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提出强化引导,通过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等途径,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字:心理健康;中职学生;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社会安定和谐、学校稳定发展、家庭和睦幸福和学生个体积极发展的需要。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
(1)青春期中职学生心理表现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易产生叛逆心理,更容易走入歧途,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尤其重要,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心思敏感,需要同学和老师的关注。
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大多数中职学生都要选择离开家庭,减少对父母依赖,转变为依靠还未独立的自己,重建新的人际环境,是一个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人格发展过渡阶段,所以有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无所适从,觉得适应有困难等情况。
(二)留守儿童、家庭成员缺位
中职学校中一半以上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长期体验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或照顾,易导致自身心理健康发育不全。父母觉得对孩子的爱是来自于物质满足而忽略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不重视甚至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在我所带的2018屆一名学生中,该生有自残倾向,父母不了解,甚至对孩子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爱的缺位,必定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思维方式单一,自信心缺乏
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主客观世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是体现一定价值标准、思维视野、思维方法和一定思想观念的思维模式。
中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由于自身所受家庭教育的缺陷和长期应试教育注重成绩的导向,学生中有有思维表现单一的情况。
他们自身学习态度差,学习成绩差,拥有与一些家长、老师和学校一致追求的唯成绩第一的评判认知,把成绩当作是自己价值的评价标准,形成单一的学习观和认识观。
缺乏除学习之外积极评价自我的思维方式,对重新努力学习,努力改变自我的自信心不足。
(四)学习习惯差,厌学情绪严重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
思维方式影响着个体的社会认知过程,对个体的健康观念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多中职学生由于受自身思维方式里唯成绩第一的影响,认为自己学习不好而否定身上的其他优秀品质。
因而在中职学习阶段,仍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学习缺少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动脑,记忆力减退等;在课后表现出不及时完成作业或完成作业效率低,不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喜欢拖延等毛病;加之受当前网络的广泛影响,在课堂内外成为随时低头的手机控群体,认为手机里的世界远比枯燥的学习过程精彩,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习产生抵触、躲避等不良的厌学情绪。
(五)家教不严,意志力薄弱
中职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时被父母过度呵护,溺爱程度严重,能让其独立的却被包办替代。
所以在他们身上存在胆怯、脆弱、懦弱、害怕困难、缺乏毅力、逃避问题等诸多负性意志品质。
同时,由于家庭物质条件的改善,让其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缺少磨练意志品质的机会。
所谓的勇敢、给予、担当、创造、坚韧、持之以恒、刚强等正性意志品质有退化倾向。
三、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积极应对中职学生的青春期教育部在2004年8月印发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督导评估范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逐步建立起分管校长负责,德育工作教师为主体,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可见,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
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层面来说,应高度重视与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把其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
同时,要努力构建一支由心理学专业教师牵头、各学科任课教师渗透、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队伍,积极应对中职学生青春期,帮助中职学生解决青春期适应问题;辅以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让学生顺利平稳地渡过青春期。
(二)重视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
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一个主动的信息探求者,并不是消极地等待环境刺激而产生反应的被动个体。
因此,要积极加强中职学生认知方式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思维方式存在的已有缺陷。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品行。
(四)保持与家长的联系
加强家校联系,对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和言传身教,学校和家长应该是孩子共同的指路灯,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C],20048
[2]罗丽静思维方式缺陷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C]机械职业教育,20152
[3]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4]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文研究类别:D其他(心理健康)
关键字:心理健康;中职学生;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社会安定和谐、学校稳定发展、家庭和睦幸福和学生个体积极发展的需要。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
(1)青春期中职学生心理表现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易产生叛逆心理,更容易走入歧途,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尤其重要,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心思敏感,需要同学和老师的关注。
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大多数中职学生都要选择离开家庭,减少对父母依赖,转变为依靠还未独立的自己,重建新的人际环境,是一个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人格发展过渡阶段,所以有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无所适从,觉得适应有困难等情况。
(二)留守儿童、家庭成员缺位
中职学校中一半以上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长期体验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或照顾,易导致自身心理健康发育不全。父母觉得对孩子的爱是来自于物质满足而忽略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不重视甚至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在我所带的2018屆一名学生中,该生有自残倾向,父母不了解,甚至对孩子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爱的缺位,必定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思维方式单一,自信心缺乏
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主客观世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是体现一定价值标准、思维视野、思维方法和一定思想观念的思维模式。
中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由于自身所受家庭教育的缺陷和长期应试教育注重成绩的导向,学生中有有思维表现单一的情况。
他们自身学习态度差,学习成绩差,拥有与一些家长、老师和学校一致追求的唯成绩第一的评判认知,把成绩当作是自己价值的评价标准,形成单一的学习观和认识观。
缺乏除学习之外积极评价自我的思维方式,对重新努力学习,努力改变自我的自信心不足。
(四)学习习惯差,厌学情绪严重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
思维方式影响着个体的社会认知过程,对个体的健康观念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多中职学生由于受自身思维方式里唯成绩第一的影响,认为自己学习不好而否定身上的其他优秀品质。
因而在中职学习阶段,仍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学习缺少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动脑,记忆力减退等;在课后表现出不及时完成作业或完成作业效率低,不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喜欢拖延等毛病;加之受当前网络的广泛影响,在课堂内外成为随时低头的手机控群体,认为手机里的世界远比枯燥的学习过程精彩,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习产生抵触、躲避等不良的厌学情绪。
(五)家教不严,意志力薄弱
中职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时被父母过度呵护,溺爱程度严重,能让其独立的却被包办替代。
所以在他们身上存在胆怯、脆弱、懦弱、害怕困难、缺乏毅力、逃避问题等诸多负性意志品质。
同时,由于家庭物质条件的改善,让其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缺少磨练意志品质的机会。
所谓的勇敢、给予、担当、创造、坚韧、持之以恒、刚强等正性意志品质有退化倾向。
三、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积极应对中职学生的青春期教育部在2004年8月印发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督导评估范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逐步建立起分管校长负责,德育工作教师为主体,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可见,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
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层面来说,应高度重视与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把其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
同时,要努力构建一支由心理学专业教师牵头、各学科任课教师渗透、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队伍,积极应对中职学生青春期,帮助中职学生解决青春期适应问题;辅以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让学生顺利平稳地渡过青春期。
(二)重视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
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一个主动的信息探求者,并不是消极地等待环境刺激而产生反应的被动个体。
因此,要积极加强中职学生认知方式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思维方式存在的已有缺陷。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品行。
(四)保持与家长的联系
加强家校联系,对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和言传身教,学校和家长应该是孩子共同的指路灯,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C],20048
[2]罗丽静思维方式缺陷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C]机械职业教育,20152
[3]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4]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文研究类别:D其他(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