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其名称的得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段历史早已耳熟能详。不过,很少有人清楚,这个“锦”字,对成都而言有多么重要——有了蜀锦,才有了成都历史上的辉煌。而这段辉煌的历史,先要从一部织机讲起。
没有蜀锦
就没有中国的织锦史
四川的历史,从其得名为“蜀”开始。蜀的本意,就是桑蚕。《诗经·幽风·东山》讲的是“蜎蜎者蜀,蒸在桑野”,《尔雅释文》说得更明白些:“桑中蚕”。
而蜀人的祖先,就是“教民养蚕”的蚕丛,他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更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他是位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向左交叉。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后来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住。
自古以来,成都平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林木和野桑生长茂盛,又产红花、茜草之类的染料植物,所以相当适合栽桑养蚕。之后,以蚕丝为料的织品出现了。
在古代,“锦”是11种丝织品中最高级的奢侈品,只有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才能使用,因此一向有“寸锦寸金”的说法。美誉度极高的蜀锦,在汉代逐渐发展到了第一个高峰。
在汉代,行销中原的,就是花色品种繁多的蜀锦。那时的蜀锦,有多精美呢?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潦倒之时,曾把一件蜀锦做的鷫鸘裘典当了去买酒喝。这件鷫鸘裘立即引起了达官显贵的注意,他们争相效仿,都在衣服上缀以鹉鹅花纹,号曰“相如锦”。
在司马相如眼里,织锦和写赋,是一个道理。《西京杂记》中曾记载:“相如友人盛览,字长通,牂柯名士也。尝问作赋法,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览退而作‘列锦赋组合歌’。”
蜀锦不仅精美,而且早已形成了产业。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锦就是成都的重要产业,到了汉代,官府还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扬雄在《蜀都赋》描述西汉成都时也说,“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采,转代无穷。”
较之于宋元时期的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和广西壮锦,蜀锦要早1000多年,故而位居我国四大名锦之首,享有“天下母锦”美誉。著名丝绸考古学家武敏甚至认为,“没有蜀锦,就没有中国的织锦史。”
贵重的随葬品被盗走了
只剩下四部织机模型
不过,以上蜀锦的种种辉煌,虽屡见于文字记载,但一直缺乏关键的实物印证。直到2012年夏天,成都地铁三号线施工人员在天回镇老官山附近修改线路时,发现一处汉墓。
成都文物考古工作队队长谢涛还清楚地记得,那是7月15号的晚上,他们接到线报——有市民打来热线。这个市民,就是地铁的施工人员。他说,他们那儿施工挖排水道时发现下面有大量的渗水,还有东西被水冲出来,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但觉得这个可能应该是文物,所以当时就停工了,并赶紧打来热线。
谢涛的第一反应是,这里应该是古墓。随后,谢涛一行就去现场进行了简单的勘探,发现它就是汉代的一个墓葬区——这便是被评为“2013年全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立即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对老官山汉墓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不过,考古队员很快发现,古墓中有被盗的痕迹,原来这座古墓早就被盗墓贼光顾过了。谢涛是考古现场的负责人,他介绍说,“这些古墓都属于早期被盗,特别是2号墓,很明显入土没多久就被盗了。”
而且,盗贼很有可能是墓主熟悉的人,知道贵重物品位于墓穴的明确位置,“从墓穴的南北部分看,一部分几乎没有扰乱的痕迹,而另一部分值钱的铜等金属物品几乎都不见了。”谢涛说。
2号墓的墓主人,就被盗墓贼从棺材里拖了出来,身上值钱的随葬品全被盗走。所以,谢涛见到的,只是墓主人的骨架。
随葬品所剩无几,这或许让考古队员感到失望。不过,很快就有意外之喜。谢涛发现,这个墓,其实有两层,在墓主人的棺材下方,还有一个盖板,掀开底下还有一层,底下这一层放着很多陪葬物。盗墓贼根本没掀开这个盖板,因为他知道底下这些东西不值钱。
