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养禽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
1 病原体
痘病毒属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具有囊膜,在细胞浆内增殖,似砖形或卵圆形。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现分四个属,各种动物的痘病毒分属于各个属。各属病毒在形态、构造、化学成分和抗原性方面大同小异,在血清学上也多少有些交叉反应。痘病毒可在易感动物的皮肤上或其他上皮和睾丸内培养传代外,也可在鸡胚尿囊膜上生长,形成灰白色斑点状的痘斑,在适当的细胞培养中可引起细胞病变和空斑。上述培养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增殖病毒,而且可以用作血清交叉试验,以鉴定痘病毒的种类。
将一种动物的痘病毒接种于另一种动物的皮肤上,常可在接种部位形成痘,如果连续继代,则致病力逐渐加强,而对原宿主的致病力减弱。因此一般认为引起动物痘病的病毒起初可能同源,而因在各种动物传染继代逐渐适应,最后形成了各种动物的痘病毒。但各种禽类痘病毒与哺乳动物痘病毒之间不能交叉感染和交叉免疫,且各种禽痘病毒之间在抗原性上极近似,均具有血细胞凝集性。
痘病毒对寒冷和于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星期,但对热、直射阳光、酸、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药均较敏感。
2 流行特点
多种野生禽类较易感染,鸟类如金丝雀、麻雀也常发生痘疹。发病季节主要是夏季和秋季,此时发病的绝大多数为皮肤型。冬季发病的较少,常为黏膜型。禽痘病毒通常存在于病禽落下的皮屑、粪便以及随喷嚏和咳嗽等排出的排出物中。上述污物到达健禽皮肤和黏膜的缺损中时,可引起发病。另外吸血虫有传播此病的作用,蚊的带毒时间可达10~30天。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10天,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败血型四种类型。
皮肤型,在头部皮肤(主要是鸡冠、肉髯、眼皮、耳垂等)、腿、脚、泄殖腔、翅膀内侧发生灰色或黄灰色的疱疹,进而增大,呈干硬结节。撕去结节表皮,内有黄白色粘脓状块。有的痘疹融合成较大的棕色块状结痂,继而结痂脱落,留有灰白色疤痕而康复。一般无全身症状,但有的幼雏和中雏病情较严重,出现不食,體重减轻等症状,个别可发生死亡。蛋鸡可发生产蛋减少或不产蛋。黏膜型又称白喉病,幼雏和中雏发生较多,病死率可达50%左右。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眼睑肿胀内充满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角膜发炎甚至失明。口腔特别是咽喉黏膜,初发生白色痘疹结节,进而增大、增厚、融合,呈黄白色假膜。病鸡张口伸颈呼吸,发出叫声。继而假膜变呈棕褐色结痂,撕脱假膜或痂块,下有凸凹不平,易出血的表面。病鸡常因窒息而死亡。混合型病例的皮肤上和口腔黏膜上均有痘疹结节或假膜、结痂等病变。败血型很少发生,有全身症状,继发肺炎,严重的死亡迅速。有的由急性转为慢性腹泻而死亡。
4 诊断
皮肤型和混合型的症状很特征,不难诊断。对单纯的黏膜型易与传染性鼻炎混淆。可采用病毒学方法确诊。可用无菌病料悬液(1∶5~10)划痕接种易感雏鸡或9~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鸡5~7天出现典型皮肤痘疹,鸡胚CAM则于接种后5~7天形成痘斑。免疫保护试验通常用于确定鸡痘和鸽痘疫苗的免疫原性。交叉保护试验用于确定禽痘苗之间的抗原关系。琼脂扩散、间接血凝、病毒中和、荧光抗体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等试验,可用于检测抗体和鉴定禽痘病毒。
5 防制
平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新引进的禽应隔离观察两星期,证实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加强环境中的灭蚊工作,整修禽笼,防止禽皮肤和黏膜损伤而造成感染。对往年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应接种禽痘疫苗,一般采用两次免疫,第一次在家禽10~20日龄,第二次加强免疫在3~5星期后。皮肤型鸟如患部破溃,可涂以紫药水。白喉型如咽喉假膜较厚,可用2%硼酸溶液洗净,再滴1~2滴5%的氯霉素眼药水。除局部治疗外,每千克饲料加土霉素2克,连用5~7天,防止继发感染。
