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rykapn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因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山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本文在通过对鲁苏浙粤产业体系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山东省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7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问题思路对策
  现代产业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而言的。具体是指现代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先进制造业逐步成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显著,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提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次产业比例合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山东进一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幅度压缩第一产业,大规模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三次产业结构协调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从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度高、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于山东省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山东省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产业体系整体渐趋合理,产业比例不够协调
  人们通常认为,产业结构要达到高级化,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应在10%以下,第三产业占比重应在50%以上。近十年来,山东三次产业比例尽管由1998年的17.2 48.234.6调整为2008年的9.6:57.0:33.4,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变,但离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服务业份额偏低的低层次产业结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与苏、浙、粤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差距。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山东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比苏、浙、粤分别高出2.9、4.5、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分别高出2、3.1、5.5个百分点,而服务业比重却分别低出4.7、7.6、9.5个百分点,这说明山东省一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偏低,三次产业之间发展不够协调,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比较慢。
  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低层次状态,山东三次产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呈现低层次状态。从表2看出,2008年山东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比苏、浙、粤高出6.4、19.2、9.1个百分点,就业吸纳力较强。从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的比较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相对于产值比重而言,其比重过大。2008年山东省一产产值比重为9.6%,一产就业比重为37.4%,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27.8个百分点,这表明一产劳动生产率低下山东省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却分别比苏、浙、粤低2.8、14.9、1.8个百分点,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25.4个百分点,这表明山东工业资本密集程度高,就业吸纳力相对较弱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只有31%,比全国和其他三省都低得多,说明就业吸纳力较弱,而且山东省第三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仍然不高
  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内部各产业结构不合理。先从第一产业内部产值构成看,2008年山东省农业种植业占51.6%、林业1.8%、畜牧业30.4%、渔业12.2%,说明山东省种植业比重仍然偏高。而畜牧业,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发达国家畜牧业占的比重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达到70%一80%,而我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30%多,甚至比苏、粤还慢。再从苏、鲁、浙、粤农村居民每人出售的主要畜产品及水产品的数量对社会的贡献来看,山东主要蓄肉产品仅相当于浙江的81%,但低于江苏3.2%,尤其是是水产品在四省中最低,这与山东发展蓝色经济区的身份极不相称,所以今后要加快山东畜牧产品和水产品的发展。二是农产品增值结构不合理。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多在2.8:1以上,而我省目前只有0.5:1。在美国,有80%农产品经过深加工,而我们只有30%左右。同时,农林牧渔服务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增长和增值的重要渠道,而目前我省农林牧渔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尚不到4%。
  
  (三)先进制造业发展缓慢,工业整体素质较低
  山东省第二产业发展较快,1998—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48.2%提高到57%,基本上建立起适度重型化的工业体系。但仍然存在总体层次低、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传统工业产业仍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全省的纺织、食品、机械、冶金、建材六大传统产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仍然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重要地位,占50%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仅占制造业的30,2%。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仅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30%左右,而江苏仅计算机、电子设备、通讯设备等先进制造业的产值就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15%。广东仅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及化学三大产业就占工业总产值的42%。所以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山东与江苏、广东比,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
  2、部分产业素质较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山东经济虽然初步建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基础,但产业素质仍然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山东工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初级产品较多,新特优和高端产品比较生二是技术装备和工艺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薄弱,影响了相关行业的优化升级。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分散化、集中度差。2008年山东省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集团有64家,比江苏少19家百强企业家均营业收K190,2亿元,比江苏少4亿元。二是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相对比较松散。
  3、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相对偏重。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工业已经形成了重化工业结构。2008年山东重轻工业的产值比例是67.4:32.6,而江苏、广东重轻工业的比例是71.228.8和59.3:40.7,说明山东工业结构重于广东,轻于江苏,且山东重工业比重有进一步上升趋势。而且在重工业中,山东采矿业比重最高,达到9.61%,大大高于苏、浙、粤三省,说明山东工业对资源依赖度高,节能减排压力大。
  4、高耗能行业比重较高,节能降耗任重道远。与苏、浙、粤相比,2008年山东省十大高耗能产业占整个第二产业的比例是40.02%,高于浙、苏、粤的31%、29%、28%。2008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23609万吨标准煤,居全国首位,也是全国唯一的能耗超过21亿吨标准煤的省份,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0.6%。2008年,我省万元GDP能耗为1.28吨标准煤,分别比广东、江苏、浙江高0.428吨、0.322吨和0.347吨。所有这些说明山东省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所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山东的压力非常大。   5、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一是研发投入不足。2008年山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
其他文献
11月4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登山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联合主办,桂林市体育局承办的"桂林鸡血玉杯"2017—2018全国青少年攀岩联赛桂林站在罗山湖水上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卵巢上皮癌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行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单纯化疗基础上予阿帕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