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危中寻机,逆势昂扬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检索政界名流,悉数商界精英是《时代名流》历年的盘点项目之一,2009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本期时代名流封面人物榜,顺乎民意,顺应时代,紧跟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忠实记载政界名流的施政方略和光辉业绩;记录商界精英前行与奋斗的足迹。本次盘点依照杂志出刊顺序,排名不分先后。
  藉一苇以渡航,凭罡风而上青云,无论是政界和商界,都需要摇旗的呐喊助威者和见证者,时代名流所做的正是成人之美的事。时代名流人乐于做这样的嫁衣。见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欣欣向荣,铭刻企业从中小型向大型企业发展的铿锵脚步。金融危机的寒潮席卷全球,如此灾难性的危机,于很多根基不牢的小企业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大企业也未能幸免,纷纷轰然倒地。然而所谓“危机”,有危险,就会潜藏着机遇,许多政界名流由于政绩突出,深得人民爱戴,由主政者晋升为一方的执政者。在我们宣传过的州市领导中,本年度总第二十六期封面人物余炳武已由临沧市委常委、云县县委书记升任省直管县腾冲县委书记;总第三十四期封面人物王君正已由丽江市的主政者升任丽江市委书记,成为执政者;总第二十六期的第二封面人物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毅已升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总第三十六期封面人物杨照民由曲靖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升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沿着他们的光辉足迹,那些值得可大书特书的故事已呈现给读者,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已经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盘点2009年,为政者都有总揽全局、施政为民的心胸和气度;企业家们有远见和广阔的视角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他们都有信念和激情,更富有才干和创新精神;感谢名流,感谢精英,感谢您们和时代名流人一路破冰前行,逆势昂扬!
  
  白成亮: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省林业厅党组书记
  
  上榜理由: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南省林业厅在白成亮书记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开创了云南林业发展的新局面。
  
  林业建设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程,也是21世纪生存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秉承这样的使命,在白成亮书记的带领下,云南省林业厅党组根据现代林业建设和云南省林业发展状况,为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做出了建设数字林业的重要决定。省林业厅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云南省数字林业平台建设技术方案》,明确了建设内容。同时对国家森林资源连清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云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了整理,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的数据已准备就绪。还将完成云南省数字林业硬件平台和主要数据库建设,同时完成与各州市的网络连接。云南省数字林业建设工作预计将在三年内基本完成。
  云南省林业厅认真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开展“学习提高、查摆问题、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工作,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差距、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的目的。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云南省林业厅确立并实施了“六大生态工程”,努力发展“八大产业”,为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奠定了基础,林业产值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大胆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造了云南改革模式,成为全国林改的新亮点;以森林资源保护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的推进,滇西北生物多样性行动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得到了有力推进。
  云南省林业厅还建立健全制度法制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战略措施。强化地方立法,填补林业立法空白,建立健全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的林业法规体系。
  云南省林业厅为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提升林业产业水平化,从2004年起开展了认定扶持龙头产业。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云南省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南省林业厅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林业厅党组正、副书记都善于听取和综合各方意见,班子成员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使得云南林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在这个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强的班子带领下,在全体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下云南的林业发展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王敏正:中共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
  上榜理由:
  王敏正奋笔疾书大写“昭通资本论”,殚精竭虑向世界营销昭通。在王敏正市长的带领下,昭通正迈出赶超式发展的有力步伐;在昭通人民的努力下,一座光彩四溢的现代化大城必将在赫然崛起于云南北大门……
  
  2007年12月,王敏正调任昭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8年3月当选昭通市市长。经过考察,王敏正认识到昭通的“两穷”形式非常严峻,一是财政穷,二是老百姓穷。但也发现了昭通的另一面:昭通有充足的水能资源,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昭通一些特色产品驰名中外,此外昭通区位优势明显。如果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那么昭通将告别贫困,富甲一方。
  王敏正认为要改变昭通的落后面貌,首先要破除让昭通裹足不前的“坚冰”,也就是要化解冷冻昭通人头脑的“坚冰”。王敏正提出:昭通人要破除“思维的贫困”和“贫困的思维”,树立起“敢想、敢破、敢放、敢闯”的四敢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昭通的各项建设中去,从而实现赶超式发展。思想决定行动,也决定了成果。2008年昭通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昭通市生产总值达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王敏正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方面展开了大规模的活动。2008年,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授牌;开展了五项较大规模的活动;香港侨威、中国华电、广东碧桂园、云南煤化工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的项目也落户昭通。累累硕果,向世人传递着一个喜人的信息:云南的北大门已经敞开,将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向世界。
  为了加速昭通发展,为了续写昭通的辉煌,王敏正思考了很多,他提出:实现昭通加速发展,必须创新思路和举措,在发展中创新、在奋进中提高,努力形成新的资本支撑,写好昭通自己的“资本论”,达到“营销昭通”的最终目的。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王敏正市长及昭通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突破陈规,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认真思考昭通的发展问题,扎扎实实落实好各项措施,就一定能够实现昭通新的辉煌。当新一天的朝阳在乌蒙山巅冉冉升起的时候,昭通必将挟风雷而动,锻造出独特的魅力,明日的昭通必将闪耀彩云之南,光溢华夏大地!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张晓毅: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上榜理由:
  昆机是一个有着七十年历史的老企业,在古老的云岭大地上书写过辉煌的历史。身处新世纪的昆机积极实施系统创新,实行产业升级,实现规模效益并重发展,最终以“三足”鼎立的姿态成功跻身中国装备工业品牌价值50强,谱写出了新的篇章!
  
  昆机是一个有着七十年历史的老企业,曾先后研发出100多个“中国第一台”,在1998年和1999年,昆机和许多企业一样陷入了困境,但是昆机人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200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调整了昆机的领导班子,给予资金支持,昆机当年便实现了扭亏为盈;2001年,昆机与西安交大产业集团实施战略性重组,更名为交大昆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沈机集团通过受让股权成为昆机控股股东,公司从此更名为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昆机于2001年年底完成战略性重组后,新组建的领导班子认为必须因地制宜,注入全新的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引进先进的思想理念,改变昆机人的思想观念。通过一系列举措,昆机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企业文化设施体系。重组完成后,公司大力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一系列的变革措施使昆机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每年产销规模和净利润得到了大幅增长。
  几年改革发展实践,昆机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大道,关键在于昆机较早地解决了四大问题:股权结构的问题,企业负责人是“做官”还是“做企业”的问题、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目的的问题、企业的动力机制的问题;较好地处理了四大关系: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后劲的关系,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关系,“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始终坚持四大理念:靠业绩立足、凭数据说话的理念,现金流是生命线的理念,“不出厂门,就出国门”的理念,规模与效益并重发展的理念。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加上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昆机成功跻身中国装备工业品牌价值五十强的基础上。
  2009年,昆机70周年庆典王守竞铜像揭幕仪式上,王守觉先生说道:“差距中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今天的昆机人,正是凭着这份一丝不苟,才让中国的精密机床占到了世界的高度。昆机靠精密立身,以精密著称,闻名于海内外,昆机人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攻坚克难,一往无前。新一代的昆机人将秉承“客户至上、质量至上、精密之上”的精神,续写着“镗床世家”新的传奇!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期、第9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周劲:云南侨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榜理由:
  十余年,侨通开创业界先河,打造引领包装潮流的大旗。十余年来她靠厚德自立,她倾力育出了完美精品。乌蒙天障挡不住她美名播溢四方,她的发展就是昭通改革开放的发展缩影。
  
