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开http://panda.gxtv.cn/,一段可爱的片头动画播放完之后,点击进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漂浮在半空中充满童趣的乐园。这就是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的首页。
秦瑜明正是这个工作室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的一位教师。他始终微笑着,和工作室的熊猫logo颇有几分神似。今年10月底,他喜得千金,说起自己的孩子,秦瑜明一脸抑制不住的喜悦:“兔年生的,小名叫卯卯!”一副标准的慈父做派。
他说,2008年他创建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心情。
秦瑜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副教授,实践教学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秘书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曾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广州电视台等机构从事电视专题、电视纪录片创作,有作品和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近年来主要指导学生进行纪录片和其他类型影视作品的创作,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奖励。
诞生
秦瑜明一直强调自己“影像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早些年,他对自己学生的创作状况非常不满。直到2005年,秦瑜明到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做交流学者,在为期一年的访问过程中,他察觉到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对于学生的培养,特别是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非常高效。仅仅一学期(半年)的时间,他们的学生就能从对影像完全不了解的人变成能作出非常规整和完善并且镜头语言非常到位的影像作品。他敏感地发现,其实这个如此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实际上极其简单,就是四个字:严格要求。
归国后,秦瑜明开始在中国传媒大学开办了一个影片创作课,他给自己提出了三个要求:严格要求、指导到位和引导创作热情。而对于学生,他没有过多要求,但是有一个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不吐不快”,也就是说创作一定是特别想做,非做不可的,而不是摇摆不定,模棱两可的。创作的自主性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这个影片创作课就是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的雏形。
运作
工作室的主要成员是影片创作课的学生,也可以说,工作室是创作课的一个延伸拓展。“人成熟了,影片才能成熟,创作者成熟了,作品才有可能成熟。这些片子可以说只是我的培养过程中的附带品,我培养的主要作品应该是这些青年创作者”秦老师这样说道。
和常见视频工作室的运营模式不同,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采取的是相对新颖的 “一对一” 模式,即一部片子主要由一个人来负责创作,这就意味着工作室同一个阶段内可以同时进行好几部片子的制作,而贯穿整个从选题到成片的制作流程,秦瑜明老师则担当起把控全局的总导演职责。他事无巨细,严格要求,从创意到策划,从拍摄到剪辑,乃至各种后期,甚至小到字幕,每个环节都会参与其中。例如《我也要成名》这部影片的各种剪辑版本就有30多种,光修改意见在导演手记中就写了厚厚一本。
由于构成工作室的主体是学生,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员流动。一届届的学生来了又走,看起来好像“驴子拉磨”,转一圈回到原点,然后又转一圈,又回到原点。但实际上这一圈一圈转的过程中并不只是在原地,它更像是个弹簧,在充满弹性的空间里,在各种力量的协助下延展,即使慢,发展的总趋势却是在曲折中进步的。
成长
在第一步创作的课时,秦瑜明对学生作品的要求是:第一步成为国内最好的,第二步冲出国内冲向国际。开始实施教学后,阻力重重,学生们特别不适应,并且不能理解,秦瑜明提出的标准在当时的他们眼中简直是天方夜谭,甚至很多活动也不去参加,认为离自己太遥远。
秦瑜明也明白这绝不是短期内能纠正的状况,但他成竹在胸:三年之内一定会有效果。令他欣喜的是,一年后效果就初见端倪,第二年工作室已经有不错的作品。2006年,也是秦瑜明自己当班主任的那一年,他开始更加从容地推行自己的教育方法。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并且开始吸引社会力量的关注与支持。
2011年刚入围第24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2011年香港华语纪录片节以及2010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优作品奖的纪录片作品《3.1415…》,就是用佳能公司提供的佳能XL-H1 HDV拍摄的。同时入选新浪潮系列的三部片子也都是得到了广州电视台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力支持。而作品完成后的一些其他的工作,包括外文的翻译和包装制作也在秦瑜明的想方设法下得到了各种社会力量的帮助。
