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世界上唯一生产丝绸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掌握了相当成熟的丝织技术,能够用“斜纹显话法”织成美丽的文绮,(平纹组织作底的暗花绸)和用辫绣法绣成多彩的刺绣。到了汉代,我国的丝绸生产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中国丝绸远销中亚、西亚和欧洲,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许,尤其是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阶级不惜重金进行购买,于是我国便被人们称作“丝国”,而横贯亚洲大陆的贩运丝绸的商路后来也被称为“丝路”,即“丝绸之路”。
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中转站。魏晋以后的南北朝、隋唐时期,都兰在中西交流上的地位,一直是很重要的。公元一世纪末,我们北方匈奴民族统治集团南北分裂,鲜卑乘势南下。三世纪末,慕容鲜卑的吐谷浑部西迁,四世纪就居住在青海,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吐谷浑政权,都兰遂为吐谷浑所控制,成为吐谷浑统治的腹心地带。唐初,吐谷浑被吐蕃所灭,一部分吐谷浑归属吐蕃,从此以后,都兰遂为吐蕃所控制。“丝绸之路”的兴旺,促进了都兰地区的繁荣。都兰唐墓中出土的许多珍贵的丝织物,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这个“丝绸之路”中转站的繁盛景象,也是中西交通线上往返频繁的证物。丝织品中大量蜀锦的发现尤为珍贵,为我们探索以益州为起点西入鄯善、且末的中西交通路线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吐谷浑之路
通过今青海境内的吐谷浑,西入鄯善、且末的路线,文献中记载简略,一般只记起点、终点和“中通吐谷浑”,被称为“河南道”。这一条路线为近现代学者所重视。吴景敖先生《西陲史地考证》①,黄文弼先生《古楼兰国历史及其中西交通上之地位》②,夏鼐先生《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撒珊朝银币》③,唐长孺先生《南北朝间西域与南朝的路陆交通》④,冯汉镰先生《关于“经西宁通西域路线”的一些补充》⑤,以及法国人沙畹《宋云行笔记》⑥等,都曾论及此路。而上述几位先生的论点也略有不同之处。今结合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对此线的考证做些补充。
南北朝时期,北朝、南朝各自有西通之路。北朝通西域的道路有两条:北线,即通过河西走廊、过敦煌,出玉门、阳关进入西域;南线,即上述几位先生重点考证的,经过吐谷浑的路线,其主要依据是《洛阳伽兰记》卷五中征引的《宋云行记》。综合史料记载及几位先生的考证,这条路线应是:洛阳→天水→赤岭→吐谷浑城(都兰)→柴达木盆地南缘→冷湖→茫崖→油砂湖→阿尔金山的噶斯口→鄯善⑦。
唐长孺先生认为高僧昙无竭也走的是这条路线。北朝的西通路线皆需经秦陇,进入河西始分南北两路。北路南朝人是不能利用的。南朝应当有直接通过吐谷浑入西域抵漠北的路线,但由于这一路线的记载更少,一般不为人们所提及。唐长孺先生文中曾提及在今青海境内的若干点。现根据一些史料及南北朝以后的一些道路资料试对南朝西通之路做一推论。
从四川进入吐谷浑界内,然后西通鄯善也有南北两路。
⒈ 北线:
巴郡→岩垫江(今嘉陵江)北上→宕渠→晋寿→仇池(或白水)→西倾山→大非川(青海湖南沿),然后与北朝南线西段(在吐谷浑境内)汇合→鄯善。
《北史》卷96《吐谷浑》“阿豺兼并氏羌,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升西强山,观垫江源,问于群僚曰:‘此水东流,更有何名?由何郡国入河水也?’其长史曾和曰:‘此水经仇池,过晋寿,出宕渠始号垫江,至巴蜀入江,度广陵入于海。’”嘉陵江岸多有城镇居民聚居地,较繁华。沿此江,尤其是晋寿、仇池一带还常有军事活动。《南齐书》卷59《氐》:“建元元年……使道宝步出魏兴,分军口垫江,俱会晋寿。……三年,文弘遣从子后起进居白水,白水居晋寿上流,西接涪界,东带益路,北连阴平、茄芦,为形盛亡地。”《资治通鉴》卷124《宋文帝元嘉十九年》“五月,裴方明等至汉中,与刘真道等分兵攻武兴、下辩、白水、皆取之。┅┅方明与(符)弘祖战于浊水,大破之。……(杨)难当以其子虎为益州刺史,守阴平,……方明使其子肃之邀击之,擒虎,送逮建康斩之,仇池平,……(廿年春正月)将军姜道祖兵败,降魏,魏遂取仇池。”从晋寿达仇池或达白水,即向西折,过西倾山到达青海湖东岸。从此北上则临魏界关防,南下西行可沿大非川至吐谷浑城(都兰)与北朝南线西段汇合。南朝一些求发僧人可能就是沿汇北而西行,刘宋时法鲜“发踵金陵,西游巴蜀,路出河南……即底与阗”⑧。此线可以避开河西战乱,北朝关防,但其中仇池有附北朝的氏人势力,与南朝常多战事,其地易手于几种势力之间,对负有使命的南朝、西域、吐谷浑、柔然等政权的使臣来说,就不是一条十分理想安全的道路。
