡觉。”王琴说:“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她们俩站在我身边。”
二、自杀前24小时发生了什么
五个花季少女集体相约去自杀,是什么让她们毅然选择放弃生命?在她们自杀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天早晨,槐花和往常一样跟妈妈再见去上学。刚刚走到村口不远,就遇上了同班同学张亮和张刚。这是最让槐花害怕的事,可越是害怕的事情越是要发生。她最不愿意碰到这两个人。因为五年级刚刚开学时,张亮和他的几个哥们儿张刚、张铁、张峰就缠上了槐花和班里另外几个女生王琴、王娇、王玲玲、王雅莉。他们给几个女生写信,要她们永远和他们在一起。几个女生都特别讨厌班里这几个男生,因为他们在村里很霸道,经常纠缠女生。
可是,女生们的拒绝并不管用,张亮依然不断地在路上拦截几个女生,有时还在班里说些让女生脸红的话。就在事发前一天,5月30日下午的课间,张亮和张刚还围在王玲玲的课桌前,嬉皮笑脸地说,“你和张峰配!”王玲玲虽然才小学五年级,个头儿已经快1米6了,她的脸一下子红了,面红耳赤地说:“谁要和他配,那还不如死掉!”张亮说:“你死了也得和他配,我们不会放过你的!”王玲玲气得哭起来。
同桌王槐花和坐在她后面的王琴都过来安慰她。张亮他们不依不饶,又对王槐花、王琴说:“你们俩也别想跑掉,你们都得给我们做老婆!”放学后,他们在校门不远处拦住了王槐花和王琴,张亮给了王琴一耳光,又揪住王槐花的胳膊反扭着,直到王槐花求饶。可是,槐花国家并没有告诉妈妈。她知道妈妈已经很辛苦了,她不愿意把学校里的不愉快告诉妈妈。而爸爸又一直打工在外,都两年没有回家了。
再说,告诉妈妈也是没用的。刚开学时,那几个男生骚扰她,她回家曾经哭过。妈妈还生气地去找过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也很无奈,只是摊开手说:“他们这几个孩子都是有人养没人教。父母全不在身边,找都找不到。”另外几个女生的家长也去找过老师,甚至找过校长,可是老师和校长都说没法儿管张亮等几个孩子,他们父母不在身边,联系不上。张亮的父母甚至一两年都不回家,他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又聋又瞎,还需要张亮照顾。所以,即使找了家长也根本没用,而且,每次找了老师之后,她们都会受到更大的报复。
后来,槐花再也不肯对妈妈讲这些事了。可是,就在这个早晨、她偏偏又和他们在路上相遇。张亮和张刚看见槐花就围了上来。他们说:“你们是跑不了的!就算上了中学也不会放过你们!”说着还在王槐花的后背上敲了一拳。
忍着痛来到学校,槐花把早晨发生的事情告诉王玲玲。王玲玲说刚才在路上张铁也打过她。两个女孩儿商量了半天,依然想不出好办法。中午,王玲玲回家吃饭,槐花在学校里吃饭。下午,王玲玲来到学校,她掏出书包里的酒给槐花看。是白酒,王玲玲用矿泉水瓶子从家里偷偷装出来的。放学后,王玲玲把槐花叫到教室后面的小树林中,要和槐花一起喝酒。刚开始,槐花不肯喝,王玲玲说:“咱们喝了酒说不定能想出办法来,就算想不出办法来,也能让心情轻松。我爸经常在家喝酒,喝着喝着就睡着了!”后来,王玲玲还去喊来了另外几个女生,王娇和王雅莉又去买了几瓶啤酒来,大家围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喝着酒商量对策。到后来,她们只是说着、喝着、哭着,都想不出好办法来对付这几个男生。
“咱们去死吧!死了就什么都解脱了!”王玲玲哭着说。王玲玲是几个女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她的母亲就是前年喝农药自杀的。王玲玲的爸爸外出打工,和另外一个女人住在一起。这件事被王玲玲的妈妈发现后,她喝了农药解脱了,却留下了孤苦伶仃的王玲玲。王玲玲的爸爸后来回到乡里,带着王玲玲生活,一直借酒浇愁,经常喝得烂醉如泥。
王玲玲的话得到了其余4个女孩子的响应。她们喝完了白酒和啤酒,摇摇晃晃地向大河沟走去。大河沟离村子不远,水很深,是原来修公路留下的大坑,慢慢积水就变成了河沟。 河沟的岸很陡峭,几乎成90度直角。来到河沟边,看着深深的积水,王雅莉害怕了,她说:“我不想跳了,我怕死了变成水鬼。你们也别跳了,听说跳河死的人将来都会变成水鬼。”大家都笑她是胆小鬼。王玲玲说:“早死早超生!”另外几个女生也跟着附和道:“你说话怎么能反悔呢?咱们不是好姐妹吗?好姐妹就要同甘苦共患难!”“你是胆小鬼,滚回去吧,我们自己跳!”
