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灌注平面与断层显像诊断肺栓塞效能的多中心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ROC分析方法对比一日法肺V/Q断层显像与传统平面显像在PE诊断中的效能.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收治的确诊或疑诊急性或亚急性PE,且Wells评分≥2分或血浆D-二聚体>500 μg/L的患者272例,均行一日法肺V/Q平面及断层显像.肺V/Q平面显像结果参照PE诊断前瞻性研究Ⅱ(PIOPEDⅡ)标准,分为PE高度可能性(确诊PE)、中度或低度可能性(不能确定)、极低度可能性或肺灌注正常(排除PE),灌注显像结果也分为确诊PE、不能确定(非特定疾病典型表现的多发V/Q异常)、排除PE.全部患者显像后随访6个月.最终以综合分析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可能性评估和6个月的随访结果来判定为确诊或排除PE.应用Kappa检验分析2种显像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应用x2检验对肺V/Q断层显像和平面显像在PE诊断上的常用评价指标进行比较;运用ROC曲线分析,计算并比较(Z检验)各AUC及其95% CI;比较2种方法不确定诊断率的差异.结果 肺V/Q断层显像在诊断PE中的不确定诊断率(1.8%,5/272)仅为平面显像(9.2%,25/272)的1/5.以最终诊断为标准,肺V/Q断层和平面显像对272例PE的诊断指标分别为:Se 83.6% (117/140)与78.3%(101/129,x2=1.217,P>0.05),Sp 89.8% (114/127)与94.9%(112/118,x2=2.269,P>0.05),PPV 90.0%(117/130)与94.4% (101/107),NPV 83.2% (114/137)与80.0%(112/140),Ac 86.5%(231/267)与86.2% (213/247).2种显像方法诊断PE的符合率为84.9%(231/272,Kappa=0.727,P<0.05),一致性较好.运用ROC分析2种显像方法的AUC及95% CI,断层显像分别为0.891 (0.848 ~0.933),平面显像分别为0.865(0.819~0.911)(Z=2.65和2.03,均P<0.05),提示肺V/Q断层显像对PE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一日法肺V/Q断层显像较平面显像显著降低PE不确定诊断的比例,明显提高V/Q显像的临床实用性;肺V/Q断层显像在诊断PE的总体效能上高于平面显像。

其他文献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2年5月11日在重庆举行,出席会议的编委、通讯编委共计112名。会议分别由黄钢、李亚明副总编辑主持。副总编辑、编辑部主任丁虹代表编委会和编辑部就2年来的工作向全体与会成员进行了汇报。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核医学技术学术交流会”定于2013年5月在天津召开。此次会议是对核医学技术队伍的一次检阅,届时将邀请知名专家进行相关专题的继续教育讲座。诚邀核医学同仁积极准备,踊跃投稿。会议将授予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学分10分。会议征文内容为:(1)核医学显像方法、经验与体会;(2)核医学显像的质量控制;(3)核医学仪器常规质控与预防性质控;(4)核医学图像计算机分析新方法;(5)核
期刊
由张永学和黄钢教授共同发起的“2012中国核医学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于2012年7月27至29日在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巴楚文化发源地湖北宜昌举行。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承办、宜昌市中心医院协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正副主委、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正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正副会长等19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可谓云集核医学高端人才,共同展望核医学未来发展。
期刊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审字[2011]535号文件),《中华核医学杂志》将于2012年第1期起更名为《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期刊
目的 探讨^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及该方法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选取同时期Ⅱ、Ⅲ期胃癌患者76例,按单纯随机分为根治性手术组(34例,仅行根治性手术,D2、D3术式)和根治性手术+^125Ⅰ粒子组(42例,行根治性手术+^125Ⅰ粒子治疗)。治疗效果分CR(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达1个月以上)、PR(肿瘤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上至少1个月)、NC和PD,CR+PR为治疗有效,据此计算有
期刊
期刊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科核医学进展学习班[编号2013-09-04-002(国)]第二期将于2013年5月底在上海举办。该学习班由上海市核医学会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核医学科共同举办,将邀请全国著名的核医学专家、儿科影像学及儿科临床专家主讲。参加学员将授予国家级继教I类学分10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对象:核医学科、儿科影像科、检验科医师、技师;儿科临床医师等。
期刊
由马寄晓、刘秀杰和何作祥教授主编的《实用临床核医学》第三版已于2012年8月正式出版。
期刊
目的 研发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18F微反应器,并将其用于合成18F标记的放射性药物.方法 利用丝印技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制作微流控芯片,再与定制的具有加热或冷却功能的玻璃基微反应瓶组合而形成18F微反应器.利用该微反应器合成18F-FDG和18F-氟乙酸盐(FAC),并测定2种产物的标记率和放化纯.结果 高度集成化18F微反应器的体积为40.0 mm(长)×30.0 mm(宽)×
2012年6月9至13日,美国第59届核医学年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举行。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约160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有600余篇摘要在89个会议专场进行交流,1336篇摘要进行壁报交流,还有150多个厂商展出和现场演示最新的分子影像与核医学设备。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从年初的会议组稿到参会都予以高度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