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据新闻是以新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呈现的报道形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数据新闻已发展成为集叙述工具、技巧和方法为一体的成熟报道类型,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纷纷对数据新闻进行尝试与应用。财新网“数字说”这一成功案例紧密围绕数据新闻要素,展现出在媒体融合时代数据新闻生产实践具有参考价值的特色与创新。
关键词:数据新闻 媒体融合 财新网 数字说
数据新闻是以新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呈现的报道形式,已发展成为集叙述工具、技巧和方法为一体的成熟报道类型,其构成要素包括数据的采集和印证、统计学质询、可视化呈现。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纷纷对数据新闻进行尝试与应用,财新网“数字说”便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财新网早在2011年就开始布局数据新闻,实现了数据新闻报道的持续创新与融合发展,特色栏目“数字说”已成为数据新闻改革创新的开拓者。2016年,财新网入围“全球数据新闻奖”,2018年,其获得“全球年度最佳数据新闻团队奖”。“数字说”在数据新闻生产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经验和广泛认可,值得业界与学界共同学习借鉴。
一、数据采集:开放数据的客观多元支撑
数据新闻的新闻叙事要以数据作为根本依据,而是否能挖掘出常规报道忽视的新闻事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采集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在数据新闻的生产实践中,數据来源的客观与多元是先决条件,“数字说”在这点上作出了表率。
1.打造数据共享平台。“数字说”通过开放数据的挖掘,打造出一个开放水平较高的数据新闻共享平台,为其数据新闻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内容生产团队经常会在平台上分享优秀作品的生产流程,归纳制作经验,并提供具体的生产技术和数据资源,获得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数字说”栏目在数据开放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许多新颖独特的方式路径。媒体融合趋势下移动终端广泛普及,栏目团队也与时俱进,结合移动终端的传播规律与特点,设计生产了许多适配性较强的移动数据新闻产品如《国际禁毒日:中国未成年人吸毒状况改善,滥用大麻成问题》《国企并购这五年:数量攀升,交易金额翻倍》等,通过融入颇具特色的移动交互元素,为受众提供了全新阅读体验。
“数字说”借助开放的数据和共享的平台,有效吸引受众参与数据新闻生产与传播,而其行为数据的形成又有效丰富了新闻的原始数据,加深了受众对新闻作品尤其是新闻事实和数据来源的理解。以开放数据为依托打造数据共享平台,是财新网“数字说”数据新闻生产的一大特色。
2.开放数据挖掘利用模式。目前,我国的开源数据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公开的数据量级很低,开源数据资源十分有限。政府、专业数据机构等公开的数据经常是不易采集、开放有限,而网络空间产生的海量数据由于涉及数据采集合法性、隐私保护等问题,再加上数据准确性不够,导致可利用率不高。
面对媒体融合时代的现实情况,“数字说”在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开放数据挖掘利用模式。例如,《纽约时报》的数据新闻栏目The Upshot,在实施大型互动项目的过程中,会进行同步的数据阐明,专门对项目中涉及数据的收集方式、采集工具、筛选方法等进行系统解答。这样不仅让受众全面掌握作品生产流程,还增强了新闻作品的可信性,同时受众可提供相应的数据进行补充完善,进而实现深层次互动。
“数字说”充分借鉴上述模式,如数据新闻《三公消费龙虎榜》最初呈现的数据并非最终完整的数据,而是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政府公开的数据逐步融入作品界面,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整合呈现,实现对新闻事实的动态化记录。如此,开放数据作为数据新闻生产的先导要素,具备了循环利用的特殊功能,既能有效拓展数据新闻的来源范围,又能增进受众的多维互动。
二、内容生产:多维度拓展视角的价值延伸
媒体融合时代,无论信息传播技术如何发展,优质内容依然是新闻媒体竞争的关键。以优质内容构建媒体公信力,通过多元渠道有效传播,引导受众思考与探索,已成为新闻媒体内容生产的价值延伸。在数据新闻生产中,大数据的应用带来全新改变,尤其是在报道维度和视角拓展上,新闻主题如何选择切入点,不仅是挖掘新闻价值的重要路径,而且是受众接触新闻本义的关键渠道,同时也是影响数据新闻报道效果的核心要素。
1.选题贴近现实。在具体事件或话题的报道方面,多维度、多视角是“数字说”栏目的基本策略和特色。利用数据工具GooSeeker对“数字说”的数据新闻标题进行抓取和整合后发现,其所生产的数据新闻以国内报道为主,选题范围十分广泛,具有较强的现实贴近性,不仅涉及经济、股市等财经选题,而且涉及两会、十八大、反腐、科教、民生等内容。在《你的城市有多大》数据新闻报道中,“数字说”利用大数据技术以量化的呈现方式和广角的报道方式,向受众呈现了各大城市的出行状况。这条数据新闻通过对权威数据机构和政府开源数据的广泛抓取与分析,从通勤时间、出行半径、通勤距离、地域特点、城市功能等诸多维度,进行了通俗全面、贴合实际的信息报道,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能全面了解某一城市的重要窗口。
