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企业如何走出产品单一的发展瓶颈,同煤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进行了成功尝试。在新规划建设的塔山工业园区施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企业转型定位精准明了,成效快速显著,此经验值得借鉴。
同煤崛起:老国企厚积薄发
山西省大同市新平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这个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集团,地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39个县、区,拥有煤田面积6157平方公里,总储量892亿吨,总资产502亿元,47对矿井,年产运能力上亿吨。同煤集团,这个共和国的长子,已累计为国家生产优质煤炭15亿吨,2005、2006年,煤炭产销量超过1亿吨,位居全国第二、全球第六,是全国煤炭行业的龙头。
谁曾想到,曾经辉煌过的同煤,在走向市场经济的同时,资源型企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是产业单一化,产品初级化,经济增长粗放;其次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脆弱;再次是煤炭资源枯竭,次级产品、伴生资源大量废弃。
同煤集团虽煤炭产量大,但产品附加值低,非煤销售收入只占17%,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煤产量增加;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生态环境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地质灾害、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矿区的生产和生活。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同矿区因采煤造成深陷面积高达345平方公里。仅集团公司本部就有60多座矸石山,存量达到8000多万吨,占地4000多亩,仍以每年400万吨的速度递增。煤矸石自燃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使水体、空气、土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同煤集团现有生产矿有一半临近资源枯竭,已开采矿井资源回收率平均不到50%,集团煤层开采转移任务十分艰巨。
乌金滚滚的同时,同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日渐恶化,职工工作、居住条件令人心碎。承载开采过重的大地、承载负担过重的企业,急切地呼唤减压!
对于一个拥有70万职工家属的老牌国企,出路在何方?
同煤集团领导班子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运筹帷幄,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宏伟目标。
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董事长刘随生这样算了一笔帐:过去,每吨煤只卖100多元,但是深加工之后的综合效益可以翻几番。进行煤炭深加工,原煤经过洗选,精煤出售,洗下的中煤、煤泥可以发电,粉煤灰搞建材,还有一些煤可以搞煤化工。这样既能有效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环境。循环经济将为集团公司带来更大、更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
思路决定出路。艰难行进中的老国企,从此走上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同煤涅槃:塔山园区横空出世
经浴火而重生的凤凰,才会更加美艳动人。涅,使同煤获得脱胎换骨的新生。
巍巍七峰山脉最高峰——塔山,可谓同煤的一方风水宝地。煤炭储量50多亿吨,井田面积170多平方公里,矿井服务年限达140年之久,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井工矿井之一,也是建设循环经济园区的理想之地。同煤集团把循环经济园区选址塔山脚下,正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煤炭资源、平坦的地理地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规划总投资168亿元人民币。建设以年产1500万吨的矿井及配套选煤厂、年产5万吨的高岭岩深加工厂、4×5万KW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和2×60万KW坑口电厂、年产200万吨的水泥厂、2×20万立方米砌体材料厂、日处理能力4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年产60万吨的甲醇厂和一條19.29公里的铁路专用线。
“一矿八厂一条路”共同组成工业链,园区多业并举,实现煤炭资源利用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拉长产业链条的构成是:以塔山矿井为龙头,配套建设选煤厂;选煤厂生产的精煤直接装车外运;选煤厂分选出来的低热值煤(包括煤泥、中煤)和煤矸石输送到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发电,电厂产生的余热用于居民区的冬季取暖;坑口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和煤矸石原料,用于水泥厂和建筑材料厂;采煤过程中采出的伴生物高岭岩为原料建设高岭土煅烧厂。
这样各个生产单位首尾相联,环环相扣,上一个生产单位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生产单位的原料,逐层减量利用,直至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尽”。一个新型煤、电、化工循环经济园区雏型形成。
塔山园区其独特之处在于: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改写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体现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通过拉长产业链,榨干废弃物,形成闭合的产业链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环境、资源所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
塔山园区2003年2月6日开工建设,2006年7月19日进入试生产阶段,日产量最高可达5万吨,最高月产量可达100多万吨,实现了首战告捷。
塔山,已由过去荒凉的不毛之地,一跃成为聚集技术、聚集资金、聚集人才开放之地,它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在百里煤海放射着熠熠光彩!
