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50年,在中国陷入怪圈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kd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这个向来缺少正确性教育的国家,避孕药的合理使用也同样疏于引导,使整个避孕药界“误入歧途”:该推广的被妖魔化,不该滥用的被捧上天。
  
  Pill——避孕药!它是在1960年5月9日被美国政府批准使用的,距离今天,已经整整50年。这种小而神奇的药丸的出现,曾引起西方社会关于道德和性解放的激烈辩论,其安全隐患在诞生之初也一直为反对人士所诟病。但回顾过去这半个世纪,避孕药为女性带来的,早已超越了避免怀孕这一简单的功效,更为她们社会地位的转变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今避孕药已经成为西方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据统计,当今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亿的妇女在使用避孕药。而在中国,避孕药却依然神秘,甚至因为得不到正确的宣传而被长期地误解。
  我们在这里提到的避孕药,是指需要定时定量服用才能达到既健康又安全的避孕效果的常规避孕药。而在中国,一边,常规避孕药长期以来因为被误解得不到认可,另一边,近几年却出现了紧急避孕药被滥用的情况,使整个避孕药界陷入了该认可的不被认可,不该滥用却被滥用的怪圈。
  
  被中国人滥用的紧急避孕药
  所谓的紧急避孕药,是与常规短效避孕药用法完全不同的一种特殊避孕药。它在国内有一个“杰出”的代表品牌——毓婷,多数年轻女性也许不知道“妈富隆”这类常规避孕药品牌,却都知道药店里有一种随便就能买到的事后紧急避孕药毓婷。毓婷这类紧急避孕药的药品名是“左炔诺孕酮”,区别于常规避孕药,它是无防护性生活后的一种补救性避孕措施,是在其他避孕措施都失败的情况下万不得已的最后防线。然而在中国,这道最后防线却因为服用方法的简单便捷,和商家不负责任的大肆宣传,被当成了常规避孕药在滥用,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近期,一篇《毓婷:究竟还要造就多少宫外孕?》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引发了对毓婷这类紧急避孕药的声讨,随后多家媒体的报道也开始让人们意识到毓婷被滥用的严重性。楼主在帖子中以一名妇产科实习大夫的身份揭露了毓婷等紧急避孕药物可能与宫外孕之间的联系:“我是一名妇产科的见习医生,3个月来和带教医生一起接待过不下30名宫外孕患者,其中竟然高达19人有过毓婷服用史。我们科室主任平时说话极为谨慎,但是我也不止一次听到她感叹:要是我的女儿,打死也不让她用毓婷,毓婷真的这么可怕,我不得不对这个东西有所关注了。找来说明书,避孕原理及使用方法都有,但是副作用一目却对导致宫外孕的可能性只字未提,问我分到其他医院的同学,答案一样,概率高得吓人,临床上这种统计出来的高概率应该不会是偶然吧,肯定还有必然的因素……”
  先不论这个帖子的真实程度有多高,毓婷与宫外孕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也还需进一步的查实。但仅从毓婷近几年惊人的销售量来看,它的被滥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相关统计报告,从全国总的销售额来看,紧急避孕药约占避孕药市场份额的2/3。毓婷在1998年上市时,半年的销量只有100来万盒,到2004年已经超过3000万盒,收入突破亿元。在全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全国非处方药产品排名情况中,在小儿、五官等类别中,“紫竹药业”的毓婷排名第三。正是在商业上的巨大利润,商家们刻意忽略提醒滥用可能带来的身体伤害,突出它服用方法的简单便捷,在电视、网络中进行无节制的大肆宣传:“激情燃烧,难免会有意外,快用毓婷,紧急避孕,轻轻松松出困境!”正是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使毓婷这类紧急避孕药成为国内年轻男女对避孕药的唯一印象,开始了无知的滥用。
  在广州各大药房,毓婷这类药物都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记者从店员处了解到这类药每周都能轻轻松松卖出三四十盒,几乎不需要任何推销。某网站还做过一份调查,在参与的3.3万多名女性中,接近50%的人承认服用过毓婷这类紧急避孕药,不少人确实将它误认为是常规避孕药,几乎每个月都吃一两次。随着被滥用的情况越发严重,随之而来的严重后果也渐渐浮出水面。“我今年20岁,3年内吃了100多盒毓婷,现在闭经了,怎么办?”在网络上,像这样的求助帖铺天盖地,到医院求助的毓婷受害者也越来越多。曾经把这类药当做救星的无知年轻男女们,在惨痛教训下终于开始真正意识到它的可怕。