王雅莉走后,几个女生商量着从哪里跳下去。王娇后来说:“当时我也不想死了,水那么深!槐花似乎也后悔了,她还跪在地上求我们别死了。可是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大家都怕当叛徒,就一起手拉手跳下去了。那时什么也没想,就好像魂儿已经不在了一样!”
三、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悲剧发生后、人们自然将目光集中到了两份遗书上。王玲玲和王琴都在遗书中提到了“他们”,把自杀归于“他们害的”。“他们”究竟是谁?
他们,就是前面说的张亮、张刚、张铁、张峰。
张亮,12岁。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奶奶生活。已经75岁的奶奶耳朵聋了,眼睛也看不见。每天,他要自己打理生活,还要照顾奶奶。
张刚,13岁。爸爸在外地打工,刚开始他和妈妈一起生活。后来妈妈在外村有了相好的,就改嫁了。他只好跟着姑姑一起生活,寄住在姑姑家里,和表弟表妹挤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
张铁,13岁。爸爸、妈妈也在外地打工,爸爸在建筑工地干活,妈妈给建筑工人们做饭。张铁和弟弟一起留在家里。妈妈有时回来看看,呆不上一两天就走。爸妈不在时,张铁就是家长。他要管弟弟的吃喝和上学。妈妈留下的钱不够用,他就去抢去偷。
张峰,12岁,爸爸在外地打工,他和妈妈、妹妹一起生活。张峰的爸爸在城里给一个建筑公司当包工头,家里经济条件在村里算是比较优越的。张峰妈妈虽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根本不管孩子,经常找人回家打麻将到通宵。
毫无疑问,4个孩子都是“留守少年”。所谓“留守少年”,就是那些父母外出打工而自己被留在家里的孩子。他们有的犹如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常年与母亲或者父亲一方一起生活,有的被寄托在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家;有的甚至如同孤儿一样自己生活。据村民们说,村里这样的孩子有十几个,他们都是“有人养,没人教”的,不好好学习,成立了“降龙伏虎帮”,经常在村里村外聚众闹事儿,专门欺负女生,给女生写情书,围攻和骚扰女生。有时,他们还去抢钱,专抢那些家庭条件好、父母没有外出打工的孩子。而对和他们同样境遇的留守少年,他们却互相帮助,谁被人欺负了,大家一起去打架。
记者还没走到张峰家门口,张峰的妈妈已经站在门口破口大骂了:“呸!睡不着觉赖枕头哦?那几个孩子的死怪我们啊?我家张峰是乖娃儿,从来不惹事儿。”据邻居们说,张峰的妈妈最“护犊子”,张峰在外面打架滋事儿,对方找到家里,总是被张峰妈妈骂出门。
记者又来到张刚的姑姑家。张刚的姑姑冷漠地说:“这事儿我管不了,我一没看见当时的情况,二又不是他的真正监护人,你们找他妈去l这孩子调皮,经常在学校里闯祸,一年到头都有人来告状。可是我不能打他也不能骂他,我都不敢说重了。一说重了他就要离家出走,那样他爸回来我怎么交代啊!”
