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春锋近些年的中国画创作主要题材是海景,重点表现的不是海本身,而是生活在海边、海上的渔民及渔船等渔猎工具,也可以说他所表现的核心主题是海风中的沧桑。如表现海岸边渔网标旗的《金色的沙滩》,表现沧桑老木船的《赶海》、《涛声依旧》,表现渔民的《渔者归来》、《渔民》等,都是海风中的沧桑感受。即使不是海景题材作品,画面中也有那种沧桑的感受,如《金秋》等作品。这些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与前面提到的《静静的港湾》一脉相承,是建立在写实基础上的意象造型,用工中带写的墨线表现物象坚实的结构,再辅以皴擦、泼洒、积染等手法,表现出一种经年风蚀后的斑驳沧桑,这种风蚀的沧桑是历尽风雨的苦涩与深沉,是李春锋对生活深刻体验后的内心积淀,同时这种风蚀的沧桑又是一种美,是作者追求的一种艺术之美。司空图《诗品》中谈“豪放”时说:“天风浪浪,海山苍苍。”这种豪放的审美意象中含有沧桑意蕴,这说的是一种审美的类型,也是意境的一种。李春锋所表现的风蚀的沧桑意蕴便是接近这种意境的类型。当然,李春锋所追求的沧桑意蕴不是由古人生发的,而是他对当代生活真实体验的有感而发,他常常去他工作生活的锦州市不远的海边体验渔民的生活,给他们写生,因此他的画中所表现的感受是当下的、现时的。
李春锋这种直面当下现实的题材抓取角度,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取材,无论是传统的文人写意画还是传统的工笔重彩画,都是乐于表现雅化的题材,传统的花鸟画、山水画以及人物画均是如此。而李春锋表现的题材是以渔民的劳动工具为主(也包括渔民本身),带着沧桑而苦涩的味道,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这种直面当下现实生活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其渊源是近现代徐悲鸿、蒋兆和所开创的写实主义水墨人物画方式,也就是说,李春锋的水墨画路向是在写实主义水墨画路向上的探索延伸,而且可以进一步说,李春锋的水墨画路向是属于当今“关东画派”写实主义水墨画路向。李春锋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都是在鲁迅美术学院度过的,鲁美那种写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如王盛烈、许勇、赵奇、李连仲、晏阳等先生的作品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研究生阶段曾受到王盛烈、李连仲、晏阳三位先生的亲炙,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受到王、李两位先生既稳健又豪放的画风的影响,还受到晏先生挥洒写意精神的影响。另外,许勇先生对复杂动荡大场面画面的驾驭及其大气磅礴的画风也影响到他,他还受到赵奇先生那种泥巴墙感的人物画的影响。可以说“关东画派”的重要人物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奠定了他中国画探索的基本路向。但是他的中国画探索又与诸位先生不同,诸位先生的主要题材是人物,李春锋则将视角转向能亲眼看到的现实海边的渔船、渔具等,虽然也画渔民人物题材,但渔猎工具是他表现的主要题材。另外在技法风格上也与诸位先生不同,诸位先生以写为主,或是写中有工,李春锋则是工中有写,即在工笔的基础上融入写意手法与写意精神,形成了他个人独特的画风。
当代中国画中画船的画家不少,如张道兴、周永家等,但专门画船的画家并不多,而且多数是画船的外观,即由外而观。李春锋则是画船的内部,即他对船上复杂的渔具更感兴趣,是由内而观,这就形成他自己独特的视角。特殊的视角再加上他勾线、泼洒、皴擦、积染等具有自己个性的技法,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风蚀的沧桑意蕴是李春锋作品的基调,在这种基调中他有的作品还能品出一种“英雄风景”的味道,也即能品出一种崇高之美的感受,如《赶海》、《蓝色的畅想》等作品。《赶海》中的主体物是一艘停在岸上的沧桑老木船,有几辆自行车停靠在老木船旁,老木船似乎已经停用,整个背景是鲜红的色调,此作品就像一首悲壮的英雄交响曲,老木船具有某种象征意味。自行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如机械船只已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老木船,老木船就像一座纪念碑,颇有深意。《蓝色的畅想》表现的视角是从渔船上方俯视船头,船上堆满了各种渔具,船头集中了一捆捆的标旗,红色的标旗将观者视线引向画面上方,竖幅画面加强了上升的感觉,给人以崇高静穆之感。《金色的沙滩》取横幅,表现海岸边密集的渔网堆及标旗堆,海风将标旗吹向画面左边,使人感受到宽阔的大海边海风之强劲,似乎能听到旗子被海风吹动的声音,给人以伟岸浩瀚的感受。总之,在平凡的物具中表现出一种崇高美,需要有精深的体验和博大的胸襟,李春锋却能自如而自然地表现这种境界。
