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培养劳动力职业技能上具有见效快、针对性强和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可促进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和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技能,非常适合精准扶贫战略。然而当前职业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微观层面如何切入和落地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职业教育扶贫和内蒙古通辽市扶贫结合点进行研究,从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结合点
精准扶贫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五个一批”中将“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放在精準扶贫方略中,教育扶贫也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育扶贫研究偏重于宏观层面以及基础教育普及,作者认为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强、时效短、见效快等特点,与精准扶贫更为吻合,因此,以职业教育助力内蒙古农牧产业精准扶贫为具体切入点,寻找内蒙古扶贫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探索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探索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并开展职业教育助力内蒙古农牧产业的实践探索,意义深远。
1 现状分析
直播带货为新时代新兴的行业,关注度高,吸引了众多行业和明星的加入,行业效益可谓异军突起,同时也开启了百姓购物新方式。如何通过直播的方式将草原极具牧区特色的农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来自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美食,让大家的味蕾尽情享受,进而喜欢草原的产品,这样消费者获得了满足,农牧民也提高了收入,同时带动了地方的经济。
尤其是今年以来,疫情造成的特殊影响,让线下市场受到高度挤压,“云上”突围成为商家逆袭的现实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直播带货并非疫情期间才有,前几年就有网红主播售卖口红等典型案例,疫情只是为直播带货提供了爆发式增长的契机。也可以说,疫情催逼销售转型,造就了直播带货的爆发式增长。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直播带货提供了更详细的商品介绍,提供了真人展示、试用试吃等真实场景,这远比只看图片和文字介绍来得亲切、直接。有人替我看过了,有人替我试过了,有人替我尝过了,这种感同身受造就的心理认同,怎能不催生购买欲望呢?
特别是以地方政府名义进行的直播带货,无形中就代表了政府的诚信、公正、权威,增加了网民的信任感。
因此,将直播产业与精准扶贫结合,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学历教育培养直播专业人才,开发极具特色的草原产品,解决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问题,确保他们真正脱贫,完成脱贫攻坚战的任务。
2 精准扶贫与职业教育结合点分析
二者目的一致。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等活动,获得从事未来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学习、沟通以及协作等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扩展能力,最终实现稳定就业、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采取精准扶贫的方式,提升贫困人口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技能以及就业创业观等,驱动其自力更生实现就业或创业,最终达到“造血”式扶贫。两者均注重人的文化和技能的培养和开发,强调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稳定就业、可持续发展和根本性消除贫困的目的。
二者对象兼容。职业教育对象包括初、高中毕业学生的学历职业教育以及社会人员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由于社会偏见,学历职业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成绩较差或无力承担高额学费的贫困家庭学生,如果这些学生直接进入社会,往往因为文化水平低和缺乏专业技能,不仅找工作难、收入低,而且缺乏相应的保障和稳定性,有较强的潜在贫困风险,而学历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可有效促进个人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非学历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社会人员,包括下岗失业人员、缺乏技能人员以及残疾人员等,并没有学历与年龄限制,对其进行短期针对性职业教育培训,获得脱贫致富相应本领;精准扶贫的对象包括需“输血”式物质扶贫的老弱病残贫困人群,需“造血”式扶贫的适龄劳动力贫困人群,其中适龄劳动力贫困人群普遍具有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差等特点;精准扶贫的对象适合接受职业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条件,二者对象具有兼容性。
二者内容相似。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相关技能教育,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内容都是按照当地产业和相应岗位来匹配安排的,一般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教学逼真、内容实用,理实一体,容易掌握,可保证技能培训质量和对口就业;精准扶贫主要是以“造血”脱贫为导向,通过让贫困人口掌握相关岗位技能,在当地或者相对发达区域实现稳定就业,产业扶贫可帮助贫困人口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就业,二者都涉及对学生的针对性培训,都能利用职业教育为其服务,二者的培训内容相似。
3 精准扶贫与职业教育结合实践探索
3.1 学历教育
以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该院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之一就是视频的采集与编排,可谓直播的必修课程。通过与政府对接、中高职衔接等各种方式,利用单招优先录取贫困子弟入学。
(一)改革招生制度,实现精准招生
