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要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容,涉及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以人为本”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就必须认真学习和实践“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的新思维和新理念,结合社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的作用,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
一、企业领导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性化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力资源是当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资源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而,如何尊重人、爱惜人,发挥人的潜力,是我们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中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那么作为现代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形式中做到以人为本呢?
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要把员工作为处于复杂社会状态下的多种欲望的“复杂人”来看待,在管理中突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就是平等待人,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劳动和创造成果,尊重人的合法权利;理解人,就是以诚相见,以心换心,承认人们不同的爱好和需求;关心人,帮助人,就是对人满腔热情,诚恳宽厚,把群众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疾苦放在心上,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企业与员工是利益共同体,应共同进步,企业不仅要着眼于如何用人,更要注重如何培养人,把员工的兴趣、特长和企业需要相结合,使员工感到被充分尊重和重视,真正安心于企业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员工能力提高的同时,企业也将得到良性发展。
二、企业领导者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培养人才
要着力培育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忠诚度。企业员工是企业生产力的能动因素,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创造财富的财富。企业管理者要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就必须注重从人性的特点出发,研究和探讨员工的行为,以铸造员工对企业的献身精神,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首先要树立并实施正确的人才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人才对于现代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树立并实施正确的人才观需要做到: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忌贤妒能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的标准的狭隘人才观,要广泛挖掘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观念,要建立畅通的渠道,使每一个员工都可以与他想联系的人进行沟通,可以发表对企业管理上的看法,可以提出相关的建议。企业对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这些措施能使员工得到充分肯定,同时也为每一位有创意的员工提供了平台。
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观念,与人才的合理使用是密切相联的。使用得好,人人都是人才;使用不合理,人才也会变成庸才。所以,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要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就要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如此,可以人尽其才,员工舒心,企业有利。反之,则无法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又会引起员工的挫折感、不满情绪进而导致企业管理的低效甚至混乱,从而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合理用人,首先要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员工的优势和特点,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其次,是因才使用,帮助員工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岗位。再次,用人不疑,对胜任的人员放手使用,合理授权。
人才的合理使用与人才的合理流动是紧密相连的。人才的合理使用可以人尽其才,发挥人才效力。但人才也是变化的,当人才具有了更高的素质,要及时地更换岗位,承担新的职责。对人才的流动如不能进行合理的调控,则会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或者闲置。所以,对现代企业而言,人才管理的重点,不在于要不要流动,而在于尽最大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当然,企业对员工的使用在做到人尽其才的同时,还应注意养人、留人。
三、企业领导者要充分应用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要以人为本调动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也称之为激励,它是人本管理中的核心课题。主要是行为主体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个体的某一动机,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方向前进的过程。
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工资激励。所有员工,都希望自己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工资待遇是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员工有了工资收入,不仅使生活有了保障,而且还是社会地位、角色扮演和个人成就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
工资收入对职工的激励作用,还取决于动机层次的高低,尤其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成就动机。一般地说,低成就动机的员工比较容易为工资等物质所激励,而高层次动机的员工更关心的是他们的工作岗位、环境是否能提供心理满足。
2.奖金激励。奖金是超额劳动所得的报酬,设立奖金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超额劳动。在发挥激励作用的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必须履行诺言,不能失信于职工。失信一次,会造成千百次重新激励的困难。②不能搞平均主义。奖金激励一定要使工作表现最好的员工成为最满意的人,这样会使其他人明白奖金的实际意义。③使奖金的增长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联,让员工体会到,只有企业兴旺发达,才能使自己的奖金不断提高,而员工的这种认识会收到同舟共济的效果。
3.工作激励。工作激励主要指工作的多样化。工作多样化所以能起到激励作用,是因为它可以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主要形式有:①在工作中扩展个人成就,增加表彰机会,加入更多必须负责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提供个人晋升或成长的机会。②让员工执行更加有趣而困难的工作,这可以让员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学做更难做的工作。可以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去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胜任更重要的工作。③给予真诚的表扬。当员工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时,要恰如其分地给予真诚的表扬,不要笼统地用“谢谢你做出了努力”这样的评语,而应具体、有针对性。“你管理的方法真妙,我真不明白你怎么能让那些人干得这么出色,继续好好干吧!”这将有助于满足员工受人尊重的需要,增加干好工作的自信心。