张亮的奶奶什么也听不见,根本没办法采访。无奈,记者只好火力转向4个男孩子。
几经周折,张亮和张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开始,张亮还梗着脖子,涨红着脸,对记者的提问不理不睬。后来,当记者问起他想不想爸爸妈妈时,张亮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眼泪几乎涌出了眼眶。可是,他很快将眼泪憋了回去,说:“我不想他们,我恨他们!他们出去几年都不回来,把奶奶扔给我照顾,他们算什么爹妈?就我妈回来一趟,晚上还去姥姥家住,没两天就走了。虽然他们经常寄钱回来,可是我还是恨他们!”当张铁听到记者的问话,他哭了起来:“我没有爸妈,我和弟弟就是孤儿。我的心里恨着就想出去打架,看见谁和他们的爸妈在一起,第二天我就想打谁。我也不能得罪张亮他们,他们都是我朋友,经常罩着我……上课我也不能集中精力听课,老是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怎么也坐不住。”
采访似乎陷入了僵局,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是那4个经常惹是生非的“留守少年”吗?他们的生活似乎缺少了很多正常儿童应该拥有的东西。尤其是亲情的缺失,使他们本身已成为受害者。在他们最需要温暖和亲情的时候,他们的家庭却残缺不全。
是那些不管教他们的父母吗?他们缺少教育子女的知识,没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没有给孩子树立好的生活榜样,没有关爱孩子的心灵成长。可是,他们自己却承受着生活压力的挤压,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们也要忍受思念子女的苦痛。
是那些没有尽到责任的老师吗?很多乡村教师根本不懂得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也无暇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他们自己的家庭往往也要面临着同样的留守环境。有些乡村教师,甚至几个月拿不到工资,他们的心理压力已经到了极限。
是那几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孩子吗?生命如此珍贵,而她们却轻言放弃,为了一些同学之间的矛盾就选择自杀,这样的行为的确让父母老师痛心。可是,谁对她们进行过生命教育呢?谁教给她们如何面对矛盾呢?谁又帮助她们走好青春之路呢?5个集体自杀的孩子也都生活在留守家庭里,她们的情感世界又何尝不是荒漠?
到底是谁杀了她们?!
四、没有尾声的尾声
像王槐花、张亮这样的留守儿童,全国有2000万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主要劳动力都来到城市打工,因此,留下了这些与父母分离的孩子,他们要么仿佛生活在单亲家庭,要么双亲均不在家。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往往被忽视,有的孩子变得孤苦无依,有的孩子变得冷漠无情,有的孩子去偷窃打架,一些女孩子甚至在城乡结合部的洗浴中心,歌舞中心做了做台小姐。
在家里,这些孩子亲情缺失,形同孤儿,在他们的身心最需要父母抚慰时,却得不到帮助。
在学校里,这些孩子也得不到温暖。老师管不了也不敢管,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课堂上乱得一锅粥。一位女教师说:“我家男人也在外面打工,出去总是比留在村里种田强。村里30多户人家,只有3家还有壮年男人在家。一家的男人腿有残疾,一家就是王玲玲的爸爸,本来在外地打工,后来老婆自杀他才回来了;还有一家的男人的老婆瘫痪在床,他在家里没外出打工。村里的孩子不好管,有时我们批评了孩子,家长就找上门来吵架,还说‘我的孩子不杀人不放火就行了’,我们也不爱多惹事儿。”
槐花逝去了,王玲玲逝去了……文章落笔之际,恰值又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当全国的儿童欢度节目时,槐花的妈妈却来到槐花小小的坟头上。那上面已经有杂草长出来了,槐花妈细心地除着杂草,把一早就做好的馒头和鸡肉摆在坟前。阵阵清风吹过,远处飘来槐花香,槐花妈低声的呜咽也夹杂在其中,久久,久久……
(为保护当事人本文中的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