政校企协作实现职业教育扶贫“精准招生”包含两个实质性问题:一是招生对象要精准对接扶贫地区,确保真扶贫、扶真贫。二是采取合理适用的招生方式达成“精准招生”。
具体解决措施有以下方面。
一、要建立政校企协同机制,合理确定参与扶贫职业院校招生专业、招生规模以及贫困生源属地范围,核实贫困生生源资格等。
二、要政校企协同,采用更为灵活的定向招生方式确定自主招生方 案。扶贫教育的生源结构存在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等较大差异性,应
采取更为灵活的招生方式。如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通过政校企协作,采取高职扩招,提高招生计划,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完善资助体系,实现精准资助 建立相对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精准资助,只有让所有参与职业教育扶贫班学习的学生“学得起”“愿意学”,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目标。贫困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成本较大,国家奖、助、贷、勤、补、免等资助体系无法完全覆盖所有开支,需要通过政、校、企协作进一步拓展资助来源,降低就学成本,缓解就学压力,保护学生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积极性。
通过政校企联合办学,保障稳定就业。1)政府方面。项目团队通过与扶贫办对接,承接其直播平台的运维管理,并建设该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专业的指导,提高贫困户的收益,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政府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2)企业方面。已经和扶贫点达成合作协议,采取新型订单班、现代学徒制、暑期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毕业后学生即可无缝对,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企业即可安排就业事宜。
重视实践教学,保障培养质量。利用大猫传媒文化有限公司作为实训基地,一方面利用了社会资源,减少了实训室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实地动手操作,可极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2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主要是技术培训服务,包括农户技术培训和社会相关培训。其中,农户技术培训:主要通过扶贫办选农户,培训其专业技能,培训合格的农户回到当地负责直播平台的运营;社会相关培训:开展 1+X 计算机相关证书鉴定培训。
项目团队借助政校企三方共建培训体系,从挑人、找人、培训、考核以及就业五个方面,实现过程可监控,入口到出口全贯通,大致实施方案如下。挑人有标准:一般选取初中毕业或稍微懂计算机人员;找人有方法:贫困人员由当地的村委会负责选拔,培训人员由学院挑选;培训有课程:依托学校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企业共同建立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训课程;考核有细则:理论+实践综合考核,侧重实践考核,对直播技能进行分项考核和打分;就业有保障:培训合格学员,企业给予就业落实。同时满足参与企业的合理利益诉求,通过政校企协商,采取企业冠名、加大宣传力度等提高参与协同扶贫企业声誉的举措吸引企业投入资源,资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政校企协同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针对贫困地区生源特点,选取適宜专业,确立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精准培养。
一要政校企协同,准确调研贫困生源地人才需求,职业院校根据贫苦地区人才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专业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
二要校企协同推进职业教育扶贫项目的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推动协作 企业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扶贫项目的人才培养中,精准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三要在争取到企业和政府支持的前提下,政校企协同做好职业教育扶 贫项目中学生的实践实习教学管理,精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优化就业环境,实现精准就业扶贫班学生受家庭背景和人脉系制约,若缺乏政府、高 校、企业协同扶助,就难以就业,无法脱贫。因此,开展政校企协作,为学生精准就业搭建桥梁尤其重要。如,采 取企业委托培养方式,在学生入学时与企业签订委托培养协议,能有效保障精准就业目标的实现。
思考与启示
目前,基于政校企协同创新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探索取得了一 定成效,但若要深入推进,还需进一步思考如何有效激发职业院校、
企业行业、民间社团等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合作性,拓展更为优质的职业教育供给内容,实现职业教育扶贫的善治。一方面,政校企协同开展职业教育扶贫要实现利益共享。政校企协同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开展的公益事业,但即便是公益事业的开展也无法绕开各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的满足,否则难以保证成功,更难以持续。因此,职业教育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根据各协同参与主体的多样化动机和需求建立实现利益共“点”。多元主体利益共享最大的“点”是职业教育扶贫成功后各参与主体能获得相应的正向激励。
另一方面,政校企协同开展职业教育扶贫要强调责任共担。随着职业教育扶贫持续推进,需要建立完善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冲突,强化责任共担。地方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在办学政策方面细化政策保障;职业院校要发挥主体责任,主动投入办学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职业教育扶贫人才培养质量;行业企业需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协助解决职业教育扶贫中需要的经费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柯.职业教育助理精准扶贫的对策探讨[D].重庆能源职业学院,2018.