同煤之路:煤矿旧模式因此改变
从集团公司驱车20来分钟,顺着一条7.2公里长,23米宽的一级公路,远远就看见了电厂耸立的高塔。进入塔山工业园区,处处可以感受到有别的于传统煤矿建设模式的现代化气息。令人惊叹的洁净,蓝天白云,鲜花盛开;封闭的原煤储煤仓,同煤人笑称这是塔山的“国家大剧院”;整齐划一的产品储煤仓“同煤塔山矿”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进入办公大楼,窗明几净,现代化监控设备,园区各个生产环节,尽在掌握之中;站在办公大楼前,迎风招展的旗帜,仿佛向人们昭示着塔山园区的美好未来。你难以想象这里是远离市区之地、煤炭生产之地。
塔山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具有鲜明的“循环经济”特点。从项目提出,就瞄准国内外的尖端技术和最高水平。按照“装备、技术、管理创一流水平;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创一流水平;环境保护创一流水平”确立总体发展战略。
塔山矿副董事长、总经理武望国对塔山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与同煤集团的老矿相比,塔山园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循环经济的定位:“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二、科技的力量:高起点的规划、高品质的建设、高质量的(生产、监控、信息化)设备;三、循环模式的潜力:原煤经过洗选再生产,能产生更高的附加值;四、精练的队伍:企业各个岗位的员工通过集团招聘,具有年龄、文化、知识结构优势;五、环保的典范:塔山园区是同煤集团的示范工程,也是山西省的工业园区之一,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因此,我们要瞄准先进目标,塑造一流矿井建设的典范;弘扬时代精神,塑造独特企业文化的典范;坚持率先垂范,塑造优秀领导班子的典范;勇于开拓进取,塑造创新管理的典范;突出以人为本,塑造本质安全矿井的典范;树立必胜信念,塑造争创成功企业的典范。
记者看到,塔山煤矿是具有世界水平的现代化煤矿,矿工可以坐汽车直接进入工作面。塔山煤矿18米厚的煤层一次采完,回采率80%以上。其技术、设备世界一流。矿工们指着自己干净的工作服自豪地说,现在谁也不能叫我们“煤黑子”了。如今,开着小轿车上下班,再不是煤矿工人的新鲜事,塔山煤矿工人上下班的车队已经成了大同矿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生产,从根本上扭转了煤炭行业有史以来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成功之路。
从经济效益看,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各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工业产值可达130亿元,年销售收入可达60亿元,12年即可收回投资;从社会效益看,塔山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树立样板,成为节约资源和保护和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样板。
过去,一个新煤矿没有8至10年的时间建不起来。塔山煤矿打破常规,仅用3年就建成一个国际领先水平的特大型煤矿,创出了中国煤矿建设史上的奇迹;而塔山煤矿仅600名职工,年产煤1500万吨,相当于口泉沟9个老生产矿近5万人的产量,也是同煤集团前所未有的;塔山工业园项目延伸和产业链条加长的辐射作用,不仅壮大了同煤集团,也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代表着当今世界煤业的最先进的水平。
循环经济方式与传统煤炭生产方式相比,具有四大优势:提升了区域经济科技层次;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废弃物变废为宝;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同煤集团突破旧的生产模式的希望所在。
塔山煤矿是中国最好的煤矿,不仅采煤,还搞加工。四位院士这样评价:“塔山煤矿代表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之路”。
塔山工业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典范,无疑,同煤集团的循环经济,将会在全国煤炭行业等资源性行业引领一场新的革命。所以,“塔山模式”不仅是同煤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煤炭行业的样板和标杆。
同煤未来:“八强八福”谱和谐
同煤集团以较强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争先能力,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探索出一条新路,成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循环经济给同煤带来的发展变化,不仅是寻求单一产业的突破,也是寻找提高煤炭附加值的突破,还是改善煤炭生产环境的突破,更是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突破。
同煤集团塔山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不仅是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去完善产业链,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煤集团在“做强同煤,造福员工”这样非常人性化的目标下,同煤的职工家属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变化带来的实惠:工作环境好了,塔山矿是花园式工厂;劳动强度减轻了,矿井机械化施工,管理电子监控;职工收入增加了,在岗员工人均收入从1997年的人均6000元/年,达到目前的3万元;住房改善了,沉陷区和棚户区改造进展迅速,“两区”治理改造一期工程仅七个月时间,建成职工住房373栋,20706户职工住进了新房。医疗统筹了,看病方便又便宜。这些职工们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同煤集团都一一落到了实处,科学发展观在同煤集团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实践。
我们剖析“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涵义,内容平实而深刻,意义深远而重大。
“强”的内涵就是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体讲就是集团的规模实力要强,赢利能力要强,创新能力要强,品牌影响力要强,大集团凝聚力要强,体制机制活力要强,员工队伍素质要强,企业的执行力要强。
“福”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员工群众谋福利。具体讲就是平安是福、增收是福、安居是福、环保是福、成才是福、健康是福、民主是福、和谐是福。
这“八强八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同煤集团重组后急需做强的实际,符合全体同煤人盼强求富的美好心愿。
发展循环经济是“做强同煤,造福员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综合能源集团这个系统工程之一。去年,同煤集团煤炭产量达到10418万吨,再破亿吨大关;煤炭、电力、煤化工、煤機、冶金五大产业快速发展,单一的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做强”与“造福”取得了同样令人瞩目的成就。
未来的同煤集团正向进入世界煤炭企业“十强”行列迈进。一个绿色同煤、科技同煤、诚信同煤、小康同煤、和谐同煤的新同煤,正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