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这个团体,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被许多学校纳入教学体系中,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探索。本文主要讨论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催眠,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催眠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职业生涯规划受到了各高校师生的关注,各种课程、讲座层出不穷,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因为这些活动形式老旧,内容趋向空泛的理论,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兴趣或参与的主动性。催眠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段,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催眠的概念
经过一些媒体或影视作品的不当宣传,催眠被玄化、虚化,造成人们对催眠的误解。其实,催眠只不过是一种心理状态,生活中的发呆、凝思、睡梦等都是催眠的形式。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想象力、接受力、注意力都有所提高,对外界的感知力会下降。
二、催眠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基础
首先,催眠加上一定的心理学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从深层次认识自我,这是合理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有在充分、正确地自我认识之后,大学生才能制订出符合自己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不至于徒劳无功。
催眠是一种绕过意识,直接和潜意识进行沟通的手段。人们常常对自己难以形成正确的认知,就是受到意识的干扰,而意识又总是被他人的看法、自己的期望所影响。通过催眠,人们更容易在潜意识的呈现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能力、喜恶,从而制订适合自己的规划,并为之奋斗。
其次,利用催眠这种新奇的手法,可以提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效率。现在,虽然很多高校引进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说教式的讲解令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率自然低下。
如果教师能把课堂细化为多个小团体,进行户外教学或心理辅导室教学,采用个体或集体式催眠,使学生体验催眠带来的轻松愉悦,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新奇感受,这样新鲜化的教学方式,必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兴趣与热情。
最后,催眠能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长远性的益处。催眠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结合,对指导大学生更好地开展职业规划益处良多,而且对个人以后的发展都有所裨益。
三、催眠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条件
首先,催眠的成功施行需要有客观条件。如舒适的室内或室外条件,包括宜人的温度、柔和昏暗的光线、静谧的周围环境、柔软的床或椅子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不容易紧张、害怕,更容易配合催眠师进入催眠状态。
第二,催眠者和被催眠者需要互相信任。被催眠者只有信任对方,才不会反抗其命令,才能互相协调合作。要建立这种信任,双方可以在催眠之前先进行平和的聊天,或做些小游戏,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第三,催眠者要有基本的技巧或方法。作为主要的引导者,催眠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催眠知识或技能。如使用舒缓的语调、柔和的声音、优美的语言等进行交流,设置富有画面感的情境,以及对接收方受催眠程度的观察能力,这些都是促进催眠成功的重要技巧。
最后,受催眠者的身体状况是催眠的重要因素。受催眠者的身心只有在处于平和轻松的状态下,才能顺利完成催眠。如果受催眠者的身体不适或者疼痛,都会分散受催眠者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催眠效果。
四、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学生梳理未来就业及生活方向的有效手段。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发挥其作用的重要保证。在沿袭传统活动方式时,教师应适当地增加催眠的使用,不仅能激发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兴趣,也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他们从中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周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2).
[2]孙璐.医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J].教育与职业,2014,(6).
[3]凌福林,刘必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24).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催眠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职业生涯规划受到了各高校师生的关注,各种课程、讲座层出不穷,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因为这些活动形式老旧,内容趋向空泛的理论,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兴趣或参与的主动性。催眠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段,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催眠的概念
经过一些媒体或影视作品的不当宣传,催眠被玄化、虚化,造成人们对催眠的误解。其实,催眠只不过是一种心理状态,生活中的发呆、凝思、睡梦等都是催眠的形式。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想象力、接受力、注意力都有所提高,对外界的感知力会下降。
二、催眠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基础
首先,催眠加上一定的心理学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从深层次认识自我,这是合理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有在充分、正确地自我认识之后,大学生才能制订出符合自己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不至于徒劳无功。
催眠是一种绕过意识,直接和潜意识进行沟通的手段。人们常常对自己难以形成正确的认知,就是受到意识的干扰,而意识又总是被他人的看法、自己的期望所影响。通过催眠,人们更容易在潜意识的呈现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能力、喜恶,从而制订适合自己的规划,并为之奋斗。
其次,利用催眠这种新奇的手法,可以提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效率。现在,虽然很多高校引进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说教式的讲解令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率自然低下。
如果教师能把课堂细化为多个小团体,进行户外教学或心理辅导室教学,采用个体或集体式催眠,使学生体验催眠带来的轻松愉悦,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新奇感受,这样新鲜化的教学方式,必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兴趣与热情。
最后,催眠能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长远性的益处。催眠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结合,对指导大学生更好地开展职业规划益处良多,而且对个人以后的发展都有所裨益。
三、催眠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条件
首先,催眠的成功施行需要有客观条件。如舒适的室内或室外条件,包括宜人的温度、柔和昏暗的光线、静谧的周围环境、柔软的床或椅子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不容易紧张、害怕,更容易配合催眠师进入催眠状态。
第二,催眠者和被催眠者需要互相信任。被催眠者只有信任对方,才不会反抗其命令,才能互相协调合作。要建立这种信任,双方可以在催眠之前先进行平和的聊天,或做些小游戏,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第三,催眠者要有基本的技巧或方法。作为主要的引导者,催眠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催眠知识或技能。如使用舒缓的语调、柔和的声音、优美的语言等进行交流,设置富有画面感的情境,以及对接收方受催眠程度的观察能力,这些都是促进催眠成功的重要技巧。
最后,受催眠者的身体状况是催眠的重要因素。受催眠者的身心只有在处于平和轻松的状态下,才能顺利完成催眠。如果受催眠者的身体不适或者疼痛,都会分散受催眠者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催眠效果。
四、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学生梳理未来就业及生活方向的有效手段。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发挥其作用的重要保证。在沿袭传统活动方式时,教师应适当地增加催眠的使用,不仅能激发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兴趣,也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他们从中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周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2).
[2]孙璐.医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J].教育与职业,2014,(6).
[3]凌福林,刘必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24).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