[2]曾武沂.基于协同创新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探索[D].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8.
[3]铁夏琼.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发展的探索研究[D].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8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结合点
精准扶贫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五个一批”中将“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放在精準扶贫方略中,教育扶贫也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育扶贫研究偏重于宏观层面以及基础教育普及,作者认为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强、时效短、见效快等特点,与精准扶贫更为吻合,因此,以职业教育助力内蒙古农牧产业精准扶贫为具体切入点,寻找内蒙古扶贫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探索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探索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并开展职业教育助力内蒙古农牧产业的实践探索,意义深远。
1 现状分析
直播带货为新时代新兴的行业,关注度高,吸引了众多行业和明星的加入,行业效益可谓异军突起,同时也开启了百姓购物新方式。如何通过直播的方式将草原极具牧区特色的农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来自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美食,让大家的味蕾尽情享受,进而喜欢草原的产品,这样消费者获得了满足,农牧民也提高了收入,同时带动了地方的经济。
尤其是今年以来,疫情造成的特殊影响,让线下市场受到高度挤压,“云上”突围成为商家逆袭的现实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直播带货并非疫情期间才有,前几年就有网红主播售卖口红等典型案例,疫情只是为直播带货提供了爆发式增长的契机。也可以说,疫情催逼销售转型,造就了直播带货的爆发式增长。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直播带货提供了更详细的商品介绍,提供了真人展示、试用试吃等真实场景,这远比只看图片和文字介绍来得亲切、直接。有人替我看过了,有人替我试过了,有人替我尝过了,这种感同身受造就的心理认同,怎能不催生购买欲望呢?
特别是以地方政府名义进行的直播带货,无形中就代表了政府的诚信、公正、权威,增加了网民的信任感。
因此,将直播产业与精准扶贫结合,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学历教育培养直播专业人才,开发极具特色的草原产品,解决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问题,确保他们真正脱贫,完成脱贫攻坚战的任务。
2 精准扶贫与职业教育结合点分析
二者目的一致。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等活动,获得从事未来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学习、沟通以及协作等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扩展能力,最终实现稳定就业、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采取精准扶贫的方式,提升贫困人口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技能以及就业创业观等,驱动其自力更生实现就业或创业,最终达到“造血”式扶贫。两者均注重人的文化和技能的培养和开发,强调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稳定就业、可持续发展和根本性消除贫困的目的。
二者对象兼容。职业教育对象包括初、高中毕业学生的学历职业教育以及社会人员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由于社会偏见,学历职业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成绩较差或无力承担高额学费的贫困家庭学生,如果这些学生直接进入社会,往往因为文化水平低和缺乏专业技能,不仅找工作难、收入低,而且缺乏相应的保障和稳定性,有较强的潜在贫困风险,而学历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可有效促进个人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非学历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社会人员,包括下岗失业人员、缺乏技能人员以及残疾人员等,并没有学历与年龄限制,对其进行短期针对性职业教育培训,获得脱贫致富相应本领;精准扶贫的对象包括需“输血”式物质扶贫的老弱病残贫困人群,需“造血”式扶贫的适龄劳动力贫困人群,其中适龄劳动力贫困人群普遍具有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差等特点;精准扶贫的对象适合接受职业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条件,二者对象具有兼容性。
二者内容相似。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相关技能教育,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内容都是按照当地产业和相应岗位来匹配安排的,一般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教学逼真、内容实用,理实一体,容易掌握,可保证技能培训质量和对口就业;精准扶贫主要是以“造血”脱贫为导向,通过让贫困人口掌握相关岗位技能,在当地或者相对发达区域实现稳定就业,产业扶贫可帮助贫困人口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就业,二者都涉及对学生的针对性培训,都能利用职业教育为其服务,二者的培训内容相似。
3 精准扶贫与职业教育结合实践探索
3.1 学历教育
以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该院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之一就是视频的采集与编排,可谓直播的必修课程。通过与政府对接、中高职衔接等各种方式,利用单招优先录取贫困子弟入学。
(一)改革招生制度,实现精准招生
政校企协作实现职业教育扶贫“精准招生”包含两个实质性问题:一是招生对象要精准对接扶贫地区,确保真扶贫、扶真贫。二是采取合理适用的招生方式达成“精准招生”。
具体解决措施有以下方面。
一、要建立政校企协同机制,合理确定参与扶贫职业院校招生专业、招生规模以及贫困生源属地范围,核实贫困生生源资格等。