⒉南线东段:
益州→沿岷江而上→茂纹→龙涸(松潘)。
《南齐书》卷59《河南氐羌传》:“鲜卑慕容庶兄吐谷浑为氐王。在益州西北,亘数千里,其南界龙涸城,去成都千余里。”《梁书》卷54《诸夷》:“其地(吐谷浑)与益州邻,常通商贾,民慕其利,多往从之。”《南史》卷79《夷貊下西戎》:“天监十三年,(吐谷浑)遣使献金装马脑钟二口,又表于益州立九层佛寺,诏许焉。十五年,又遣使献赤舞龙驹及方物。其使或岁再三至,或再岁一至。其地与益州邻,常通商贾。”《宋书》卷96《鲜卑吐谷浑》:“浑即上陇,出罕 、西零,今之西平郡,罕 ,今枹罕县。自枹罕以东千余里,暨甘松,西之河南,南界昴城、龙涸。自洮水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遂水草,庐帐居,以肉酪为粮。”以上史料告诉我们两个地点:益州、龙涸,又告诉我们一个情况,即在当时益州与吐谷浑有着较直接、便利、频繁的往来。龙涸城是吐谷浑南界大城,而一般大城多为道路汇集之处。龙涸东邻岷江,沿江而下便可直达益州。冯汉镰先生曾用唐代及唐以后的史料考订了松潘以南的若干地点⑨。其中茂纹,唐代没桃关。此地曾多次出土南朝纪年佛造像,比如齐永明元年石雕坐佛⑩。可以推断,茂纹远在设关之前就已是中西交通上的一个重要集散点。龙涸之西又与下述南线西段相接。
以往出四川西行的路线一般是:北出剑门或阴平,经汉中到天水,然后西行。南北对峙之际,此路被切断,西行只有开辟从四川西部直通吐谷浑的路线。上述两线即是溯河而上,今天也有路通。
⒊南线西段:
龙涸→积石山→河源→白兰→(今都兰至格尔木一带)→今茫崖→阿尔金山噶斯口→鄯善⑾。这段路线,魏晋南北朝有关文献中的记录甚为简略,但可以与唐初李靖、侯君集攻击吐谷浑的路线相印证。
《资治通鉴》卷194《唐太宗贞观九年》:“夏闰四月,癸酉,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李靖)中分其军分两道,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由北道,君集与任城王道宗由南道。戊子,靖兵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曼头山,斩其名王,大获杂畜,以充军粮。癸巳,靖等败吐谷浑于牛心堆,又败之于赤水源。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余里,……五月,追击伏允于乌海,与战,大破之,获其名王。……李靖督军经积石山、河源,至且末,穷其西境。……侯君集等进星宿川,至柏海,还于李靖军合。”《旧唐书》卷67《李靖传》记:“(贞观)九年,军次伏俟城,吐谷浑烧去野草,以餧我师,退保达非川。”唐军的路线是这样的:李靖、侯君集等伏俟附近分兵两路,李靖一路相对侯君集一路来说是北道,即沿青海湖南侧(大非川、曼头上)北上追至青海湖东侧,东北部(牛心山),然后南下追击吐谷浑残部,越积石山,经河源,沿柴达木盆地南缘,出阿尔金山山口至且末。侯君集一路从伏俟城直接南下,战于乌海,至柏海西测的星宿川,此处即可与李靖相汇合。李靖的路线相当于南北朝时:伏俟城→大非川→曼头上→积石山→今扎陵湖→河源→白兰→今茫崖→今阿尔金山山口。《魏书》卷101《吐谷浑》:“(太延二年)世祖拜吒力延归义王,诏晋王伏罗率诸将讨之。军至大母桥,慕利延兄子拾寅走河西,伏罗遣将追击之,折首五千余级。……慕利延走白兰。……高凉王那等讨之于白兰,慕利延遂入于阗国。”“显祖复诏上党王长孙观等率州郡兵讨拾寅。军至曼头上,拾寅来逆战,观等纵兵击败之,拾寅宵遁。”北魏攻击吐谷浑的路线实于李靖的进军路线大抵相当,但记载甚略。从积石山经柏海南侧至河源,然后折返北线的白兰,达阿尔金山山口。将南线东、西两段连接起来,就完成了从益州到西域的吐谷浑之路,此线穿吐谷浑腹心之地,是相当安全的一条道路。
吐谷浑之路的意义
