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高校教育是否拥有特色,关键在于是否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创造性转化与吸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效消除社会存在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教学;现状问题;教改方法
在现代化生产效率持续提示的今天,个人技术能力的展现,不仅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还要具备思想、精神、品质等人文素养的支持。为此,在高校教学中,展开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非常关键。但是,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实际现状,还存在一些教育问题,需要高校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改善对策,才能弥补高校教学的缺陷,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面临的缺陷困境
1.不端正的教育观念
现如今,各个行业的竞争压力巨大,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都将教学倾向于市场需求较高的专业课程,在教育教学中,也盲目增加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以至于忽视对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指导。许多高校专业课程的设定,都基于市场发展动态,导致学校沦落成“职业培训场”,没有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与传播。高校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主要以选修课为主,学校此种重视智慧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做法,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结合实践调查情况[1],在社会大环境下,学生个人在学习方面,有浓重的功利色彩,以至于忽略对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尤其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学生更加关心考四级、考六级等技能证书,以便在日后职业竞争中有更多的砝码,此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也使学生甚少有时间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就如,著名的作家冯骥才所言:“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已经断裂。”
2.有关教材课本不符合
当前,高校专门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撰写且适合于高校学生的教材少之又少,常见的是专业化教学,例如,专门为中文专业所编创的专业课程教材,并不是为非本专业学生编创的通识型教材。尽管当前有部分教材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也存在“大而空”情况[2],促使学生认为,此种教材只能体现出文化通观,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3.教学方式不规范
当前,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是都存在“因人授课”的情况,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喜好,盲目开设课程,哪方面了解更多,就向学生多讲一些,而不懂的内容则一概而过。此种现象形成原因主要和中国传统文化涉及范围太广、没有专门课程建设有关。同时,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兴趣,根本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过窄。高校教师在授课时,习惯向学生直接灌输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这些内容不但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还会让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使教学适得其反。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改进方法
1.更新固有思想,形成综合发展的教育新观念
高校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掌握为人处世之法,让学生成为心智、人格健全的国家栋梁。高校教育的目的[3],就是让学生成为“人”,而其次才是“才”,只有如此,才能当每名毕业大学生走出校园时,都能成为一名综合的人,并非是一个“专家”。為此,高校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环节,更新固有的教学思想,形成综合发展的教育新观念,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更新固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热情
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固有的“一刀切”“说教式”等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讨论式教学方式、启迪式教学方式等,并重视情感教学、快乐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让学生将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式学习,调动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中获得提升与收获。高校教学模式应体现出多元化、灵活化特点,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实物素材,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相互融合,增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趣味性、多变性,才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高校教学中,教师还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能教育相互融合,深入挖掘技能教育中所蕴藏的人文因素,使教育内容更加契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基础,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3.优化教学环境,构建人文互融的文化氛围
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团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力量。高职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人文素养,在强化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目标,积极更新固有的知识结构,让自身的思维境界、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净化,并不断完善人格品质,才能用自己的高尚品质、良好师德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意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讲座、课外经典阅读等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同时,高校教师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以便为学生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人文环境,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教学想要在人文教育改革中脱颖而出,需要根据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条件,找到适合于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路径,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教学相互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云青,白艳玲,高邵广.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新时期高职教学改革[J].现代交际,2019,03(18):2.
[2] 朱志云.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3.
[3] 何子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路径探索[J].明日,202,021(16):1.
姓名:陈阳,性别:女 籍贯:江苏高邮 出生年月:1978.10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民族:汉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