工作室的运营模式有效地鼓励了创作者的创作的愿望、冲动和激情。“相比两三年前畏首畏尾的样子,现在的学生恨不得一进入工作室就把国内外的奖项变为囊中之物……这不是说明学生的创作目的有多扭曲和功利,至少他有了自己创作的一种自信,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饱满的心态。”
硕果
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的创作重点在纪录片领域。当前中国纪录片表象五色杂陈,实质上纪录片创作依然在长期的低谷状态徘徊,究其根源,当然有媒介生态、受众需求、市场环境的外在压力,但归根结底,更重要的在于从业人员对于纪录片创作的终极目的和艺术自觉认知上的内在缺失。
而工作室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给学生一个开阔的创作视野和昂扬的创作状态。秦瑜明鼓励学生创作,但强调不以追求奖项为目的。他时常告诫学生:我们要参加一些活动和赛事,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这个寻找一些定位,因为不知道大家的指导和引领的方向和路子是不是正确。比赛的结果是对创作的一个反馈,是自省的一面镜子,是寻找接下来创作方向的一个坐标系。
想起印度理智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一句台词:不要追求成功,要追求卓越,那么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找上你。2008年建立工作室到现在,囊获了国内外大小奖共计40多个,“现在看起来,我还是非常满意的。”秦瑜明颔首笑道,一脸自豪和满足。
直面本土,脚踏现实
当秦瑜明亲切地称呼自己的学生为“孩子们”的时候,其实立场已经非常明显了,他创建这样一个工作室是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去保护并引导他们。“方向没有正确不正确的标准,我只想探讨一个符合创作规律的青年影像工作者的创作和成长的必由之路。”
这不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创作的终极追求问题,秦瑜明希望在工作室的时间里能让孩子们形成创作追求的自觉,或者能让他们在形成终极创作追求的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帮助,这就足够了。
总结
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或过分追求形式美感和视觉奇观而忽略、排斥创作内涵,或不能真正深入接触重要社会题材,缺乏对社会生活更直接深入的感悟,缺乏对现实与人的关系的更高层次的把握。这种创作的畸形稳定状态必须被打破。
打一个比喻,就像和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可怕的不是和转动的风车作战,而是和看不见的风相抗衡。
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希望为中国纪录片创作转型发出一声呐喊,唤起中国纪录片工作者从本土观点直面本土问题的创作自觉,同时也唤起一些对于中国现实题材的关注,而不是想引领什么风潮。而是通过关注当下,关注现实,冷静观察记录,聚焦一个个或热闹或寂静、或幸福或悲凉、或心酸或无奈的角落来呈现当代中国青年眼中最本质意义上的中国。
[责任编辑:石文燕]
秦瑜明正是这个工作室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的一位教师。他始终微笑着,和工作室的熊猫logo颇有几分神似。今年10月底,他喜得千金,说起自己的孩子,秦瑜明一脸抑制不住的喜悦:“兔年生的,小名叫卯卯!”一副标准的慈父做派。
他说,2008年他创建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心情。
秦瑜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副教授,实践教学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秘书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曾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广州电视台等机构从事电视专题、电视纪录片创作,有作品和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近年来主要指导学生进行纪录片和其他类型影视作品的创作,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奖励。
诞生
秦瑜明一直强调自己“影像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早些年,他对自己学生的创作状况非常不满。直到2005年,秦瑜明到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做交流学者,在为期一年的访问过程中,他察觉到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对于学生的培养,特别是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非常高效。仅仅一学期(半年)的时间,他们的学生就能从对影像完全不了解的人变成能作出非常规整和完善并且镜头语言非常到位的影像作品。他敏感地发现,其实这个如此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实际上极其简单,就是四个字:严格要求。
归国后,秦瑜明开始在中国传媒大学开办了一个影片创作课,他给自己提出了三个要求:严格要求、指导到位和引导创作热情。而对于学生,他没有过多要求,但是有一个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不吐不快”,也就是说创作一定是特别想做,非做不可的,而不是摇摆不定,模棱两可的。创作的自主性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这个影片创作课就是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的雏形。