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军事冲突在大江南北,南朝不但恢复中原无望,而且长期处于被打地位。汉人政权在对付强大的少数民族的军事压力时,往往采取远交近攻,联合其他少数民族,使其在外围牵制敌对者。伺机反攻。《宋书》卷96《索虏传》记北魏太武帝与宋文帝书云:“彼往日北画芮芮,西连赫连、蒙逊吐谷浑,东连冯弘、高丽。凡此数国,我皆灭之。以此而观,彼岂能独立。”太武帝的一番指责确实道破了南朝的既定战略。这种战略常使北朝处于两面受敌,难以措施的窘境。《魏书》卷35《崔浩传》:“(太宗欲攻刘裕,崔浩谏)今西北二寇未殄,陛下不可亲御六师”,“今蠕蠕内寇,民食之乏,不可发军,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东州复危。”
吐谷浑之路不仅使南朝得以通好吐谷浑及西域诸国,而且是北通柔然的唯一道路,虽曲折遥远,却安全可靠。《南齐书》卷59《芮芮虏》:升明三年,太祖辅政,遣骁将军王洪范使芮芮,期共伐魏虏。王洪范的路线据《资治通签》卷129载是“自蜀出吐谷浑,;历西域乃得达”。《南齐书》卷59还记“芮芮常由河南道抵益州”。《南齐书》卷15《州郡志》:“(益州)西通芮芮、河南,亦如汉武威、张掖为西域之道也。”《南齐书》卷59《河南传》:“宋世遣武卫将军王世武使河南,是岁随拾寅使来献……遣王世武衔金拜授,又仍使王世武等往芮芮。”从益州出发,经吐谷浑之路北通柔然的史料是相当丰富的。
柔然、吐谷浑等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朝一直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常遣使贡献文物,上表请联合共攻北朝,这些在文献中均有记载,兹不一一列举。以往人们多只注意到这条道路的文化、商业意义,而不注意此路对南朝在政治上有扩大影响,宣扬国威,在军事上有联合西、北少数民族军事力量牵制北朝的重要意义。吐谷浑之路绝不仅仅是一条求法之路、商贾之路。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南朝的两条吐谷浑之路大概有一定的分工。北线较少险阻而平坦,多人烟多水草,但有些路段接近北朝,比较危险,僧人、商人多经此线。南线则较险远,多山泽;但远离北朝,可能是一条朝聘使节之路。
吐谷浑之路对南朝来说是一条具有重大政治、军事意义的路,对于西方、北方的少数民族来说是一条汉化的道路。西北少数民族为南朝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所吸引,与南朝较好。《北史》卷96《吐谷浑》中记其首领阿豺表示:“水尚知归,吾虽塞表小国而独无所归乎?”于是“遣使通宋,献其方物。宋少帝封为浇公。”北朝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以与南朝争正朔,其目的看来不仅是为了稳固中原地区的局面,而且也是为了争取周围政权的承认和倾附。吐谷浑之路的存在为南朝的西向扩大影响打开了一个缺口,而造成对北朝政治、军事上的威胁。
面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敌视,北朝不得不常与其兵戎相见。北魏在平城以北设置了一系列的军镇,驻守大批军队以对付柔然的不断南下侵扰。《魏书》卷35《崔浩传》记神龟二年北魏曾大举攻柔然,追杀至邪山而返。查有关史料,公元443、470、492年北魏也都曾大举攻击柔然。吐谷浑同时受南北朝的封号,但主要是与南朝通好,《资治通鉴》中记载,北魏与吐谷浑在公元445、450、460、470、491年都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战争,只有在北魏分裂,内乱兴起时战争才一度停止,但在北魏统一北方后,576年又重新开始了对吐谷浑的战争。吐谷浑同样以北朝为大敌,《南齐书》卷59《河南氐羌传》记吐谷浑在东北一线设防以御北朝:“大戌有四:一在清水川,一在赤水,一在浇河,一在吐屈真川。”
北朝对柔然、吐谷浑的战争,不仅仅是对不友好近邻的攻击,从战略上讲,也是为了打开及保护其河西之路,防范来自南北的夹击,同时还为了侵扰甚至截断南朝的西行之路,打破南朝的合围战略。439年北魏灭掉与刘宋结好的河西北凉诅渠氏政权,开始致力于河西道的畅通,连年用兵,继续打击退保敦煌、鄯善的诅渠余部。443年北魏掌握了敦煌,445年据有鄯善,而直到542年才尽有鄯善且末。《洛阳伽兰记》5记宋云途径于阗时看到“悬彩幡盖,亦有万计,魏国之幡过半矣。幡上隶书多云‘太和十九年’、‘景明三年’、‘延昌二年’”。北魏的势力已深入到西域。但尽管如此,北魏仍常受到柔然和吐谷浑的袭扰,河西一带并不巩固。《北史》卷97《西域》:“太延中……始遣行人王恩生、许纲等西使,恩生出流沙,为蠕蠕所执,竟不果达。”《通鉴》卷133《苍梧王无微二年(474年)秋七月·癸巳条》:“柔然寇魏敦煌,尉多侯击破之。尚书奏:‘敦煌僻远,介居西、北强寇之间,(胡注:西,谓吐谷浑;北,柔然也。)恐不能自固,请内徒就凉州’,群臣集议,皆以为然。”唐长孺先生对河西常发生战事,致使北朝西行求法之人避开敦煌,绕走青海走西域有详考,此不赘述。频繁的战争反映了西行之路的激烈争夺。