这些数据在受众生活中容易被忽视,其他新闻媒体往往也不重视,或是传统新闻报道中对这些数据的解读令人难以快速、有效把握,但“数字说”通过颇具特色的方式,为受众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可读性、易读性都非常强。
2.个性化“纪念日”设置。媒体融合时代,受众和媒体都越来越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但在移动互联、社交媒体广泛普及应用的信息生态环境中,舆论关注重点不断变化,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经常会在信息洪流中快速下沉、消失不见。
为此,“数字说”专门设立了具有数百个新闻事件的个性化“纪念日”板块,受众只需点击卷轴状日历上的具体日期,就会获取相应的新闻,以了解相关事件的概况、最新动态、视频报道等资料,同时还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效实现数据新闻的价值延伸,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在内容生产方面,“数字说”栏目注重多维度拓展视角的价值延伸,并由此形成了其数据新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有效丰富新闻信息,增强新闻主题的立体化,尤其是多维度的数据呈现,有效拓展了受众阅读视野;另一方面,有效强化新闻附加值和可读性,尤其是对数据价值的层次化挖掘以及对新闻内容的多维化分析,加上趣味性的呈现方式,有效激发受众阅读热情,增强栏目受众黏性。
三、数据呈现:立足受众需求的可视化创新
在数据新闻报道实践中,数据的交叉对比通常会提供新的报道思路,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差异性,进而以细节呈现的方式实现可视化创新——“数字说”正是在充分考虑受众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立体呈现、数据地图等有效手段叙述新闻故事逻辑,并利用交互技术促使受众主动发现数据背后的新闻价值点,进而间接性地完成新闻叙事和客观呈现,优化阅读体验、强化阅读黏性,充分满足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1.立体呈现。曾荣获亚洲“卓越突发新闻奖”的数据新闻《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上线首日就突破财新网单日访问量的最高纪录,赢得国内外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广泛认可。该作品通过图片和数据,全面、立体地呈现新闻故事的梗概和细节脉络。
这条数据新闻在界面中有两个可视化窗口,专门呈现一线记者发布的现场照片和视频,清晰地展现了事故发生后的第一现场。特别是通过卫星定位对事故发生地、爆炸地、管道布局等进行明确标注,受众可通过点击相应界面或控制地图大小,更加立体地把握事故全貌;其中取自现场的图片和视频,以极具视觉冲击的呈现让受众切实感受到事故的破坏性,引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多维的信息叠加以及清晰的故事展现,让受众在可视化的新闻场景中以符合自身需求的方式快速获取有用信息,有效提高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控力。
2.数据地图。“数字说”栏目经常采用数据地图的可视化形式,辅以文字表达进行新闻叙事。此类数据新闻通常以地理空间布局为主线,以动态交互、视觉装饰、多元图标等为辅助,對新闻信息进行层次化、动态化呈现。
同时,“数字说”经常用到的折线图、列表、散点图等可视化元素,也能够展现其传播特色与创新。可视化呈现作为数据新闻的核心构成要素,需结合新闻内容本身的叙事逻辑进行灵活选择和组合。也就是说,可视化呈现的方式要以新闻内容作为根本依据,而创新的可视化方式是实现内容传播升华的重要手段。财新网的“数字说”栏目对此把握得非常到位,注意避免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本末倒置”,这也是其他媒体探索数据新闻实践时应注意借鉴的要点。
四、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闻传播创新已成为主流趋势,数据新闻的探索使得新闻生产由以文字为中心开始转向以数据为中心。在此过程中,新闻报道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强调通过宏观与微观数据的深入挖掘,实现对某一新闻主题的层次化、立体化、动态化、可视化呈现,以引导受众整体地、深层次地把握新闻内容。新闻媒体通过借鉴财经网“数字说”的成功经验,可以从数据采集、内容生产和数据呈现等方面继续探索实践,由此不断释放数据新闻的传播势能与潜在效能,拓展其特色价值空间和创新发展维度。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参考文献
[1]徐星星.技术赋能下数据新闻的新发展与困境探析[J].中国编辑,2020(01).
[2]方诚.数据新闻发展新趋势:实用化、本地化、智能化和实体化[J].新闻爱好者,2019(12).
[3]张翅.财新网“数字说”栏目的特色与改进策略[J].青年记者,2018(33).
