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1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5例慢性肾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39例与36例。A组给予饮食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饮食依从性。结果:A组的饮食依从性为94.87%,B组为77.78%(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B组为83.33%(P<0.05)。结论:为慢性肾病患者行饮食护理可提高其饮食依从性,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肾病;饮食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慢性肾病的致病因素复杂,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机体中的代谢废物无法彻底消除,进而引发临床综合征。其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不仅需要长期治疗,而且要求患者能够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通过饮食控制等方式延缓疾病进展。研究中以2016年8月-2018年12月间人本院治疗的75例慢性肾病患者为主体,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该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6年8月-2018年12月间人本院治疗的75例慢性肾病患者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39例与36例。其中,A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范围是46-68岁,平均(51.34±1.21)岁;病程范围是4-8年,平均(6.25±1.12)年。B组男20例,女16饲;年龄范围是41-69岁,平均(52.46±1.05)岁;病程范围是3-8年,平均(6.13±1.06)年。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O.05),可比较。
1.2方法B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家庭支持和舒适护理等。A组给予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相关情况调查,以分析其营养状态。询问其饮食习惯、实际体重与身高和食物结构等信息,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向患者与家属讲解饮食方案,并根据其自我需求适度调整方案。以患者的體重、相关化验结果和尿量为基础,指导其调整原有的饮食结构,确保结构合理,均衡搭配营养,保证各营养物质的摄人量充足。通过食物替代法指导患者根据自我饮食喜好适当替换食物类型,满足其个人需求。告知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会加重病情,向其讲解尿量减少,而钠盐的摄人量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发水中毒与高血压等不良事件。明确自我保健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使其具备自我保健意识。教育患者应多食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与高纤维素食物,避免发生营养不良等情况。告知其饮食注意事项,指导其适当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和打太极等,以有氧运动为主,科学控制体重。若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则应保证体重增长<4%,透析液流量为500ml份,血流量为150-300份;定期以电话或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并指导家属掌握饮食要点,以及时督促患者。
1.3观察指标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包括合理饮食重要性、营养摄人法、饮食要点和不良饮食习惯纠正等,每项均为25分,共100分,完全依从为84分以上;部分依从为68-84分;不依从为68分以下。利用自制评价表评估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行为、护理技能与护理态度,共80分,分为十分满意(65-80分)、满意(49-64分)、基本满意(3311.8分)和不满意(0-32分)。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通过SPSSl6.0软件加以处理,数据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饮食依从性A组的饮食依从性为94.87%,B组为77.78%(P<0.05),详见表1。
2.2对比护理满意度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B组为83.33%(P<0.05),详见表2。
3讨论
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其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性口J。营养治疗是该病的常见疗法,可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该病患者的年龄较大,对饮食知识的认知度低,依从性差。因此,需要实施饮食护理。该护理模式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科学进行自我管理。经饮食护理后,患者可全面认识到饮食对于疾病发生、进展与转归的作用,坚持低蛋白、低钠盐和高热量饮食,并根据自我饮食喜好合理选择食物种类,以满足其饮食需求。该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以评估饮食依从性,并合理调整饮食方案,保证方案的动态性。结果为:A组的饮食依从性(94.87%)高于B组(77.78%);护理满意度(97.44%)高于B组(83.33%)(P<0.05)。可见,饮食护理可改善该病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其饮食依从性。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肾病;饮食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慢性肾病的致病因素复杂,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机体中的代谢废物无法彻底消除,进而引发临床综合征。其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不仅需要长期治疗,而且要求患者能够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通过饮食控制等方式延缓疾病进展。研究中以2016年8月-2018年12月间人本院治疗的75例慢性肾病患者为主体,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该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6年8月-2018年12月间人本院治疗的75例慢性肾病患者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39例与36例。其中,A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范围是46-68岁,平均(51.34±1.21)岁;病程范围是4-8年,平均(6.25±1.12)年。B组男20例,女16饲;年龄范围是41-69岁,平均(52.46±1.05)岁;病程范围是3-8年,平均(6.13±1.06)年。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O.05),可比较。
1.2方法B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家庭支持和舒适护理等。A组给予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相关情况调查,以分析其营养状态。询问其饮食习惯、实际体重与身高和食物结构等信息,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向患者与家属讲解饮食方案,并根据其自我需求适度调整方案。以患者的體重、相关化验结果和尿量为基础,指导其调整原有的饮食结构,确保结构合理,均衡搭配营养,保证各营养物质的摄人量充足。通过食物替代法指导患者根据自我饮食喜好适当替换食物类型,满足其个人需求。告知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会加重病情,向其讲解尿量减少,而钠盐的摄人量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发水中毒与高血压等不良事件。明确自我保健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使其具备自我保健意识。教育患者应多食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与高纤维素食物,避免发生营养不良等情况。告知其饮食注意事项,指导其适当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和打太极等,以有氧运动为主,科学控制体重。若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则应保证体重增长<4%,透析液流量为500ml份,血流量为150-300份;定期以电话或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并指导家属掌握饮食要点,以及时督促患者。
1.3观察指标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包括合理饮食重要性、营养摄人法、饮食要点和不良饮食习惯纠正等,每项均为25分,共100分,完全依从为84分以上;部分依从为68-84分;不依从为68分以下。利用自制评价表评估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行为、护理技能与护理态度,共80分,分为十分满意(65-80分)、满意(49-64分)、基本满意(3311.8分)和不满意(0-32分)。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通过SPSSl6.0软件加以处理,数据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饮食依从性A组的饮食依从性为94.87%,B组为77.78%(P<0.05),详见表1。
2.2对比护理满意度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B组为83.33%(P<0.05),详见表2。
3讨论
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其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性口J。营养治疗是该病的常见疗法,可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该病患者的年龄较大,对饮食知识的认知度低,依从性差。因此,需要实施饮食护理。该护理模式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科学进行自我管理。经饮食护理后,患者可全面认识到饮食对于疾病发生、进展与转归的作用,坚持低蛋白、低钠盐和高热量饮食,并根据自我饮食喜好合理选择食物种类,以满足其饮食需求。该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以评估饮食依从性,并合理调整饮食方案,保证方案的动态性。结果为:A组的饮食依从性(94.87%)高于B组(77.78%);护理满意度(97.44%)高于B组(83.33%)(P<0.05)。可见,饮食护理可改善该病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其饮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