柔然,吐谷浑还处于较盛之际,北朝居中原而三敌压境,一般难以一举击败西北两敌。因此,北朝要想突破这一合围牵制圈就必须首先打破南朝与西、北的联盟,而捷径便是拿下益州,切断三者赖以联络的吐谷浑之路。益州凭险而守,易守难攻,又与东、西往来接应,北朝虽攻夺不遗余力,但始终未能得手。《通鉴》卷146《梁记二》“(天监六年,九月)甲子,魏开斜谷旧道。(胡注:今魏欲就平易以通梁益,故复开旧道)”514年魏大举攻益州,516年攻取东益州。但直到552年萧纪在蜀称帝,东下攻梁,才给了西魏一个机会。《周书》卷21《尉迟迥传》:“梁元帝大惧,乃移书请救,又请伐蜀。太祖曰:‘蜀可图矣,取蜀制梁,在此一举’”。553年尉迟迥攻陷益州,从此,史籍中不见西域、梁陈、吐谷浑等与梁陈使节来往的记载。宇文泰为统一南方,策划并取得了这关键性的一仗,合围被打破了,加上新的军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突厥的兴起),整个局势有了重大的变化。隋承继了宇文泰所奠定的基础,完成了南北统一的大业。
唐宋时期吐谷浑之路的沿用
根据上述李靖经牛心堆等处追击慕容伏允的行军路线,可以看出,这条交通路线在唐代是畅通的。在唐五代时,从西蜀至西域的途径,仍然沿用了这条吐谷浑之路。《元和郡县志》卷32:“(茂州纹川县)故桃关,在县南八十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惟此一路。”就是到了北宋时,经西宁和柴达木盆地而抵达西域的路线,仍然是一条商业往来的要道。《宋史吐蕃 唃厮啰传》:“厮啰居鄯州,西有临谷城(今青海西宁附近),通青海、高昌诸国。商人皆趋鄯州贸卖,以故富强。”尝考唃厮啰在鄯州称雄的时候,也就是西夏李元昊占领“河西走廊”的时候,而且与西夏李元昊互为仇,数有战役。故当时从“高昌诸国”来鄯州贸易的商人,自不能取道敦煌、甘州一线,因而说明从鄯州至高昌诸国的道路,沿用了吐谷浑之路,一定是沿着柴达木盆地行走的。
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自从唐初灭吐谷浑后,这一条路线在唐代便衰落不振,似乎已不复成为贸易通道。都兰出土的北朝至盛唐时期的蜀锦,使这一观点得到了纠正。说明从南北朝迄北宋这一漫长的时间内,这一条路线一直使用,并成为交通要道。今日都兰地区是中西交通的孔道,在当时中西交通路线上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其地位的重要在当时绝不亚于河西走廊。
这次都兰新发现的古代蜀锦,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巧,对于深入研究我国四川地区悠久的丝绸生产历史,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这些古代丝绸说明,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我国中原人民和边远少数民族不仅互通有无,进行贸易,而且不断地互相学习,促进了文化交流;这对于进一步阐明汉地中原人民和边远少族人民之间的深远的友好关系,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吴景敖吴竟稿:《西陲史地考证》
2见《史学集刊》5期。《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见《考古学专刊》甲钟第4号。夏鼐著,考古学论文集。
4见《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5月。
5见《考古通讯》1958年第7期。
6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六编》,《禹贡》4期第1卷。
7黄文弼先生考宋云路线为“……则宋云所经行,必自洛阳,经陕西西北行,过天水、陇西,上西倾山,西北绕青海之西,至都兰”。夏鼐先生考为“他的路程可能由柴达木盆地北行度当金山口至敦煌,然后西行入今日新疆。宋云也可以由西宁经柴达木盆地的南缘,越阿尔金山至新疆的诺羌”。
8见《高僧传》卷13《释法献传》
9见《考古通讯》1958年第7期。