  侨通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5日,十余年来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为云南包装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中国包装印刷行业也占有重要的席位。至2008年,侨通从最初500万美金的注册资本发展到现在的2300万美元;投资规模由最初的988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4638万美元;从第一年销售额四千多万元,发展到现在年销售额4亿多,翻了10倍;从默默无闻的初生企业到如今国内诸多同行纷纷前来“取经”的知名企业……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不说明侨通的十六年是成功的十六年,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十六年。
  侨通公司通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的今天骄人成绩,是坚决执行改革开放方针的结果,是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结果,是拥有自身独特、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结果。
  侨通成功的路上有无数人挥洒汗水、殚精竭虑,周劲总经理就是其中的一位。1992年8月周劲走入了侨通,开始在侨通的舞台上尽现风流。1999年1月起周劲担任侨通公司总经理,他带领公司员工将侨通这棵幼苗浇灌成了行业中的参天大树,也在这十余年中书写着自己的辉煌篇章:2000年11月,被中国包装协会等授予“中国当代优秀包装企业家”荣誉称号;2001年10月,被云南省包协等授予“云南省包装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2003年11月,被日本株式会社等授予“森泽信夫印刷技术一等奖”荣誉称号;2004年4月,被昭通市政府授予“昭通市首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4年6月,被云南省科技厅授予“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荣誉称号;2005年4月,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6年10月至2008年8月,连续三年被云南省经委等授予“云南省中小企业暨非公有制经济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2007年6月,被云南省统战部、省发改委、省经委、省人事厅、省工商局、省工商联等联合授予“云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2007年11月,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支持工会工作优秀党政干部”荣誉称号;2008年7月,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2008年10月,被昭通市委、市政府授予“昭通市优秀工业企业家”荣誉称号……
  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侨通走出了一条令同行业瞩目的康庄大道;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周劲以其坚毅与执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为昭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竖起的一面猎猎招展的大旗,侨通将继续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高奏凯歌,再创佳绩!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余炳武:中共腾冲县委书记
  上榜理由:
  从中共临沧市委常委、沧源县委书记到中共临沧市委常委、云县委书记,再到腾冲县委书记,余炳武一路走得实在。在任临沧市委常委、云县委书记期间,他和同伴们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将云县这颗澜沧江畔的明珠揩拭得熠熠生辉;调任腾冲县委书记后,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他正带领着腾冲父老谱写新的辉煌。
  
  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东北部,是澜沧江畔的一颗明珠。云县的山山水水就是明珠的点点纹路,那纹路里记录着每一届云县领导峥嵘奋斗足迹和发展决心。余炳武任云县委书记期间,为谋云县发展之道,殚精竭虑,在他的带领下,云县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面对2008年汹涌而来的金融危机,余炳武进行了理性分析,认为这是云县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省级出台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以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云县的经济发展肯定会实现新的跨越。
  他紧抓云县特色产业发展,突出林、畜两个重点。短期内把畜牧业、粮食生产、烤烟生产抓好,确保了农民在近几年能够持续增收。抓好本地核桃种植、美国山核桃种植,期间穿插种植澳洲坚果。再结合云县的特色山地林产业中种植茶叶、云南白木瓜、紫胶,争取云县的经济林达到220万亩。这样既把农民增收的基础打牢了,也为云县下一步发展以生物资源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和实现生态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强基础,抓统筹,保民生方面。云县真正解决了农村的出行难、出行安全、上学就医、人畜饮水等问题;能够把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一系列工作做通盘考虑,始终按照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好统筹工作;通过若干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真正做到保民生,确保云县的老百姓能够更多地享受到国家政策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2009年3月余炳武调任云南省腾冲县委书记,刚一到任就深入基层,四处调研。根据腾冲实际情况,强调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的战略,并且强调要注重在发展产业中培养、锻炼干部,让干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增长才干,并有计划地安排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到基层一线,认识三农、了解三农、服务三农,使他们对农民的情感与日俱增。
  余炳武怀有一颗为民造福的虔诚之心,拥有审时度势的发展眼光,他必将带领腾冲人奔向康庄大道。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2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张兴华: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
  上榜理由: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最小的高新区。但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是张兴华和他的同伴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导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科技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是张兴华和他的团队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建立起今天的一片繁荣景象。
  在张兴华的管理理念中,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管委会是入驻企业之家,做好服务,才能与企业一起“双赢”。人才公寓、中小学校、商住小区、超市、体育活动中心等一系列生活配套设施和海关、银行、投资公司、人力资源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一批服务机构也相继建立和完善。高新区具备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投资发展环境,吸引了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和香港、台湾等2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内地众多省市的客商进区兴业。
  深具开拓创新精神的张兴华,带领着高新人将创新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源动力,致力于营造创新的环境,吸引创新的企业,凝聚创新的产业,广纳创新的人才。2005年,张兴华被中国亚太经济研究中心评为当年年度中国百位改革风云人物;2008年,昆明高新区的努力获得国家认可,被科技部表彰为“火炬计划先进管理单位”;张兴华也获得“火炬计划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9年1月,张兴华跻身“中国改革十大创新人物”之列。
  打造温暖的家和坚持科技创新,促进了昆明高新区的发展,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昆明高新区的经济增长驶入了快车道,在没有新增一寸开发用地的情况下,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在年均30%左右的增长速度。
  高新区已经成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但张兴华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因此自满,用他的话说“在高新区,每天都要从零开始,永远都要翻新。”高新区已经正式启动新城基地建设,将打造中国西部的“硅谷”。
  张兴华带领团队以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锐气,凭借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勇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途。昆明高新区必将为建设现代新昆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2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王长勇:昆明钢铁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上榜理由:
  昆钢——一家年满七十,比共和国还年长的企业。一路荆棘,历经岁月打磨,在以王长勇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的带领下,昆钢从弱小走向强大,挺起了云岭大地不屈的钢脊梁!
  