二、要政校企协同,采用更为灵活的定向招生方式确定自主招生方 案。扶贫教育的生源结构存在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等较大差异性,应
采取更为灵活的招生方式。如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通过政校企协作,采取高职扩招,提高招生计划,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完善资助体系,实现精准资助 建立相对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精准资助,只有让所有参与职业教育扶贫班学习的学生“学得起”“愿意学”,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目标。贫困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成本较大,国家奖、助、贷、勤、补、免等资助体系无法完全覆盖所有开支,需要通过政、校、企协作进一步拓展资助来源,降低就学成本,缓解就学压力,保护学生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积极性。
通过政校企联合办学,保障稳定就业。1)政府方面。项目团队通过与扶贫办对接,承接其直播平台的运维管理,并建设该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专业的指导,提高贫困户的收益,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政府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2)企业方面。已经和扶贫点达成合作协议,采取新型订单班、现代学徒制、暑期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毕业后学生即可无缝对,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企业即可安排就业事宜。
重视实践教学,保障培养质量。利用大猫传媒文化有限公司作为实训基地,一方面利用了社会资源,减少了实训室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实地动手操作,可极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2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主要是技术培训服务,包括农户技术培训和社会相关培训。其中,农户技术培训:主要通过扶贫办选农户,培训其专业技能,培训合格的农户回到当地负责直播平台的运营;社会相关培训:开展 1+X 计算机相关证书鉴定培训。
项目团队借助政校企三方共建培训体系,从挑人、找人、培训、考核以及就业五个方面,实现过程可监控,入口到出口全贯通,大致实施方案如下。挑人有标准:一般选取初中毕业或稍微懂计算机人员;找人有方法:贫困人员由当地的村委会负责选拔,培训人员由学院挑选;培训有课程:依托学校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企业共同建立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训课程;考核有细则:理论+实践综合考核,侧重实践考核,对直播技能进行分项考核和打分;就业有保障:培训合格学员,企业给予就业落实。同时满足参与企业的合理利益诉求,通过政校企协商,采取企业冠名、加大宣传力度等提高参与协同扶贫企业声誉的举措吸引企业投入资源,资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政校企协同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针对贫困地区生源特点,选取適宜专业,确立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精准培养。
一要政校企协同,准确调研贫困生源地人才需求,职业院校根据贫苦地区人才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专业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
二要校企协同推进职业教育扶贫项目的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推动协作 企业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扶贫项目的人才培养中,精准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三要在争取到企业和政府支持的前提下,政校企协同做好职业教育扶 贫项目中学生的实践实习教学管理,精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优化就业环境,实现精准就业扶贫班学生受家庭背景和人脉系制约,若缺乏政府、高 校、企业协同扶助,就难以就业,无法脱贫。因此,开展政校企协作,为学生精准就业搭建桥梁尤其重要。如,采 取企业委托培养方式,在学生入学时与企业签订委托培养协议,能有效保障精准就业目标的实现。
思考与启示
目前,基于政校企协同创新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探索取得了一 定成效,但若要深入推进,还需进一步思考如何有效激发职业院校、
企业行业、民间社团等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合作性,拓展更为优质的职业教育供给内容,实现职业教育扶贫的善治。一方面,政校企协同开展职业教育扶贫要实现利益共享。政校企协同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开展的公益事业,但即便是公益事业的开展也无法绕开各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的满足,否则难以保证成功,更难以持续。因此,职业教育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根据各协同参与主体的多样化动机和需求建立实现利益共“点”。多元主体利益共享最大的“点”是职业教育扶贫成功后各参与主体能获得相应的正向激励。
另一方面,政校企协同开展职业教育扶贫要强调责任共担。随着职业教育扶贫持续推进,需要建立完善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冲突,强化责任共担。地方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在办学政策方面细化政策保障;职业院校要发挥主体责任,主动投入办学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职业教育扶贫人才培养质量;行业企业需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协助解决职业教育扶贫中需要的经费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柯.职业教育助理精准扶贫的对策探讨[D].重庆能源职业学院,2018.
[2]曾武沂.基于协同创新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践探索[D].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8.
[3]铁夏琼.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发展的探索研究[D].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