10宿白:《〈大金西京式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发现与研究》。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11关于白兰的位置,顾颉刚先生考为:“白兰即巴颜喀拉山。‘巴颜之缩音’为‘白’,‘喀喇’之缩音为‘兰’,求其简练,遂书作白兰耳”。(见《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松田寿男认为白兰山应是柴达木盆地南的布尔汗布达山,而白兰地才是布尔汗布达山以北的柴达木河流域。(《吐谷浑遣使考》,译文载《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中转站。魏晋以后的南北朝、隋唐时期,都兰在中西交流上的地位,一直是很重要的。公元一世纪末,我们北方匈奴民族统治集团南北分裂,鲜卑乘势南下。三世纪末,慕容鲜卑的吐谷浑部西迁,四世纪就居住在青海,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吐谷浑政权,都兰遂为吐谷浑所控制,成为吐谷浑统治的腹心地带。唐初,吐谷浑被吐蕃所灭,一部分吐谷浑归属吐蕃,从此以后,都兰遂为吐蕃所控制。“丝绸之路”的兴旺,促进了都兰地区的繁荣。都兰唐墓中出土的许多珍贵的丝织物,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这个“丝绸之路”中转站的繁盛景象,也是中西交通线上往返频繁的证物。丝织品中大量蜀锦的发现尤为珍贵,为我们探索以益州为起点西入鄯善、且末的中西交通路线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吐谷浑之路
通过今青海境内的吐谷浑,西入鄯善、且末的路线,文献中记载简略,一般只记起点、终点和“中通吐谷浑”,被称为“河南道”。这一条路线为近现代学者所重视。吴景敖先生《西陲史地考证》①,黄文弼先生《古楼兰国历史及其中西交通上之地位》②,夏鼐先生《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撒珊朝银币》③,唐长孺先生《南北朝间西域与南朝的路陆交通》④,冯汉镰先生《关于“经西宁通西域路线”的一些补充》⑤,以及法国人沙畹《宋云行笔记》⑥等,都曾论及此路。而上述几位先生的论点也略有不同之处。今结合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对此线的考证做些补充。
南北朝时期,北朝、南朝各自有西通之路。北朝通西域的道路有两条:北线,即通过河西走廊、过敦煌,出玉门、阳关进入西域;南线,即上述几位先生重点考证的,经过吐谷浑的路线,其主要依据是《洛阳伽兰记》卷五中征引的《宋云行记》。综合史料记载及几位先生的考证,这条路线应是:洛阳→天水→赤岭→吐谷浑城(都兰)→柴达木盆地南缘→冷湖→茫崖→油砂湖→阿尔金山的噶斯口→鄯善⑦。
唐长孺先生认为高僧昙无竭也走的是这条路线。北朝的西通路线皆需经秦陇,进入河西始分南北两路。北路南朝人是不能利用的。南朝应当有直接通过吐谷浑入西域抵漠北的路线,但由于这一路线的记载更少,一般不为人们所提及。唐长孺先生文中曾提及在今青海境内的若干点。现根据一些史料及南北朝以后的一些道路资料试对南朝西通之路做一推论。
从四川进入吐谷浑界内,然后西通鄯善也有南北两路。
⒈ 北线:
巴郡→岩垫江(今嘉陵江)北上→宕渠→晋寿→仇池(或白水)→西倾山→大非川(青海湖南沿),然后与北朝南线西段(在吐谷浑境内)汇合→鄯善。
《北史》卷96《吐谷浑》“阿豺兼并氏羌,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升西强山,观垫江源,问于群僚曰:‘此水东流,更有何名?由何郡国入河水也?’其长史曾和曰:‘此水经仇池,过晋寿,出宕渠始号垫江,至巴蜀入江,度广陵入于海。’”嘉陵江岸多有城镇居民聚居地,较繁华。沿此江,尤其是晋寿、仇池一带还常有军事活动。《南齐书》卷59《氐》:“建元元年……使道宝步出魏兴,分军口垫江,俱会晋寿。……三年,文弘遣从子后起进居白水,白水居晋寿上流,西接涪界,东带益路,北连阴平、茄芦,为形盛亡地。”《资治通鉴》卷124《宋文帝元嘉十九年》“五月,裴方明等至汉中,与刘真道等分兵攻武兴、下辩、白水、皆取之。┅┅方明与(符)弘祖战于浊水,大破之。……(杨)难当以其子虎为益州刺史,守阴平,……方明使其子肃之邀击之,擒虎,送逮建康斩之,仇池平,……(廿年春正月)将军姜道祖兵败,降魏,魏遂取仇池。”从晋寿达仇池或达白水,即向西折,过西倾山到达青海湖东岸。从此北上则临魏界关防,南下西行可沿大非川至吐谷浑城(都兰)与北朝南线西段汇合。南朝一些求发僧人可能就是沿汇北而西行,刘宋时法鲜“发踵金陵,西游巴蜀,路出河南……即底与阗”⑧。此线可以避开河西战乱,北朝关防,但其中仇池有附北朝的氏人势力,与南朝常多战事,其地易手于几种势力之间,对负有使命的南朝、西域、吐谷浑、柔然等政权的使臣来说,就不是一条十分理想安全的道路。
