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健全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的管理规范化,提高小麦原种产量及质量,总结了小麦基地原种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和田间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2个方面内容。
关键词 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40-01
为健全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的管理规范化、种子质量标准化、检测程序制度化,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小麦种子,实现九圣禾新科名牌战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在长期的小麦原种生产实践中,制定了《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实践证明,按照此规程操作,可生产出高质量的小麦种子。
1 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建立
建立小麦种子繁育基地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①基地规模及资质:要具有333.33 hm2以上的基地、仓储、加工能力,合法合规,具有独立法人,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征信良好。②能够熟悉掌握良种生产规程和繁育技术,并且能够按规程和技术指导要求完成落实。③区域性、专业化小麦生产型公司(有稳定生产基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66.67 hm2以上)、土地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优先成为繁种基地。④交通便利,有规模化的仓储、加工能力。⑤在公司配合下能够独立完成两证备案工作(生产和检疫备案),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公关能力[1]。⑥形成一村一种、成方连片的局面,无插花种植,繁种田最小方块面积不低于6.67 hm2。
2 田间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
小麦原种生产基地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和田间质量控制措施由基地负责实施,生产部生产专员对整個生产过程及关键环节负责,质检部监督抽查。整体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繁育企业统一使用公司提供的高代繁材);统一整地、施肥、专机播种;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统一去杂去劣;统一专机收获入库。
2.1 田间去杂去劣
2.1.1 去除对象。种子田间包括地头、地边的异品种、大麦、燕麦、节节麦、恶性杂草以及不符合该品种特征的杂株、高头麦和变异株。
2.1.2 去杂后质量指标。田间杂株率原种≤0.1%,大田用种 ≤0.5%;大麦、燕麦、节节麦等杂株密度不超过45株/hm2;无检疫性病虫草害(全蚀病)和其他严重病虫害发生(如秆黑粉病、赤霉病、白粉病以及锈病等);中度倒伏面积占比不超过10%。
2.1.3 去杂要求。每个基地必须组织去杂专业队伍,并且设立自检督察小组专职负责组织检查,以保证去杂效果。去杂开始前要对去杂组织人员进行杂株辨别、去杂要求、质量标准等专题培训。去杂要做到干净、彻底、整株拔除,并带出田间。
2.1.4 去杂时期、时间。第一阶段:一般在起身拔节期即3月中上旬至4月上旬,去除田间地头不同种性的杂株,尤其是节节麦、燕麦、大麦等比较容易识别,并且便于整株拔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阶段:抽穗扬花期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也是去杂的关键时期,这是由于齐穗后杂株便于识别,在该时期去杂越早越有利,对产量影响越小。该时期要组织专业去杂队伍对种子田采取地毯式去杂。第三阶段(去杂弥补期):在灌浆期即5月20日以前,对前2个时期去杂不彻底的地块进行逐块清查,并将杂株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做到完全彻底。
2.1.5 去杂督检及验收。每个时期去杂结束后,公司组织质检部和生产专员进行交叉督检和验收。对于田检合格基地发放田间验收合格证,对问题基地下达整改通知单。公司生产部将重点对第二阶段去杂进行督检,对该阶段不达标基地后期将进行重点督查和验收[2]。质检部在第1次验收后对不合格基地下达整改通知,对2次验收不合格基地给予整体拒收处理。
2.2 种子收获质量控制
各基地应派专人负责小麦田间收割和调运工作,做到统一组织,专机收割。收获前要根据基地面积及收割难易程度确定使用收割机台数,保证能统一及时收割;收割机进地前要对其进行清机(包括割台、机舱、输粮系统等),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地收割,严控机械混杂。
2.3 种子的入库加工
2.3.1 种子入库的质量控制。种子入库前各基地要对仓库、入库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保证能够安全入库。入库过程中要对入库种子及时进行抽样复检,严防品种混杂,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入库。各基地入库结束后应及时对种子堆进行整理,以便薰仓。公司质检人员对入库种子进行扦样,按操作规程进行发芽、水分试验,检验结果合格,方可发放包装,进行加工包装[3-4]。
2.3.2 种子加工质量控制。为了保证种子加工质量,加工设备必须风筛比重选配套使用,并视种子籽粒大小、饱满程度配置底筛。加工人员要始终坚守工作岗位,随时检查加工质量,调整喂料速度、前后风力等;还要经常检查包装计量的准确性和包装的封口质量。加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按500~1 000 kg取少量种子放入扦样袋,每25 t扦封一个样品,编上批次号,交质检人员检验。成品种子要按照检验操作规程检验,质量要符合国标或公司企业标准,如检验结果不合格,要及时通知仓库进行重新加工或报废处理。各基地应严格按照加工通知单进行备货,成品种子应按照二维码信息进行分垛摆放整齐,便于查验和发货。
3 参考文献
[1] 马朝阳,郭春江,窦士树,等.小麦原种繁育基地生产管理办法[J].种业导刊,2009(7):27-28.
[2] 张玉艳,谭淑玲,蔡辉.小麦原种繁育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8(9):11.
[3] 李国生,朱新开,王亚飞,等.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种子,2006(5):61-62.