在当时,这些确实不值钱,不过是四部织机模型和15件彩绘木俑而已。然而在今天,这正是前所未见的蜀锦提花机模型,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填补了以往只有抽象图像资料的考古空白,见证了汉代成都蜀锦织造业的辉煌。
出土的织机
价值堪比秦兵马俑的铜车马器
谢涛介绍说,这些织机模型的主人,可能是一个女织坊主。墓室内有一枚玉印,印文为“万氏奴”。汉代取名多用单名,而奴在此处应该不是指奴隶,而是女子的字。而印的质地和陪葬品都比较高级,她也不太可能是奴隶。
15件彩绘木俑,应该就是织坊里的织工,从中可以想见汉代蜀锦纺织工坊的盛景。其中有4个光着脚、像是用脚踩织机踏板的木俑,脸上还画着细长的柳条眉。不过,这4个木俑都是男织工。原来,这些木俑都穿着汉代典型的宽衣大袖,要区分性别,一是看有无胡须,二是看是否露着脚。汉代妇女长裙曳地,一般看不见她们的鞋。
男织工负责出力,用脚踩织机踏板,女织工呢,则姿势各异、手势不一,应该是有所分工。在每个木俑的左胸上,也写有不同的铭文来区别织工的不同司职。不过要想知道她们具体在做什么,还必须先对织机进行复原。
出土的四部织机模型,高约50厘米,结构复杂,模型还缠着丝线。谢涛推测,这些应该是参照原织机制作的缩小模型,“如果按照真实比例,大小如一个可以容下20人的会议室。”
这四部织机模型之所以珍贵,因为它们都是提花织机。一般的纺织品大都是平纹织物,其上各处都一样。这种织品,用一般的织机就可以了。可是如果要在织品上织出花纹或其他图案,普通的织机就不能胜任了,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复杂得多的织机——提花机。 从河南安阳殷墟墓葬铜器上保留的丝织物痕迹来看,不仅有平纹组织的绢,还有提花的菱纹绮。这说明,我国早在商代就出现了提花机。到了周代,出土的织物中出现了多花色的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据《尚书》记述,“织采为纹曰锦,织素为纹曰绮”的古锦即已初具规模。而到了汉代,蜀锦上有了各种包括鸟兽在内的复杂图案,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不过,以往出土的蜀锦,多在丝绸之路沿途,在成都还没有出土过。尽管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新疆和田出土的汉代蜀地织锦护臂)这样色彩斑斓、织工精细的国宝级文物,但在学界,还有学者质疑,历史上的蜀锦是否存在。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表示,由于成都的地下水条件不便于有机质文物的保存,所以一直没有有力的考古发现来证明蜀锦到底曾达到多高的水平。而且,也看不到当时的生产工具——织机。成都出土的汉墓画像砖上的织机图案多为斜织机,只能织布,而不能织锦。而且画像砖上的织机图案也十分抽象。这次,出土了真正的织机模型实物,其价值就如同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铜车马器一样重要。
出土的完整织机是传统手工业最高水准的体现,代表了当时纺织工业的最高水平。而本次发现在世界纺织史上也是很重要的成果,因为中国织造技术在世界纺织史上有独特贡献——运用机械的方法可重复进行批量生产,不同于西方以手工为主的毛纺织业传统。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的提花织机是由中国传过去的,其使用时间要比中国晚四百年。1801年,法国人贾卡在中国束综提花机的基础上发明了新一代提花机,原来的线编工艺被改良为纸板打孔,从而使丝织提花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这也是电报和计算机的重要前身。
长江上的水贼
奢侈到拿蜀锦当船帆
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库专家王君平推断,这四部织机模型,应该就是丁桥织机的鼻祖。
1979年,正是王君平和他的课题组,在成都华阳发现了丁桥织机。因为这种织机的脚踏板上布满了竹钉,状如农村河面上依次排列的过河石墩“丁桥”,所以这种织机在当地被称为“丁桥织机”。
这种织机在近代仍用于生产花绫、花锦、花边等织品,直到上世纪70年代在成都华阳、双流一带仍有使用。这与老官山出土的西汉提花织机模型,前后相差两千多年。这证实至今仍沿用的经线织造工艺是成都“锦技艺”的古老传统。在新疆丝绸之路沿线多次出土的汉唐时代的蜀锦,就是运用这种经线提花工艺织造的。
出土的汉代蜀锦提花机模型,背后就是蜀锦辉煌的历史。
成都蜀锦的繁盛,不仅仅是西汉时期。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相对稳定的成都其蜀锦织造却达到空前的繁盛。东吴大将甘宁早年在长江中上游一带作水贼,他的贼船全用蜀锦作帆为标记,号称“锦帆贼”。水贼竟然奢侈到将“寸锦寸金”的蜀锦拿来当船帆,可见通过水路运往外地的蜀锦数量惊人。
后来刘备入蜀,也是惊讶于成都的蜀锦库藏之丰富。他分别赏赐诸葛亮、关羽、张飞和法正等每人一千匹蜀锦。