  1939年2月22日,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一群精诚报国的有识之士,为抗战的需要,在云南昆明安宁桥头村建立了中国电力制钢厂,这就是昆钢的前身。历经七十载风雨洗礼,昆钢在岁月的磨炼中成长壮大,并且在云岭大地上散发出了耀眼夺目的光芒。
  王长勇2007年8月担任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稳健淡定、从容不迫、刚健自信,这是王长勇留给大家的印象,这也是昆钢人最典型的特征。有着这样特征的昆钢人铸就了昆钢的辉煌,同时也创造着昆钢的奇迹。
  昆钢是云南省属工业企业中第一个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昆钢与时俱进,创新思维,进行了大胆改革。2007年,昆钢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与中国著名的大型钢铁集团“武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重组两年,昆钢取得的喜人成绩有目共睹。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2008年则实现销售收入369亿元、工业增加值43.5亿元,利税20亿元。
  昆钢在王长勇等人的带领下脱去了层层陈旧的外衣,展现出更强健的身姿,正昂首阔步迈向前方。如今的昆钢已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年产600多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集钢铁冶金、矿业开发、装备制造、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水泥建材、物流运输等为一体的企业集团。这一切都是昆钢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昆钢“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稳定了员工的思想,提升了员工的素质观念,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面对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昆钢灵活应对,实现了平稳过渡。王长勇坚持昆钢要走一条“主业优强,相关多元”的发展之路。昆钢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实现钢铁主业与相关产业双向发展,使两个产业能共同达到一千亿的目标,其中钢铁主业达到500亿,相关产业达到500亿,努力为实现云南省的双万亿工程做出贡献。
  王长勇的身上折射出了昆钢人的自信与从容,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精诚团结、勇于创新的昆钢人必将创造出更大的财富神话,千亿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追求没有终点,伴随着2010年的第一缕曙光,一曲奋进之歌又在昆钢的上空回响了。昆钢,在歌声中挺立,在歌声中前进,在歌声中必将挺起云岭永恒不屈的“钢”脊梁……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3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赵立雄:中共曲靖市委书记
  上榜理由:
  曲靖,作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重要的能源、汽车、化工、建材和工业原料基地,主要农产品粮食、油料、蚕桑、畜牧生产基地。赵立雄这个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和执政者,为珠江源头第一市定下了“农业稳市、工业强市、商旅活市、科教兴市、生态立市”的必胜战略,为曲靖的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曲靖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珠江源第一市,爨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2007年5月赵立雄担任曲靖市委书记以来,在他以及曲靖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曲靖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曲靖地处三省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丰富的矿电资源以及良好的硬件环境和高效、优质服务的软环境,再加上较好的基础设施和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曲靖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曲靖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在云南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率先发展:首先,率先在云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建成农业示范区。其次,率先在云南省实现新型工业化。第三,率先统筹好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第四,率先在云南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率先发展好职业技术教育。
  位于珠江源头的曲靖,被誉为“珠江源头第一城”,连续多年被评为“宜居城市”,吸引了众多的市外游客,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投资商在这里投资兴业。对于2009年的招商引资工作,赵立雄总结了六个“进一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项目的论证、储备;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增强招商引资效果;进一步完善在招商引资上对各级领导、有关部门的目标奖惩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进来项目的全程高效的优质服务。实现六个“进一步”,相信曲靖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将百尺竿头、再创佳绩。
  围绕“打造现代工业强市、建设珠江源大城市”的中远期发展目标,未来的曲靖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良的环境、更加殷实的回报,接待各方投资者交流合作、投资开发,实现互利双赢。
  相信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带领下,珠江源头第一市——曲靖一定会谱写出发展史上更加华丽的篇章。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3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陈勋儒: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云南省主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
  上榜理由: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最高生存梦想,极具儒家仁爱精神的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用自己的一片玉壶冰心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积极鼓与呼,也用自己的剑胆琴心为世人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瑰丽画卷!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变进化,当工业文明的羽翼覆盖全世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早已千疮百孔。然而在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一直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鼓与呼,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就是这样一位不断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出谋划策的先行者。
  云南是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有着众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其中备受瞩目的是云南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为了保护滇西北的生态环境,避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威胁珍稀物种,陈勋儒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建立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建议》,这一建议对维护滇西北的生态功能,对滇西北地区社会、经济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直以来,陈勋儒都十分关注云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状态。早在2004年,陈勋儒就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滇川合作保护泸沽湖的建议》的提案,同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补偿基金的建议;鉴于云南湿地保护和生态恢复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建议国家应加大云南高原湿地保护建设力度……一份份提案不仅体现出对他对家乡的深切热爱,更体现出他以苍生为己念的仁者胸怀。
  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医中药,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陈勋儒对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民生之多艰”始终是萦绕在陈勋儒心头挥之不去的“重头戏”,他看到农民的基本医疗得不到保证,于是提出加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他注意到西部地区小城镇与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只有重视小城镇和农村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才能真正建立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要深知人民的艰辛,体恤民情,无论执政、行政、还是参政,其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陈勋儒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心里永远装着人民,尽管他的岗位在变,职务在变,但对人民的真情没有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没有变。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4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袁鹏:云南省楚雄市市长
  上榜理由:
  楚雄——滇中走廊之城,一个滇川大通道上,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迷人之城,袁鹏市长及楚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以锐意改革之精神,以大胆探索之创新思路,书写着千里彝山华丽巨变的辉煌篇章。
  
  在历史的双眸里,楚雄市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底蕴厚实。市长袁鹏将目光聚焦于百姓身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楚雄人民走上富裕之路,是袁鹏的目标。
  为此,袁鹏市长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社会事业、民生稳定来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好“结合”文章,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9年主要做好旅游、招商引资、城市统筹三方面的文章。
  楚雄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彝族文化。在袁鹏的带领下,楚雄市政府紧紧抓住云南省委、省政府实施“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战略”的机遇,以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彝族风情为基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在注重设施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彝族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在招商引资方面通过筑巢引凤促发展。楚雄市政府首先围绕企业落户后服务,即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一味的招商。楚雄市不仅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以增强吸引力,提高承载力;而且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招商工作中,楚雄市政府明确提出“你帮我发展,我助你发财”等口号,以发展促进招商,以招商推进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是楚雄市人民政府最为重要的任务,也是上级领导部门和楚雄市乃至楚雄州各族人民的殷切盼望。楚雄市旧城提升改造顺利推进,老城区昔日的“小街小巷”,已融入宽阔的现代城市交通网络,城市景观不断美化,小集镇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经济适用房“和谐家园”小区已经基本竣工,移民统筹工程阳光小区等,一切在百姓期待的眼中,掀开了美丽的面纱。
  袁鹏市长在做好稳定就业的文章上下足了功夫。对企业在“缓”“减”“补”“保”四方面下功夫。同时做好扩大就业文章,加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做好帮扶就业的文章。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只有人民生活富足安康,社会才能安定祥和。
  楚雄市三十年的发展,犹如胜利的乐曲,穿越历史的星空,奏响了跨时代的乐章。这是一代代人锐意进取的成果,相信在富有开创精神的袁鹏市长的带领下,楚雄市会奏响更加辉煌的乐章!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4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周少方:云南物流产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上榜理由:
  云南物流产业集团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云南物流业的发展,展现了云南物流人的智慧和汗水,同时也是云南经济、文化腾飞时期企业发展的重要缩影。周少方不仅是云南物流行业发展的探索者,也是云南物流行业的引领者。
  