  专家称,把毓婷等紧急避孕药当常规避孕药吃,对身体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一粒紧急避孕药的孕激素相当于常规避孕药的20倍,单次服用产生的副作用就包括恶心、呕吐和月经紊乱,大量服用后则会导致闭经,还可能造成卵巢早衰。一般来说,一年内使用的次数最好不要超过两次,每次间隔半年以上,这样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很多女性对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其实不是不知道,但由于它不需要像常规避孕药那样长期定时定量服用,只需要在事后“轻轻松松”吃一小片,就能达到避孕目的,这样简单的方式对只图快感却怕麻烦的年轻男女来说实在太吸引人。再加上卖药方式的随意和产品说明上不完整的信息,种种因素相加,才导致了今天紧急避孕药在中国泛滥的情况。
  
  中国人对常规避孕药的误区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常规避孕药的身影,当时国家实行避孕药具免费发放制度,其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按理说,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了这样一项政策,口服常规避孕药应该有一个不错的发展前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资料显示,欧洲一项对15~45岁妇女避孕方法选择调查中,口服常规避孕药的使用比例为30%~53%,但在我国,这个比例仅为2%左右。也就是说,即便有政府的支持,大多数中国女性依然是抱着抗拒的心态看待常规避孕药。
  这或许与中国人“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影响极广有关,与偶尔吃一次的紧急避孕药相比,几乎需要每天服用才能达到避孕效果的常规避孕药,自然被认为是“毒上加毒”。错误信息的影响,再加上紧急避孕药被滥用的特殊情况,使得这种在国际上已经盛行了50年,使广大欧美女性受益的药物,在中国却一直得不到正确的对待,更谈不上推广普及。实际上,常规避孕药的可靠性比避孕套高10~15倍,比节育器高1.5~4倍,在国际上一直是公认的避孕效果最佳的方式。但正是这种“最佳选择”,却因为长期的误解,在中国得不到充分的认可。
  究竟长期以来对常规避孕药存在的误解是不是事实?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请教了多家权威医院的妇科医生,终于拨开了笼罩在常规避孕药头顶的云雾,了解了这一药物的真实价值。
  1.增加某些妇科癌症风险?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其实避孕药的避孕机理是药物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结合,抑制卵巢排卵,达到避孕的效果。人们所担心的致癌风险,主要是担心雌激素。目前避孕药的雌激素含量已经很低,而且,雌激素是否致癌还没有定论。事实上研究发现,服避孕药时间越长,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反而越低。服避孕药5年能降低50%的卵巢癌发生率,停药后这种保护作用还可持续10年。
  2.增加体重?
  早期的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剂量较大,孕激素单一,对某些使用者来说,会出现发胖、长斑等副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像目前国内引进的几个知名品牌的短效避孕药,如“妈富隆”、“优思明”,都不存在增加体重的问题。
  3.停药3~6个月才可妊娠?
  这种观点只是针对已被淘汰的长效避孕药而言的。对短效避孕药来讲,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没有任何临床研究证明需要停药3—6个月再妊娠。如果想怀孕,只要停服避孕药即可。
  4.导致胎儿患病、畸形?
  这也是很多女性对避孕药副作用存在的最大误区。世界各地的医学研究发现,服用过避孕药的妇女怀孕生产后,后代出现畸形的比例,与没有服过避孕药的妇女比例基本没有差别。所以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先天畸形与避孕药有关。
  5.降低女性生育能力?
  多家医院的医生都表示,其实生育能力的强弱与自身年龄有关。很多女性在年轻时把服用避孕药作为避孕手段。在决定停药时,她们的年龄往往已经不小,受孕几率自然会降低。因此才造成了人们认为避孕药影响生育能力的误解。
  6.长期服用会导致闭经?