诸葛亮治蜀期间,把养蚕织锦、盐铁官营视作富国强兵的两大经济政策,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诸葛亮这样看重蜀锦,就是因为当时的魏国和吴国,都要前来花重金购买蜀锦,卖蜀锦所得的资金可以正好拿来作为蜀国的军费开支。
后来,简雍为贯彻诸葛亮这一方针,对蜀锦生产又采取了统管和织造两项政策。对蚕茧统一收购,收买农奴从事锦缎织造。在城南以土筑城,建造织锦专业的锦官城。城里从事织锦的煮茧、缫丝、挽丝、机抒、织锦、漂洗、练染、纺择工艺均为女工和农奴。织出的“降地蛟龙锦”、“瑞草仙鹤锦”、“如意牡丹锦”、“甘地句文锦”等数名贵蜀锦,花纹雅丽,色彩分明,华丽辉煌。
成都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
最大的织锦中心
到了唐代,蜀锦在纹样图案上更加丰富多彩。当时生产的“蜀江锦”不但花纹色彩生动和谐,有的还采取了六色并用的“晕色”,端庄丰满,富丽堂皇,与同时期绘画“唐三彩”有同工之妙。
文字,也可以织到锦上。贞观年间,王羲之的《兰亭序》就被织成了蜀锦,被唐太宗当作“异物”收入宫中。
唐太宗时,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组织设计了许多锦、绫新花样,如著名的雉、斗羊、翔凤、游麟等,这些章彩奇丽的纹样不但在国内流行,也远销到日本、波斯。
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在西北出土的丝织物,及流传到日本而被保存下来的唐代织物,还可以看到陵阳公样的特殊风格——大都以团窠为主体,围以联珠纹,团窠中央饰以各种动植物纹样,显得新颖、秀丽。
在唐朝,成都经济达到顶峰,又有“扬一益二”美誉。成都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织锦中心,这一地位延续千年。
北宋建立成都锦院,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元时期的40多种,品种繁多,也十分精美,可从元代费著编纂的《蜀锦谱》中窥见一斑。
不过,自南宋以后,蜀国的织工曾被迁往临安(杭州),蜀锦就此衰落。到了明末,又因为战乱,成都“锦坊尽毁,花样无存”。在清代初期,织品花样甚至只剩下“天孙锦”一种。
其后,蜀锦生产慢慢恢复,又产生了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浣花锦等品种,其中尤以色晕彩条的雨丝、月华锦最具特色。清代蜀锦,在国外仍然享有盛名,被称为“名贵的蜀江锦”。1909年,蜀锦参加南洋博览会,获得“国际特奖”;1937年5月,蜀锦又在美国纽约市召开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获得“东方美人奖”。
没有蜀锦
就没有中国的织锦史
四川的历史,从其得名为“蜀”开始。蜀的本意,就是桑蚕。《诗经·幽风·东山》讲的是“蜎蜎者蜀,蒸在桑野”,《尔雅释文》说得更明白些:“桑中蚕”。
而蜀人的祖先,就是“教民养蚕”的蚕丛,他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更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他是位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向左交叉。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后来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住。
自古以来,成都平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林木和野桑生长茂盛,又产红花、茜草之类的染料植物,所以相当适合栽桑养蚕。之后,以蚕丝为料的织品出现了。
在古代,“锦”是11种丝织品中最高级的奢侈品,只有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才能使用,因此一向有“寸锦寸金”的说法。美誉度极高的蜀锦,在汉代逐渐发展到了第一个高峰。
在汉代,行销中原的,就是花色品种繁多的蜀锦。那时的蜀锦,有多精美呢?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潦倒之时,曾把一件蜀锦做的鷫鸘裘典当了去买酒喝。这件鷫鸘裘立即引起了达官显贵的注意,他们争相效仿,都在衣服上缀以鹉鹅花纹,号曰“相如锦”。
在司马相如眼里,织锦和写赋,是一个道理。《西京杂记》中曾记载:“相如友人盛览,字长通,牂柯名士也。尝问作赋法,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览退而作‘列锦赋组合歌’。”
蜀锦不仅精美,而且早已形成了产业。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锦就是成都的重要产业,到了汉代,官府还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扬雄在《蜀都赋》描述西汉成都时也说,“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采,转代无穷。”