  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成立于2006年1月,作为云南物流产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周少方长期从事国有大型企业领导管理工作,拥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商业经济专业研究生、中央党校哲学专业研究生、中央党校一年制第2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深厚的教育背景,而正是有了如此强有力的知识保障,周少方才能在工作中运筹帷幄、科学决策。
  2005年7月进入云南物流产业集团,周少方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首先抓集团经营理念的转变和战略地位的管理。2006年1月,依托原云南物资集团整合省内部分国有物流资源组建成立了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这一改,改出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活力,改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格局。
  周少方以一名战略家的敏锐视野和胆识,提出了物流业已经成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是支撑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高速运转的加速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的理念。云南物流集团以“物流、贸易、资本运营”三个业务板块为核心,深入实施“以物流带动贸易,以贸易促进物流”的发展战略,和“上控资源,下建网络,中联物流”的经营运行模式,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集团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集团和全国行业协会、兄弟单位的交流沟通和业务联系,抓住产业发展机遇,推进经营战略转型,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和综合实力。
  为集团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周少方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软实力引入到日常经营决策、制度管理、流程设计,甚至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周少方以人为本,提出了“勇于竞争、敢为人先、勤于学习、不断超越”的文化理念。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云南物流产业集团的新发展。
  在周少方眼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于是,逐渐壮大发展起来的云南物流产业集团在自身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周少方积极提倡树立集团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扶贫济困、赈灾救灾工作中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周少方以一名企业家海纳百川的胸怀、高瞻远瞩的气魄、追求卓越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在彩云之南的红土地上,引领着云南物流产业集团这艘航母在物流大通道中扬帆远航。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5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朱德芳:德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上榜理由:
  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云南德鑫集团有限公司在朱德芳这位充满智慧的舵手的带领下,由单一经济体发展壮大为以煤为核心,集采煤—洗选—煤焦—煤电—煤化—煤制气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的现代新兴企业。风雨十四载,朱德芳驭航“煤海”,德鑫集团成功位列云南省民营百强企业。
  
  从一名民办教师到今天的德鑫集团总裁,是什么使朱德芳成就如此卓越的业绩?是什么使他的德鑫集团迅猛发展?是一种低调实干的企业家精神,他说:“证明自己成绩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数据说话,把数据拿出来,让社会去下结论!”这种低调实干的风格,在朱德芳的为人和德鑫集团的发展步伐上得到了生动体现,“潜心做事,低调做人”在他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因贡献突出,朱德芳先后当选为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乡镇企业家理事、云南省政协常委、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云南省中小企业发展协会副会长、曲靖市政协委员、曲靖市工商联副主席、富源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等职;同时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省级劳动模范、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饱含社会责任和人民殷切期望的职位和荣誉称号,朱德芳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动力,一种得到社会和人民认可的归属感。
   实干,从细节开始,慢慢积累才能创造恢宏,德鑫集团就这样一步步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走到拥有一条完整产业链的集团,它的发展精髓就是稳扎、实干。随着德鑫集团产业链的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公司经营业绩趋于稳定,利润和上缴税金数额可观。
  德鑫集团始终立足于“以人为本,文明塑魂,德报社会,力创未来”的经营理念,坚持 “以诚实信誉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途径”的原则进行生产经营,不断深化企业管理,抓住机遇,迅猛发展,构建起了“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德鑫文化,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朱德芳这位进取、极富社会责任感的实干家的带领下,德鑫集团发展的明媚春天即将来临!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5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雷毅:云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榜理由:
  岁月的年轮,记录着云锡百年的沧桑巨变。新中国60年的辉煌,镌刻着云锡儿女不朽的业绩。
  
  建国六十年来,云锡从仅有坑下矿山、露天矿山两个,选矿厂两个,冶炼厂一个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云南省又一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省属企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濒临破产的百年国企,200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和加工企业,连续3年领跑世界锡业。这一切都是云锡儿女凭着“打造卓越企业,实现产业报国”的拳拳之心努力的成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云锡党政班子以卧薪尝胆、壮士断腕的豪迈气概,进行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的改革。1996年11月,云锡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紧接着加速二级单位的调整;合并马拉格锡矿和个旧选厂。1998年11月,创立了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11日,1.3亿股“锡业股份”在深圳交易所成功发行。2000年2月21日,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锡业第一股的“锡业股份”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云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云锡的决策者清楚地知道,资源是云锡赖以生存的基础。刚走出困境的云锡,要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拥有资源。于是云锡开始实施大资源战略,这使云锡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力显著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为使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云锡的领导层开始关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了“主业超强,相关多元,多业支撑,科学发展”的产业战略,实现了以锡为主,铜、铅、锌、镍、稀贵金属产业并举,建筑安装、房地产业、机械制造、供水业、物流业、物业“六大产业板块”统筹发展的格局。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云锡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对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云锡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400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企事业单位专利试点企业、云南省第一批科技创新试点企业、国家第二批科技创新试点企业、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云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
  以雷毅为代表的云锡领导者善于自我把脉,善于求新,善于在危机中寻求机遇。他们践行科学发展观,选择了适合云锡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破解难题,力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云锡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正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6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栏目:年度名流榜
  
  罗崇敏: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云南省高校工委书记
  上榜理由:
   教真育爱,罗崇敏的道义感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身为云南省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肩负着重如泰山压顶般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了教育事业竭忠尽智而饱受争议,然而那份救世情怀却始终让他为谋取民众的利益而勇涉“雷区”。
  