⒉南线东段:
益州→沿岷江而上→茂纹→龙涸(松潘)。
《南齐书》卷59《河南氐羌传》:“鲜卑慕容庶兄吐谷浑为氐王。在益州西北,亘数千里,其南界龙涸城,去成都千余里。”《梁书》卷54《诸夷》:“其地(吐谷浑)与益州邻,常通商贾,民慕其利,多往从之。”《南史》卷79《夷貊下西戎》:“天监十三年,(吐谷浑)遣使献金装马脑钟二口,又表于益州立九层佛寺,诏许焉。十五年,又遣使献赤舞龙驹及方物。其使或岁再三至,或再岁一至。其地与益州邻,常通商贾。”《宋书》卷96《鲜卑吐谷浑》:“浑即上陇,出罕 、西零,今之西平郡,罕 ,今枹罕县。自枹罕以东千余里,暨甘松,西之河南,南界昴城、龙涸。自洮水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遂水草,庐帐居,以肉酪为粮。”以上史料告诉我们两个地点:益州、龙涸,又告诉我们一个情况,即在当时益州与吐谷浑有着较直接、便利、频繁的往来。龙涸城是吐谷浑南界大城,而一般大城多为道路汇集之处。龙涸东邻岷江,沿江而下便可直达益州。冯汉镰先生曾用唐代及唐以后的史料考订了松潘以南的若干地点⑨。其中茂纹,唐代没桃关。此地曾多次出土南朝纪年佛造像,比如齐永明元年石雕坐佛⑩。可以推断,茂纹远在设关之前就已是中西交通上的一个重要集散点。龙涸之西又与下述南线西段相接。
以往出四川西行的路线一般是:北出剑门或阴平,经汉中到天水,然后西行。南北对峙之际,此路被切断,西行只有开辟从四川西部直通吐谷浑的路线。上述两线即是溯河而上,今天也有路通。
⒊南线西段:
龙涸→积石山→河源→白兰→(今都兰至格尔木一带)→今茫崖→阿尔金山噶斯口→鄯善⑾。这段路线,魏晋南北朝有关文献中的记录甚为简略,但可以与唐初李靖、侯君集攻击吐谷浑的路线相印证。
《资治通鉴》卷194《唐太宗贞观九年》:“夏闰四月,癸酉,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李靖)中分其军分两道,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由北道,君集与任城王道宗由南道。戊子,靖兵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曼头山,斩其名王,大获杂畜,以充军粮。癸巳,靖等败吐谷浑于牛心堆,又败之于赤水源。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余里,……五月,追击伏允于乌海,与战,大破之,获其名王。……李靖督军经积石山、河源,至且末,穷其西境。……侯君集等进星宿川,至柏海,还于李靖军合。”《旧唐书》卷67《李靖传》记:“(贞观)九年,军次伏俟城,吐谷浑烧去野草,以餧我师,退保达非川。”唐军的路线是这样的:李靖、侯君集等伏俟附近分兵两路,李靖一路相对侯君集一路来说是北道,即沿青海湖南侧(大非川、曼头上)北上追至青海湖东侧,东北部(牛心山),然后南下追击吐谷浑残部,越积石山,经河源,沿柴达木盆地南缘,出阿尔金山山口至且末。侯君集一路从伏俟城直接南下,战于乌海,至柏海西测的星宿川,此处即可与李靖相汇合。李靖的路线相当于南北朝时:伏俟城→大非川→曼头上→积石山→今扎陵湖→河源→白兰→今茫崖→今阿尔金山山口。《魏书》卷101《吐谷浑》:“(太延二年)世祖拜吒力延归义王,诏晋王伏罗率诸将讨之。军至大母桥,慕利延兄子拾寅走河西,伏罗遣将追击之,折首五千余级。……慕利延走白兰。……高凉王那等讨之于白兰,慕利延遂入于阗国。”“显祖复诏上党王长孙观等率州郡兵讨拾寅。军至曼头上,拾寅来逆战,观等纵兵击败之,拾寅宵遁。”北魏攻击吐谷浑的路线实于李靖的进军路线大抵相当,但记载甚略。从积石山经柏海南侧至河源,然后折返北线的白兰,达阿尔金山山口。将南线东、西两段连接起来,就完成了从益州到西域的吐谷浑之路,此线穿吐谷浑腹心之地,是相当安全的一条道路。
吐谷浑之路的意义
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军事冲突在大江南北,南朝不但恢复中原无望,而且长期处于被打地位。汉人政权在对付强大的少数民族的军事压力时,往往采取远交近攻,联合其他少数民族,使其在外围牵制敌对者。伺机反攻。《宋书》卷96《索虏传》记北魏太武帝与宋文帝书云:“彼往日北画芮芮,西连赫连、蒙逊吐谷浑,东连冯弘、高丽。凡此数国,我皆灭之。以此而观,彼岂能独立。”太武帝的一番指责确实道破了南朝的既定战略。这种战略常使北朝处于两面受敌,难以措施的窘境。《魏书》卷35《崔浩传》:“(太宗欲攻刘裕,崔浩谏)今西北二寇未殄,陛下不可亲御六师”,“今蠕蠕内寇,民食之乏,不可发军,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东州复危。”