运作
工作室的主要成员是影片创作课的学生,也可以说,工作室是创作课的一个延伸拓展。“人成熟了,影片才能成熟,创作者成熟了,作品才有可能成熟。这些片子可以说只是我的培养过程中的附带品,我培养的主要作品应该是这些青年创作者”秦老师这样说道。
和常见视频工作室的运营模式不同,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采取的是相对新颖的 “一对一” 模式,即一部片子主要由一个人来负责创作,这就意味着工作室同一个阶段内可以同时进行好几部片子的制作,而贯穿整个从选题到成片的制作流程,秦瑜明老师则担当起把控全局的总导演职责。他事无巨细,严格要求,从创意到策划,从拍摄到剪辑,乃至各种后期,甚至小到字幕,每个环节都会参与其中。例如《我也要成名》这部影片的各种剪辑版本就有30多种,光修改意见在导演手记中就写了厚厚一本。
由于构成工作室的主体是学生,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员流动。一届届的学生来了又走,看起来好像“驴子拉磨”,转一圈回到原点,然后又转一圈,又回到原点。但实际上这一圈一圈转的过程中并不只是在原地,它更像是个弹簧,在充满弹性的空间里,在各种力量的协助下延展,即使慢,发展的总趋势却是在曲折中进步的。
成长
在第一步创作的课时,秦瑜明对学生作品的要求是:第一步成为国内最好的,第二步冲出国内冲向国际。开始实施教学后,阻力重重,学生们特别不适应,并且不能理解,秦瑜明提出的标准在当时的他们眼中简直是天方夜谭,甚至很多活动也不去参加,认为离自己太遥远。
秦瑜明也明白这绝不是短期内能纠正的状况,但他成竹在胸:三年之内一定会有效果。令他欣喜的是,一年后效果就初见端倪,第二年工作室已经有不错的作品。2006年,也是秦瑜明自己当班主任的那一年,他开始更加从容地推行自己的教育方法。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并且开始吸引社会力量的关注与支持。
2011年刚入围第24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2011年香港华语纪录片节以及2010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优作品奖的纪录片作品《3.1415…》,就是用佳能公司提供的佳能XL-H1 HDV拍摄的。同时入选新浪潮系列的三部片子也都是得到了广州电视台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力支持。而作品完成后的一些其他的工作,包括外文的翻译和包装制作也在秦瑜明的想方设法下得到了各种社会力量的帮助。
工作室的运营模式有效地鼓励了创作者的创作的愿望、冲动和激情。“相比两三年前畏首畏尾的样子,现在的学生恨不得一进入工作室就把国内外的奖项变为囊中之物……这不是说明学生的创作目的有多扭曲和功利,至少他有了自己创作的一种自信,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饱满的心态。”
硕果
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的创作重点在纪录片领域。当前中国纪录片表象五色杂陈,实质上纪录片创作依然在长期的低谷状态徘徊,究其根源,当然有媒介生态、受众需求、市场环境的外在压力,但归根结底,更重要的在于从业人员对于纪录片创作的终极目的和艺术自觉认知上的内在缺失。
而工作室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给学生一个开阔的创作视野和昂扬的创作状态。秦瑜明鼓励学生创作,但强调不以追求奖项为目的。他时常告诫学生:我们要参加一些活动和赛事,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这个寻找一些定位,因为不知道大家的指导和引领的方向和路子是不是正确。比赛的结果是对创作的一个反馈,是自省的一面镜子,是寻找接下来创作方向的一个坐标系。
想起印度理智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一句台词:不要追求成功,要追求卓越,那么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找上你。2008年建立工作室到现在,囊获了国内外大小奖共计40多个,“现在看起来,我还是非常满意的。”秦瑜明颔首笑道,一脸自豪和满足。
直面本土,脚踏现实
当秦瑜明亲切地称呼自己的学生为“孩子们”的时候,其实立场已经非常明显了,他创建这样一个工作室是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去保护并引导他们。“方向没有正确不正确的标准,我只想探讨一个符合创作规律的青年影像工作者的创作和成长的必由之路。”
这不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创作的终极追求问题,秦瑜明希望在工作室的时间里能让孩子们形成创作追求的自觉,或者能让他们在形成终极创作追求的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帮助,这就足够了。
总结
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或过分追求形式美感和视觉奇观而忽略、排斥创作内涵,或不能真正深入接触重要社会题材,缺乏对社会生活更直接深入的感悟,缺乏对现实与人的关系的更高层次的把握。这种创作的畸形稳定状态必须被打破。
打一个比喻,就像和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可怕的不是和转动的风车作战,而是和看不见的风相抗衡。
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希望为中国纪录片创作转型发出一声呐喊,唤起中国纪录片工作者从本土观点直面本土问题的创作自觉,同时也唤起一些对于中国现实题材的关注,而不是想引领什么风潮。而是通过关注当下,关注现实,冷静观察记录,聚焦一个个或热闹或寂静、或幸福或悲凉、或心酸或无奈的角落来呈现当代中国青年眼中最本质意义上的中国。
[责任编辑: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