1 病原体
痘病毒属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具有囊膜,在细胞浆内增殖,似砖形或卵圆形。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现分四个属,各种动物的痘病毒分属于各个属。各属病毒在形态、构造、化学成分和抗原性方面大同小异,在血清学上也多少有些交叉反应。痘病毒可在易感动物的皮肤上或其他上皮和睾丸内培养传代外,也可在鸡胚尿囊膜上生长,形成灰白色斑点状的痘斑,在适当的细胞培养中可引起细胞病变和空斑。上述培养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增殖病毒,而且可以用作血清交叉试验,以鉴定痘病毒的种类。
将一种动物的痘病毒接种于另一种动物的皮肤上,常可在接种部位形成痘,如果连续继代,则致病力逐渐加强,而对原宿主的致病力减弱。因此一般认为引起动物痘病的病毒起初可能同源,而因在各种动物传染继代逐渐适应,最后形成了各种动物的痘病毒。但各种禽类痘病毒与哺乳动物痘病毒之间不能交叉感染和交叉免疫,且各种禽痘病毒之间在抗原性上极近似,均具有血细胞凝集性。
痘病毒对寒冷和于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星期,但对热、直射阳光、酸、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药均较敏感。
2 流行特点
多种野生禽类较易感染,鸟类如金丝雀、麻雀也常发生痘疹。发病季节主要是夏季和秋季,此时发病的绝大多数为皮肤型。冬季发病的较少,常为黏膜型。禽痘病毒通常存在于病禽落下的皮屑、粪便以及随喷嚏和咳嗽等排出的排出物中。上述污物到达健禽皮肤和黏膜的缺损中时,可引起发病。另外吸血虫有传播此病的作用,蚊的带毒时间可达10~30天。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10天,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败血型四种类型。
皮肤型,在头部皮肤(主要是鸡冠、肉髯、眼皮、耳垂等)、腿、脚、泄殖腔、翅膀内侧发生灰色或黄灰色的疱疹,进而增大,呈干硬结节。撕去结节表皮,内有黄白色粘脓状块。有的痘疹融合成较大的棕色块状结痂,继而结痂脱落,留有灰白色疤痕而康复。一般无全身症状,但有的幼雏和中雏病情较严重,出现不食,體重减轻等症状,个别可发生死亡。蛋鸡可发生产蛋减少或不产蛋。黏膜型又称白喉病,幼雏和中雏发生较多,病死率可达50%左右。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眼睑肿胀内充满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角膜发炎甚至失明。口腔特别是咽喉黏膜,初发生白色痘疹结节,进而增大、增厚、融合,呈黄白色假膜。病鸡张口伸颈呼吸,发出叫声。继而假膜变呈棕褐色结痂,撕脱假膜或痂块,下有凸凹不平,易出血的表面。病鸡常因窒息而死亡。混合型病例的皮肤上和口腔黏膜上均有痘疹结节或假膜、结痂等病变。败血型很少发生,有全身症状,继发肺炎,严重的死亡迅速。有的由急性转为慢性腹泻而死亡。
4 诊断
皮肤型和混合型的症状很特征,不难诊断。对单纯的黏膜型易与传染性鼻炎混淆。可采用病毒学方法确诊。可用无菌病料悬液(1∶5~10)划痕接种易感雏鸡或9~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鸡5~7天出现典型皮肤痘疹,鸡胚CAM则于接种后5~7天形成痘斑。免疫保护试验通常用于确定鸡痘和鸽痘疫苗的免疫原性。交叉保护试验用于确定禽痘苗之间的抗原关系。琼脂扩散、间接血凝、病毒中和、荧光抗体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等试验,可用于检测抗体和鉴定禽痘病毒。
5 防制
平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新引进的禽应隔离观察两星期,证实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加强环境中的灭蚊工作,整修禽笼,防止禽皮肤和黏膜损伤而造成感染。对往年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应接种禽痘疫苗,一般采用两次免疫,第一次在家禽10~20日龄,第二次加强免疫在3~5星期后。皮肤型鸟如患部破溃,可涂以紫药水。白喉型如咽喉假膜较厚,可用2%硼酸溶液洗净,再滴1~2滴5%的氯霉素眼药水。除局部治疗外,每千克饲料加土霉素2克,连用5~7天,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