4.支持激励。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大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对一个员工来说:“我指示你怎么做”与“我支持你怎样去做”,两者的效果是不同的。一个好的管理者,应善于启发员工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善于支持员工提出的创造性建议,善于集中员工的智慧,把员工头脑中隐藏的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使人人开动脑筋,勇于创造。同时,要为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比如信任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没有什么能比参与做出某一项决定,更有助于满足人们对社交和受人尊敬的需要。因此,出色的管理者,应让员工参与制定目标和标准,这样他们会更加努力工作,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5.关怀激励。得到关心和爱护是人的精神需要,它可沟通人们的心灵,增进人们的情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挖掘人们的潜能。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对全体员工应关怀备至,创造一个和睦、友爱、理解、温馨的环境。员工生活在团结友爱的集体里,相互关心、理解、尊重,会产生兴奋、愉快的感情,有利于开展工作。
6.竞争激励。人们总有一种想在竞争中成为优胜的心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竞争比赛,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比如,各技术工种操作的表演赛,各个员工个人技能、专长的比赛,以及围绕员工的学习、工作等开展的各种竞赛。这些竞赛,对员工个人的发展有较大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能充分调动单个员工的积极性,克服依赖心理。由于竞争以个体为单位,胜负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没有产生依赖心理的条件,因此,能激励员工个人更加努力。②能充分发挥单个员工的聪明才智,促使每个员工充分发展。员工在竞争过程中,要完成各种任务,克服各种困难,这就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提高和完善自己。
四、企业领导者要尊重员工,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
企业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组织,一个企业的命运最終是由人这个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以人为本”重在提高人的素质,贵在尊重人,要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企业管理的目标,充分尊重广大员工的人格和利益,关心员工生活,为他们创造有利与发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给予员工与经营管理者均等的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谋求企业全体员工干部的共同发展;尊重员工的劳动创造,建立多劳多得、高能高酬、优绩优薪的机制,使他们充分地施展才华,张扬个性,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展自己。
要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企业管理者要努力创造条件,既能使员工们自我意识到其工作的结果对自身有意义,值得为之奋斗;同时又能意识到其奋斗对社会或企业有一定的意义,应该为之效力。让每个员工都感到主体意识得到了尊重,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实现自己的价值,由此而激发出的劳动热情将是无穷无尽的。
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关心职工、爱护职工、依靠职工,从职工切身利益出发,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改革,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让职工得到更多的社会实惠和利益;只有维护了职工的根本利益,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发展观,确保企业快速发展。因此,企业的改革必须以企业现状和企业发展现实为基础,必须以职工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为标准,扎扎实实地解决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困难和实际问题,特别是要关心困难职工和困难群体,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华亭煤业集团非煤产业总公司)
一、企业领导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性化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力资源是当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资源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而,如何尊重人、爱惜人,发挥人的潜力,是我们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中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那么作为现代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形式中做到以人为本呢?
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要把员工作为处于复杂社会状态下的多种欲望的“复杂人”来看待,在管理中突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就是平等待人,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劳动和创造成果,尊重人的合法权利;理解人,就是以诚相见,以心换心,承认人们不同的爱好和需求;关心人,帮助人,就是对人满腔热情,诚恳宽厚,把群众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疾苦放在心上,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企业与员工是利益共同体,应共同进步,企业不仅要着眼于如何用人,更要注重如何培养人,把员工的兴趣、特长和企业需要相结合,使员工感到被充分尊重和重视,真正安心于企业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员工能力提高的同时,企业也将得到良性发展。
二、企业领导者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培养人才
要着力培育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忠诚度。企业员工是企业生产力的能动因素,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创造财富的财富。企业管理者要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就必须注重从人性的特点出发,研究和探讨员工的行为,以铸造员工对企业的献身精神,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首先要树立并实施正确的人才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人才对于现代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树立并实施正确的人才观需要做到: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忌贤妒能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的标准的狭隘人才观,要广泛挖掘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观念,要建立畅通的渠道,使每一个员工都可以与他想联系的人进行沟通,可以发表对企业管理上的看法,可以提出相关的建议。企业对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这些措施能使员工得到充分肯定,同时也为每一位有创意的员工提供了平台。
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观念,与人才的合理使用是密切相联的。使用得好,人人都是人才;使用不合理,人才也会变成庸才。所以,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要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就要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如此,可以人尽其才,员工舒心,企业有利。反之,则无法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又会引起员工的挫折感、不满情绪进而导致企业管理的低效甚至混乱,从而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合理用人,首先要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员工的优势和特点,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其次,是因才使用,帮助員工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岗位。再次,用人不疑,对胜任的人员放手使用,合理授权。
