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08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医学院校要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准确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笔者设计了毕业生自我评价、就业期望值、就业观念及意向、择业心理、对就业工作的意见和相关问题等五个方面的评价条目,对右江民族医学院三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心理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为民族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民族医学院校 学生 就业心理 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邱勇强(1971- ),男,广西陆川人,右江民族医学院检验学院学生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096-02
  
  随着全国大学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高峰期,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并不呈同比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地处经济落后地区的民族医学院校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有必要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基本状况,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
  
  一、调查方法及内容分析
  
  2006年以来在毕业生未离校之前,我们在右江民族医学院2006届、2007届、2008届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主要专业的毕业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400份,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305份,回收率93%。调查全部采用问卷方式,设置了五个方面的评价条目,分别是:对所在学校及所学专业等自身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就业的期望值,择业心理,就业观念及意向,对就业工作的意见及相关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对所在学校及所学专业等自身专业能力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在调查中可以看出,民族医学院校毕业生对目前医学生就业的信心不是很足,这一方面是受就业环境的影响,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跳跃式增长,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毕业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不算很高。尽管毕业生在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评价的回答中,自认为“强”的占55%以上,自认为“一般”的占35%,自认为“弱”的仅占10%;但是在对“你认为我们在就业中与区内其他医学院校毕业生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吗?”的回答中,认为“不是”的只占11%,认为“不一定,看个人实力如何”的占57%,同时有32%认为相比之下处于不利地位。
  民族医学院校的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无论在专业知识、道德修养、意志品格还是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但在面临择业或择业过程中却常常觉得手中的毕业证牌子比不上重点院校,甚至不如区内同类院校的响,从而怀疑自身的实力。正因为存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他们往往自卑心理过重,顾忌重重,畏首畏尾,主动竞争的信心不强,甚至因此错过一些好的就业单位和丧失掉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2.就业的期望值。从调查来看,民族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对工资标准的要求并不高,大多数在500~2000元之间,而且在择业过程中,近50%的毕业生对工资标准的期望值是下降的,可以说,当前民族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呈总体下降趋势。
  毕业生选择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和工资、福利待遇这两个方面,其次是工作地点,而看重单位的知名度及单位性质的总共只有15%。因为民院医学院校大部分毕业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算很好,毕业时既希望马上能找到工作,补贴家用或者还清借款,同时也希望单位的效益要好一些。所以,毕业生在第一次择业时对找单位是慎之又慎,多方考虑,难下决心。
  3.择业心理。对广大毕业生来说,择业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既憧憬又担心的。兴奋的是经过多年苦读,现在即将要学成毕业了,但同时又紧张于要独自承受生活的压力;憧憬的是能够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设计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同时又担心不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实现心中的梦想。
  那么,在离开学校之前,到底他们都学到了出去驰骋广阔社会所需要的本领了吗?在调查“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社会实践经验?”时,毕业生们自认为“已经具备”的占69%,认为“不具备”或“不知道”的占31%;同时在回答“你认为获得社会实践经验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时,36%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参加工作后自然会有”。从中可以看到,有超过1/3的毕业生并不是完全能够主动提高竞争意识,在校期间就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有意识地提高专业品质和综合素质,这样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竞争实力必然大打折扣。
  随着大中城市医院中的医护人员日趋饱和,到基层医疗单位就业将是今后医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城市中的中小医院、县级基层医院、乡镇卫生院将是医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调查中看到,大多数的毕业生希望能够通过下基层锻炼来提升自己,为以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能把下基层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并不多,近2/3的毕业生由于“生活太艰苦”“工资太低”等原因而表示“不愿意下基层”。
  4.就业观念和意向。对民族医学毕业生而言,现在要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就业观念及就业定位如何往往成为能否及早顺利签约的关键。大多数学生认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他们更多是采用“曲线救国”的策略,择业中先签一个保底,后面碰到好的单位就不惜违约。我们调查有这种想法的毕业生占了63%,而且认为“学校没有必要严格控制学生违约”的占45%。这样就势必引发另一个问题:就业诚信。毕业生违约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并会造成就业信息资源的浪费。
  另外,医学毕业生的专业局限性,使得他们在对工作单位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热门单位依次为医院、医学教学单位、卫生行政部门、医药企业,然后才是选调地方干部、报考公务员或考研等,而有自主创业想法的仅占32%。
  5.对就业工作的意见及相关问题。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就业政策、就业制度到就业机构、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毕业生就业主体,深层次问题纷繁复杂,层出不穷,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毕业生对“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沟通”“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加强就业指导部门对毕业生个人问题的沟通、咨询和指导”这三个方面问题的关注都超过半数以上。这凸显了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此外,毕业生就业中一些社会关系与背景至关重要的现象会给那些没有社会关系的毕业生造成心理阴影,就业中政策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抑或监管机制的缺失也是造成毕业生产生焦虑、悲观、不满等情绪心理的重要原因。
  