  其实正确服用避孕药,不仅不会闭经,还可以调整月经周期,缓解痛经和出血过多症状。对于受痤疮性皮肤困扰的女性来说,服用避孕药还有改善肤质的效果。不少医院的妇科医生对一些没有避孕需要,单纯因月经周期紊乱前来就诊的患者,也会视身体情况开出少量避孕药来协助调理经期紊乱的症状。
  另外,中国的高人流率在世界上是非常惊人的,而人流率和避孕药的使用率正相关。对避孕药的惧怕,使中国女性宁愿选择承受多次危险性极高的人流手术,也不肯吃避孕药。这使得很多妇科医生痛心,即便他们曾不断引导这些女性选择服用避孕药以避免人流,却往往被误解为推销药物,这使得医生们都很无奈。所以大多数妇科医生都认为对避孕药的正确宣传意义重大,如果中国女性突破心理障碍和理解误区,正确对待不同种类的避孕药,高人流率和滥用紧急避孕药带来的身体伤害才能得到控制。
  
  50年来,小药丸实现的女性大解放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努力在寻求停止制造计划外小孩的方法。古埃及人将鳄鱼粪便和面团混合起来,塞进子宫或者阴道;亚里士多德则建议将雪松油和乳香油作为杀精剂;卡萨瓦诺写下了如何将半个柠檬当作宫颈帽使用的说明书;而安全套的问世也常常归功于18世纪中叶的康德姆医生,据说他为了帮助当时的英王查理二世限制私生子数量,用羊的肠膜发明了一种套子以达到避孕的目的。不过,类似的东西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出现了,而上世纪60年代避孕药的出现,则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虽然避孕药诞生之初也充满了矛盾和争议:支持避孕药的人们希望它能够通过缓解意外怀孕带来的压力,加强婚姻关系,实现女性对生育的自主选择权;反对避孕药的人们则指责它带来的性开放,是滥交、通奸和家庭破裂的罪魁祸首。但经过了半个世纪普及推广后的事实证明,避孕药并没有给人类带来任何灾难,它除了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的一种避孕渠道之外,更是推动女性社会地位转变的一个有力武器。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女性依然未摆脱男权社会中的从属地位,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生育带来的困扰。大多数女性因为背负着照顾孩子和家庭的重担,无法自主选择自己向往的人生道路。而避孕药的出现,从单纯的控制生育,逐渐影响到她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定位的重新选择。1960年,典型的美国妇女平均育有3.6个子女,到1980年时,这一数字下降到了2个,小规模家庭成为了时尚,更多女性能够对既有家庭又有工作的生活展开畅想;与此同时,雇主们也失去了拒绝女性员工的主要借口,在避孕药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敲响了求职的大门,妇女们脱下围裙,昂首阔步进入了与男性共同竞争的职场。1970年,70%带有6岁以下子女的妇女闲赋在家,30%工作。但现在,这个数字差不多倒转了过来。而且还有22%的妇女收入超过了丈夫。不可否认,避孕药自诞生以来在西方社会,不仅在性上,给了女性自己做决定的权利,拥有了一种完全不依靠男人的控制手段,得到了性解放。更深远的影响是为女性带来了身份上自主选择的权利,自由地控制生育孩子的时间和数量,使得女性在家庭妇女和职业妇女之间可以自由地变换身份,不再被动地从属于男权社会。避孕药诞生的这50年,在西方社会,可以看作是女性争取权利的一部历史,由此可以理解它为什么能在西方如此普遍,成为大多数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用品。
  其实,无论是常规避孕药,还是紧急避孕药,药物本身并没有错,它们的存在目的都是减少女性意外怀孕带来的不便。然而在中国这个向来缺少正确性教育的国家,错就错在缺乏对正确使用避孕药的宣传,才使得整个避孕药药界“误入歧途”,该推广的被妖魔化,不该滥用的被捧上天。中国的避孕药市场如今急需正确的引导,消费者错误的观念也急需扭转。当两者同时实现时,避孕药在中国的怪圈才能真正消失,中国女性才能真正享受到正确使用避孕药带来的便利。
其他文献
美国是所谓“车轮上的国家”,出门离不开汽车,多数家庭拥有两辆以上的汽车。与此同时,美国人又是出了名的爱表达自己。两个特点叠加,就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汽车成了美国人表达自己的一个重要载体,很多人喜欢在自己的汽车尾部贴上各种内容的不干胶贴条(英语叫bumper sticker,保险杠贴条)。当你在美国开车时,汽车尾部的这种“车屁股文化”,不仅常常让人莞尔,有时还让人思考。    在中国国内,我们