吐谷浑之路不仅使南朝得以通好吐谷浑及西域诸国,而且是北通柔然的唯一道路,虽曲折遥远,却安全可靠。《南齐书》卷59《芮芮虏》:升明三年,太祖辅政,遣骁将军王洪范使芮芮,期共伐魏虏。王洪范的路线据《资治通签》卷129载是“自蜀出吐谷浑,;历西域乃得达”。《南齐书》卷59还记“芮芮常由河南道抵益州”。《南齐书》卷15《州郡志》:“(益州)西通芮芮、河南,亦如汉武威、张掖为西域之道也。”《南齐书》卷59《河南传》:“宋世遣武卫将军王世武使河南,是岁随拾寅使来献……遣王世武衔金拜授,又仍使王世武等往芮芮。”从益州出发,经吐谷浑之路北通柔然的史料是相当丰富的。
柔然、吐谷浑等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朝一直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常遣使贡献文物,上表请联合共攻北朝,这些在文献中均有记载,兹不一一列举。以往人们多只注意到这条道路的文化、商业意义,而不注意此路对南朝在政治上有扩大影响,宣扬国威,在军事上有联合西、北少数民族军事力量牵制北朝的重要意义。吐谷浑之路绝不仅仅是一条求法之路、商贾之路。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南朝的两条吐谷浑之路大概有一定的分工。北线较少险阻而平坦,多人烟多水草,但有些路段接近北朝,比较危险,僧人、商人多经此线。南线则较险远,多山泽;但远离北朝,可能是一条朝聘使节之路。
吐谷浑之路对南朝来说是一条具有重大政治、军事意义的路,对于西方、北方的少数民族来说是一条汉化的道路。西北少数民族为南朝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所吸引,与南朝较好。《北史》卷96《吐谷浑》中记其首领阿豺表示:“水尚知归,吾虽塞表小国而独无所归乎?”于是“遣使通宋,献其方物。宋少帝封为浇公。”北朝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以与南朝争正朔,其目的看来不仅是为了稳固中原地区的局面,而且也是为了争取周围政权的承认和倾附。吐谷浑之路的存在为南朝的西向扩大影响打开了一个缺口,而造成对北朝政治、军事上的威胁。
面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敌视,北朝不得不常与其兵戎相见。北魏在平城以北设置了一系列的军镇,驻守大批军队以对付柔然的不断南下侵扰。《魏书》卷35《崔浩传》记神龟二年北魏曾大举攻柔然,追杀至邪山而返。查有关史料,公元443、470、492年北魏也都曾大举攻击柔然。吐谷浑同时受南北朝的封号,但主要是与南朝通好,《资治通鉴》中记载,北魏与吐谷浑在公元445、450、460、470、491年都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战争,只有在北魏分裂,内乱兴起时战争才一度停止,但在北魏统一北方后,576年又重新开始了对吐谷浑的战争。吐谷浑同样以北朝为大敌,《南齐书》卷59《河南氐羌传》记吐谷浑在东北一线设防以御北朝:“大戌有四:一在清水川,一在赤水,一在浇河,一在吐屈真川。”
北朝对柔然、吐谷浑的战争,不仅仅是对不友好近邻的攻击,从战略上讲,也是为了打开及保护其河西之路,防范来自南北的夹击,同时还为了侵扰甚至截断南朝的西行之路,打破南朝的合围战略。439年北魏灭掉与刘宋结好的河西北凉诅渠氏政权,开始致力于河西道的畅通,连年用兵,继续打击退保敦煌、鄯善的诅渠余部。443年北魏掌握了敦煌,445年据有鄯善,而直到542年才尽有鄯善且末。《洛阳伽兰记》5记宋云途径于阗时看到“悬彩幡盖,亦有万计,魏国之幡过半矣。幡上隶书多云‘太和十九年’、‘景明三年’、‘延昌二年’”。北魏的势力已深入到西域。但尽管如此,北魏仍常受到柔然和吐谷浑的袭扰,河西一带并不巩固。《北史》卷97《西域》:“太延中……始遣行人王恩生、许纲等西使,恩生出流沙,为蠕蠕所执,竟不果达。”《通鉴》卷133《苍梧王无微二年(474年)秋七月·癸巳条》:“柔然寇魏敦煌,尉多侯击破之。尚书奏:‘敦煌僻远,介居西、北强寇之间,(胡注:西,谓吐谷浑;北,柔然也。)恐不能自固,请内徒就凉州’,群臣集议,皆以为然。”唐长孺先生对河西常发生战事,致使北朝西行求法之人避开敦煌,绕走青海走西域有详考,此不赘述。频繁的战争反映了西行之路的激烈争夺。
