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电话粥”也能为手机充电?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喜欢“煲电话粥”,可令他们不爽的是常常因为通话时间过长,手机电池电量不够而终止通话。这个问题也许将会得到圆满解决,喜欢“煲电话粥”的人再也不用担心手机电池电量不够而终止通话。近日,韩国科学家宣称,喜欢“煲电话粥”的人未来有可能成为能源制造者,声波充电器有望将声波转化成电能。这样一来,通话时间越长,手机电池电量越足,这将彻底告别通话时间过长手机电池消耗殆尽的局面。
  
  新奇应用方式
  
  据韩国科学家朴勇俊和金相宇介绍,声波充电器将声波转化为电能是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扬声器能够把电信号转化成声音,反之,声音有可能转化成电能。因而,韩国科学家们从炉甘石液中提取出一种能够将声波转化成电能的微小物质,由此可以制造一种能量板。这个能量板将通话时产生的声波转化成电能,为手机充电,或者把交通高峰时期的噪音转化成电能,提供给国家电网。其中,利用炉甘石液的主要成分氧化锌制造出一段夹在两个电极间的纳米线,然后用100分贝声波冲击这套电极装置,产生大约50毫伏电流。
  另外,据科学家介绍,声音还有许多新奇的应用方式,例如利用通话声充电的手机,高速公路边利用来往车辆发出的声音发电的隔音墙。
  
  机械能转电能
  
  能够从通话声和来往车辆声中提取能量的物质名为压电体。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压电体非常常见,如蔗糖、石英,甚至干燥的骨头。当这种压电体弯曲时,机械能可以转化成电能。 在过去若干年里,科学家尝试从压电设备中提取电能并取得重大进展,多数压电设备可以在一个人走路、跑步和说话的同时产生电能,美国陆军甚至设想将子弹的物理冲击转化成微弱电流,不过消费者眼下无法购买这种设备。
  
  技术有特成熟
  
  实验用的声波音量比一场摇滚音乐会的音量略小,而人正常对话的音量只有60至70分贝。一般手机运转则需要若干伏特电能,是这一实验产生电能的几倍。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麦卡尔平也在研究能够获取能量的设备。他认为,韩国科学家的研究非常有趣,“但真正的问题是,有没有足够的环境噪音提供手机能量”。消费者可能不想参加一场摇滚音乐会,或是站在行驶的火车边来给手机充电。
  韩国科学家同意这一观点。他们说,50毫伏不是很强的电流,但这项研究已经验证用声音提供电能这一概念,他们将开发可输出更多电能的设备。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乌鲁木齐市218个土地挂牌出让样本数据,就土地出让限制条件对地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容积率对地价有显著影响,最大建筑密度、最小
玻璃幕墙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建筑幕墙业从1978年开始起步,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幕墙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本文对幕墙中应用
设1%苦参碱225mL/hm^2,300mL/hm^2、450mL/hm^2,4.5%氯氰菊酯450mL/hm^2、600mL/hm^2、750mL/hm^2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苦参碱3个浓度对防治草原蝗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最低为83.51
前不久,84岁的英国老人约翰·谢珀德·巴伦因病去世。43年前,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发明的第一部自动提款机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让机器吐出钞票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个夜晚,在伦敦一家印刷厂工作的巴伦躺在自家的浴缸里闷闷不乐。刚刚过去的那个周末因为银行下班而没能取到钱让他气愤难平,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了。突然,巴伦想到了自己经常在街头使用的巧克力糖售卖机。“既然机器里能够吐出巧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