虽然李春锋的渔船渔具系列作品是沧桑中带着苦涩,但不悲观,而是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勤劳奋斗的精神,正如前所说具有“英雄风景”的意味。审美意蕴上是沧桑而静穆的,虽然静中有动,但总体上是静穆的。北京大学著名美学教授叶朗先生认为:艺术作品中“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只要有人生感、历史感就有意境”。李春锋作品中那种沧桑的人生感和历史感是观者不难体会到的,那就是意境,而且很深远。
艺无止境,李春锋并不满足于既有的成绩,他还有更高的追求。2010年至2011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在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唐勇力教授工作室访问学习,唐勇力教授提出的“写意性工笔画”的理念对他也产生着重要影响。李春锋追求的工中有写的画风与唐教授的“写意性工笔画”理念在本质精神上是一致的,所以他特别赞同唐教授的“写意性工笔画”理论,唐教授的理论与创作实践对李春锋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表面的技法、形式的借用,而是内在的本质精神的借鉴。正如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先生创造性的本质精神进而走自己的路则活,否则学先生表面上相似而没有自我则是没有前途的。李春锋当然明白此理,在唐教授理论的指导下,他在中央美院还翻阅了许多西方绘画画册,研究西方绘画所能带给的启示。他在中央美院期间创作的《打工者》、《戏迷》等作品,又有一种新的探索,主题人物是工中有写,背景则多了些抽象的成分,抽象的构成和强烈的色块表达了一种激烈的情感,与先前的渔船系列之静穆有所不同,但仍有着沧桑的共性感受。当然他的渔船渔具系列同时仍在探索着。
今后李春锋的探索将会有何变化,我无法预测,但就现阶段而言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近些年屡屡在全国大展上获奖,便足以说明他作品的水平及感染力。我相信他一定会保持这种创作活力,不断向更精深的方向推进。
李春锋这种直面当下现实的题材抓取角度,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取材,无论是传统的文人写意画还是传统的工笔重彩画,都是乐于表现雅化的题材,传统的花鸟画、山水画以及人物画均是如此。而李春锋表现的题材是以渔民的劳动工具为主(也包括渔民本身),带着沧桑而苦涩的味道,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这种直面当下现实生活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其渊源是近现代徐悲鸿、蒋兆和所开创的写实主义水墨人物画方式,也就是说,李春锋的水墨画路向是在写实主义水墨画路向上的探索延伸,而且可以进一步说,李春锋的水墨画路向是属于当今“关东画派”写实主义水墨画路向。李春锋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都是在鲁迅美术学院度过的,鲁美那种写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如王盛烈、许勇、赵奇、李连仲、晏阳等先生的作品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研究生阶段曾受到王盛烈、李连仲、晏阳三位先生的亲炙,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受到王、李两位先生既稳健又豪放的画风的影响,还受到晏先生挥洒写意精神的影响。另外,许勇先生对复杂动荡大场面画面的驾驭及其大气磅礴的画风也影响到他,他还受到赵奇先生那种泥巴墙感的人物画的影响。可以说“关东画派”的重要人物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奠定了他中国画探索的基本路向。但是他的中国画探索又与诸位先生不同,诸位先生的主要题材是人物,李春锋则将视角转向能亲眼看到的现实海边的渔船、渔具等,虽然也画渔民人物题材,但渔猎工具是他表现的主要题材。另外在技法风格上也与诸位先生不同,诸位先生以写为主,或是写中有工,李春锋则是工中有写,即在工笔的基础上融入写意手法与写意精神,形成了他个人独特的画风。