[4] 小麦原种繁育经验[J].湖北农业科学,1965(5):24-28.
关键词 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40-01
为健全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的管理规范化、种子质量标准化、检测程序制度化,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小麦种子,实现九圣禾新科名牌战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在长期的小麦原种生产实践中,制定了《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实践证明,按照此规程操作,可生产出高质量的小麦种子。
1 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建立
建立小麦种子繁育基地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①基地规模及资质:要具有333.33 hm2以上的基地、仓储、加工能力,合法合规,具有独立法人,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征信良好。②能够熟悉掌握良种生产规程和繁育技术,并且能够按规程和技术指导要求完成落实。③区域性、专业化小麦生产型公司(有稳定生产基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66.67 hm2以上)、土地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优先成为繁种基地。④交通便利,有规模化的仓储、加工能力。⑤在公司配合下能够独立完成两证备案工作(生产和检疫备案),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公关能力[1]。⑥形成一村一种、成方连片的局面,无插花种植,繁种田最小方块面积不低于6.67 hm2。
2 田间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
小麦原种生产基地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和田间质量控制措施由基地负责实施,生产部生产专员对整個生产过程及关键环节负责,质检部监督抽查。整体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繁育企业统一使用公司提供的高代繁材);统一整地、施肥、专机播种;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统一去杂去劣;统一专机收获入库。
2.1 田间去杂去劣
2.1.1 去除对象。种子田间包括地头、地边的异品种、大麦、燕麦、节节麦、恶性杂草以及不符合该品种特征的杂株、高头麦和变异株。
2.1.2 去杂后质量指标。田间杂株率原种≤0.1%,大田用种 ≤0.5%;大麦、燕麦、节节麦等杂株密度不超过45株/hm2;无检疫性病虫草害(全蚀病)和其他严重病虫害发生(如秆黑粉病、赤霉病、白粉病以及锈病等);中度倒伏面积占比不超过10%。
2.1.3 去杂要求。每个基地必须组织去杂专业队伍,并且设立自检督察小组专职负责组织检查,以保证去杂效果。去杂开始前要对去杂组织人员进行杂株辨别、去杂要求、质量标准等专题培训。去杂要做到干净、彻底、整株拔除,并带出田间。
2.1.4 去杂时期、时间。第一阶段:一般在起身拔节期即3月中上旬至4月上旬,去除田间地头不同种性的杂株,尤其是节节麦、燕麦、大麦等比较容易识别,并且便于整株拔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阶段:抽穗扬花期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也是去杂的关键时期,这是由于齐穗后杂株便于识别,在该时期去杂越早越有利,对产量影响越小。该时期要组织专业去杂队伍对种子田采取地毯式去杂。第三阶段(去杂弥补期):在灌浆期即5月20日以前,对前2个时期去杂不彻底的地块进行逐块清查,并将杂株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做到完全彻底。
2.1.5 去杂督检及验收。每个时期去杂结束后,公司组织质检部和生产专员进行交叉督检和验收。对于田检合格基地发放田间验收合格证,对问题基地下达整改通知单。公司生产部将重点对第二阶段去杂进行督检,对该阶段不达标基地后期将进行重点督查和验收[2]。质检部在第1次验收后对不合格基地下达整改通知,对2次验收不合格基地给予整体拒收处理。
2.2 种子收获质量控制
各基地应派专人负责小麦田间收割和调运工作,做到统一组织,专机收割。收获前要根据基地面积及收割难易程度确定使用收割机台数,保证能统一及时收割;收割机进地前要对其进行清机(包括割台、机舱、输粮系统等),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地收割,严控机械混杂。
2.3 种子的入库加工
2.3.1 种子入库的质量控制。种子入库前各基地要对仓库、入库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保证能够安全入库。入库过程中要对入库种子及时进行抽样复检,严防品种混杂,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入库。各基地入库结束后应及时对种子堆进行整理,以便薰仓。公司质检人员对入库种子进行扦样,按操作规程进行发芽、水分试验,检验结果合格,方可发放包装,进行加工包装[3-4]。
2.3.2 种子加工质量控制。为了保证种子加工质量,加工设备必须风筛比重选配套使用,并视种子籽粒大小、饱满程度配置底筛。加工人员要始终坚守工作岗位,随时检查加工质量,调整喂料速度、前后风力等;还要经常检查包装计量的准确性和包装的封口质量。加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按500~1 000 kg取少量种子放入扦样袋,每25 t扦封一个样品,编上批次号,交质检人员检验。成品种子要按照检验操作规程检验,质量要符合国标或公司企业标准,如检验结果不合格,要及时通知仓库进行重新加工或报废处理。各基地应严格按照加工通知单进行备货,成品种子应按照二维码信息进行分垛摆放整齐,便于查验和发货。
3 参考文献
[1] 马朝阳,郭春江,窦士树,等.小麦原种繁育基地生产管理办法[J].种业导刊,2009(7):27-28.
[2] 张玉艳,谭淑玲,蔡辉.小麦原种繁育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8(9):11.
[3] 李国生,朱新开,王亚飞,等.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种子,2006(5):61-62.
[4] 小麦原种繁育经验[J].湖北农业科学,1965(5):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