  从县委副书记到州委书记、厅长,罗崇敏被一直被人们成为“改革书记”,在改革征程中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而且每次改革都带有其鲜明的理念和独特的风格;他雷厉风行,办事效率之高被称为“罗崇敏速度”。
  1991年,罗崇敏升任江川县委副书记后,便开始了他的改革生涯,在江川全县范围内推行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1995年,罗崇敏调任新平县委书记,上任之初,他就将该县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对全县矿山进行整顿,使优良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大力引进人才和一些国内外企业。此后,罗崇敏在任玉溪市委副书记和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时进行的改革,在云南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2008年初,调任教育厅后的罗崇敏,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从州委书记到厅长的角色转换,经过实地调研,罗崇敏开始对云南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罗崇敏说,教育改革一要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二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他的改革,从“治人”开始,将所属86个处级干部岗位和盘托出,让全体干部竞争上岗,要求教育厅55岁以上处级干部一律卸任;他的改革,向教育顽疾开刀,将矛头指向学生负重,秉持“减负等不得条件齐全,关键在于行动”的理念,用监督问责制为“减负”保驾护航;他的改革,守一个“人”字,在云南省力推“三生教育”,通过让学生认识“生命”“生存”“生活”,探求素质教育突破口;他的改革,引来不同声音,他则称:“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重要的是在其位,就要竭力谋其事,为职权范围内的民众谋福祉”。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罗崇敏改革的信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兢兢业业、充满救世情怀的教育厅长,云南教育才有了冉冉升起的希望!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7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亨德森?杨:云南亨德森外国语学校校长
  上榜理由:
  亨德森外国语学校从建校至今,短短五年的时间,以核裂变的速度实现着扩张,其背后所体现的是创办者亨德森?杨对其教育事业的执著愿景和远大抱负。
  
  亨德森?杨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国学典籍。他靠自己的摸索和努力,自学英语,背诵了至少数十本教材,并分别用中、英文完成了作曲专业的所有课程。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他在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此后赴德国读博士学位并在德国定居十年,前后掌 握五门外语,发表过300万字论文、论著,出版物涉及经济、管理、艺术、哲学、心理学、世界宗教等多门学科。
  “搞好教育就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亨德森?杨如是说。在亨德森?杨的心目中,祖国的需要,莘莘学子的需要,社会、家长的需要,构成了“责任”二字最深刻、最本质的内涵。正是在这份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下,2004年,亨德森?杨毅然放弃了热爱了40多年的音乐事业,回国创办了亨德森外语学校。经过三年的打磨,从2007年开始,亨德森外国语学院踏入培训机构的主战场,3月,银座教学区开学,4月,佳园教学区开学,5月,昆钢教学区开学……2007至2008年中,亨德森外国语学院每月都有一至两所新教学区开学,在这期间,亨德森外国语学校在昆明遍地开花,并将触角延伸至曲靖、丽江、玉溪等州市,彩云之南遍插“亨德森”之旗。到了2009年7月,亨德森已经成就了37个校区、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0人的办学传奇,让学校近年来稳稳占据着西南外语培训市场第一的位置。
  从建校到现在,亨德森人一直在践行着“只做第一,与第二保持距离”的校训,并且通过所有亨德森人的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很多方面做到了这一点,如对中国传统的外语教育模式进行突破和采用“亨德森”独特的教育理念等。说到亨德森的发展愿景时,亨德森?杨一贯严肃的表情里多了一丝熠熠闪耀的激情:“现在我们在学习英语,是因为人家比我们强大,将来我们的祖国强盛了,我们就要教外国人学习中文,我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所以伴随着祖国的强大,亨德森会走向世界,为了这一天的早日来临,亨德森人时刻准备着。”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7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蒋锡培:江苏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上榜理由:
  从手艺精湛的钟表匠,到成就传奇的电缆巨子;从年资产180万元的小厂,到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行业领军者,蒋锡培缔造的“远东神话”一次次震撼着国人。
  
  景色宜人、风光旖旎的江苏宜兴被世人称作中国的电缆重镇,在这里有着中国电缆行业的领军者——江苏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远东电缆的厂区几乎占据了宜兴高塍镇的“半壁江山”。
  1980年的夏天,18岁的蒋锡培高考失利,他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毅然决定跟哥哥去杭州做钟表修理生意。1985年年底,蒋锡培带着浸透自己汗水的二十多万元钱,回范道乡创办了范道仪表仪器厂,专门生产闹钟的零部件。办厂初期,由于对原辅料质量无法控制,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二十多岁的蒋锡培一夜之间负债累累。小小的挫折并没有浇熄蒋锡培心中的梦想。1988年初,蒋锡培决心再次商海起航,毅然投身电缆行业,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到1990年,他不但还清所有债务,而且还凭借180万元、3亩地、28个人,成立了范道电工塑料厂。二次创业的第二年,蒋锡培的营业额不仅超过了一千万,而且企业还通过了宜兴市七项基础管理验收和无锡市采标工作验收,荣获宜兴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1992年,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蒋锡培果断地将企业从私人所有变成了集体所有。在改革当年,企业的销售额便突破5000万元。1997年4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电电站装备工程总公司、中国电网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与宜兴市范道经济发展总公司和无锡远东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约,成立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2002年初,远东与华能等国有股、集体股股东签订股份回购协议,远东再度民营化。如今,远东已发展为以电线电缆、医药、房地产、投资为核心业务,拥有资产51亿元、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民营控股集团,企业先后入围“全球华商500强企业”“中国企业500强”“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100榜”“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中国电气产品制造十大领军企业”,其中电缆业务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远东也成为了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的第一品牌。
  短短十年间,蒋锡培领导远东经历了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的转变,四次改革,蒋锡培都找准了激发企业活力的突破口,最大限度地适应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企业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蒋锡培的掌舵下,远东这艘电缆业的巨大航母正在驶向一片更加广阔的海洋。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8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杨锐:云南凯瀚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榜理由:
  云南凯瀚矿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锐,一个喜欢实干的企业家,一个喜欢多元运作,频出奇招的商界高手。
  
