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初等教育的基础学科,关系到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影响着科技的发展,为此各校在“现代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教材的体系、分类及教法,本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精神,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分类研究、全面提高,形成适合本校校情,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是一种行知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口算教学的启发课、法则教育的尝试课、概念教学的演示法课、应用题教学的思路训练课、计量知识与公式指导的操作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对”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基点,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整体优化为宗旨,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探索各类课型的教材特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实施数学课的整体优化。
二、基本依据
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中,申明“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最基础的知识,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强调“必须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重视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指出“应用题教学要借助儿童熟悉的事物,掌握解题思路。”可见,口算、法则、概念、应用题、公式推导这五项教材内容是大纲早已明确的,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按照系统论的认识观,这几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通过每一册教材的各部分内容来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部分依赖于整体,整体支配部分”。当然不排除按认知系统衔接的每一单元同全册教材也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过这里主要是研究五课型教法,它是我们要阐述的重点。整体优化是我们的最终旨意,而达到这一理想目标,必须在整体优化思想的指导下,实行各系统的部分优化。
三、课型分析
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五大类知识内容都要掌握,何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概念是法则应用题的基础。可想如果某一部分达不到大纲要求,都会影响全局,因而,整体优化是指在教某类课时要有系统论观点,有机地穿插其他课型方面的内容,以便在学生头脑中打下五种课型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的烙印。
(一)口算教学的启发课。
1.特点:教材内容精,教学要求高。口算方法较易掌握。但往往学生急于计算得数,老师急于检查效果,过早要求速度。
2.教法:以启发为主,设计富于思考性,又能提示学生想出各种不同口算方法的问题,由学生表述心算过程,最后熟练掌握教材中指出的口算方法。
3.目的:启迪儿童思维,特别是通过同一口算题能采用多种方法算出得数的口算内容,培养儿童从小多向、多侧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4.举例:如得数是11的加法9+2=11,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凑十法,把大数凑满10.可以在黑板上摆皮球,左9右2,问学生动几个皮球,马上就可以看出得几?为什么动一个算得快?然后再归纳凑十规律。学到6+5=11,学生还可以说出“5+5=10,6+5=11……”。
5.程序:迁移复习——动机准备——启发问答——归纳方法——训练表达——基本练习。(先发散后集中或者先集中后发散)
(二)法则教学的尝试课。
1.特点:教材有图示或旁注,计算方法容易掌握,有20以内加减法口算和表内乘除法口算基础即可掌握,关键是理解算理并准确计算。
2.教法: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试算,然后归纳总结法则。
3.目的:培养小学生联系旧有知识,研究探讨新知识的初步的自学能力,养成一定的自学习惯。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迁移复习——尝试计算——比较正误——总结法则——口述算理——基本练习。
(三)概念教学的演示课。
1.特点:知识难度较大,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但教材中多半有直观图示或者指导动手操作的文字说明。因有些数字概念,书面考查意义不大,往往被老师忽视,实际上却处于重要地位。
2.教法:直观引入,透彻理解,灵活运用。
3.目的:强化概念教学,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透视数学课中过程教学的优越,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适量演示——适时引入——反复理解——反复运用。
(四)应用题教学的思路训练课。
1.特点:各类应用题的难易深浅不一;但师生多半是重解答、轻分析,重书面做题、轻训练思路。特别是学生对应用题的掌握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改革后的现行教材对解题思路较为重视,附有文字说明,为上好思路课创造了条件。
2.教法:先进行补充条件或补充问题的基本训练,接着依据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然后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思路,再规范到书中文字语言。最后大面积训练表达分析解答过程。
3.目的:培养大面积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重点训练学生掌握从未知推向已知的分析方法。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基本式训练——启发式问答——巩固式训练——运用式训练。
(五)公式推导教学的操作课。
1.特点:推导过程较复杂,大部分公式的抽象还要依靠实际操作来完善。而学生熟记公式便能运算,故忽视推导过程现象比较严重。
2.教法:主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动脑寻觅规律,理解、探索、记忆应用公式,掌握推导过程。
3.目的:消除填压公式、套用公式的不良弊端,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发现的学习品质。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迁移复习——指导操作——归纳公式——过程训练——熟练运用。
四、注意事项
1.每节课教学内容安排及练习设计上,保证以一种类型为主的前提下,适当穿插其他类型的知识。
