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保证优异和可靠的产品质量,树立精品意识和质量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严把产品检验关,上全各类检验设施,严格培训检验人员,以集团公司一流的检验水准,本着为顾客、为企业负责的原则,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公正,指导煤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关键词】:煤质管理 煤质检验检测 检验仪器
一、优化资源配置,更新采制、化检验仪器设备
1、认真贯彻执行《煤炭营销管理办法》和《商品煤内部以质计价管理办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条件为基础,建立健全煤质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确保产品质量检验处于动态管理之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坚持正规循环、严格按标准采、制、化制度,有效检测毛煤质量、商品煤质量,增强煤质管理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提高化验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以煤质信息共享为抓手,及时传递煤质信息,指导洗煤生产和商品煤发运,稳定产品质量。
2、针对采制样、化验设备老化,故障多发,化验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差的现状,使用先进的密封式磨样机、恒温鼓风干燥箱、密封式破碎机、灰挥测试仪(马弗炉)等关键设备,采制化资源配置达到了集团公司所辖矿井先进水平,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化验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都比以往大幅提高。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坚持实行设备包机制、设备点检制等维护保养措施,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内容在原来的工作量、环境面貌、遗留问题等基础上增加交接仪器设备状况,增强了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设备运行状况得到了根本好转。
二、强化过程管理,降低煤质检验工作中存在的误差
化验室担负着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技术指标的检查和外销商品煤的检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提高采、制、化工作质量,减小化验误差是正确指导煤炭生产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提供准确可靠数据的关键。在采、制、化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煤的不均匀性,造成各个工作环节或多或少地产生各种偏差。
(一)采样是整个工作过程的第一步,也是产生误差最大的一个环节。产生采样误差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采样过程中,重复的在不具代表性的部位采样。例如在矿场煤堆采样,只在煤堆底部采样。
2、采样单元不符合要求。如在火车上采样,火车数量太少,不代表整批煤炭质量情况。
3、如果所采取的煤样不能正确地反映出总体的各种性质,即该煤样就没有代表性。而保证所采取的煤样具有代表性是减小采样偏差的主要表现。我们必须遵循以下采样原则:
(1)若被检查的对象是性质均匀的物质(例如洗精煤),则从中采取少量试样就有充分的代表性;若被检查的对象性质在不同的时间里都比较均匀,则在较长时间从中采一次样品,试样也有充分的代表性。
(2)若被检查的对象是性质不均匀的物质(例如原煤),采取的试样量过少就很难保证试样有充分的代表性。为了获得代表性较好的试样,可以根据被检查对象的数量的大小分别处理:①若对象数量不大,应采取先掺和均匀,然后从中缩分出试样的办法。(粒度大于25毫米的物料,应先破碎后再缩分)②若对象数量很大,因无法掺和均匀,只能在被考察对象的不同部位(要均匀分布)多采一些子样,合在一起汇成一个总样。
(3)在采样时,子样的质量必须满足试样代表性的要求。被检物料粒度上限大时性质不一定均匀,所以子样质量要大;此外,子样的质量同时应满足试验分析项目对总样质量的要求。
(4)根据化验室技术检查的一些统计资料指出,采样、制样和化验三者对试样的代表性都有影响,但采样比制样、化验的影响要大得多,且不容易控制。
(二)由于采样与试验所要求煤样数量有差异,这就需要从所采得的大量煤样中,通过煤样制备工序,制成试验所要求的粒度和质量,缩制后的少量煤样应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上基本接近所采煤样,并能代表原始煤样的性质。由于大量的原始煤样的质量具有不均匀性,因此,从其中任意采取一部分煤样是不能代表整个煤样基本性质的,这就必须使分析煤样与原始煤样的性质达到基本一致。制样过程虽不复杂,但它是煤质分析的重要基础环节。一般说来,采样误差通常大于制样误差,但制样操作不当,制样误差也会高于采样误差。制样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两种误差:系统误差和缩分误差。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导致测定结果,不是偏高就是偏低。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外部物质混入试样,二是试样中的一部分物质如细粒或水分有所损失。这些误差可以通过采用单一制样工具,即灰分相近或同一产品用一套制样设备。另外加强操作管理和严格执行国标等,都可以减小制样误差。
2、缩分误差:
缩分误差是随机的,有时可能为正,有时可能为负,大小不等。产生缩分误差的原因在于保留一部分而弃掉另一部分,一般说来,保留的部分越少,这种误差越大,反之亦然。在原则上,为了减少随机误差,在每步缩分中,最好保留尽可能多的煤样,但在实际工作,煤样的量大会给后来工序带来困难。制样阶段以获得足够小的制样方差而使煤样量尽可能少为目的。
