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领会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来源 :新长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即“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并指出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寻的深刻凝结。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在百废待兴的困局下起步,经历了超乎想象的艰巨历程,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人民福祉作为一切行动的宗旨。
  贫困人口问题是世界难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其贫困人口问题也同样是突出的难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既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又要以超越西方市场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原则驾驶市场的力量。这条道路以市场的力量推动物质财富的涌流,同时这条道路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初心和对人民价值的坚守,保障国家发展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就是党的最高宗旨。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四十余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从未曾改变。
  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与四十余年改革开放历程始终相伴,通过改革开放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并于2013年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历经持久奋战终于取得具有伟大意义的胜利,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脱贫群众衣食不愁,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无数曾经被贫困困扰的普通人的梦想与幸福在脱贫攻坚与改革进程中得以实现。
  脱贫攻坚精神的核心内涵源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价值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再次强调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利益、人民幸福的不变坚守和不懈追寻,最终凝结而成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深度写照。中华民族数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究其根源在于它独特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以“和”为文化价值之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大同世界、和谐社会、家国情怀为国家及社会建构的理想境界。中华民族勤劳无畏、百折不回、排除万难的精神气概支撑了其数千年屹立的辉煌历史。中华民族精神对民本、和谐、勤劳、坚毅的崇尚,对家国天下、人类命运的深切关照,为以人民利益、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为目标的脱贫攻坚精神提供了深厚而丰富的历史滋养,而脱贫攻坚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在当今时代的深度写照。
  脱贫攻坚精神是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深层彰显。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在于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同心协力,中国无法完成四十余年来的每一项改革探索,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或大或小的进步都凝聚了全國上下的共同愿景与协同聚力。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在于开拓创新、永不服输,四十余年来,中国有了无数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创新,创新所喷涌出的无尽力量推动了改革开放不断前行,创新所喷涌出的无尽力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在于攻坚克难、精准务实,没有百折不回的意志,精益求精的求索,任何困难都可能打断改革与创新的进程。正是这些改革开放中积聚而成的以“协同、创新、务实、攻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实支撑了脱贫攻坚的美好愿景与坚定行动。8年来,全国上下同心协力,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集全社会之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啃下无数硬骨头,攻克无数艰险目标,脱贫攻坚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创造了历史性的奇迹。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深远表征。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理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融汇与凝聚。马克思主义理想为中国精神提供了全人类自由发展、共同进步的理想与价值指向;中国共产党独特的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而斗争和奋斗的历史,为中国价值与中国精神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当代的中国价值与中国精神提供了面向全球治理的价值理想。中国在这三个层次所拥有的不同凡响的积淀,决定了中国价值与中国精神蕴涵着不同寻常的对人类公共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脱贫攻坚精神内在的情怀与担当所呈现的正是对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的深远表征。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中国样本,作出了中国贡献。脱贫攻坚精神及其所表征的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则具有深远的未来指向。历经四十余年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中国正逐步走到了这样一个不同以往的阶段与境界,中国需要更多参与全球公共事务、全球公共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独特的求索与贡献。
  (作者: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雷   博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在我国开局“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已经正式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既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为乡村振兴擘画了新蓝图,部署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坚持“四讲四有”要求,更要严守政治标准,方能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表率、有作为。  讲政治,有信念,坚守政治忠诚。讲政治,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听党话、跟党走,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有信念,就是要始终坚定理想,不动摇、不偏离。要真正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了全面动员部署、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百年大党,历史厚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过去的一百年,是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新发展阶段,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大战略,也是青春建功大舞台。共青团需要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