[4]常昕,杨立桐.数据新闻的语态沿革及其传播要素——以新华、财新、网易三家为聚焦[J].中国编辑,2018(01).
【编辑:沈金萍】
关键词:数据新闻 媒体融合 财新网 数字说
数据新闻是以新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呈现的报道形式,已发展成为集叙述工具、技巧和方法为一体的成熟报道类型,其构成要素包括数据的采集和印证、统计学质询、可视化呈现。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纷纷对数据新闻进行尝试与应用,财新网“数字说”便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财新网早在2011年就开始布局数据新闻,实现了数据新闻报道的持续创新与融合发展,特色栏目“数字说”已成为数据新闻改革创新的开拓者。2016年,财新网入围“全球数据新闻奖”,2018年,其获得“全球年度最佳数据新闻团队奖”。“数字说”在数据新闻生产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经验和广泛认可,值得业界与学界共同学习借鉴。
一、数据采集:开放数据的客观多元支撑
数据新闻的新闻叙事要以数据作为根本依据,而是否能挖掘出常规报道忽视的新闻事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采集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在数据新闻的生产实践中,數据来源的客观与多元是先决条件,“数字说”在这点上作出了表率。
1.打造数据共享平台。“数字说”通过开放数据的挖掘,打造出一个开放水平较高的数据新闻共享平台,为其数据新闻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内容生产团队经常会在平台上分享优秀作品的生产流程,归纳制作经验,并提供具体的生产技术和数据资源,获得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数字说”栏目在数据开放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许多新颖独特的方式路径。媒体融合趋势下移动终端广泛普及,栏目团队也与时俱进,结合移动终端的传播规律与特点,设计生产了许多适配性较强的移动数据新闻产品如《国际禁毒日:中国未成年人吸毒状况改善,滥用大麻成问题》《国企并购这五年:数量攀升,交易金额翻倍》等,通过融入颇具特色的移动交互元素,为受众提供了全新阅读体验。
“数字说”借助开放的数据和共享的平台,有效吸引受众参与数据新闻生产与传播,而其行为数据的形成又有效丰富了新闻的原始数据,加深了受众对新闻作品尤其是新闻事实和数据来源的理解。以开放数据为依托打造数据共享平台,是财新网“数字说”数据新闻生产的一大特色。
2.开放数据挖掘利用模式。目前,我国的开源数据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公开的数据量级很低,开源数据资源十分有限。政府、专业数据机构等公开的数据经常是不易采集、开放有限,而网络空间产生的海量数据由于涉及数据采集合法性、隐私保护等问题,再加上数据准确性不够,导致可利用率不高。
面对媒体融合时代的现实情况,“数字说”在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开放数据挖掘利用模式。例如,《纽约时报》的数据新闻栏目The Upshot,在实施大型互动项目的过程中,会进行同步的数据阐明,专门对项目中涉及数据的收集方式、采集工具、筛选方法等进行系统解答。这样不仅让受众全面掌握作品生产流程,还增强了新闻作品的可信性,同时受众可提供相应的数据进行补充完善,进而实现深层次互动。
“数字说”充分借鉴上述模式,如数据新闻《三公消费龙虎榜》最初呈现的数据并非最终完整的数据,而是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政府公开的数据逐步融入作品界面,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整合呈现,实现对新闻事实的动态化记录。如此,开放数据作为数据新闻生产的先导要素,具备了循环利用的特殊功能,既能有效拓展数据新闻的来源范围,又能增进受众的多维互动。
二、内容生产:多维度拓展视角的价值延伸
媒体融合时代,无论信息传播技术如何发展,优质内容依然是新闻媒体竞争的关键。以优质内容构建媒体公信力,通过多元渠道有效传播,引导受众思考与探索,已成为新闻媒体内容生产的价值延伸。在数据新闻生产中,大数据的应用带来全新改变,尤其是在报道维度和视角拓展上,新闻主题如何选择切入点,不仅是挖掘新闻价值的重要路径,而且是受众接触新闻本义的关键渠道,同时也是影响数据新闻报道效果的核心要素。
1.选题贴近现实。在具体事件或话题的报道方面,多维度、多视角是“数字说”栏目的基本策略和特色。利用数据工具GooSeeker对“数字说”的数据新闻标题进行抓取和整合后发现,其所生产的数据新闻以国内报道为主,选题范围十分广泛,具有较强的现实贴近性,不仅涉及经济、股市等财经选题,而且涉及两会、十八大、反腐、科教、民生等内容。在《你的城市有多大》数据新闻报道中,“数字说”利用大数据技术以量化的呈现方式和广角的报道方式,向受众呈现了各大城市的出行状况。这条数据新闻通过对权威数据机构和政府开源数据的广泛抓取与分析,从通勤时间、出行半径、通勤距离、地域特点、城市功能等诸多维度,进行了通俗全面、贴合实际的信息报道,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能全面了解某一城市的重要窗口。