  杨锐麾下的云南凯瀚矿业有限公司虽然成立时间只有一年左右,却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来酝酿。前期,杨锐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组建了凯瀚公司的管理团队,同时组建了专业的矿产公司,配备了业务能力过硬的技术人员。同时整合了位于红河州个旧、蒙自、河口、开远等的7家矿业公司。此外,其他各种工作的磨合期则持续了一年,用杨锐的话说,这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其实三年内凯瀚已经成功地借助总公司多年来的优势为云南做了很多事,其中包括资源整合、外资引进、融资担保、矿产开发设备租赁等,以商引商,并扶持了很多家亟待渡过金融危机寒潮和危机的小企业。
  杨锐说,对于凯瀚的发展来说,除了要走循环经济之路外,还要走出一条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凯瀚现在以矿为基础,多元化运作,业务范围涉及开设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贸易公司、专业勘探公司;和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合作;最终上升到规范运作的资本运营层面。
  在凯瀚矿业公司内部作为管理层的很多人都是杨锐曾经的战友。兄弟如手足,杨锐坦言,公司能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全靠这些兄弟的鼎力相助。脱下戎装、穿上工装,杨锐无怨无悔地选择了从事现在的职业,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矿业开发和金融资本运作等项目,和广大员工一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现有的岗位上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喜欢实实在在做事的杨锐,巧妙地将企业发展和完善自我结合起来,他相信“以工作为事业,以事业提升境界,以境界润人生”必然能粲然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相信纵横商界,凯翰必然凯旋归!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9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张海翔: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上榜理由:
   云南农大党委书记张海翔,一位秉执薪火,以传承文明为己任的斩棘者;一位孜孜不倦地进行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的学习型领导。在他的带领下,云南农业大学必然会在奋进中焕发出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云南农大从历史洗礼中成长至今,已七秩有余,造就了大批明理尚农,经世致用的英杰才俊。作为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的张海翔无疑是擎着农业文明的火种孜孜不倦,奋勇前行的斩棘者。学术研究的道路固然艰难和曲折,充满枯燥和辛劳,然而他全然没有放在心底。腹有诗书气自华,张海翔的书卷之气正体现在他的理念中,他更愿意让自己的理论研究产生实际效用。
  “横断山不横断”是张海翔所有学术理论中最具开创性的独到观点,这样的观点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农耕文明的传统认识。为印证理论的真实性,张海翔多次到实地取证,查阅资料,深入农村农户,进行田野调查,严谨和求实的精神让人不得不敬佩。
  张海翔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里,社会始终是“以农为本”的农业经济状态,政治的稳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几乎都与农业有关。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农本”国家。结合着农大“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学校精神,张海翔书记认为,要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树立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好”和“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得最好”的形象,高等学校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农科类院校。
  为强化科技人员爱农、惜农和尚农的意识,提升科技人员的责任感,云南农业大学全面启动了科教兴农“3+3”联合活动,提倡教学科技人员把实验室放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把研究论文写在古老的大地上,把“农民接受不接受,农民受益不受益,农民满意不满意”当作衡量地方农业院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争取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为边疆输送更改多的人才。在张海翔看来,云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任务上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有着70年办学历史的云南农业大学,一代代师生秉承着“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矢志创业,为社会培养了十万余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优秀人才。在张海翔的领导下,云南农大所有的教职工都在埋头做事,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弘扬的自然也是一股浩然正气,农大学子耳濡目染,在其中必然获得挺峻卓拔的精神营养。“开学养正,耕读至诚”,张海翔用他的实际行动始终如一地实践着农大的精神!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9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焦家良:龙润集团董事局主席、香港龙润茶集团董事局主席、盘龙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榜理由:
  短短四年的时间,龙润集团积极投身于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科技创新,锐意进取,在焦家良的带领下,“龙润茶”品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获得国内外120多项殊荣,创造了中国茶叶的新高度和新起点。
  
  2009年5月,香港主板市场上,火箭投资携手龙润集团打造的“中国茶第一股”成功上市,让传承千年的中国茶业进入股票交易市场。这一消息宛如一枚重磅炸弹,震荡了华夏大地,引发了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同时,这也让以打造“中国茶第一品牌”为奋斗目标的龙润集团努力以崭新的态势将中国茶推向世界。这场重头戏的总策划师,就是龙润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企业家焦家良博士。
  龙润茶作为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在把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通过各国领导人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时;龙润茶还作为中国茶的骄傲,第一次走上奥运大舞台,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百年奥运文化首次完美结合在一起;全球首款普洱茶信托理财产品——龙润普洱?茶立方壹号,开创了普洱茶投资收藏与金融相结合的全新模式;第一次作为国礼茶走进英国皇室,龙润茶将中国文化远播美扬;携手火炬投资,龙润集团推出了中国茶第一股……奇迹背后,承载着龙润以创新为灵魂的厚积薄发。
  焦家良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敢于创新,坚持创新。龙润以质量为根本、发展为目标、创新为精神,在体制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多角度同时着力,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10月,焦家良旗下的龙润收购了云南百年老字号“杨林肥酒”,让几近消亡的“杨林肥酒”再次声名显赫。2005年,在焦家良的努力下,龙润开始进军茶产业。2007年,由龙润集团承担的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项目——《普洱茶深加工产品开发研究》项目,攻克茶叶速溶技术的难关,优化产品配方,形成了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叶新产群,打破了茶叶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粗放型产品的竞争局面,形成了龙润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2008年,龙润集团荣获“北京2008年奥运会限量版普洱茶产品”惟一授权,是2008年奥运会特许生产商。2009年5月18日,龙润与火箭投资签订投资协议,龙润茶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大陆、香港70000家茶叶企业中第一家茶业上市公司。这是焦家良向塑造中国茶叶品牌、茶叶文化迈出的坚实一步。
  龙润集团的成功,唤起了中国茶企业家对打造中国茶叶品牌、中国茶叶文化的强烈愿望。文化就是凝聚力,在焦家良的影响下,在中国茶第一股的激励下,中国茶商们一定会向着品牌化、规范化的茶叶市场迈进,把中国的茶品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推向世界!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0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王君正:现任中共云南省丽江市委书记
  上榜理由:
  为了丽江的繁荣发展,王君正和他领导的团队正大踏步让丽江焕出新妆,在无声的岁月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丽江成了中华瑰宝,世界名城。成了无数人向往的一处“身心和灵魂的栖息之地”。丽江开创了一个文化与自然保护协同发展的“丽江模式”,并且先后获得“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三项联合国授予的桂冠。
  丽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作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的重要工作,切实将本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使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让游客在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中领悟深邃的民族文化,在品味厚重的民族文化中倘徉于如画的仙境。在具体实践工作中,王君正坚持要求把旅游产品打造成“真品”“精品”和“绝品”。
  2008年11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丽江获得了“中国十佳绿色城市”荣誉称号。王君正也因为辛勤的工作和努力被评为“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他说,搞好丽江旅游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人为本”。丽江市委、市政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8年10月,丽江市被评选为“中国十八个改革开放的典型地区”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惟一的入选城市;2009年被授予“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这充分证明了“改革”与“文化旅游”在丽江达到了最好的和谐。
  王君正指出,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开发与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一样,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规划,重点在于精细的管理和服务,根本在于切实掌握好度。适度开发有利于更好的保护,更好的保护是为了长远的开发。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被丽江的领导者找到并破解了。
  从王君正来到丽江那天起,他既是丽江经济社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是丽江的市民。丽江的一切都融入了他的生活、他的世界。近三年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他已经把丽江当作自己的家。他如爱家那样爱着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也因为王君正的不懈努力而更加美丽和富庶!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0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鲁仕泽: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上榜理由:
  在“开路先锋”鲁仕泽的带领下,战斗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路桥人,不畏谷深壁陡,不畏滩险滩滑,打通了一个个险关要隘,让大山从此向世界敞开怀抱,一条又一条的金色大道正从大山深处向世界绵延。
  