人才的合理使用与人才的合理流动是紧密相连的。人才的合理使用可以人尽其才,发挥人才效力。但人才也是变化的,当人才具有了更高的素质,要及时地更换岗位,承担新的职责。对人才的流动如不能进行合理的调控,则会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或者闲置。所以,对现代企业而言,人才管理的重点,不在于要不要流动,而在于尽最大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当然,企业对员工的使用在做到人尽其才的同时,还应注意养人、留人。
三、企业领导者要充分应用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要以人为本调动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也称之为激励,它是人本管理中的核心课题。主要是行为主体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个体的某一动机,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方向前进的过程。
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工资激励。所有员工,都希望自己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工资待遇是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员工有了工资收入,不仅使生活有了保障,而且还是社会地位、角色扮演和个人成就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
工资收入对职工的激励作用,还取决于动机层次的高低,尤其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成就动机。一般地说,低成就动机的员工比较容易为工资等物质所激励,而高层次动机的员工更关心的是他们的工作岗位、环境是否能提供心理满足。
2.奖金激励。奖金是超额劳动所得的报酬,设立奖金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超额劳动。在发挥激励作用的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必须履行诺言,不能失信于职工。失信一次,会造成千百次重新激励的困难。②不能搞平均主义。奖金激励一定要使工作表现最好的员工成为最满意的人,这样会使其他人明白奖金的实际意义。③使奖金的增长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联,让员工体会到,只有企业兴旺发达,才能使自己的奖金不断提高,而员工的这种认识会收到同舟共济的效果。
3.工作激励。工作激励主要指工作的多样化。工作多样化所以能起到激励作用,是因为它可以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主要形式有:①在工作中扩展个人成就,增加表彰机会,加入更多必须负责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提供个人晋升或成长的机会。②让员工执行更加有趣而困难的工作,这可以让员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学做更难做的工作。可以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去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胜任更重要的工作。③给予真诚的表扬。当员工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时,要恰如其分地给予真诚的表扬,不要笼统地用“谢谢你做出了努力”这样的评语,而应具体、有针对性。“你管理的方法真妙,我真不明白你怎么能让那些人干得这么出色,继续好好干吧!”这将有助于满足员工受人尊重的需要,增加干好工作的自信心。
4.支持激励。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大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对一个员工来说:“我指示你怎么做”与“我支持你怎样去做”,两者的效果是不同的。一个好的管理者,应善于启发员工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善于支持员工提出的创造性建议,善于集中员工的智慧,把员工头脑中隐藏的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使人人开动脑筋,勇于创造。同时,要为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比如信任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没有什么能比参与做出某一项决定,更有助于满足人们对社交和受人尊敬的需要。因此,出色的管理者,应让员工参与制定目标和标准,这样他们会更加努力工作,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5.关怀激励。得到关心和爱护是人的精神需要,它可沟通人们的心灵,增进人们的情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挖掘人们的潜能。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对全体员工应关怀备至,创造一个和睦、友爱、理解、温馨的环境。员工生活在团结友爱的集体里,相互关心、理解、尊重,会产生兴奋、愉快的感情,有利于开展工作。
6.竞争激励。人们总有一种想在竞争中成为优胜的心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竞争比赛,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比如,各技术工种操作的表演赛,各个员工个人技能、专长的比赛,以及围绕员工的学习、工作等开展的各种竞赛。这些竞赛,对员工个人的发展有较大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能充分调动单个员工的积极性,克服依赖心理。由于竞争以个体为单位,胜负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没有产生依赖心理的条件,因此,能激励员工个人更加努力。②能充分发挥单个员工的聪明才智,促使每个员工充分发展。员工在竞争过程中,要完成各种任务,克服各种困难,这就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提高和完善自己。
四、企业领导者要尊重员工,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
企业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组织,一个企业的命运最終是由人这个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以人为本”重在提高人的素质,贵在尊重人,要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企业管理的目标,充分尊重广大员工的人格和利益,关心员工生活,为他们创造有利与发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给予员工与经营管理者均等的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谋求企业全体员工干部的共同发展;尊重员工的劳动创造,建立多劳多得、高能高酬、优绩优薪的机制,使他们充分地施展才华,张扬个性,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展自己。
要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企业管理者要努力创造条件,既能使员工们自我意识到其工作的结果对自身有意义,值得为之奋斗;同时又能意识到其奋斗对社会或企业有一定的意义,应该为之效力。让每个员工都感到主体意识得到了尊重,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实现自己的价值,由此而激发出的劳动热情将是无穷无尽的。
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关心职工、爱护职工、依靠职工,从职工切身利益出发,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改革,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让职工得到更多的社会实惠和利益;只有维护了职工的根本利益,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发展观,确保企业快速发展。因此,企业的改革必须以企业现状和企业发展现实为基础,必须以职工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为标准,扎扎实实地解决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困难和实际问题,特别是要关心困难职工和困难群体,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华亭煤业集团非煤产业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