2.每节课教学方式及方法上,保证以一种形式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必要的其他手段。
3.尽可能通过多渠道、多感官、多形式、多层次、多侧面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质量。
4.同一课型知识,也有细微差别,因此,不搞固定模式,在大体执行某种教学程序的同时,可以因课而宜,因人而宜,因殊而宜。
(作者单位:河北省山海关兴华小学)
编辑/李文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对”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基点,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整体优化为宗旨,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探索各类课型的教材特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实施数学课的整体优化。
二、基本依据
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中,申明“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最基础的知识,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强调“必须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重视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指出“应用题教学要借助儿童熟悉的事物,掌握解题思路。”可见,口算、法则、概念、应用题、公式推导这五项教材内容是大纲早已明确的,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按照系统论的认识观,这几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通过每一册教材的各部分内容来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部分依赖于整体,整体支配部分”。当然不排除按认知系统衔接的每一单元同全册教材也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过这里主要是研究五课型教法,它是我们要阐述的重点。整体优化是我们的最终旨意,而达到这一理想目标,必须在整体优化思想的指导下,实行各系统的部分优化。
三、课型分析
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五大类知识内容都要掌握,何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概念是法则应用题的基础。可想如果某一部分达不到大纲要求,都会影响全局,因而,整体优化是指在教某类课时要有系统论观点,有机地穿插其他课型方面的内容,以便在学生头脑中打下五种课型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的烙印。
(一)口算教学的启发课。
1.特点:教材内容精,教学要求高。口算方法较易掌握。但往往学生急于计算得数,老师急于检查效果,过早要求速度。
2.教法:以启发为主,设计富于思考性,又能提示学生想出各种不同口算方法的问题,由学生表述心算过程,最后熟练掌握教材中指出的口算方法。
3.目的:启迪儿童思维,特别是通过同一口算题能采用多种方法算出得数的口算内容,培养儿童从小多向、多侧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4.举例:如得数是11的加法9+2=11,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凑十法,把大数凑满10.可以在黑板上摆皮球,左9右2,问学生动几个皮球,马上就可以看出得几?为什么动一个算得快?然后再归纳凑十规律。学到6+5=11,学生还可以说出“5+5=10,6+5=11……”。
5.程序:迁移复习——动机准备——启发问答——归纳方法——训练表达——基本练习。(先发散后集中或者先集中后发散)
(二)法则教学的尝试课。
1.特点:教材有图示或旁注,计算方法容易掌握,有20以内加减法口算和表内乘除法口算基础即可掌握,关键是理解算理并准确计算。
2.教法: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试算,然后归纳总结法则。
3.目的:培养小学生联系旧有知识,研究探讨新知识的初步的自学能力,养成一定的自学习惯。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迁移复习——尝试计算——比较正误——总结法则——口述算理——基本练习。
(三)概念教学的演示课。
1.特点:知识难度较大,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但教材中多半有直观图示或者指导动手操作的文字说明。因有些数字概念,书面考查意义不大,往往被老师忽视,实际上却处于重要地位。
2.教法:直观引入,透彻理解,灵活运用。
3.目的:强化概念教学,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透视数学课中过程教学的优越,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适量演示——适时引入——反复理解——反复运用。
(四)应用题教学的思路训练课。
1.特点:各类应用题的难易深浅不一;但师生多半是重解答、轻分析,重书面做题、轻训练思路。特别是学生对应用题的掌握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改革后的现行教材对解题思路较为重视,附有文字说明,为上好思路课创造了条件。
2.教法:先进行补充条件或补充问题的基本训练,接着依据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然后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思路,再规范到书中文字语言。最后大面积训练表达分析解答过程。
3.目的:培养大面积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重点训练学生掌握从未知推向已知的分析方法。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基本式训练——启发式问答——巩固式训练——运用式训练。
(五)公式推导教学的操作课。
1.特点:推导过程较复杂,大部分公式的抽象还要依靠实际操作来完善。而学生熟记公式便能运算,故忽视推导过程现象比较严重。
2.教法:主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动脑寻觅规律,理解、探索、记忆应用公式,掌握推导过程。
3.目的:消除填压公式、套用公式的不良弊端,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发现的学习品质。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迁移复习——指导操作——归纳公式——过程训练——熟练运用。
四、注意事项
1.每节课教学内容安排及练习设计上,保证以一种类型为主的前提下,适当穿插其他类型的知识。
2.每节课教学方式及方法上,保证以一种形式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必要的其他手段。
3.尽可能通过多渠道、多感官、多形式、多层次、多侧面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质量。
4.同一课型知识,也有细微差别,因此,不搞固定模式,在大体执行某种教学程序的同时,可以因课而宜,因人而宜,因殊而宜。
(作者单位:河北省山海关兴华小学)
编辑/李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