  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1999年经分立式改制设立的云南省第四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成立。其前身云南省第四公路桥梁工程公司成立于1952年。五十年的积累,五十年的发展,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路桥梁工程公司到一家大型的国有控股企业,这一切无不与云南路桥的“开路先锋”、总舵手鲁仕泽有着密切的关系。
  鲁仕泽出生于云南祥云县的一个普通白族农民家庭,为改变贫寒的家境,他15岁就进煤窑背煤。18岁那年,鲁仕泽步入建路行业,一开始就当上了班长。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作为公路二处分公司经理的鲁仕泽带领着3000人在麻栗坡当上了“开路先锋”。部队打到哪里,他们就把路修到哪里,无一耽误,被誉为云南省交通厅的“龙头队”。战争结束,云南省政府授予鲁仕泽“支前模范”光荣称号。从1985年至1987年连续三年,鲁仕泽都被评为“省交通厅优秀党员”,1986年还被授予“交通部标兵”称号。随后,在组织的安排下,鲁仕泽调任云南省路桥四公司总经理。
  1999年1月,经云南省交通厅、公路局批准,云南省路桥四公司成为云南省交通系统第一家改制成为独立法人实体的单位,注册资本4050万元,这关键的一步为公司夺取“云南路桥”的金字招牌抢得了先机。2002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公司变更组建成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5000万元,经过股东会、董事会相后选举,鲁仕泽被聘请为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2005年,云南路桥中标承建了国际项目——昆明至曼谷公路老挝境内磨丁至南伦桥段,总长84公里。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云南路桥迈出了国门,打入了国际市场,实现了云南路桥人“以昆明为中心,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走出国门”的发展战略目标。至2006年5月,该项目全面建成。由于进度快、质量好,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优良工程,公司被授予“友谊勋章”。
  从1999年至2008年的10年间,云南路桥公司总计完成产值103.55亿元,实现利税8.49亿元,位居云南施工企业之首,截至2008年底,云南路桥总资产达29.38亿元,净资产达7.98亿元。
  面对未来,鲁仕泽踌躇满志,努力为云南路桥翻开新的一页!如今,孜孜不倦的路桥人在鲁仕泽的带领下,正踏着铿锵的脚步勇往直前!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1、12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陈松华: 云南瑞保(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榜理由:
  云南瑞保集团的掌舵者和开路先锋陈松华是一位目光敏锐、思想睿智的智者,他的企业以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为己任,在云岭的土地上植下了“生命救援”的济世理念,并为推广“瑞宝生命救援卡”不遗余力!
  
  云南瑞保集团致力于推广“瑞宝生命救援卡”,同时也兼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尽管“瑞宝生命救援卡”的慈善意义在整个中国慈善界都非常有名,但推广该卡的云南瑞保集团在云南商界似乎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开发。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现有的旅游资源几乎是老一套,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新意和亮点可言。面对这样的现实,瑞保人在董事长陈松华的带领下,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穷尽心血和汗水,提出“古滇十八国大观园”项目的创意策划方案。这个方案是集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商业贸易、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项目,以云南历史文化为吸引点,带动周边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
  “云南瑞保特种职业学院”是“古滇十八国大观园”项目的后续,专门为其培养相关人才,是为其提供后续服务的机构。另外,瑞保集团还将云南天尊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收购在自己的麾下。影视文化传播也是瑞保集团发展文化产业投资的另一方面,提到影视文化传播,陈松华饱含深情的说:“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从商品开始的,当商品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后,商品就会减值。但是文化却不一样,文化的发展史是无止境的,不能用价值来衡量文化。今后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文化产业,因为人在满足生产生活的必需后,文化就成了人们最需要的东西。”
  瑞保集团除了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外,还不遗余力地进行着宣扬绿色、健康、生态的生存方式的事业。此外,瑞保集团还积极涉足健康产业。瑞保集团麾下的云南瑞保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云南瑞保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泸西分公司就是专门从事健康管理服务的专业机构。与很多健康产业服务公司不一样,瑞保从事的是“瑞宝生命救援卡”的销售工作,是其云南总代理。“瑞宝生命救援卡”采取“大数法则”的运作模式,它整合了救援系统与保险服务,作为真正的第三方服务公司,为消费者购买救援服务及取得高额保险保障,并设立服务系统管理委员会,监督服务质量,进而帮助政府减少财政支出,帮助医院降低治疗成本,帮助企业缓解支出压力。
  生命诚可贵,瑞保献大爱。在陈松华这个驭航者的带领下,瑞保这艘载满生命希望的航船一定会在商海里自由翱翔,驶向希冀和梦想的未来!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2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周听昌:云南普尔顿集团董事长
  上榜理由:
  转战商场后的周听昌以他的大爱、水利和家园,阐释了一个用心灵和丰绩构筑的“宜兴美”。
  
  1991年至1995年,周听昌作为政府公职人员派驻云南工作,因此与云南结缘。1996年周听昌辞去公职后,下海创业做贸易,并积累了一些资本。于是,他开始思考投资一个产业。2003年9月,周听昌创建了云南普尔顿集团,致力于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处理系统。
  2008年7月2日,昆明遭遇了一场大雨,昆明市许多道路都深陷水中,有的路段甚至因为水过深而导致车辆无法通行。而每年的夏天,昆明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会发生这样的水患。鉴于这样的情况,周听昌认为昆明需要现代城市的水利系统!
  周听昌说:“昆明水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昆明城市排水系统之前基本上采用大口径水泥或铸铁管,每年到雨季,随着路基出现沉降现象,管道接口就会错位,导致主城经常出现管网阻塞、破裂,造成城市排水不畅,从而发生洪涝灾害。”
  多年来,周听昌一直在行动。
  2002年,周听昌租下了位于昆明市上马村的一家洗衣粉厂筹建生产排污用的塑料管。2004年国家建设部即下达有关城市排水管600mm以下必须用塑料管等新型材料的文件。可以这样说,周听昌兴城市水利的船刚出港,就适逢了国家政策的东风。2007年8月,经过诸多论证和实践之后,普尔顿产品在昆明市城市排水管网示范工程——投资1.7亿元的昆大线工程中斩获重彩,从此黑林铺地区就此告别了雨季被水淹之苦。
  2009年,普尔顿已形成包括一个母公司,即云南普尔顿集团有限公司,和四个子公司,即昆明普尔顿管业有限公司、昆明普尔顿管业销售有限公司、昆明普尔顿市政管道非开挖工程有限公司、曲靖普和管业有限公司的集团公司。旗下拥有两个全资直属的曲靖生产基地和大理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排污管、PE给水管、CPVC电力管、塑料排水检查井、塑料城市居民小区及公共厕所化粪池、塑料人畜饮用水储存池、沼气池、地埋式污水处理池等产品。
  选择水利产业并只用了5年的时间就做到了云南第一,周听昌以普尔顿兴水利的根,擎起了普尔顿宜大爱的魂!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2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杨照民: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上榜理由:
  自2000年6月,杨照民担任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以来,历经磨砺的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赢得了“全国优秀法院”的殊荣,更以贴近群众、关怀民生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称颂。
  
