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毕晓慧,1988年生于山东,201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国画工笔专业(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20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荣获中国SAP艺术大奖2019年度新锐艺术家奖。曾举办艺彩新锋——毕晓慧个人作品展,作品曾参加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晓慧,1988年生于山东,201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国画工笔专业(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20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荣获中国SAP艺术大奖2019年度新锐艺术家奖。曾举办艺彩新锋——毕晓慧个人作品展,作品曾参加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获创作奖)、能量——改革开放40年山东美术发展成果展、生态——山东当代艺术研究展等,并参加济南国际双年展青年策展人项目。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戏剧家维迦说,戏剧创作中“悬念是把观众安定在剧场里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悬念可以引入入胜。毕晓慧这几年的作品,无论是或坠落或蜷缩的黑色乌,或开或合的黑白分明的书,裹着白布的手,零落的棋子,还是略显落寞的人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值得回味的悬疑情节。这些情节的设计,使他的画面充满了戏剧性。
毕晓慧创作自述
对于创作,我聚焦于周围的人或物,真实的艺术并不是真实的场景再现,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并对其进行问题表述。我不希望作品的思想和观念是干瘪的、强制化的,而是崇尚一种思想的潮湿性和观念的混响状态,让事实或者实物从本位出离,成为它自身的对立面,不是为了对应或者对照,而是一种事物自身的反證方式。这又暗合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理念。
其他文献
王云舒 王云舒,号虚谷子,云溪草堂主人,江苏沛县人。199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作为访问学者赴台北文化大学交流学习。现任天津诗词学会副会长、天津画院特聘画家、荣宝斋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荣宝斋(天津)总经理。在台北、山东滕州、江苏徐州和四川成都等地举办联展和个展数次。曾出版《林泉高致——王云舒中国画邀请展作品集》(台北百香
内容提要:董寿平(1904—1997)绘画风格来源庞杂,上溯宋元,下至明清,皆为他所学习的对象。但在董寿平风格形成期,来自恽寿平(1633—1690)的感召力对他影响尤甚。本文拟探究恽寿平对董寿平绘画风格形塑的重要作用,分析董寿平学习恽寿平之踪迹,为解读董寿平的生平和画艺提供另一种观照。关键词:董寿平;恽寿平;花鸟画;风格;画学思想 董寿平,原名揆,字谐柏,出身山西省洪洞望族。他青年时主攻经济学
刘凌沧 刘凌沧(1908—1989),本名刘恩涵,字凌沧,河北固安人。我国著名画家、理论家、美术教育家。师从徐燕孙、管平湖,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1933年任京华美术学院人物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人物画科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先后出版《唐代人物画》《刘凌沧画辑》《中国古代人物画线描》《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讲义》《荣宝斋画谱·工笔人物部
诞生于清朝末年的“海上画派”是中国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过渡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近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形成“海派”前期风格的关键性人物之一,任熊(1823—1857)的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貌与时代气息,尽管一生短暂,但他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可谓至深。 任熊,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少时家贫,先从村塾学画行像(已故去的祖先像)多年,后得友人周闲、姚燮推重,画名渐起。其画艺受陈洪绶影响颇大,《海
史培刚 史培刚,安徽阜阳人。自署养浩斋主,研究生学历。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书法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文史馆书画研究员。作品先后入选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书法展(获三等奖)和全国第六届、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大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
作为一个不断创新的学习型艺术家,李可染一生都在不断改进和更新自己的艺术创作。1949年至1954年,是李可染个人艺术风格转折的重要阶段。1949年前,李可染以创作写意人物画为主;1954年后,他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现代改造,并逐步开创了既有中国意境,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山水画。李可染1951年创作的《劳动模范游园大会》,可谓其一生创作中风格最独特、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作品。 一、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主
叶紫,1991 年生于北京。2006—2010 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2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6 年获学士学位,师从徐华翎。2016 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 年获硕士学位,师从张见。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作品曾参加2020 年“复·始”后传统艺术季暨“工·在当代”艺术邀请展、转音—青年当代工笔研究展,2019 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对岸·新工笔又十年
大约一个月前,李明来肥,约了卢红星等几位朋友在岳西路的一家酒馆相聚。席间谈起红星那间名为“介庐”的书斋,大家都说好久没去了。而我几年前参加“介庐拾古”书展时便闻听斋名,却从未去过,前去领教的心情更是迫切。于是,一票人乘着酒兴,下穿通车不久的天鹅湖隧道,拥入坐落于经开区东海花园的“介庐”,写字的写字,喝茶的喝茶,掼蛋的掼蛋。临走时,大家认真起来,对着墙上的两幅近作评价道,红星写徐生翁渐入佳境了。我由
关于笔墨问题的争论,在中国画再认识的进程中不断被关注。有的认为笔墨是主观产物,是中国画成立的根,是与中国画的审美属性相匹配的标准之一,是中国画意象审美实现的载体。有的认为笔墨应是具体的产物,是因地制宜的,是由客体生发的。“笔墨是中国画造型的精神实质。……笔墨的运用不是先定的,是从对象来的,气韵生动也不是先定的,也是从对象来的。”蒋兆和先生所说的对象就是客观,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就是具体的人,对于人的
风韵·风骨——长三角地区书法名家提名展近日在合肥开幕 本刊讯 为贯彻落实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长三角一市三省文化协作交流,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联指导,亚明艺术馆牵头,联袂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江苏金陵美术馆、浙江宁波美术馆,特别策划的“风韵·风骨—長三角地区书法名家提名展”于10月30日上午在亚明艺术馆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