近年来,中国网游运营商确实获得了世界最高的增长率、利润率;  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也是巨大的,短期内难于弥补。  危机总是蕴含着机遇,随着传统网游概念的逐渐崩溃,网游业已经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打打怪,练练级”  “打打怪,练练级”,是中国玩家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从2001年盛大、网易开创网络游戏的商业化运营,到2005年史玉柱的“巨人”异军突起,以免费模式颠覆整个行业的生态。到20
100年前,有人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发现了一座神秘古城。奇怪的是,西班牙人在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对它一无所知,秘鲁独立后100年间也无人涉足。400多年的时光,也许只有山间的雄鹰看到过它的雄姿。直到1911年,一位美国人在原住民向导的帮助下,从热带原始森林中找到了这座印加帝国最后的城市遗址,并向欧美社会揭开了它的秘密——它就是今天的马丘比丘印加遗址。    失落的文明    作为一个
夏术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男科与性医学分会会长,亚洲男科协会主席,上海市医学会男科专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壶说健康—— 壶为媒 说健康》一书将紫砂壶设计取材与人体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设计思路与人体器官、脏腑相对应,读者通过
这个刚刚起步的美国全球第6大战区司令部一直步履维艰。去年10月,非洲司令部正式成立,暂时设在德国斯图加特,寄居在美军欧洲司令部内。美国总统布什,今年2月访问非洲时想为其选址,却遭到非洲国家的普遍抵制。    非洲司令部是要监管除埃及之外的整个非洲大陆,接管目前由美军欧洲司令部、中东和亚洲司令部所监管的地区。有关官员向外界保证说,非洲司令部不会拥有常设战斗部队,也没有计划在非洲大陆部署部队,但是非洲
上课呢,严肃点·关于金融的电影  ■ 文/边 麓    在网络上盛传的一份标新立异的电影表单里,包括了《华尔街》、《颠倒乾坤》、《锅炉房》。而在它们附带的标签里,囊括了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以及一串知名不知名的学院在内,据说这都是这些教育机构的商科学生在上课时时被要求必须看的影片。  印象里,这样的电影一般是叫好不叫座。事实上,这样的题材的确不是只有勇气、梦想一类的情感就能驾驭——就像在这个商业
非洲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债务问题,而是需要寻找一条通向发展的路。    40年前,美国作家保罗·泰鲁前往马拉维援教。40年后,他重返马拉维。  出乎泰鲁意料的是,那里的经济状况不但毫无改善,反而呈下降趋势。他由此反思:“援助,对非洲来说,弊大于利。”    教育:外国人来了,本国人走了       “与40年前相比,如果说马拉维(非洲东南部小国)的教育条件变差了,那么在疾病、公共服务等其他方
加拿大是一个为汽车设计的国家。平铺的城市,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无处不在的停车场和加油站。在这里生活,没车没法混,小到买菜大到工作旅游。  于是买车就成了在加拿大生活的必修课。  买新车和买二手车在加拿大都有成熟发达的市场。买车之前的必修课是收集信息。  不同产地车的选择,大有学问。华人比较认同日本车,主要是制作精细,节油,二手市场上保值好,车的维修需求低;缺点是能省就省,车重量低安全性差。美国车制
受访专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儿科教授 薛 征薛 征  支氣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目前,全球哮喘患者已超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有3000万人,其中儿童患者约1000万人。近几十年来,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城市儿童哮喘发病率更高,大量患儿病情控制不佳。中医药防治儿童哮喘具有独特优势,十余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虞坚尔
大陆艺人比较含蓄,一般不愿意公开自己在驻颜美容方面所作的人为功夫,害怕在粉丝中引发负面效应。    近日,一贯狂野豪放口无遮拦的小S在一档节目中,直言不讳,当面戳破同行阿雅的美丽秘密:“快说你打了多少玻尿酸吧!”没想到阿雅也不客气地回呛道:“彼此彼此,你敢说没打吗?” 小S的姐姐大S在《美容大王》一书中也曾提到对玻尿酸的挚爱:“如果没有玻尿酸,很多女明星会活不下去。”     明星的海洛因  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