较之于宋元时期的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和广西壮锦,蜀锦要早1000多年,故而位居我国四大名锦之首,享有“天下母锦”美誉。著名丝绸考古学家武敏甚至认为,“没有蜀锦,就没有中国的织锦史。”
贵重的随葬品被盗走了
只剩下四部织机模型
不过,以上蜀锦的种种辉煌,虽屡见于文字记载,但一直缺乏关键的实物印证。直到2012年夏天,成都地铁三号线施工人员在天回镇老官山附近修改线路时,发现一处汉墓。
成都文物考古工作队队长谢涛还清楚地记得,那是7月15号的晚上,他们接到线报——有市民打来热线。这个市民,就是地铁的施工人员。他说,他们那儿施工挖排水道时发现下面有大量的渗水,还有东西被水冲出来,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但觉得这个可能应该是文物,所以当时就停工了,并赶紧打来热线。
谢涛的第一反应是,这里应该是古墓。随后,谢涛一行就去现场进行了简单的勘探,发现它就是汉代的一个墓葬区——这便是被评为“2013年全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立即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对老官山汉墓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不过,考古队员很快发现,古墓中有被盗的痕迹,原来这座古墓早就被盗墓贼光顾过了。谢涛是考古现场的负责人,他介绍说,“这些古墓都属于早期被盗,特别是2号墓,很明显入土没多久就被盗了。”
而且,盗贼很有可能是墓主熟悉的人,知道贵重物品位于墓穴的明确位置,“从墓穴的南北部分看,一部分几乎没有扰乱的痕迹,而另一部分值钱的铜等金属物品几乎都不见了。”谢涛说。
2号墓的墓主人,就被盗墓贼从棺材里拖了出来,身上值钱的随葬品全被盗走。所以,谢涛见到的,只是墓主人的骨架。
随葬品所剩无几,这或许让考古队员感到失望。不过,很快就有意外之喜。谢涛发现,这个墓,其实有两层,在墓主人的棺材下方,还有一个盖板,掀开底下还有一层,底下这一层放着很多陪葬物。盗墓贼根本没掀开这个盖板,因为他知道底下这些东西不值钱。
在当时,这些确实不值钱,不过是四部织机模型和15件彩绘木俑而已。然而在今天,这正是前所未见的蜀锦提花机模型,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填补了以往只有抽象图像资料的考古空白,见证了汉代成都蜀锦织造业的辉煌。
出土的织机
价值堪比秦兵马俑的铜车马器
谢涛介绍说,这些织机模型的主人,可能是一个女织坊主。墓室内有一枚玉印,印文为“万氏奴”。汉代取名多用单名,而奴在此处应该不是指奴隶,而是女子的字。而印的质地和陪葬品都比较高级,她也不太可能是奴隶。
15件彩绘木俑,应该就是织坊里的织工,从中可以想见汉代蜀锦纺织工坊的盛景。其中有4个光着脚、像是用脚踩织机踏板的木俑,脸上还画着细长的柳条眉。不过,这4个木俑都是男织工。原来,这些木俑都穿着汉代典型的宽衣大袖,要区分性别,一是看有无胡须,二是看是否露着脚。汉代妇女长裙曳地,一般看不见她们的鞋。
男织工负责出力,用脚踩织机踏板,女织工呢,则姿势各异、手势不一,应该是有所分工。在每个木俑的左胸上,也写有不同的铭文来区别织工的不同司职。不过要想知道她们具体在做什么,还必须先对织机进行复原。
出土的四部织机模型,高约50厘米,结构复杂,模型还缠着丝线。谢涛推测,这些应该是参照原织机制作的缩小模型,“如果按照真实比例,大小如一个可以容下20人的会议室。”
这四部织机模型之所以珍贵,因为它们都是提花织机。一般的纺织品大都是平纹织物,其上各处都一样。这种织品,用一般的织机就可以了。可是如果要在织品上织出花纹或其他图案,普通的织机就不能胜任了,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复杂得多的织机——提花机。 从河南安阳殷墟墓葬铜器上保留的丝织物痕迹来看,不仅有平纹组织的绢,还有提花的菱纹绮。这说明,我国早在商代就出现了提花机。到了周代,出土的织物中出现了多花色的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据《尚书》记述,“织采为纹曰锦,织素为纹曰绮”的古锦即已初具规模。而到了汉代,蜀锦上有了各种包括鸟兽在内的复杂图案,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不过,以往出土的蜀锦,多在丝绸之路沿途,在成都还没有出土过。尽管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新疆和田出土的汉代蜀地织锦护臂)这样色彩斑斓、织工精细的国宝级文物,但在学界,还有学者质疑,历史上的蜀锦是否存在。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表示,由于成都的地下水条件不便于有机质文物的保存,所以一直没有有力的考古发现来证明蜀锦到底曾达到多高的水平。而且,也看不到当时的生产工具——织机。成都出土的汉墓画像砖上的织机图案多为斜织机,只能织布,而不能织锦。而且画像砖上的织机图案也十分抽象。这次,出土了真正的织机模型实物,其价值就如同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铜车马器一样重要。