这些数据在受众生活中容易被忽视,其他新闻媒体往往也不重视,或是传统新闻报道中对这些数据的解读令人难以快速、有效把握,但“数字说”通过颇具特色的方式,为受众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可读性、易读性都非常强。
2.个性化“纪念日”设置。媒体融合时代,受众和媒体都越来越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但在移动互联、社交媒体广泛普及应用的信息生态环境中,舆论关注重点不断变化,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经常会在信息洪流中快速下沉、消失不见。
为此,“数字说”专门设立了具有数百个新闻事件的个性化“纪念日”板块,受众只需点击卷轴状日历上的具体日期,就会获取相应的新闻,以了解相关事件的概况、最新动态、视频报道等资料,同时还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效实现数据新闻的价值延伸,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在内容生产方面,“数字说”栏目注重多维度拓展视角的价值延伸,并由此形成了其数据新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有效丰富新闻信息,增强新闻主题的立体化,尤其是多维度的数据呈现,有效拓展了受众阅读视野;另一方面,有效强化新闻附加值和可读性,尤其是对数据价值的层次化挖掘以及对新闻内容的多维化分析,加上趣味性的呈现方式,有效激发受众阅读热情,增强栏目受众黏性。
三、数据呈现:立足受众需求的可视化创新
在数据新闻报道实践中,数据的交叉对比通常会提供新的报道思路,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差异性,进而以细节呈现的方式实现可视化创新——“数字说”正是在充分考虑受众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立体呈现、数据地图等有效手段叙述新闻故事逻辑,并利用交互技术促使受众主动发现数据背后的新闻价值点,进而间接性地完成新闻叙事和客观呈现,优化阅读体验、强化阅读黏性,充分满足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1.立体呈现。曾荣获亚洲“卓越突发新闻奖”的数据新闻《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上线首日就突破财新网单日访问量的最高纪录,赢得国内外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广泛认可。该作品通过图片和数据,全面、立体地呈现新闻故事的梗概和细节脉络。
这条数据新闻在界面中有两个可视化窗口,专门呈现一线记者发布的现场照片和视频,清晰地展现了事故发生后的第一现场。特别是通过卫星定位对事故发生地、爆炸地、管道布局等进行明确标注,受众可通过点击相应界面或控制地图大小,更加立体地把握事故全貌;其中取自现场的图片和视频,以极具视觉冲击的呈现让受众切实感受到事故的破坏性,引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多维的信息叠加以及清晰的故事展现,让受众在可视化的新闻场景中以符合自身需求的方式快速获取有用信息,有效提高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控力。
2.数据地图。“数字说”栏目经常采用数据地图的可视化形式,辅以文字表达进行新闻叙事。此类数据新闻通常以地理空间布局为主线,以动态交互、视觉装饰、多元图标等为辅助,對新闻信息进行层次化、动态化呈现。
同时,“数字说”经常用到的折线图、列表、散点图等可视化元素,也能够展现其传播特色与创新。可视化呈现作为数据新闻的核心构成要素,需结合新闻内容本身的叙事逻辑进行灵活选择和组合。也就是说,可视化呈现的方式要以新闻内容作为根本依据,而创新的可视化方式是实现内容传播升华的重要手段。财新网的“数字说”栏目对此把握得非常到位,注意避免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本末倒置”,这也是其他媒体探索数据新闻实践时应注意借鉴的要点。
四、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闻传播创新已成为主流趋势,数据新闻的探索使得新闻生产由以文字为中心开始转向以数据为中心。在此过程中,新闻报道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强调通过宏观与微观数据的深入挖掘,实现对某一新闻主题的层次化、立体化、动态化、可视化呈现,以引导受众整体地、深层次地把握新闻内容。新闻媒体通过借鉴财经网“数字说”的成功经验,可以从数据采集、内容生产和数据呈现等方面继续探索实践,由此不断释放数据新闻的传播势能与潜在效能,拓展其特色价值空间和创新发展维度。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参考文献
[1]徐星星.技术赋能下数据新闻的新发展与困境探析[J].中国编辑,2020(01).
[2]方诚.数据新闻发展新趋势:实用化、本地化、智能化和实体化[J].新闻爱好者,2019(12).
[3]张翅.财新网“数字说”栏目的特色与改进策略[J].青年记者,2018(33).
[4]常昕,杨立桐.数据新闻的语态沿革及其传播要素——以新华、财新、网易三家为聚焦[J].中国编辑,2018(01).
【编辑:沈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