3、试样缩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心细,按相关标准操作。缩分后要求保留煤样的数量,取决于进行缩分时煤样的最大粒度、灰分和对制样过程要求的精密度。缩分方法主要有堆锥四分法和二分器法。堆锥四分法比较适用,但有明显的不足,一是缩分误差较大,二是过程较长。所以有条件的应尽量使用二分器法。
(三)煤质分析是整个采、制、化系统工作的最后一道环节,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是以对煤样进行平行分析,两个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值按国家标准允许误差的数值进行判定。
(四)出现分析结果超误差,在化验室主要通过对分析煤样建立抽检查制度,不定期对分析煤样进行抽查,并把抽查结果纳入个人月终考评,从而提高分析人员的责任心。对分析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来提高个人操作技能。定期请相关鉴定机构对天平、烘箱、马弗炉进行鉴定,以提高设备的精确度。
三、狠抓采制化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
以采制化技能大赛为抓手,大力开展采制化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巩固基础,因人施教,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同时针对每个人的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在日常培训过程中,让员工根据个人情况,提出疑问,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解决。既节约时间,又能解决突出问题,事半而功倍。为提高讲课效果,改变以往枯燥的说教式培训,增加现场讨论内容,让员工谈自己对国标条款的理解,充分交流,然后加以评论。为使讲授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将采制化国标制作成幻灯片,利用投影仪进行讲解。通过开展技能大赛比武活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在采制化岗位逐步形成了学技术、练业务的良好风气。
四、结束语
1、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充分发挥粘结指数仪、量热仪、测硫仪、制样机、干燥箱等制样设备、化验仪器效能,建立一套完整的煤炭检测检验系统,消除系统误差,严格标准采制化制度,有效检测毛煤质量、商品煤质量、洗选生产产品质量,增强煤质管理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提高化验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提高煤炭质量检测准确度努力培养“四个意识”,即“质量意识”、“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把煤炭产品质量推向更高的层次,以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赢得客户的青睐和信任。
【关键词】:煤质管理 煤质检验检测 检验仪器
一、优化资源配置,更新采制、化检验仪器设备
1、认真贯彻执行《煤炭营销管理办法》和《商品煤内部以质计价管理办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条件为基础,建立健全煤质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确保产品质量检验处于动态管理之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坚持正规循环、严格按标准采、制、化制度,有效检测毛煤质量、商品煤质量,增强煤质管理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提高化验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以煤质信息共享为抓手,及时传递煤质信息,指导洗煤生产和商品煤发运,稳定产品质量。
2、针对采制样、化验设备老化,故障多发,化验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差的现状,使用先进的密封式磨样机、恒温鼓风干燥箱、密封式破碎机、灰挥测试仪(马弗炉)等关键设备,采制化资源配置达到了集团公司所辖矿井先进水平,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化验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都比以往大幅提高。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坚持实行设备包机制、设备点检制等维护保养措施,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内容在原来的工作量、环境面貌、遗留问题等基础上增加交接仪器设备状况,增强了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设备运行状况得到了根本好转。
二、强化过程管理,降低煤质检验工作中存在的误差
化验室担负着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技术指标的检查和外销商品煤的检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提高采、制、化工作质量,减小化验误差是正确指导煤炭生产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提供准确可靠数据的关键。在采、制、化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煤的不均匀性,造成各个工作环节或多或少地产生各种偏差。
(一)采样是整个工作过程的第一步,也是产生误差最大的一个环节。产生采样误差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采样过程中,重复的在不具代表性的部位采样。例如在矿场煤堆采样,只在煤堆底部采样。