出土的完整织机是传统手工业最高水准的体现,代表了当时纺织工业的最高水平。而本次发现在世界纺织史上也是很重要的成果,因为中国织造技术在世界纺织史上有独特贡献——运用机械的方法可重复进行批量生产,不同于西方以手工为主的毛纺织业传统。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的提花织机是由中国传过去的,其使用时间要比中国晚四百年。1801年,法国人贾卡在中国束综提花机的基础上发明了新一代提花机,原来的线编工艺被改良为纸板打孔,从而使丝织提花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这也是电报和计算机的重要前身。
长江上的水贼
奢侈到拿蜀锦当船帆
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库专家王君平推断,这四部织机模型,应该就是丁桥织机的鼻祖。
1979年,正是王君平和他的课题组,在成都华阳发现了丁桥织机。因为这种织机的脚踏板上布满了竹钉,状如农村河面上依次排列的过河石墩“丁桥”,所以这种织机在当地被称为“丁桥织机”。
这种织机在近代仍用于生产花绫、花锦、花边等织品,直到上世纪70年代在成都华阳、双流一带仍有使用。这与老官山出土的西汉提花织机模型,前后相差两千多年。这证实至今仍沿用的经线织造工艺是成都“锦技艺”的古老传统。在新疆丝绸之路沿线多次出土的汉唐时代的蜀锦,就是运用这种经线提花工艺织造的。
出土的汉代蜀锦提花机模型,背后就是蜀锦辉煌的历史。
成都蜀锦的繁盛,不仅仅是西汉时期。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相对稳定的成都其蜀锦织造却达到空前的繁盛。东吴大将甘宁早年在长江中上游一带作水贼,他的贼船全用蜀锦作帆为标记,号称“锦帆贼”。水贼竟然奢侈到将“寸锦寸金”的蜀锦拿来当船帆,可见通过水路运往外地的蜀锦数量惊人。
后来刘备入蜀,也是惊讶于成都的蜀锦库藏之丰富。他分别赏赐诸葛亮、关羽、张飞和法正等每人一千匹蜀锦。
诸葛亮治蜀期间,把养蚕织锦、盐铁官营视作富国强兵的两大经济政策,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诸葛亮这样看重蜀锦,就是因为当时的魏国和吴国,都要前来花重金购买蜀锦,卖蜀锦所得的资金可以正好拿来作为蜀国的军费开支。
后来,简雍为贯彻诸葛亮这一方针,对蜀锦生产又采取了统管和织造两项政策。对蚕茧统一收购,收买农奴从事锦缎织造。在城南以土筑城,建造织锦专业的锦官城。城里从事织锦的煮茧、缫丝、挽丝、机抒、织锦、漂洗、练染、纺择工艺均为女工和农奴。织出的“降地蛟龙锦”、“瑞草仙鹤锦”、“如意牡丹锦”、“甘地句文锦”等数名贵蜀锦,花纹雅丽,色彩分明,华丽辉煌。
成都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
最大的织锦中心
到了唐代,蜀锦在纹样图案上更加丰富多彩。当时生产的“蜀江锦”不但花纹色彩生动和谐,有的还采取了六色并用的“晕色”,端庄丰满,富丽堂皇,与同时期绘画“唐三彩”有同工之妙。
文字,也可以织到锦上。贞观年间,王羲之的《兰亭序》就被织成了蜀锦,被唐太宗当作“异物”收入宫中。
唐太宗时,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组织设计了许多锦、绫新花样,如著名的雉、斗羊、翔凤、游麟等,这些章彩奇丽的纹样不但在国内流行,也远销到日本、波斯。
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在西北出土的丝织物,及流传到日本而被保存下来的唐代织物,还可以看到陵阳公样的特殊风格——大都以团窠为主体,围以联珠纹,团窠中央饰以各种动植物纹样,显得新颖、秀丽。
在唐朝,成都经济达到顶峰,又有“扬一益二”美誉。成都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织锦中心,这一地位延续千年。
北宋建立成都锦院,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元时期的40多种,品种繁多,也十分精美,可从元代费著编纂的《蜀锦谱》中窥见一斑。
不过,自南宋以后,蜀国的织工曾被迁往临安(杭州),蜀锦就此衰落。到了明末,又因为战乱,成都“锦坊尽毁,花样无存”。在清代初期,织品花样甚至只剩下“天孙锦”一种。
其后,蜀锦生产慢慢恢复,又产生了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浣花锦等品种,其中尤以色晕彩条的雨丝、月华锦最具特色。清代蜀锦,在国外仍然享有盛名,被称为“名贵的蜀江锦”。1909年,蜀锦参加南洋博览会,获得“国际特奖”;1937年5月,蜀锦又在美国纽约市召开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获得“东方美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