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苗儿们知道谁是屠呦呦吗?
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祖籍江苏无锡,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是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首位亚洲及华人女性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也是首位接受本土高等教育且在中国进行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以及第11位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得主。
小贴士: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1968 年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为什么称她为“三无”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青蒿)
(青蒿素化学结构式)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发明新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撈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份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贺信中表示,屠呦呦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豆苗儿们,你们是不是也被屠呦呦的精神所感动和鼓舞了呢?是不是也想跟她一样,长大以后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拯救世界呢?
屠呦呦趣闻:生活中的屠呦呦是个粗线条,工作上却爱钻研。有一次屠呦呦去宁波开会,因为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想下车走走,欣赏沿途的风景。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落下了。
总结启示:真正的成功者往往心无旁骛
不问结果的只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
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祖籍江苏无锡,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是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首位亚洲及华人女性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也是首位接受本土高等教育且在中国进行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以及第11位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得主。
小贴士: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1968 年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为什么称她为“三无”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青蒿)
(青蒿素化学结构式)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发明新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撈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份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贺信中表示,屠呦呦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豆苗儿们,你们是不是也被屠呦呦的精神所感动和鼓舞了呢?是不是也想跟她一样,长大以后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拯救世界呢?
屠呦呦趣闻:生活中的屠呦呦是个粗线条,工作上却爱钻研。有一次屠呦呦去宁波开会,因为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想下车走走,欣赏沿途的风景。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落下了。
总结启示:真正的成功者往往心无旁骛
不问结果的只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