柔然,吐谷浑还处于较盛之际,北朝居中原而三敌压境,一般难以一举击败西北两敌。因此,北朝要想突破这一合围牵制圈就必须首先打破南朝与西、北的联盟,而捷径便是拿下益州,切断三者赖以联络的吐谷浑之路。益州凭险而守,易守难攻,又与东、西往来接应,北朝虽攻夺不遗余力,但始终未能得手。《通鉴》卷146《梁记二》“(天监六年,九月)甲子,魏开斜谷旧道。(胡注:今魏欲就平易以通梁益,故复开旧道)”514年魏大举攻益州,516年攻取东益州。但直到552年萧纪在蜀称帝,东下攻梁,才给了西魏一个机会。《周书》卷21《尉迟迥传》:“梁元帝大惧,乃移书请救,又请伐蜀。太祖曰:‘蜀可图矣,取蜀制梁,在此一举’”。553年尉迟迥攻陷益州,从此,史籍中不见西域、梁陈、吐谷浑等与梁陈使节来往的记载。宇文泰为统一南方,策划并取得了这关键性的一仗,合围被打破了,加上新的军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突厥的兴起),整个局势有了重大的变化。隋承继了宇文泰所奠定的基础,完成了南北统一的大业。
唐宋时期吐谷浑之路的沿用
根据上述李靖经牛心堆等处追击慕容伏允的行军路线,可以看出,这条交通路线在唐代是畅通的。在唐五代时,从西蜀至西域的途径,仍然沿用了这条吐谷浑之路。《元和郡县志》卷32:“(茂州纹川县)故桃关,在县南八十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惟此一路。”就是到了北宋时,经西宁和柴达木盆地而抵达西域的路线,仍然是一条商业往来的要道。《宋史吐蕃 唃厮啰传》:“厮啰居鄯州,西有临谷城(今青海西宁附近),通青海、高昌诸国。商人皆趋鄯州贸卖,以故富强。”尝考唃厮啰在鄯州称雄的时候,也就是西夏李元昊占领“河西走廊”的时候,而且与西夏李元昊互为仇,数有战役。故当时从“高昌诸国”来鄯州贸易的商人,自不能取道敦煌、甘州一线,因而说明从鄯州至高昌诸国的道路,沿用了吐谷浑之路,一定是沿着柴达木盆地行走的。
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自从唐初灭吐谷浑后,这一条路线在唐代便衰落不振,似乎已不复成为贸易通道。都兰出土的北朝至盛唐时期的蜀锦,使这一观点得到了纠正。说明从南北朝迄北宋这一漫长的时间内,这一条路线一直使用,并成为交通要道。今日都兰地区是中西交通的孔道,在当时中西交通路线上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其地位的重要在当时绝不亚于河西走廊。
这次都兰新发现的古代蜀锦,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巧,对于深入研究我国四川地区悠久的丝绸生产历史,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这些古代丝绸说明,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我国中原人民和边远少数民族不仅互通有无,进行贸易,而且不断地互相学习,促进了文化交流;这对于进一步阐明汉地中原人民和边远少族人民之间的深远的友好关系,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吴景敖吴竟稿:《西陲史地考证》
2见《史学集刊》5期。《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见《考古学专刊》甲钟第4号。夏鼐著,考古学论文集。
4见《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5月。
5见《考古通讯》1958年第7期。
6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六编》,《禹贡》4期第1卷。
7黄文弼先生考宋云路线为“……则宋云所经行,必自洛阳,经陕西西北行,过天水、陇西,上西倾山,西北绕青海之西,至都兰”。夏鼐先生考为“他的路程可能由柴达木盆地北行度当金山口至敦煌,然后西行入今日新疆。宋云也可以由西宁经柴达木盆地的南缘,越阿尔金山至新疆的诺羌”。
8见《高僧传》卷13《释法献传》
9见《考古通讯》1958年第7期。
10宿白:《〈大金西京式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发现与研究》。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11关于白兰的位置,顾颉刚先生考为:“白兰即巴颜喀拉山。‘巴颜之缩音’为‘白’,‘喀喇’之缩音为‘兰’,求其简练,遂书作白兰耳”。(见《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松田寿男认为白兰山应是柴达木盆地南的布尔汗布达山,而白兰地才是布尔汗布达山以北的柴达木河流域。(《吐谷浑遣使考》,译文载《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