2、采样单元不符合要求。如在火车上采样,火车数量太少,不代表整批煤炭质量情况。
3、如果所采取的煤样不能正确地反映出总体的各种性质,即该煤样就没有代表性。而保证所采取的煤样具有代表性是减小采样偏差的主要表现。我们必须遵循以下采样原则:
(1)若被检查的对象是性质均匀的物质(例如洗精煤),则从中采取少量试样就有充分的代表性;若被检查的对象性质在不同的时间里都比较均匀,则在较长时间从中采一次样品,试样也有充分的代表性。
(2)若被检查的对象是性质不均匀的物质(例如原煤),采取的试样量过少就很难保证试样有充分的代表性。为了获得代表性较好的试样,可以根据被检查对象的数量的大小分别处理:①若对象数量不大,应采取先掺和均匀,然后从中缩分出试样的办法。(粒度大于25毫米的物料,应先破碎后再缩分)②若对象数量很大,因无法掺和均匀,只能在被考察对象的不同部位(要均匀分布)多采一些子样,合在一起汇成一个总样。
(3)在采样时,子样的质量必须满足试样代表性的要求。被检物料粒度上限大时性质不一定均匀,所以子样质量要大;此外,子样的质量同时应满足试验分析项目对总样质量的要求。
(4)根据化验室技术检查的一些统计资料指出,采样、制样和化验三者对试样的代表性都有影响,但采样比制样、化验的影响要大得多,且不容易控制。
(二)由于采样与试验所要求煤样数量有差异,这就需要从所采得的大量煤样中,通过煤样制备工序,制成试验所要求的粒度和质量,缩制后的少量煤样应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上基本接近所采煤样,并能代表原始煤样的性质。由于大量的原始煤样的质量具有不均匀性,因此,从其中任意采取一部分煤样是不能代表整个煤样基本性质的,这就必须使分析煤样与原始煤样的性质达到基本一致。制样过程虽不复杂,但它是煤质分析的重要基础环节。一般说来,采样误差通常大于制样误差,但制样操作不当,制样误差也会高于采样误差。制样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两种误差:系统误差和缩分误差。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导致测定结果,不是偏高就是偏低。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外部物质混入试样,二是试样中的一部分物质如细粒或水分有所损失。这些误差可以通过采用单一制样工具,即灰分相近或同一产品用一套制样设备。另外加强操作管理和严格执行国标等,都可以减小制样误差。
2、缩分误差:
缩分误差是随机的,有时可能为正,有时可能为负,大小不等。产生缩分误差的原因在于保留一部分而弃掉另一部分,一般说来,保留的部分越少,这种误差越大,反之亦然。在原则上,为了减少随机误差,在每步缩分中,最好保留尽可能多的煤样,但在实际工作,煤样的量大会给后来工序带来困难。制样阶段以获得足够小的制样方差而使煤样量尽可能少为目的。
3、试样缩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心细,按相关标准操作。缩分后要求保留煤样的数量,取决于进行缩分时煤样的最大粒度、灰分和对制样过程要求的精密度。缩分方法主要有堆锥四分法和二分器法。堆锥四分法比较适用,但有明显的不足,一是缩分误差较大,二是过程较长。所以有条件的应尽量使用二分器法。
(三)煤质分析是整个采、制、化系统工作的最后一道环节,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是以对煤样进行平行分析,两个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值按国家标准允许误差的数值进行判定。
(四)出现分析结果超误差,在化验室主要通过对分析煤样建立抽检查制度,不定期对分析煤样进行抽查,并把抽查结果纳入个人月终考评,从而提高分析人员的责任心。对分析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来提高个人操作技能。定期请相关鉴定机构对天平、烘箱、马弗炉进行鉴定,以提高设备的精确度。
三、狠抓采制化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
以采制化技能大赛为抓手,大力开展采制化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巩固基础,因人施教,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同时针对每个人的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在日常培训过程中,让员工根据个人情况,提出疑问,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解决。既节约时间,又能解决突出问题,事半而功倍。为提高讲课效果,改变以往枯燥的说教式培训,增加现场讨论内容,让员工谈自己对国标条款的理解,充分交流,然后加以评论。为使讲授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将采制化国标制作成幻灯片,利用投影仪进行讲解。通过开展技能大赛比武活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在采制化岗位逐步形成了学技术、练业务的良好风气。
四、结束语
1、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充分发挥粘结指数仪、量热仪、测硫仪、制样机、干燥箱等制样设备、化验仪器效能,建立一套完整的煤炭检测检验系统,消除系统误差,严格标准采制化制度,有效检测毛煤质量、商品煤质量、洗选生产产品质量,增强煤质管理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提高化验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提高煤炭质量检测准确度努力培养“四个意识”,即“质量意识”、“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把煤炭产品质量推向更高的层次,以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赢得客户的青睐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