  二、对策思考
  
  1.明确办学定位,打造专业特色,从根本上提高民族医学院校就业工作的实力和水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越清晰,学生就越容易从中对自己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并加强对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同时对母校的认同感也会得到增强,这是医学教育创新研究的方法论①之一。据此,我院确定了“精于医术、诚于人品”的“大医精诚”校训和培养“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医药卫生及相关高级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要学校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加强在教学与专业特色建设、品牌建设等主要方面的“内功修炼”,就完全可能在民族地区的医学教育中独树一帜。
  2.改革教学环节中的计划模式,加强学生对临床基本理论的掌握和技能操作能力的训练。力争使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模式相接轨,完全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学生,并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所必需的扎实的基本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养。一句话,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欢迎什么样的医学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这种向就业市场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模式看齐的做法,必须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得到体现。
  3.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从新生入校时就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使他们及早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知识结构范围,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准备,积极增进职业适应,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始于计划,重在落实,在整个过程中还要注意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完善,科学地建构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③,具体的做法可以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特点确定指导重点。
  4.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消除“结构性就业难题”对民族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政府把不仅体现在不同行业间也体现在不同地域间的就业难问题称之为“结构性就业难题”。我们要消除它的不良影响,必须教育学生立足于民族地区、立足于基层、立足于医学,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毕业生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到基层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可以说,我们民族医学院校在鼓励学生下基层就业方面是有一定的工作基础的,但要注重加固、夯实这个基础。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严格控制毕业生违约。
  5.发展和培养大学生就业择业的良性心理,克服就业择业的不良心理影响。一方面,那些大学生就业择业的良性心理,如“先就业后择业”“凭实力说话”“自主创业”“看重事业发展,注重工作前景”等,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理智、从幻想空想趋于现实的心理反映,是明智的选择,是值得肯定的,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对社会环境认识的准确度,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培养,鼓励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如挫折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从众或攀比心理、自负或自卑心理、依赖或坐等心理等,会使部分学生思想中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或者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要注意引导和警戒,同时增强学生在面临挫折、不利处境时的心理耐受性。
  6.创新就业思维,拓宽就业思路,鼓励毕业生在就业中“敢为人先”。现在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思维方法也要与之相适应,除了去从事基层工作,还可以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养老院等;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工作;或成为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如公安部门的法医、保险公司医药核赔师、医药公司派出的医药代表、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律师等。总之,要在就业中适时调整就业观,开发创造性思维,与社会协调同步④,敢为人先。
  7.建立“学生—学校—社会”就业支持系统,完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为学生就业及发展提供各种可能。学校方面,教育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增强创业、竞争、挑战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做好择业就业的各种准备。国家和政府应加强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就业立法方面的建设,完善就业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切实保证毕业生就业时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有较好的落实,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稳定工作、持续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注释]
  ①崔践.医学教育探索与实践[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
  ②朱敏.为大学生心理高压人群点一盏心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60.
  ③杭慧.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与就业指导[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75.
  ④叶涛.当前医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和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96.
其他文献
通过光学、扫描电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云南禄劝中泥盆世晚期角质残植煤层中的植物角质层进行再研究。禄劝的植物角质层定为Orestoviacf.devonica Ergolskaya,1936,具有
泽普县麦田杂草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以多年生恶性杂草播娘蒿(阿曼草)危害显著,其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与小麦争水、争肥现象严重,导致小麦减产。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麦田除草剂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建设缺乏文化个性的现状,从文化个性入手,在阐释高职院校培育文化个性的三大意义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文化个性的培育提出了四条路径,即纵向追溯文化基因、横向辨析文化本性、宏观考量文化土壤、微观探究文化符号,从而将高职院校文化个性定位于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征的实践型职业文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个性 内涵 路径  [作者简介]邵云雁(1969- ),女,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依据目前基础和实际条件,建立公民身份信息中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分析了一些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深入企业,挖掘需求,个案追寻,倾听CIO的声音,请看企业信息化系列报导之五十五
期刊
[摘要]为了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积极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呈现的人本化、综合化、现代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高师院校必须大力推进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高师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精于从事素 质教育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   [关键词]高师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郭宏(1968-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
严格管理财务,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节约使用财政资金,杜绝滥用、占用专项资金现象,防止国有资产随意流失,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从源头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与高校一般采取内部方式来解决带有普遍性的轻微犯罪行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和高校普法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选择和说教式教学方法有关。在高校教学、
金融业的竞争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何面对挑战,提出新的课题,作者带着这一问题,深入农村、农户、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全面了解、分析、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