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的基础,也是人的一生中再也不能少的数学技能。如果数学启蒙老师能对刚入学的孩子倾注更多心思,精心设计课堂,改变评价方式,变中寻求好方法,让学生乐学,从而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耐心;兴趣;评价
一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转变成小学生,他们的角色变了,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知识也加大了难度,但是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不能一下子转变。在此,如果想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生活,想使他们学得更好,那么就更需要任课老师为他们发生一些变化。
一、变脾气
常听到有人这样说:“一年级最容易教了,不就是教些l十1=2吗?”以前笔者也认为一年级比较容易对付,再难也不会难到哪儿去。但是当你真正尝试后,特别是对于从未教过低年级的教师来说,确实很麻烦。一年级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能力差。爱说爱动爱闹爱打小报告,整个课堂叽叽喳喳的,烦躁油然而生。这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把火撇在他们身上,结果会更糟糕,还不如忍一忍,多点耐心,在教学理论上多动点脑筋。如在教“比大小”,认识大于号、小于号,有时教几十遍,无论你怎么教,反正等你说完,部分孩子还是一问三不知。如果这时,老师露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会把学生吓得直哭,她会害怕数学教师,更会讨厌数学这门学科。反之如果教师轻声细语、面带微笑地表扬学生,然后摸摸他们的小脑袋,把最真诚的眼神送给他们,接着编了个小故事让他们辨别了大于号、小于号,又出了几道题做,反复练习,学生会化涕为笑,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面对一群群刚学数学、天真烂漫、哭笑不得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多一点耐心,否则,从此他们将丧失对数学的兴趣。
二、变课堂设计
1、直观教学
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好,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更能让他们接受,在教学时应让孩子们耳听、手做、口说、脑想,多种感官结合起来。
例如:在教10以内数时,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这样更直接、更形象。在教“上下”时,小组长发出口令,其余同学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再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最喜欢、能表示“上下”关系的图,这样,既让孩子认清了表示位置的“上下”,又培养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又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时,先让孩子带来各种物品(肥皂盒、皮球、铅笔、易拉罐等)先数,再小组分类,让孩子们触摸到物体形状,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又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游戏教学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力范围有限。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数学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1)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生动有趣的游戏,能启发学生的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快的最佳方式。如在教“2 0以内的退位减法”,玩“动物找食物”的游戏,一部分孩子带上动物头饰,上面写有一系列算式,另一部分孩子带上食物头饰,上面是算式的结果,看谁找得又快又准。辟如猴子身上是l 5—7,找到答案是8的桃子。这样学生乐做、乐学,在玩乐中身不由己地巩固了知识。有时还在孩子们休息时穿插自编的儿歌,五花八门的游戏,更是另有一番风味。
3、联系生活教学。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尝试;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去发挥。”(2)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来越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更何况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更需要让他们从周围的生活中来学习数学。如在学《生活中的数》时,让孩子们寻找教室中的数。
4、童话故事教学。
在孩子们纯净的世界里,童话故事永远是最具吸引力的。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利用书本上的主题图编故事,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故事中提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
在一年级上册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看图列算式最难,同学们弄不清问题和条件的关系,很难列出算式。例如可编个小故事:玉皇大帝一共有10颗宝石,放在百宝箱里,有一天妖怪来到皇宫偷走了一些保石,只剩下2颗了,玉皇大帝伤心的哭起来,各位大臣只好请来了孙悟空把妖怪抓來,可妖怪死活只承认偷走了7颗宝石,到底偷走了多少颗?请孩子们用数学知识解答。
参考文献:
[1]姜云燕《如何有效利用“即时生成”的课堂资源》——《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2期第102页
[2]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第12期第3页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小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关键词】耐心;兴趣;评价
一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转变成小学生,他们的角色变了,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知识也加大了难度,但是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不能一下子转变。在此,如果想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生活,想使他们学得更好,那么就更需要任课老师为他们发生一些变化。
一、变脾气
常听到有人这样说:“一年级最容易教了,不就是教些l十1=2吗?”以前笔者也认为一年级比较容易对付,再难也不会难到哪儿去。但是当你真正尝试后,特别是对于从未教过低年级的教师来说,确实很麻烦。一年级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能力差。爱说爱动爱闹爱打小报告,整个课堂叽叽喳喳的,烦躁油然而生。这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把火撇在他们身上,结果会更糟糕,还不如忍一忍,多点耐心,在教学理论上多动点脑筋。如在教“比大小”,认识大于号、小于号,有时教几十遍,无论你怎么教,反正等你说完,部分孩子还是一问三不知。如果这时,老师露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会把学生吓得直哭,她会害怕数学教师,更会讨厌数学这门学科。反之如果教师轻声细语、面带微笑地表扬学生,然后摸摸他们的小脑袋,把最真诚的眼神送给他们,接着编了个小故事让他们辨别了大于号、小于号,又出了几道题做,反复练习,学生会化涕为笑,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面对一群群刚学数学、天真烂漫、哭笑不得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多一点耐心,否则,从此他们将丧失对数学的兴趣。
二、变课堂设计
1、直观教学
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好,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更能让他们接受,在教学时应让孩子们耳听、手做、口说、脑想,多种感官结合起来。
例如:在教10以内数时,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这样更直接、更形象。在教“上下”时,小组长发出口令,其余同学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再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最喜欢、能表示“上下”关系的图,这样,既让孩子认清了表示位置的“上下”,又培养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又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时,先让孩子带来各种物品(肥皂盒、皮球、铅笔、易拉罐等)先数,再小组分类,让孩子们触摸到物体形状,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又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游戏教学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力范围有限。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数学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1)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生动有趣的游戏,能启发学生的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快的最佳方式。如在教“2 0以内的退位减法”,玩“动物找食物”的游戏,一部分孩子带上动物头饰,上面写有一系列算式,另一部分孩子带上食物头饰,上面是算式的结果,看谁找得又快又准。辟如猴子身上是l 5—7,找到答案是8的桃子。这样学生乐做、乐学,在玩乐中身不由己地巩固了知识。有时还在孩子们休息时穿插自编的儿歌,五花八门的游戏,更是另有一番风味。
3、联系生活教学。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尝试;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去发挥。”(2)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来越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更何况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更需要让他们从周围的生活中来学习数学。如在学《生活中的数》时,让孩子们寻找教室中的数。
4、童话故事教学。
在孩子们纯净的世界里,童话故事永远是最具吸引力的。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利用书本上的主题图编故事,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故事中提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
在一年级上册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看图列算式最难,同学们弄不清问题和条件的关系,很难列出算式。例如可编个小故事:玉皇大帝一共有10颗宝石,放在百宝箱里,有一天妖怪来到皇宫偷走了一些保石,只剩下2颗了,玉皇大帝伤心的哭起来,各位大臣只好请来了孙悟空把妖怪抓來,可妖怪死活只承认偷走了7颗宝石,到底偷走了多少颗?请孩子们用数学知识解答。
参考文献:
[1]姜云燕《如何有效利用“即时生成”的课堂资源》——《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2期第102页
[2]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第12期第3页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小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