  2000年6月,杨照民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来到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任党组书记、院长一职。上任伊始,杨照民院长便秉承超越自我、改革创新的精神带领曲靖中院踏上了加强法院内部政务、事务管理,审判部门专司审判的精英化道路。
  2001年4月,杨照民院长在云南省率先提出了“大立案”审判流程管理改革。这是一个权责分明、分工合理、制衡互补、廉洁高效的审判运行机制,其目标在于从根本上遏制超审限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确保审判工作能实现良性循环。科学严格的内部管理加上目标的高标准、具体化,法官的责任意识增强,办案节奏明显加快,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从2001年起一直持续保持了“无错案、无超审限和无重大违法违纪”的“三无”法院记录,主要办案实现“三增三降”,即收案数、结案数、调撤率持续增长,上诉数、改判数、发回重审数持续下降。
  此外,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不断完善、创新青少年审判机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2005年3月,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少年审判工作中的做法被中央文明委授予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2006年8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370个中级人民法院中,确立了17个“独立建制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试点单位”,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位列其中。在2006年9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命名表彰大会上,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被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等13个国家部委联合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
  杨照民在领导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改革创新时,紧紧结合实际,全面推行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宣威模式”、大巡回网络“3+1”维稳模式(巡回法庭)、民事案件速裁等“四项”民生工作,初步建立起了统一协调、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程序衔接、彼此支持的民生工作机制。
  在不断推进法院改革,不断创新司法为民的服务机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要求和期望的同时,杨照民还以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结合自己司法工作的实际,笔耕不辍。2006年5月,他的《法律殿堂里的实践与探索》公开出版发行,在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10大重点调研争标活动中,以杨照民为课题组长的《关于毒品案件法律使用问题》的调研课题顺利中标并且通过验收,这是西部中级法院首次申请到的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杨照民不仅自己勤奋严谨、乐于钻研,他还将这种学习进取的风气贯彻在工作中,带领曲靖中院全体干警构筑终生教育体系。
  2009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优秀法院表彰大会,曲靖中院从全国百家中级法院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优秀法院称号”,这是迄今为止曲靖中院获得的国家级综合最高荣誉,其中凝结着的是曲靖中院广大干警的心血和汗水;也证明了曲靖中院多年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是深化争先创优工作的重要法宝;也让杨照民更加坚信,在不远的未来曲靖中院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展开更灿烂的蓝图!
  
  (相关文章详见《时代名流》2009年第12期及中国时代名流网:http://www.zgsdml.cn/)
其他文献
入刊理由:  因举办一次极具影响力的芒果文化节而声名远播,因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成就工业的迅猛崛起,因拥有稀有的立体气候而成为特色农业地带。这就是丽江市华坪县,它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令人遐思神往,凉爽宜人的山谷幽洞引人入胜。  从贫困的山区小县变为风采焯焯的繁荣城市,华坪县以它独有的风格,在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构建了一个兴盛、风情的世界。华坪,正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凸现着
期刊
入刊理由:  五十三年,从一个年财政收入仅有几百万元到年收入逾五千万;从一个几乎没有一所现代意义的学校到高考成绩位列丽江市四县之首;从鲜为人知的边远贫困山区到打造出世界知名的泸沽湖风景区……宁蒗,这个地处边远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显得魅力卓然,愈发走得步履稳健!    重农立工:脱贫致富只为民    “生于冷山寒谷之中,居于深箐峻岭之上。”这是宁蒗县典型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宁蒗县位
期刊
入刊理由:   2010年,红塔集团1月至5月捷报频传,集团实现税利和品牌销售再创佳绩,形势喜人。2010年是烟草行业的关键年,但在烟草行业不断深化的改革步伐中,红塔集团无疑都是领军者和佼佼者,红塔集团也成为了行业改革的标兵和楷模。    成果篇  红塔集团 2010新的发展业绩    2010年,红塔集团再次带来惊喜:1月至5月,集团三大品牌商业销售累计221.87万箱,集团省内四厂实现销售收入
期刊
摘 要: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部件”)承接广汽集团产业帮扶梅州任务,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集中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创新形成“快、稳、准”的产业帮扶方式,从而弥补传统帮扶模式的短板,有力推动梅州产业帮扶任务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扶贫工作 产业帮扶 国有企业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Indus
期刊
入刊理由:  又是一年金秋至。一年前(2008年11月8日),由原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成立的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云红河集团”)正式挂牌,这一重组震撼了中国烟草行业。重装亮相的红云红河集团就此跃居中国烟草企业头把交椅,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烟草集团公司。一年后,这家作为中国烟草“大型卷烟工业企业”试点,肩负着做大做强中国烟草企业历史重责
期刊
入刊理由:  彩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7个民族为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是7个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普米族人口数为33600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在普米族聚居地区开办学校、兴办教育,为普米族
期刊
入刊理由:  战场上狭路相逢时刻推崇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生意场上,风云诡谲的市场竞争中更应该崇尚“勇者不惧”,在市场博弈中,只有在关键时刻有足够胆识、胆略和行动力的人才能无往而不胜!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那么任何时候都很难成功。中国有句古训:“才、学、胆、识,胆为先”。也许有人认为胆量并不算什么,然而天下永远都不缺少有才华的人,但是真正有胆量的人在人群里却
期刊
入刊理由:  “你有两个名字,一个叫个旧,一个叫锡都。”这是毛阿敏为个旧演唱的一首歌曲。2008年10月22日,个旧市举办 “2008世界锡都·云南个旧第二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时代名流》记者受个旧市委、市政府邀请参与那次盛大的节日,写下《锡都华丽转身的现实解构》。时隔将近一年,在2009年金秋九月,《时代名流》记者再次受邀来到个旧,亲身感受到了这座千年锡都日新月异的变化。     说起个旧,她
期刊
入刊理由:  丽江华丽的存在已远播世界。每个到过丽江的人都无不为她的精彩,为她特有的气质所吸引。雪山、泉水、小桥、民风、洞经音乐……丽江的这一切,有上天的眷顾,更有丽江领导者们对她卓越的管理和精心的呵护。王君正,现任丽江市长。从2007年5月来到丽江主政,就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在这片土地之上。为了丽江的更加繁荣和发展,王君正和他领导的团队正大踏步让丽江的容颜在无声的岁月中发生着巨变……    20
期刊
入刊理由:  这是一家创造了诸多第一的公司:商务部第一家注册的普洱茶特许经营品牌;独家运用“制药的经验制茶”;联合云南农业大学创办第一所专业的普洱茶学院;龙润茶第一次代表中国走上奥运舞台;中国大陆、香港第一家茶业上市公司……  它就是龙润茶集团。短短四年时间,龙润积极投身于茶产业的发展,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科技创新,锐意进取,使“龙润茶”品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获得了国内外120多项殊荣,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