当代中国画中画船的画家不少,如张道兴、周永家等,但专门画船的画家并不多,而且多数是画船的外观,即由外而观。李春锋则是画船的内部,即他对船上复杂的渔具更感兴趣,是由内而观,这就形成他自己独特的视角。特殊的视角再加上他勾线、泼洒、皴擦、积染等具有自己个性的技法,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风蚀的沧桑意蕴是李春锋作品的基调,在这种基调中他有的作品还能品出一种“英雄风景”的味道,也即能品出一种崇高之美的感受,如《赶海》、《蓝色的畅想》等作品。《赶海》中的主体物是一艘停在岸上的沧桑老木船,有几辆自行车停靠在老木船旁,老木船似乎已经停用,整个背景是鲜红的色调,此作品就像一首悲壮的英雄交响曲,老木船具有某种象征意味。自行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如机械船只已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老木船,老木船就像一座纪念碑,颇有深意。《蓝色的畅想》表现的视角是从渔船上方俯视船头,船上堆满了各种渔具,船头集中了一捆捆的标旗,红色的标旗将观者视线引向画面上方,竖幅画面加强了上升的感觉,给人以崇高静穆之感。《金色的沙滩》取横幅,表现海岸边密集的渔网堆及标旗堆,海风将标旗吹向画面左边,使人感受到宽阔的大海边海风之强劲,似乎能听到旗子被海风吹动的声音,给人以伟岸浩瀚的感受。总之,在平凡的物具中表现出一种崇高美,需要有精深的体验和博大的胸襟,李春锋却能自如而自然地表现这种境界。
虽然李春锋的渔船渔具系列作品是沧桑中带着苦涩,但不悲观,而是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勤劳奋斗的精神,正如前所说具有“英雄风景”的意味。审美意蕴上是沧桑而静穆的,虽然静中有动,但总体上是静穆的。北京大学著名美学教授叶朗先生认为:艺术作品中“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只要有人生感、历史感就有意境”。李春锋作品中那种沧桑的人生感和历史感是观者不难体会到的,那就是意境,而且很深远。
艺无止境,李春锋并不满足于既有的成绩,他还有更高的追求。2010年至2011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在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唐勇力教授工作室访问学习,唐勇力教授提出的“写意性工笔画”的理念对他也产生着重要影响。李春锋追求的工中有写的画风与唐教授的“写意性工笔画”理念在本质精神上是一致的,所以他特别赞同唐教授的“写意性工笔画”理论,唐教授的理论与创作实践对李春锋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表面的技法、形式的借用,而是内在的本质精神的借鉴。正如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先生创造性的本质精神进而走自己的路则活,否则学先生表面上相似而没有自我则是没有前途的。李春锋当然明白此理,在唐教授理论的指导下,他在中央美院还翻阅了许多西方绘画画册,研究西方绘画所能带给的启示。他在中央美院期间创作的《打工者》、《戏迷》等作品,又有一种新的探索,主题人物是工中有写,背景则多了些抽象的成分,抽象的构成和强烈的色块表达了一种激烈的情感,与先前的渔船系列之静穆有所不同,但仍有着沧桑的共性感受。当然他的渔船渔具系列同时仍在探索着。
今后李春锋的探索将会有何变化,我无法预测,但就现阶段而言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近些年屡屡在全国大展上获奖,便足以说明他作品的水平及感染力。我相信他一定会保持这种创作活力,不断向更精深的方向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